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閱讀本文需要10分鐘。盆景中有種造型,被盆景人稱為雲頭雨腳。所謂雲頭雨腳,形象說法就是結頂方式類似雲朵,幹形、根盤類似下雨時的流暢線條。其表現形式誇張、極端,頭大腳小,搖搖欲墜又穩若磐石,動感十足,觀賞價值很高、傳世價值不菲。雲頭雨腳造型因素材不同,使用的蓄枝技法不同。常綠素材可以使用攀扎蓄枝技法,落葉雜木適宜截幹蓄枝技法。但對於一般盆友,可用攀扎蓄枝做好結頂雲頭、提根雨腳和附石,同樣是精品盆景。今天我們一起看看,使用哪些素材,如何製作雲頭雨腳盆景。
1、製作雲頭雨腳造型的素材。我們可以選擇生命力旺盛、根系發達的樹種,常用的素材有對節白蠟、六月雪、黑骨茶、金彈子、小葉黃楊、枸杞、梔子、金雀、樸樹、黑松、清香木、雀梅、迎春、石榴、火棘、榕樹、紫薇、羅漢松等。上述素材中,常綠樹種製作時間要長一些,落葉雜木短一些。
2、製作雲頭需要精緻的結頂。我們製作雲頭,主要表現形式有3種:①單層雲朵形。此種結頂方式不分層次,但結頂枝數量有單枝結頂、雙枝結頂、三枝結頂之分。我們首先來說說,落葉雜木使用截幹蓄枝技法的單枝雲朵結頂:就是一個主枝,於春季萌芽前選擇三個壯芽短截,一分三枝;三枝又在來年春天短截,三分為九枝。從截幹蓄枝法來說,就是1級枝剪截後,形成三個2級枝,2級枝剪截後形成九個3級枝,3級枝再剪截就是4級枝。
此時注意,我們的結頂無論是單枝、雙枝、還是三枝雲朵形,都是高低不平的不規則雲朵狀,不是規整的扁平化。這就需要最後剪截的4、5級枝中間部位略高,周邊級枝略短;有老匠人無須使用修剪保持中間高度,最後的4、5級枝萌發半木質化時,使用細金屬絲攀扎。攀扎邊緣位置的4級枝角度略大,中間部位略直立,這樣就形成了中間高周圍低的雲朵。一般來說,最後結頂的雲朵形橫角都是攤手枝,當然也有使用風吹枝、迴旋枝、上揚枝的做法。
其次是單層雲朵的雙枝、三枝結頂,要求雙枝、三枝形同一枝。但要按照不同的頂枝著生位置,決定雙枝、三枝雲朵的距離,可有大小之分,可有起伏,極具立體感;結頂枝片不能留有縫隙,不能形態不同,不能走勢相悖。如兩個結頂枝,假設一個是立體的橢圓形,另一個是立體圓柱形,那就不是一體,很難看。
三是使用攀扎蓄枝法結頂。使用攀扎蓄枝技法的多是常綠樹種,如黑松、羅漢松、小葉黃楊、金彈子等素材。這些素材的結頂方式,都是採取春季逼芽再剪截的做法。盆友們切記兩點:一是沒有逼芽不要急於剪截,欲速則不達。逼芽可與附石提根共同進行,完成提根,逼芽也就完成了。萬萬不可提根上盆後再逼芽,必須在提根結束前完成逼芽促使分枝。二是攀扎結頂枝片注意整體造型走勢,小枝注意一寸三彎,枝片注意不能是規整的平面圓片。我們不做那種兩個胳膊端著圓盤子的造型。就是說攀扎角度、高度、邊緣位置的分枝要有高低起落,寬窄收縮(盆景人常說的跌宕起伏),線條流暢。實在不理解,盆友們可以參照天上的雲朵。
②雙層雲朵形。雙層雲朵形有分離式和依偎型,每個雲朵枝片有單枝、雙枝、三枝之分。分離式多是上下兩層結頂;依偎式多是左右錯落結頂;有的盆景大師還能創作象形結頂。這類雲頭雨腳造型,只要參考單枝結頂形式,把整體形象順起來,不要一個右走,一個下斜,距離過遠或者造成走勢相悖就行。
③附石形。附石雲朵分為兩種:一是高位探枝、跌枝、洩枝為主要形態的單雲頭。此種方式是具有典型的要枝造型,要枝上面再配置結頂,視萌芽力強弱和分枝多少,設置單枝、雙枝、三枝結頂。二是雲頭有兩個,立體形態類似、高低不同、大小不一、走勢一致分列附石兩邊。大雲頭設大探枝,小雲頭設小探枝或者半跌枝。此種類型的雲頭,切記走勢一致,如走勢不一致越看越難看。也有兩個雲頭位於附石同一側的做法,下邊的雲頭小、薄,起到點綴枝作用,或者附石有瑕疵起到遮幹枝作用,只是這樣的素材很少。因為需要以根代幹的根半路上萌發一個枝條,再是培育雙株拼接,難度較大。
3、製作雨腳需要提根。雨腳造型就是懸根露爪,就是高提根效果。沒有提根做不成雨腳,在5月18日的文章中,筆者介紹了提根的三種做法。在此補充另外3種提根做法:①截取老樁根。此處適合專業盆景公司或者較大規模的盆景坊。老樁根系營養物質多,根部萌芽力強。但是老樁無法提根操作,我們在春季萌芽前,可以剪截老樁側根5-8個,把修剪過的根消毒、封口、塗抹癒合劑、生根粉,放入瓦盆中沙培。這種組合根方法類似養樁,需要注意幹根溼葉、溫度溼度適宜和通風,萌芽後生長勢頭很好,肥水供應充足可以縮短成型時間。
②抱根提根。具體做法是:我們選擇小瓦盆,用來縮小素材根部的生長範圍。這樣會使盆景素材的根部圍著花盆轉圈,日常澆水衝根,最後幾個主根會凸起露出盆面,換盆時捋順根系即可。使用這種做法的有很多綠植,如鴨腳木、六月雪、榕樹等素材,只是需要盆土疏鬆透氣,注意防止根系纏繞引發爛根。③使用淺盆,再加套桶培沙提根。具體做法是:用淺廣口瓦盆,填平肥沃疏鬆透氣的沙質盆土,盆面套上一個比盆口小1/2-1/3的圓塑料桶、竹編桶、油氈桶,把樹樁根系封漿植入套桶,加入素沙和生根粉。第一年的生長季節使用營養液澆灌,第二年使用有機肥澆灌,此時可以停止營養液。約有2-3年,根系能支撐樹樁時,逐步分層割除套桶,衝水、除沙、提根、煉根。
4、製作雲頭雨腳盆景注意事項。①提根如同養樁。基質要疏鬆透氣,以素沙最好,有條件的可用珍珠巖、蛭石加入陶粒。②淺盆套筒填土做法,要在花盆底部添加少許磷肥和有機肥作為基肥。③不能夯實植料,會影響盆土通透性。④經過2-3年提根培育,樹樁雲頭造型也同時進行。但是最後樁頭偏大,雨腳無法支撐時有兩個辦法:一是繼續養根;二是對樁頭可做刻槽鏤空,以減輕重量。
總結:製作雲頭雨腳造型,按照上述4點,從蓄枝技法到養根提根,再到製作雲頭,過程比大中型盆景輕鬆。有興趣的盆友可用六月雪、榕樹、枸杞、火棘、梔子這些抗造素材試試,因為這類素材適宜陽臺製作。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您喜歡請點擊右上角的關注,便於筆者回復。
本文獨家原創,僅發表於百家號,無其他平臺。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