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Beat Saber》這類現象級遊戲的誕生,讓消費級VR市場變得愈加火爆。當然,火爆的同時自然會受到業內更多關注,例如開發商Beat Games被Facebook收購。
《Beat Saber》聯名款SUBPAC體感背心
而在此之前,Beat Games還與配件廠商SUBPAC合作,推出《Beat Saber》聯名款的VR體感背心。而今天,我們就來聊一款VR體感外設備。
消費級體感外設全新形態
此前我們見到過很多VR體感背心,其核心邏輯無非是通過在身體多個位置設置振動馬達,通過這種多維振動方式傳遞出VR身臨其境的特性。
近期,德國初創公司Feelbelt推出的同名體感外設:Feelbelt,它的外形並不是傳統背心設計,而是一款「腰帶」的設計邏輯。
而兩者工作原理也不相同,Feelbelt是通過遊戲內音頻/聲波產生振動回饋效果,而以往的體感穿戴背心幾乎都是基於SDK開發。
作為對比,基於SDK開發的內容雖然可以更為具體的指定在何時、何地需要哪種振動效果,這一點和遊戲手柄的振動回饋有些類似;而基於音樂的模擬振動回饋則和聲音直接相關,例如那種潛行類遊戲震動效果可能就無法展現出來。當然,前者必須要求遊戲事先適配,而Feelbelt則無需考慮這點,使用起來更為靈活。
Feelbelt的優勢就是體積小巧,重量輕便,且便於穿戴,相比以往的各種穿戴背心(不知道體驗過的朋友有多少,這種設備體積大、重量大,基本都是面向線下VR或企業級市場準備的),Feelbelt的這款VR體感腰帶則可以看作是消費級體感外設的一個全新形態。
據了解,Feelbelt最初亮相於2019年德國IFA,而近期已經在KickStarter完成眾籌,共有237名玩家支持了這一項目,共計籌集資金6萬英鎊。
整個Feelbelt不僅方便佩戴,同時還可適配不同腰圍的人群,實用性也更為廣泛。
據青亭網了解,Feelbelt在環形的「腰帶」之中內置了10個振動馬達,馬達工作頻率在1-20000Hz之間,同時這10個馬達採用模塊化設計,後期都可以後單獨更換。
毫無疑問,基於聲音的振動回饋方案對於目前最火熱的節奏類/音遊類VR遊戲是再合適不過的,例如《Beat Saber》、《Pistol Whip》、《Audio Trip》、《Audica》、《Synth Riders》、《SMUSH.TV》,基於遊戲內音樂節奏提供的實時的振動,效果更直觀。
除了VR,適用場景更廣泛
從上文Feelbelt的工作原理我們能了解到,Feelbelt並非僅適用於VR,它甚至適用於PC遊戲,電影院、音樂廳,企業定製應用。
甚至,Feelbelt還提到它也可以為聽障/聾啞人群提供另外一種感受音樂的互動形式,甚至在醫療市場還有部分擴展空間。簡單來說,目前Feelbelt定位在:VR、遊戲、音樂、電影、醫療幾大市場。
而在手機App中提供兩種類別可選,分別是:音樂和遊戲,軟體會自動進入相對應預設模擬效果。同時,兩種類型中你還可以對振動回饋強度進行手動調節。
工作模式方面,Feelbelt內置了3.5mm音頻接口,可以從接入遊戲主機等音源,同時還支持藍牙、WiFi進行接入手機等設備。續航方面,Feelbelt內置充電鋰電池,基於USB C接口充滿續航約6小時。
Feelbelt的兼容平臺極為廣泛,包括索尼PS、任天堂Switch、WIndows/Xbox、iOS/macOS、Oculus、Android、Vive等。
參考:feelb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