什麼是智能倉儲系統?
智能倉儲系統是運用軟體技術、網際網路技術、自動分揀技術、光導技術、射頻識別(RFID)、聲控技術等先進的科技手段和設備對物品的進出庫、存儲、分揀、包裝、配送及其信息進行有效的計劃、執行和控制的物流活動。主要包括:識別系統、搬運系統、儲存系統、分揀系統以及管理系統。
1、全球智能倉儲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物流倉儲自動化、智能化的產生源於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1963年美國率先在高架倉庫中採用計算機控制技術,建立了第一座計算機控制的高架倉庫。此後自動化高架倉庫在美國和歐洲得到迅速發展,並形成了專門的學科。
目前日本自動化倉庫每年建造約250座,成為世界上擁有自動倉儲系統最多的國家之一。現在,美國、日本依然牢牢掌握智能倉儲系統最先進的技術,引領智能倉儲的發展。
智能倉儲的發展分為五個階段:人工倉儲階段、機械化倉儲階段、自動化倉儲階段、集成化倉儲階段、智能化倉儲階段。
近年來,隨著全球移動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倉儲物流連接呈現快速增長態勢,傳感器、射頻識別、定位系統等技術手段不斷更新升級,大量倉儲設施通過傳感器接入網際網路,以信息互聯、設施互聯帶動倉儲互聯,使倉儲信息互聯互通成為可能,大大促進智能倉儲的發展。
根據Logistics IQ的最新報告數據,電子商務、新零售及第三方物流的驅動作用凸顯,2018年全球倉儲自動化市場為130億美元,2019年達到139億美元。
2、全球智能倉儲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根據美國行業權威雜誌Modem Materials Handling資料顯示,全球前十大倉儲自動化企業年收入在64-280億之間,排名第一的日本大福2019年營業收入達到270.01億,近年來頭部企業規模總體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全球排名前5的企業收入總額佔全球前20收入總額的60%以上,所以從全球範圍內看,智能倉儲行業己呈現一定的寡頭競爭特徵,即少數系統集成能力強、裝備製造能力強的企業規模較大,每年營收較高,佔據相對較高的市場份額。
從全球前十大倉儲自動化企業所在地來看,行業龍頭企業主要分布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工業發展地區,其中歐洲地區數量最多,共有6家。
3、全球智能倉儲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在工業4.0時代,客戶要求高度個性化,產品創新周期縮短,生產節拍不斷加速。一方面,隨著信息技術向製造業的全面深入,生產要素高度靈活配置,大規模定製生產得以實現,傳統的生產流程、生產模式及管理方式不斷被打破。
另一方面,新興自動化和智能技術促進了現有硬體設備的擴容與升級,改善了倉儲物流運作流程,提高了倉儲技術裝備的柔性化應用水平,降低了物流成本。信息技術、自動化技術與智能技術使得倉儲裝備的技術集成程度進一步提高。技術集成能力成為國外倉儲裝備研發與製造能力的優勢所在,成為倉儲裝備行業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所在。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進一步發展,資本市場對智能倉儲科技應用場景的關注,智能倉儲物聯網等行業標準法規將逐步,完善機器人和認知技術、3D列印技術等最新科技將在倉儲物流領域中將得以深度應用,預測性維護和按需倉儲將得到更多關注。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能倉儲行業發展市場需求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