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有8個兒子,武則天登基稱帝後,他們的命運如何?

2021-02-07 三千年讀史

一、李忠(庶長子)

古代皇位繼承的原則是: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李忠是李治的侍妾劉氏所生,由於李治的原配皇后王皇后沒有子嗣,所以李忠理應被立為太子。在李忠9歲的時候,李忠也按照傳統將他立為了太子,但李忠的太子僅當了3年,就被武則天的兒子代王李弘取代。李忠被廢太子後,降封為梁王,並被外調到梁州做了都督。

李忠到梁州後,時常驚恐不安,總覺得有人會要殺他。但即使他如此謹小慎微,還是沒有逃過武則天的誣陷。麟德元年,武則天指使心腹許敬宗,上書誣告李忠與上官儀、王伏勝等人密謀謀反,最終無辜的李忠被賜死。

二、李孝(次子)

李孝是李治姬妾鄭氏所生,為唐高宗次子。永徽元年(650年),他被唐高宗封為許王。永徽三年(652年),又被唐高宗拜為并州都督,開始到地方任職,後來又升任為遂州刺史。李孝是次子,再加上母親是妾侍,地位不高,所有他沒有資本爭奪皇位,這使他不會對武則天構成威脅,所以他也很少受人誣陷和迫害。

麟德元年(664年),李孝暴斃而亡。有種說法是,李孝的暴斃與武則天有關,但缺少證據,所以不妄下結論。李孝死後,被追贈為益州大都督。

三、李上金(三子)

李上金是李治姬妾楊氏所生,為唐高宗第三子。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後,唐高宗繼承了皇位。他登基後,將幾個兒子相繼封王,三子李上金被他封為杞王。永徽三年,李上金又被封為益州大都督。之後,他的職位又幾經變遷,做過壽州刺史、漉州刺史等職。

載初元年(690年),在武則天的指使下,武承嗣誣告李上金謀反。李上金被召回洛陽後,由御史臺查辦此案。李上金得知此事後,因恐懼而選擇上吊自殺。他死後,他的7個兒子皆遭流放,6個死在了流放地,只有李義珣一人存活了下來。唐中宗復位後,才將李義珣封為了嗣澤王。

四、李素節(四子)

李素節的母親是蕭淑妃,由於母親受寵,他也很受唐高宗李治的偏愛,很早就被封為雍王,官拜雍州牧。武則天進宮後,蕭淑妃逐漸失寵,李素節的地位也變得尬尷。後來他的母親蕭淑妃被武則天迫害至死,李素節也因受武則天誣告,被貶為申州刺史。

李治為了保護李素節,以李素節患病為由,不再召李素節入京,但這並不能讓他免受武則天的迫害。676年,武則天誣告李素節貪汙受賄,李素節被貶為鄱陽郡王。武則天臨朝聽政後,指使武承嗣誣告李素節謀反。李素節被召進京,但行至京都南面的龍門驛時,被人縊殺,享年43歲。

五、李弘(五子)

李弘是武則天所生之子,也是李治的嫡長子。他4歲的時候,就取代庶長子李忠被立為了太子。李弘自幼孝順仁德,能體恤百姓,同時,他還為遭受武則天迫害的兩個姐姐求情,這讓他很受李治喜歡,但卻與母親武則天產生了矛盾。

李弘因為仁孝賢德,很受大臣稱讚,但母親武則天卻對他愈加猜忌。上元二年,李弘跟隨李治出行洛陽,在合璧宮猝死,時年23歲。由於李弘年紀輕輕,沒有患病,突然猝死不合常理,所以有人猜測是武則天害死了他。李弘死後,被唐高宗追封為皇帝。

六、李賢(六子)

李賢是唐高宗第六子,也是武則天所生。他賢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很受唐高宗喜歡,李弘猝死後,李賢被唐高宗封為了太子。他在被立為太子期間,數次替唐高宗監國。監國期間,李賢廣施仁政,精心治理國家,體恤百姓,重用賢能的大臣等,讓他深得唐高宗稱讚和大臣擁戴。

