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支出型貧困家庭被納入救助範圍,可申請7類救助

2020-12-27 楚天都市報

楚天都市報1月2日訊(記者王榮海)家人患了重病、家庭困難子女學費負擔重……因家庭剛性支出和財產損失超過家庭承受能力,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的家庭曾是社會救助的「夾心層」。今後,這類支出型貧困家庭在武漢可申請救助。武漢市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施辦法(試行)出臺,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申請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需同時滿足四條件:

支出型貧困家庭,是指武漢市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員因病、因學、因殘、照料老人、育幼、住房等剛性支出費用較大,共同生活家庭成員可支配收入扣除剛性支出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於本市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以下簡稱低保)標準2倍的家庭。其中,低於低保標準1倍的為A類支出型貧困家庭,低於低保標準2倍的為B類支出型貧困家庭。

申請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應當同時滿足以下四個條件:

(一)具有武漢市戶籍的居民(含生活在武漢市且與武漢市戶籍居民共同生活的非本市戶籍的配偶和子女);

(二)提出申請之日前12個月內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超過武漢市上年度城鎮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除已有政策明確規定不計入收入外,政府已經給予的各項補貼應當全部計入家庭可支配收入;

(三)在提出申請之日前12個月內,家庭可支配收入扣除家庭剛性支出後,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低於本市低保標準的2倍;

(四)家庭共同生活成員財產符合本辦法規定。

家庭剛性支出採取定額與據實相結合的方式確認

家庭剛性支出如何確認?實施辦法對此作出明確規定,採取定額與據實相結合的方式確認。

(一)重特大疾病治療支出。提出申請前12個月內,家庭共同生活成員患重特大疾病或者辦理了門診重症(慢性)疾病的治療支出,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住院治療個人負擔的實際支出,月均高於2倍低保標準的據實確認。

(二)殘疾人照料支出。一、二級殘疾人和三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三級非精神、智力殘疾人和四級精神、智力殘疾人,每月按1倍低保標準確認。

(三)老年人照料支出。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年滿60周歲(含)至80周歲老人的,每月按1倍低保標準確認;有年滿80周歲(含)以上老人的,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

(四)育幼支出。申請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0—6歲(含)嬰幼兒的,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

(五)教育支出。家庭共同生活成員中有接受全日制學歷教育(含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大學階段)學生的,每月按2倍低保標準確認。

(六)住房租金支出。申請家庭在本市沒有自有住房需租房的,每月按800元標準確認。租住公共租賃住房的,按照承租人上一年度實際繳納的月均租金額確認,但最高不超過800元。

(七)多重致貧原因支出。家庭中不同成員分別符合上述單項條件的,支出項可以累加,同一成員符合多項條件的,選取最大支出項確認,本條第六款可與本條其他款累加扣減。

可申請七類救助

救助包括基本生活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業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七類。

基本生活救助。A類支出型貧困家庭每月按照武漢市低保標準的差額給予基本生活救助,最高不超過武漢市低保標準。靠家庭供養的成年無業一、二級殘疾人和三級精神、智力殘疾人,經扣減贍(扶、撫)養人本人的剛性支出後,家庭人均月可支配收入不超過武漢市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水平的,按照本市低保標準給予全額救助。

醫療救助。A類支出型貧困家庭參照本市重點救助對象的醫療救助標準給予救助;B類支出型貧困家庭參照低收入困難家庭的醫療救助標準給予救助。其中,據實扣減的住院治療費用納入補助範圍,按照規定的比例給予醫療救助。

教育救助。支出型貧困家庭列入困難家庭助學範圍,按照相關政策給予各項教育救助,並可作為各類學校、相關組織和機構給予困難學生資助的依據。

住房救助。支出型貧困家庭住房條件不超過本市城鎮居民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標準上限的,經申請審核,給予對應檔次的住房保障。

就業救助。對支出型貧困家庭中具備勞動能力、有就業意願並處於失業狀態的家庭成員,按照相關政策規定給予職業介紹、就業培訓等就業幫扶。

臨時救助。對因遭遇突發事件、意外傷害、重大疾病等導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會救助制度暫時無法覆蓋或者救助之後基本生活暫時仍有嚴重困難的支出型貧困家庭,按照臨時救助相關政策分類分檔給予救助。

慈善救助。對經社會救助後仍需要幫扶的救助對象,及時轉介給慈善組織、社會服務機構,由相關組織和機構通過建立專項基金、設立救助項目,承接政府救助之後轉介的個案,為救助對象開展送醫陪護、照料護理、社會融入、能力提升、心理疏導、資源連結等服務。

