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區樂安小學 18日將迎來100周年校慶

2020-12-17 騰訊網

[新聞頁-臺海網]

1920年,陳嘉庚創辦「樂安學校」。圖為初創時期舊址。記者唐光峰攝

1958年,孫炳炎捐資建設的樂安學校教學樓。孫炳炎教育基金供圖

如今,樂安小學由誠毅樓和清廉樓組成,教室寬敞明亮。記者陳理傑攝

樂安小學教師合影。記者陳理傑攝

豐富多彩的課堂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

「樂安學校」校匾雖歷經風雨,但字跡仍清晰可見。林志傑攝

1957年,孫炳炎和樂安學校師生合影。孫炳炎教育基金供圖

1920—2020

由陳嘉庚創辦的集美區樂安小學,10月18日將迎來100周年校慶

臺海網10月16日訊 據海西晨報報導 打開歷史捲軸,追尋愛國華僑陳嘉庚的足跡,回顧百年崢嶸歲月。10月18日,由陳嘉庚創辦、孫炳炎接辦的集美區樂安小學將迎來100周年校慶。

百年來,學校歷經炮火洗禮,風雨兼程一路前行;百年來,學校堅守「誠毅」校訓,譜寫催人奮進詩篇;百年來,學校凝結廣大華僑同胞、父老鄉親的濃厚鄉愁,描繪一幅美好畫卷;百年來,一代代辦學者不忘初心、堅持奉獻反哺鄉梓,成就一段動人歷史。進入新時代,樂安小學作為集美區乃至廈門市屈指可數的百年學校,成為集美打造教育強區的有力樣本。

今天,我們從1920年出發,沿著樂安小學前進的步伐,了解這所百年小學的初心和夢想。

1920年

陳嘉庚創辦樂安學校

樂安小學的百年故事始於1920年。

陳嘉庚的母親孫秀妹是孫厝村二房角人。陳嘉庚因感恩母親的養育與教誨,也因憂慮孫厝村學子就讀集美小學路途遙遠,於1920年出資在孫厝村籌辦樂安學校(現「樂安小學」)。這是當時同安縣第七區13所學校中在集美學村外創辦較早的學校。

學校創辦伊始沒有校舍,孫厝村的孫嘉槌、孫廉來、孫守己三位鄉賢被陳嘉庚傾資興學的做法感動,自願將三座相鄰之私宅無償獻出,作為教室及辦公用所;課桌椅及辦公用品從集美學校抽調,以供使用;師資由陳嘉庚親自籌聘、指派。

創辦之初,學校僅有兩個複式班、3名教師、60名學生,孫炳炎、孫水勝、孫昆宗、孫瑞琦等是該校的第一屆學生。1938年初,陳嘉庚親題「誠毅」兩字,描在教室的大木窗戶上作為校訓;同時,還委託孫炳炎敬請旅居新加坡的清代福山總兵、廣東水師提督孫全謀的五世孫、書法家孫雪庵題寫「樂安學校」四字寄回並描摹在校壁上作為校匾。此匾雖久經風雨稍損,但至今字跡圖像仍可辨。

1947年

校友孫炳炎接辦學校

1938年至1945年,日寇侵佔廈門島,日軍飛機和高崎「三響大炮」日夜狂轟濫炸,集美學校及周邊各校休學、停辦或遷辦,集美小學遷徙孫厝,與樂安學校合辦,鳳林、兌山、板橋等鄉裡學生均到孫厝就讀。在這之中,樂安學校經歷了艱苦而輝煌的興學時代,學校憑藉簸箕狀地形隱蔽,在險境中堅持辦學,雖險況環生,卻安然無恙。

解放前,樂安學校成為中共閩西南地下黨的活動據點,地下黨員孫生最為小學教員兼任董事長。他利用身份便利開展黨務工作,為革命做貢獻。解放後,各地學校陸續開辦。陳嘉庚十分關心樂安學校的發展,跟回國觀光的華僑孫炳炎促膝長談,希望他能繼續關心家鄉教育事業。