但賢表現越出色,越受大臣擁戴,對武則天威脅越大,越讓武則天不滿。李賢執政能力越強,威望越高,越不利於武則天掌握大權,越不利於武則天駕馭他,所以讓武則天有了除掉他的心思。武則天指使黨羽誣告李賢謀反,導致李賢太子之位被廢。武則天掌權後,李賢又被其心腹逼著自殺。

七、李顯(七子)

李顯是唐高宗第七子,也是武則天所生。在唐高宗前3個太子,在武則天的誣陷下被廢後,李顯被立為了太子。由於有3個哥哥的前車之鑑,李顯處處謹小慎微,不敢有半點忤逆武則天之處。當上皇帝後,李顯也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讓她臨朝聽政,諸事也皆由武則天做主。

不過李顯在當上皇帝後,開始重用衛後親戚,想要試圖組建自己的勢力集團,這引發了武則天的不滿。李顯剛當皇帝才55天,就被武則天廢掉了皇帝之位,將他貶為廬陵王,並貶出長安。在神農之變中,武則天被大臣逼迫退位,李顯又重新登上皇位,不過李顯也是一昏君,重用奸佞,最終被衛後等人毒殺。

八、李旦(八子)

李旦是李治的第八個兒子,也是武則天所生,李顯被廢後,武則天將李旦扶上了皇位,但李旦當上皇帝後,朝中一切事務都由武則天處理,他被武則天軟禁在宮中,不過問任何政事,甘心做了武則天的傀儡。後來武則天又將他廢掉,自己改制稱帝。

在這所有的過程中,李旦都很順從母親,這讓他沒有引起武則天的不滿,也讓他免遭武則天的殺害。李旦被武則天廢帝,降為皇嗣後,屢遭武承嗣、武三思等人的迫害,但是由於他是武則天僅存的兩個兒子之一,再加上李旦處處順從武則天,不貪戀權勢,主動遠離權力中心,不與大臣交往等,最終保全了自己。