以家庭為單位向居住地或戶籍地申請

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申請,應當以家庭為單位,由家庭成員或者委託其親屬、居(村)民委員會向居住滿1年(含)的現居住地或者戶籍所在地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供身份證、戶口簿、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授權書、剛性支出憑證、誠信申報承諾書等材料。

對申請教育救助的,應當按照國家和省、市有關規定,由學生本人或者其監護人向就讀學校提出申請,並按照相關規定審核審批。

對支出型貧困家庭救助實行動態管理,一般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每12個月對救助對象進行1次覆審。在獲得救助期間內,家庭經濟狀況發生好轉的,救助對象應當主動向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申報。街道辦事處(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據實進行動態管理。

相關焦點

  • 貴州下發通知:將受到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人員納入救助範圍
    對未脫貧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靠家庭供養且無法單獨立戶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和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不含整戶納入低保範圍的貧困人口),經本人申請,可參照單人戶納入農村低保範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度殘疾人、重病患者等特殊困難人員(含所有老年人、成年人、未成年人),經本人申請,參照「單人戶」納入低保保障,按當地1.5倍低保標準與家庭人均收入之差補差發放基本保障金。
  • 江蘇省貧困家庭兒童大病慈善救助十一載紀事
    這就是江蘇省貧困家庭兒童重大疾病救助項目,又叫「護苗行動」,誕生於2010年7月。截至2020年5月底,項目共救助患兒25270人次,省級兒童大病慈善救助資金共計支出2.06億元,省、市、縣三級兒童大病慈善救助資金累計支出2.9億元。對這個運作時間超過江蘇省慈善總會建會歷史三分之二長度的慈善項目,我們有必要回頭看看這十一年來的春華秋實。
  • 江西:構建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
    根據《實施意見》,我省將按照保基本、兜底線、救急難、可持續的總體思路,著力構建城鄉統籌、資源融合、分類施策的綜合救助體系。計劃到2022年,全省困難群眾基本保障更加堅實,相對貧困對象納入制度化保障軌道,分層分類的救助制度體系基本建立;到2035年,社會救助制度體系穩定成熟,社會救助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總體適應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宏偉目標。
  • 「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發布,貧困聽障患兒可申請3萬元救助
    會上「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正式發布,今後貧困聽障患者,特別是低收入家庭的未成年聽障患者,可申請3萬元治療耳聾、重建聽力。「尋聲者」公益救助項目,由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聯合廣東公益恤孤助學促進會共同發起,首批啟動資金為58萬,主要是為了那些幫助家境貧困的需要接受人工耳蝸植入的重度及以上感音神經性聾兒童和青少年,每位申請者可獲得3萬元資助,資助主要用於患者在珠江醫院治療期間人工耳蝸植入手術費用。
  • 如何健全分層分類社會救助體系?民政部答每經問:劃出三個救助圈層...
    民政部副部長唐承沛在發布會上表示,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是脫貧攻堅的重要內容,也是最後一道防線。全國共有2004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了低保或者特困人員救助供養範圍,其中老年人、未成年人、重病患者、重度殘疾人佔67%。《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
  • 北京:低收入家庭重殘重病人員納入救助範圍
    記者1月5日從北京市民政局獲悉,本市進一步拓寬救助範圍,對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人員按照低保標準的35%發放生活補貼。至此,本市低收入家庭的重殘、重病人員已全部納入基本生活保障範圍。日前,民政局、市財政局和人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明確提出拓寬救助範圍,做到應保盡保、應救盡救。通知重點圍繞「兜底、銜接、應急」,強調「主動發現」,確保困難群眾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及時救助。通知明確提出,將低收入家庭中的重病人員,按照低保標準的35%發放生活補貼。據介紹,這是本市落實民政部、財政部通知精神的具體舉措。
  • 豐澤臨時救助規定「新升級」,對象範圍……
    對象範圍 凡具有豐澤區戶籍或取得豐澤區居住證(含港澳臺居住證)因發生突發性、緊迫性、臨時性基本生活困難的家庭和個人,可申請豐澤區臨時救助。根據困難情形,分為急難型救助對象和支出型救助對象。
  • 10億元彩票公益金「十三五」期間救助35227名貧困大病兒童
    「十三五」期間,中國紅十字基金會(以下簡稱「中國紅基會」)國家彩票公益金貧困大病患兒救助項目(以下簡稱彩票公益金項目)累計使用10億元彩票公益金,救助來自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大病患兒35227名,其中救助白血病患兒25422名,救助先心病患兒9805名。
  • 2020年,農村低保2類人可享受單戶救助,快看你家符合條件沒?
    所謂低保戶,指的就是家庭成員存在重度殘疾或因疾病喪失勞動能力,享受國家最低生活保障補貼的家庭。其住房或收入明顯低於當地低保標準的居(村)民。對於很多農民來說,低保補貼都是農村貧困家庭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
  • ...國家統計局江西調查總隊關於印發江西省社會救助家庭經濟狀況...