孫炳炎祖籍孫厝村,是樂安學校第一屆學生。1926年,他南渡新加坡謀生,而後憑藉自己的勤勉和智慧,在新加坡紮根並創辦了森林企業集團,是一位著名的企業家、傑出的社會活動家和華人社會領袖。1947年,孫炳炎為減輕陳嘉庚辦學負擔,親自接辦學校,經費由自己及宗親華僑承擔。

1957年

興建新校舍改善辦學環境

孫炳炎接辦樂安學校後,對學校的發展十分關心。1956年,他回國到北京參加國慶典禮,之後返鄉省親,到樂安學校會見學校董事會和諸鄉老以及全校師生,並與大家在學校前合影留念。座談時,他詢問學校辦學情況,得知學校發展迅猛,校舍難容生源後,便計劃擴建校舍。

返回新加坡後,孫炳炎立即發動華僑鄉賢捐資興學,自己首先帶頭捐款,其他旅居新加坡的鄉賢也踴躍響應,很快便籌集到款項。這些款項不僅能擴建校舍,還可以另建新校。1957年,孫炳炎回國訪問,在考察北京、上海、福州等地之後,他再次回到孫厝進行校址選定,並委託學校董事會孫文哄、孫寬裕及孫崑崙等管理施工,興建新校。1958年,兩層新校舍竣工。1959年春,學生遷入新校舍上課,教學環境得以改善。

1956年至1981年,孫炳炎還因擔心自己企業的收益不穩定,影響樂安學校的辦學經費,先後出資圍海墾築「高埭」「新埭」「後埭」「海埭」四個魚池,加上原雲龍巖廟口魚池都劃歸為校產,由學校董事會直接管理,其收入用來補充學校經費,保障學校正常辦學。

1971年

學校轉由政府接辦

1971年對樂安學校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這一年,樂安學校由政府接辦,並更名為「孫厝小學」。雖然學校由政府接辦了,但孫炳炎及新加坡華僑孫周源、孫天寶、孫賢治、孫天發等宗親及李氏基金等,仍然繼續支持和資助學校發展。

1981年,為給學生提供室內活動場所,孫炳炎捐資在學校內建造了一個大禮堂,並命名「清廉堂」。時任校長的張麗娜介紹,該禮堂共兩層,一樓可容納近300人,學校開展活動時可使用;二樓放置了桌球桌,供學生進行體育活動。

1983年6月,在相關人士的建議下,學校由「孫厝小學」更名為「樂安小學」,並由樂安學校董事會和政府共同進行管理。1988年,新加坡宗親孫周源還捐獻5萬元,建了一座備用校舍「周源樓」。

2000年

「誠毅」教學樓建成

隨著樂安小學不斷發展壯大,由孫炳炎主持建設的教學樓已經不能滿足辦學需要。於是,學校決定擴建教學樓。擴建最難的莫過於資金不足。面對這一困境,學校決定向社會各界求助。

在政府和學校的多方協調下,最終籌集到了169.39萬元。其中,廈門市、集美區政府投入資金50萬元、後溪鎮政府投入資金20萬元、孫厝居委會投入資金60萬元、集美區教育局投入資金10萬元,其餘資金由孫炳炎教育基金會及眾僑親、村民捐獻。之後,學校拆除原有的舊教學樓,在現址上重新修建,建成「誠毅」教學樓。2000年,樂安小學擴建工程交付,並於2001年正式投用,學校教學條件得以改善。

2010年

3800㎡清廉樓落成

走進樂安小學,琅琅讀書聲迴蕩在清廉樓裡。清廉樓是樂安小學擴建的又一座新的校舍。2008年,學校決定將清廉堂及周源樓改建為五層的清廉樓,併集資540萬元。2010年,清廉樓建成,總面積達3800平方米。