相關焦點

  • 武則天秘史50:李唐江山終易主,武則天登基稱帝,成為唯一女皇帝
    上回說道裴炎與駱賓王裡應外合要殺了武則天,可惜被她識破陰謀逃過一劫,駱賓王潛逃不知所蹤裴炎下獄,朝臣們集體懇求武則天赦免裴炎,太后只好讓狄仁傑和騫味道徹查此事,誰知經過審理裴炎確實和駱賓王聯合謀劃,氣不過的狄仁傑去牢獄裡大罵裴炎,說他是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自己想做皇帝還不承認。
  • 宰相派兒子到邊疆,武則天不理解,宰相解釋後,武則天呆若木雞
    實際上,唐睿宗不過是一介傀儡,朝堂上的話語權,全部掌握在武則天手中。公元690年,做了7年皇太后的武則天,終於宣布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後,重視農桑,選拔人才,唐朝(武周)的經濟發展整體上向好。只是,武則天篡奪了李唐的江山,很多李唐宗室成員紛紛起兵討伐武則天,因此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和平叛。
  • 她本為賣唱女子,卻臨朝稱制11年,為什麼沒有登基稱帝?
    ,但她最後卻沒有登基稱帝,這是為什麼呢?趙恆痴情至此,又怎麼會打不動劉娥的心,彼此之間的郎情妾意,相濡以沫,讓後來劉娥臨朝稱制之時,雖有稱帝之心,但最後還是被感情壓制了下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女子稱帝沒有好下場 武則天稱帝,權勢滔天,但神龍政變仍歷歷在目,武則天死前帝號不是照樣被去除?
  • 武則天墓前的61個無頭石人,千百年來無人能解,後被兩位農民解開
    唐朝開國皇帝李淵是被兒子李世民「逼的」退位,自太宗李世民時期,大唐開始走向鼎盛,李世民功績甚偉,十分得百姓愛戴,連番邦各國都十分依順。李世民在位期間有一奇女子,侍奉兩位皇帝,最後自己登基做了皇帝,此人就是武則天。年少入宮武則天少年時作為秀女被選入宮,有幸成為太宗李世民的才人。
  • 武則天跟隨李世民12年未孕,為何嫁給李治後,迅速生下6個孩子?
    -----郭沫若引言縱觀歷朝歷代皇帝,最讓我佩服的就是武則天,因為她開創了女性稱帝的新篇章,給後世的影響甚大。說到武則天這個人,都知道她稱帝的故事,但極少有人知道她的情路歷程和後代子嗣。馬看到有人來,自然有反應,先是尥蹶子,後是打響鼻。武則天二話沒說,拿著鞭子就抽了上去,趁機騎到了馬背上。上去後,馬立刻縱跳起來,武則天抓著馬脖子就來了一錘,只見馬沒了動靜,乖乖的聽從她的指令。在那個時代,女性都講究一個賢良淑德,舉止優雅,而武則天表現出了男性一般的剛烈,李世民心裡對她有了排斥。所以,她一直沒有得到寵幸。
  • 武則天牝雞司晨,都得靠她的兩個兒子
    但他們至死都不敢真正登基稱帝,原因為何?因為他們沒有一個能給他們兜底的兒子!武則天的能力是掌權根基,但不能帶來稱帝的勇氣就我看來,皇帝的能力分為兩面,其一是治理天下的能力,其二為宮鬥的能力。能力也罷,自古也沒有女子稱帝的傳統也罷,呂氏終究是稱不了帝的。武則天之後,按理來說,有武則天的牝雞司晨的例子在,後面的掌權太后還是有希望登基稱帝的,其實不然。武則天之後,大遼蕭太后不提,其他分裂時期的小國也不談,真正能權掌天下的也只有北宋章獻皇后劉娥與晚清慈禧可以相比。
  • 武則天稱帝,是唐高宗李治的軟弱無能,還是歷史的大勢所趨?
    不管是建國稱帝的唐高祖李淵,還是開啟貞觀之治的李世民,亦或是開元盛世期間的唐玄宗……他們身上的豐功偉績和歷史故事數不勝數。而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上起貞觀下起開元的武則天,更是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在講究婦德的封建古代社會中,一個女子又是如何打破男子為尊的封建傳統,成為女皇帝的呢?這其中少不了她的夫君唐高宗——李治的影響。
  • 武則天當年是如何稱帝的?她又建立什麼國號?
    武則天這個名字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謂婦孺皆知。她是中國歷史唯一個女皇帝,那麼她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呢?她是如何稱帝的?又建立什麼國號?正史對這些是如何記載的呢?武則天名明空,是山西并州文水人。其父是隋朝的官吏,後跟隨李淵起兵。出身官宦之家,從小接受良好的教育,本人天生聰慧,麗質貌美。
  • 有哪兩位唐朝皇帝放棄長安,而在東都洛陽登基稱帝?原因是什麼?
    唐朝的國都是長安,洛陽僅僅是在武則天稱帝期間作為武周的國都存在過,所以唐朝的皇帝絕大部分肯定是在長安登基,但在唐朝歷史上,也曾經有兩位皇帝是在洛陽登基。這兩位皇帝分別是唐中宗李顯和唐哀帝李柷,因為他們都是在特殊情況下於洛陽繼位,而且他們在唐朝歷史上的存在感比較低,在位時間也比較短暫,所以被忽視了。唐中宗李顯是武則天的三子,他曾經兩次有過兩次登基,第一次是在長安,那是唐高宗去世後,作為皇太子的李顯理所當然的繼位為帝。
  • 中國千古女帝武則天,登基後遭大臣聯合反對,憑一首詩穩固統治