    號)、《民政部國家統計局關於在脫貧攻堅中切實加強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經濟狀況評估認定工作的指導意見》(民發〔2019〕125號)、《中共江西省委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大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力度的意見》(贛發〔2018〕7號)、《江西省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辦法》(贛府廳發〔2014〕61號)等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辦法。
  • 中國將消滅絕對貧困,那些「無力脫貧又無業可扶的」怎麼辦?
    但讓他揪心的是,一旦有村民突患重病,可能將剛剛脫貧的家庭重新拖入絕境。這樣的困境時常發生,有一家農戶,因家庭主要勞動力突患癌症,一家7口人陷入貧困。左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村子這類突發情況最為「要命」。因為家庭人口多,一些重大疾病的藥物卻往往並不在醫保名錄中,這造成短期內大額的剛性支出,而巨額的醫療支出瞬間就能將一個家庭壓垮。
  • 威海文登:2020年度慈善大病困難救助申請即將開始
    在過去的2018、2019兩個年度,該活動分別救助大病患者2136人、1597人,發放救助資金902萬元、735萬元,為近4000個家庭送去了溫暖。據介紹,今年的慈善大病困難救助對象是戶口為文登區的居民,因患病造成當年住院產生的醫療費,扣除各種醫療保險、商業保險以及其他政策性救助後,實際用於日常基本生活消費支出低於文登區低保標準200%的因病致貧家庭。
  • 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啟動
    中新網海南新聞12月17日電(劉孝念)「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第二期日前在定點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正式啟動。  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理事長朱繼法表示,「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是由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與海口市人民醫院共同發起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
  • 區民政局等八部門關於建立社會救助兜底保障對象救助幫扶長效機制...
    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貧困人口按規定程序納入低保或特困人員供養範圍,確保應保盡保。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建立農村低保標準動態調整機制,保證農村低保指導標準不低於國家扶貧標準。對兜底保障對象中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殘疾人和重病患者等對象,要採取綜合保障措施提高救助水平,保障其基本生活。
  • 江西構建分層分類救助體系:低收入家庭中重殘重病者參照「單人戶...
    ■陳雪紅、信息日報/信息日報客戶端記者魏文彪/文    「十三五」成就:城鎮貧困群眾全部納入兜底保障範圍    基本民生保障水平顯著提高。劉金接介紹,「十三五」期間,我省紮實推進農村脫貧攻堅兜底保障,92.1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或特困供養。
  • 貧困家庭參加醫保有「三重」醫療保障
    上周,來自開發區倚園裡社區的郭先生,來email諮詢醫療救助政策,因為他的女兒是3級精神類孤獨症兒童,由於不能上學,愛人全職在家照顧,他一個月工資負擔一家三口的生活以及孩子的醫療費、康復費,壓力很大。本周「醫保政策你問我答」專欄,就針對困難家庭就醫談談醫療救助的相關政策。
  • 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新聞發布會
    鼓勵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多元化主體提供多樣化救助服務。圍繞提升服務能力,我省《實施意見》在三個方面進行了明確。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有條件的地方可按程序將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確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對沒有爭議的救助申請家庭,不再進行民主評議。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異地受理基本生活救助申請。二是加快服務管理轉型升級。
  • 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啟動
    12月15日上午,由水滴籌·水滴公益、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聯合發起的「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第二期在定點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正式啟動。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理事長朱繼法,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範廉君,水滴籌·水滴公益代表陳品林、葉穎婷,海口市人民醫院代表白樹堂現場共同為「扶起頂梁柱」慈善項目定點醫院揭牌。朱繼法理事長表示,「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是由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與海口市人民醫院共同發起的慈善醫療救助項目。
  • 社會救助分層分類 江蘇出臺《實施意見》
    統籌救助資源,建立健全分層分類救助體系圍繞統籌救助資源,《實施意見》在五個方面進行了明確。首先在制度體系上,特別提出建立健全分層分類救助體系,構建綜合救助格局。 記者注意到,《實施意見》對救助對象按照困難程度劃分為特困人員和低保對象、低收入家庭、支出型困難家庭、急難對象等不同圈層。
  • 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第二期啟動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5日消息(記者 王洪旭 實習生 陳逸航)12月15日上午,由海南省醫療救助基金會、水滴籌·水滴公益聯合發起的「扶起頂梁柱——海南貧困家庭心臟瓣膜病救助項目」第二期在定點醫院——海口市人民醫院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