至此,樂安小學有了如今佔地面積7570平方米的校園。學校也從最初的3名教師、60名學生,發展至如今的15個教學班、690多名在校學生、36名教職員工,成為集美區獨具辦學特色的小學之一。

「中國武術段位制」教學實驗學校

樂安小學培養了許多武術人才。

在集美孫厝村,每年到了傳統節日,村子裡都會舞龍舞獅,村民們也有練習武術的習慣。當時,樂安小學的學生大多是孫厝村的子弟。學校在了解到這一情況後,提出將武術作為學校辦學特色。

2000年,學校成立樂安小學武術隊。南拳、刀劍、舞龍舞獅……在樂安小學,學生們對這些傳統項目一點也不陌生,甚至多次拿過全國、省、市比賽冠軍。2008年,樂安小學將武術操向全校普及,並將武術相關材料編成校本書籍,每個年段每周都會上4到5節的訓練課;同時,學校還定期舉辦武術節,讓傳統文化走進校園。

2009年,樂安小學參加第三屆和諧春晚全國青少年才藝電視展演,獲得最高榮譽獎——國星獎。同年,樂安小學被國家體育總局武術研究院、教育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確定為「中國武術段位制」教學實驗學校。多年來,樂安小學武術隊培養了多名國際、國家、省、市武術比賽冠軍,培養了50多名國家二級運動員,為各級少體校及高等院校輸送了許多優秀人才。

孫炳炎:嘉庚精神踐行者

陳嘉庚與孫炳炎。孫炳炎教育基金 供圖

孫炳炎(1912-2002),集美孫厝人。1920年,他成為樂安小學第一屆學生。在樂安小學接受的現代小學教育,不僅使孫炳炎養成熱愛學習的習慣、培養了他終身學習的能力,還讓校主陳嘉庚捐資辦學、重視教育的高尚品格,在少年孫炳炎心中紮根發芽。從此,孫炳炎成為嘉庚精神的踐行者,不僅跟隨陳嘉庚抗日,還將嘉庚精神踐行在人生的每一步。

1926年,孫炳炎南渡新加坡謀生。他從學徒、職員做起,一步一個腳印,誠信待人、誠信做事,創辦森林企業集團。1938年起,孫炳炎追隨陳嘉庚參加抗日救國活動,任南僑籌賑總會新加坡芽籠區分會主席。教育方面,孫炳炎是陳嘉庚愛國愛鄉、教育救國思想的繼承者。20世紀50年代以來,他長期支持陳嘉庚在家鄉所創辦的華僑博物院、同安同民醫院和樂安學校,或捐贈款物或籌集資金。

1999年,孫炳炎在企業遭遇困境瀕臨崩盤、資金緊缺之際,仍堅持捐資人民幣200萬元,在廈門市教育基金會設立「孫炳炎教育基金」,於全市範圍內廣泛開展獎教獎學、助教助學活動。2003年,該基金又以「孫炳炎教育基金」名義購買廈門市基金大廈第13層作為基金固定資產,為基金活動的持續穩定開展提供穩固的資金保證。在他的影響和帶動下,越來越多人加入捐資助學隊伍,共同助力廈門教育公益事業發展。

(記者 宗琴 通訊員 黃行雯)