    眾所周知,武則天稱帝以後,善於用人、賞罰分明,為後來的開元盛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武則天在外交上繼承懷柔政策,加強了大唐對西域各國的統治,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然而,武則天也留下了不少消極的歷史影響,她擢用酷吏,殘害忠良,間接導致安史之亂的爆發。
  • 湘潭石頂武曾登基稱帝,皇宮就設在湘潭排頭鄉!
    為製造聲勢,還當眾將20個煮好的荷包蛋分與眾人食用,並宣稱這是慶賀自己登基的「龍蛋」,吃後百年有福。 11月23日,朱仕強在其家中舉行登基儀式,正式登基稱帝。朱仕強坐於放置在門外階沿上的馬架椅上,對跪在階下的幾十名信徒詐稱,今冬明春有大災難,山要崩,地要平。而自己現在是玉皇大帝,只有對其盡忠、給其下跪的人,才能夠消災除難,享受皇恩,否則就會遭災等。
  • 山東女子效仿武則天「稱帝」,建立起「後宮」,只招幼齡少年
    天授二年臘月,武則天登基後的第二年,有大臣想要謀反,揚言百花盛開邀請武則天前往神都苑賞花,武則天察覺出這些大臣的意圖之後,特寫下催花詩以此為詔書向百花宣昭
  • 武則天是因為袁天罡和李淳風的預言才萌發了稱帝的念頭嗎?
    武則天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稱帝,但形勢的發展遠遠超過了自己的想像,稱帝成為必然的結果。所以並非袁李預言才稱帝,而是稱帝後對預言的加工和宣傳。武則天本來是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駕崩之後因沒有生育被送到感業寺,不出意外的話會青燈古佛一輩子。
  • 武則天與九月初九
    而我國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武則天,也是在這一天登基稱帝的。武則天:本名武【王羽】後改名武曌。曌:是武天所創,取日月當空之意。(也就是說武則天把自己視為空日月,自己的光芒普照天下。)山西文水人,生於624年,卒於705年活了虛歲82歲。這個年紀在古時算是高壽了,是少有的幾個長命帝王之一。武則天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也是飽受爭議的一生。
  • 1986年,一農村女子效仿武則天想在山東「稱帝」,後來怎麼樣了?
    是的,你沒看錯,都1986年了,還有人自詡武則天想要「稱帝」!到底是烏龍還是另有隱情?被發現後當事人後來怎麼樣了?我們一起來看看。說起武則天,我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唯一一位正式登基過,有過封號的女皇帝。當然後世對於她的研究和崇拜的人有很多,這不就被發現有一個狂熱的愛好者。
  • 武則天去世1300年,山東一女子妄想仿效她稱帝,不僅有年號,還建了後宮
    武則天是一代傳奇女皇,她從不受寵的宮妃變成大唐皇后,再變成大周女帝,一共在位15年,享82歲高壽,是中國歷史上最為人熟知、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也是當下很多女子崇拜的對象,因此到現代,還真有過女子模仿武則天稱帝的奇事。
  • 武則天坐擁4大男寵,為何他們沒能讓武則天誕下皇子呢?
    自古以來都是男性當皇帝,但歷史卻出現了武則天這個奇女子。武則天當政後,國泰民安,經濟十分富裕,所以朝廷內不服武則天的人並不多。在武則天以前,女子多依靠男子生活。皇帝後宮裡的佳麗3000,但能讓皇帝記住名字的並不多,只要獲得一點皇帝的寵愛就能立馬飛上枝頭變鳳凰。
  • 武則天稱帝後春風得意,寫下唐朝最狂的一首詩,男人只讀一句就夠
    唐太宗李世民在637年聽聞武則天面容姣好,身姿窈窕,念及先帝李淵和武則天的父親是舊相識,於是便讓武則天入宮,封為五品才人,稱武則天為媚娘。 李世民一直未曾過分寵幸武媚娘,在李世民病危之際,武則天和太子李治建立了感情,而後李世民駕崩,李治繼承大統,因為武則天和其他沒有子女的妃嬪於是便進入寺廟為李世民祈福,但武則天一直與李治有聯繫
  • 武則天登基後意氣風發,做狂詩一首,盡顯女皇霸氣
    "確實是個治國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識人之智,還有用人之術。"——毛澤東能得到毛澤東如此高度評價的,是哪位傑出的政治家?這裡說的她,其實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女皇帝,武則天。一代女皇,叱吒天下公元690年,武則天67歲。
  • 武則天登基後寫下大唐第一狂詩,李白也望塵莫及,如今人人都會背
    這位便是女皇武則天,她的名號想必都熟悉,畢竟實在是太特殊了。一介女子在男權至上的封建社會稱帝,並且成功,其中阻力可想而知。雖然後人對其多有詆毀,但其功績以及傑出的能力都是不能否認的,而她的最後也是留了個無字碑,令後人多加揣測卻不知因由。武則天才智過人,不僅在政治上能力出眾,且兼涉文史,頗有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