相關焦點

  • 100周年見證:職業教育的光榮與夢想——陳嘉庚先生創辦職業教育100...
    原標題:100周年見證:職業教育的光榮與夢想——陳嘉庚先生創辦職業教育100周年暨集美工業學校建校100周年曆程回顧2016年12月28日,學校與具有58年辦學歷史的福建化工學校合併,組成集美工業學校,開啟了學校發展的新篇章。兩校合併後,學校堅持傳承嘉庚精神,銳意改革,注重校企合作,對傳統優勢專業進行改造和創新,續寫了新的輝煌。2020年10月21日,學校將召開紀念陳嘉庚先生創辦職業教育100周年暨集美工業學校建校100周年紀念大會。
  • 廈門大學100周年校慶一號公告來了!
    2020年4月6日上午8:30廈門大學建校99周年慶祝大會舉行會上公布了廈門大學100周年校慶公告(第一號)廈門大學100周年校慶公告公元2021年4月6日,廈門大學將迎來100周年華誕。百載風雨,十秩輝煌,學校發展的裡程碑,繼往開來的新起點,寰球校友翹首以盼,四海賢達同慶嘉祥。
  • 華僑大學60周年校慶倒計時100天 校友雲端逛校園
    華僑大學7月24日在福建泉州校區舉行60周年校慶倒計時100天活動,並發布60周年校慶校園導覽系統,便於海內外校友「雲」端重溫求學時光。 中新社報導,1960年,華僑大學肩負著為歸國華僑提供高等教育的使命,迎來設學泉州的創辦機遇。
  • 鄲城一高將迎來建校70周年校慶
    2021年9月6日,鄲城一高將迎來建校70周年校慶。年華似水,憶往昔創業崢嶸;歲月如歌,看今朝再譜新篇。鄲城一高全體師生謹向海內外歷屆校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學校發展的各級領導和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
  • 【校慶活動】釜山大學70周年校慶之「中華美食,中華情」
    最終解釋權歸中國留學生學生會所有釜山大學70周年校慶之「中華美食,中華情」釜山大學,是由韓國政府於1946年創辦,韓國排名第一的國立大學。在每年校慶期間,釜山大學都會舉行熱烈的慶祝儀式。而今年2016年,在我們美麗的母校釜山大學70歲誕辰之際,全校師生共同組織了盛大的慶典活動,其中最惹人注目的當屬夜晚狂歡了!每個布帳裡都是釜山大學學子精心準備的特色食材供大家品嘗!
  • 廈門大學100周年校徽吉祥物發布
    廈大和吉祥物一百周年紀念日為紀念廈門大學吉祥物100周年,在白鷺鳳凰花(諧音「小白」)是廈門市鳥,鳳凰花「小廈」是廈大師生校友的記憶。「小百」「小廈」並肩行走,寓意廈大一個世紀。廈大百周年紀念雕塑吉祥物廈門大學100周年校慶吉祥物整體造型青春自信而充滿活力。白鷺的飛行象徵著廈門大學紮根中國的土地,鳳凰花火紅展現了廈大弘揚愛國的傳統,在一流的旅程中自強不息。
  • 山東大學發布120周年校慶一號公告,向全球校友發出邀請
    10月15日,山東大學迎來119周年校慶,當天發布了120周年校慶一號公告校慶標識和主題,將圍繞「百廿山大強校興國」主題舉辦系列慶祝活動。在10月15日舉辦的山大119周年校慶紀念暨120周年校慶動員大會上,該校常務副校長王琪瓏發布了《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工作總體實施方案》。山大120周年校慶工作及慶祝活動從2020年1月持續至2021年12月,其中2021年10月1日-20日為集中慶祝時間。
  • 通訊:遊子心 赤子情——聽愛國僑領陳嘉庚後人講述陳嘉庚的故事
    新華社新加坡8月31日電通訊:遊子心 赤子情——聽愛國僑領陳嘉庚後人講述陳嘉庚的故事新華社記者王麗麗 陸海月如果不是聽陳嘉庚的後人親訴,人們很難想像,為中國抗日戰爭慷慨解囊的南洋僑領,其家人曾經因為無米下炊
  • 集美工業學校今年將迎百年華誕
    百年弦歌不輟 貯養實用人才集美工業學校今年將迎百年華誕;學校源自1920年陳嘉庚先生創辦的集美學校商科今年,集美工業學校將迎來校慶100周年,這所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學校在百年歷史長河中,歷經風雨,弦歌不輟,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集美工業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陳嘉庚先生1920年在集美學校創辦的商科,在校慶倒計時100天之際,讓我們回溯歷史,感受學校百年巨變。學校名片集美工業學校由原集美輕工業學校和原福建化工學校合併設立。
  • ...赤子追夢 迎接百年校慶 ——河北大學建校100周年倒計時一周年...
    河北大學供圖  新華網石家莊10月19日電(魏會博)燕趙故地,巍巍學府;世紀黌門,風華正茂。  18日,河北大學舉行建校100周年倒計時一周年啟動儀式,正式拉開了百年校慶的帷幕。河北大學黨委書記郭健主持啟動儀式。  全面開啟 以百年校慶為契機再上新臺階
  • 山東大學正式啟動120周年校慶工作
    10月15日, 山東大學舉行119周年校慶紀念暨120周年校慶動員大會,公布《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工作總體實施方案》,發布山東大學120周年校慶第一號公告、校慶標識和主題。校黨委書記郭新立出席大會並為120周年校慶志願者團隊授旗。
  • 臨沂樸園小學2020-2021學年上學期 開學典禮暨紀念校慶十周年活動
    2020年9月1日早晨,臨沂樸園小學的校園慢慢熱鬧起來,隊員們駐足在校門口的籤名牆,開心的寫下自己的名字,在拍照牆前微笑比心,留下自己的祝福。原來對於臨沂樸園小學來說這是不同尋常的一天,不只是新學年開學典禮,還是十周年校慶日。
  • 集美工業學校今年將迎百年華誕 前身是集美學校商科
    今年,集美工業學校將迎來校慶100周年,這所有著悠久歷史和文化底蘊的學校在百年歷史長河中,歷經風雨,弦歌不輟,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優秀人才。集美工業學校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陳嘉庚先生1920年在集美學校創辦的商科,在校慶倒計時100天之際,讓我們回溯歷史,感受學校百年巨變。  【學校名片】  集美工業學校由原集美輕工業學校和原福建化工學校合併設立。
  • 景德鎮陶瓷大學110周年校慶活動豐富多彩
    邀請嘉賓和從五湖四海趕來的校友齊聚校園暢敘情誼,同賀陶大110周年華誕。 10月20日上午,由校黨委書記梅仕燦主持,校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呂品昌致歡迎詞的「景德鎮陶瓷大學110周年校慶主題大會」在湘湖校區田徑場舉行。
  • 青島九中迎來120周年校慶 禮賢教育集團成立開創新格局
    9月19日,青島九中迎來「百廿禮賢·見賢思齊·赤子追夢」120周年校慶。青島市政府、德國駐華使館、市教育局相關領導,全國高校代表、青島九中知名校友和社會各界人士齊聚九中新校區,共同見證青島九中120周年華彩篇章。校慶慶典迎來眾多知名校友百廿禮賢、世紀傳承,青島九中擁有「學在九中,院士搖籃」的美譽。
  • 井林中心小學喜迎百年校慶 第七屆校董會理監事就職
    晉江新聞網12月20日訊 昨日上午,晉江市東石鎮井林中心小學建校100周年紀念活動暨第七屆校董會理監事就職儀式在井林中心小學舉行。許永生當選校董會董事長、許沛意任校董會監事長,並聘請許連捷等52名榮譽職務人員。
  • 中北大學2021年將迎來80周年校慶
    未來網高校頻道5月19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侯智)據中北大學消息,5月15日,該校向海內外校友、全校師生員工發出公告,將校慶紀念日由9月8日正式變更為5月19日。公告指出,「校慶日」是學校獨特的精神文化標識。
  • 景陶大十月將舉辦110周年校慶
    ——「傳陶業聖火,慶百十華誕」窯火傳遞提前10天開始 本報訊  正當秋季新學年到來之際,記者在景德鎮陶瓷大學採訪時獲悉:今年10月20日,該校將迎來110周年華誕! 據史料記載:因瓷而生、順勢而長的該校前身是清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成立的中國陶業學堂,請清末狀元、江蘇籍的著名實業家和教育家張謇等人籌備發啟,河北、湖北、江蘇、安徽、江西五省協款呈報清廷學部批准創辦於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