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派兒子到邊疆,武則天不理解,宰相解釋後,武則天呆若木雞

2020-12-14 博史通今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詔:由太子李顯繼位,尊武則天為太后,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決定。唐高宗的這份遺詔,相當於給武則天幹政提供了「合法」的依據。55天後,武則天廢除了唐中宗李顯,立她的第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實際上,唐睿宗不過是一介傀儡,朝堂上的話語權,全部掌握在武則天手中。

公元690年,做了7年皇太后的武則天,終於宣布稱帝,成為中國歷史上真正意義上的第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稱帝後,重視農桑,選拔人才,唐朝(武周)的經濟發展整體上向好。只是,武則天篡奪了李唐的江山,很多李唐宗室成員紛紛起兵討伐武則天,因此發生了一次又一次的起義和平叛。在這個過程中,武則天僅有的兩個兒子,李顯和李旦也和武則天貌合神離。李顯被武則天貶為廬陵王,一直不能回京城,李旦先被立為太子,然後被貶為相王,被囚禁於宮中。

武則天為了鞏固政權,不得不大肆啟用武氏宗親,例如武則天的兩位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先後成為朝堂之上的政治明星,甚至有人認為武則天會把皇位傳給自己的侄子。武則天登基時已經67歲,隨著時間的推移,武則天開始為自己的身後事發愁。那些忠於李唐的大臣,也開始用各種辦法勸說武則天把李顯從廬陵召回京城,立為太子。最早勸說武則天的大臣,是宰相王方慶。

唐朝實行「群相制度」,即同一時間有多個宰相,王方慶便是其中之一。王方慶出身於琅琊王氏,是東晉時期著名的王氏家族的後裔,王方慶的十一世祖是東晉名臣王導。眾所周知,東晉著名書法家、「書聖」王羲之是王導的侄子,也就是說,王羲之是王方慶的第十世伯祖。有一次,武則天向王方慶討要王羲之的書法作品,王方慶說:

「臣十代從伯祖羲之書,先有四十餘紙,貞觀十二年,太宗購求,先臣並已進之。唯有一卷見今在。」

也就是說,王方慶家中本來有40多份王羲之的遺蹟,在貞觀年間,大部分作品都被唐太宗李世民求購了,現在家中還剩唯一的一卷,獻給了武則天。武則天得到了王羲之的真跡,十分高興,從此對王方慶信任有加。

王方慶學識淵博,為人正直,他和狄仁傑同為宰相,狄仁傑對他尊重有加。王方慶為了勸武則天召李顯回宮,也是下了很大功夫。公元697年正月,王方慶利用兵部招兵的機會,把自己的長子派到邊疆去戍邊,並且把這件事宣揚出去,弄得人盡皆知。當時人們普遍不理解,以王方慶宰相身份,隨便給兒子在六部安排個職位,都足以讓兒子立足,何況,王方慶的兒子是一介文人,並不懂兵法,在邊疆也沒有立功的機會。因此,大家都覺得王方慶的做法非常荒謬。

沒多久,武則天也聽聞了這件事。在王方慶入宮奏事的時候,武則天問王方慶:「朕聽說你讓長子派往眉州戍邊了,你怎麼忍心呢?」

王方慶早有準備,他本就希望武則天來問這個問題,王方慶回答說:

「廬陵是陛下愛子,今猶在遠;臣之子,安敢相近?」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廬陵王李顯是陛下的愛子,尚且遠在廬陵,我的兒子,哪敢留在身邊呢?

武則天有四個兒子,因為前兩個兒子都已經去世,李顯相當於武則天名義上的長子。王方慶這段話,實際上是在諷刺武則天:「陛下的長子都被您安排在外地,我的長子當然也不能留在京城,我雖然心疼兒子,但也要向陛下學習啊!」

聽完王方慶的解釋,武則天呆若木雞。良久,武則天回過神來,讓王方慶先退下,自己陷入了沉思。

不久後,武則天做了一個夢,夢到一隻鸚鵡折斷了翅膀。狄仁傑告訴他,鸚鵡的「鵡」和「武」乃同音,這時候上天在告訴陛下,您的兩個兒子就是您的兩個翅膀,你把他們召回京城,才能展翅高飛。

武則天突然想起了王方慶的話,決定接李顯回京。公元698年三月,武則天以李顯有病需要治療為由,派人秘密將李顯接回京城。六個月後,公開立李顯為皇太子,作為未來皇位的繼承人來培養。這意味著武則天百年之後,大唐江山將重歸李氏。

武則天晚年,脾氣暴躁,百官都不敢直接相勸,王方慶為了勸武則天召李顯回京,不惜將自己的兒子貶到邊疆。在王方慶、狄仁傑等人的勸說下,武則天最終同意接李顯回京,並立李顯為太子,這是王方慶等人的功勞。

戰國時期有「觸龍說趙太后」,唐朝時期王方慶用親生兒子來諷諫武則天,王方慶用極大的勇氣和智慧,終於達成了目的。

相關焦點

  • 武則天和她的宰相們
    狄仁傑病重的時候武則天很是焦急,聽到他的死訊時痛哭道:"朝堂空矣!」此後,朝廷每有大事不能決斷,武則天都會想起狄仁傑,嘆道:「老天為什麼要這麼早奪走我的國老?」後追封他為文昌右相,諡號文惠。唐朝復闢後,又追封司空、梁國公。
  • 宰相寫了「青鵝」兩字,武則天為何把宰相滿門抄斬了?
    被武則天滿門抄斬的宰相叫裴炎 有一次,官府來徵辟,裴炎以學業不精為由直接拒絕了。 裴炎苦學十年,十分精研《左傳》。之後通過科舉之路,裴炎入朝為官,後來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則天主政期間,一共任用過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陽,特命裴炎留守長安,專門輔佐皇太子李顯。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武則天處斬,群臣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
    陪伴在皇帝身邊的臣子,固然能近水樓臺先得月,但若一句話說不對,便會成為皇帝刀下的亡魂。在唐朝時期,有位宰相就因為在信中寫了「青鵝」二字被武則天斬殺。群臣為宰相喊冤,武則天卻淡淡地回復道:「你們把這兩個字拆開看看,就知道他死得冤不冤了。」那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位宰相又是誰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 她是武則天時期的「巾幗宰相」,晚年陷入政治鬥爭,最終落得屍骨無...
    等到武則天執政以後,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女人也可以當外官,跟男性官員一樣在朝廷上議論國家大事。武則天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女官,她就是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位「巾幗宰相」的故事。
  • 宰相只是寫了「青鵝」兩字,為什麼武則天要把宰相滿門抄斬了?
    有一次,官府來徵辟,裴炎以學業不精為由直接拒絕了。 裴炎苦學十年,十分精研《左傳》。之後通過科舉之路,裴炎入朝為官,後來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則天主政期間,一共任用過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陽,特命裴炎留守長安,專門輔佐皇太子李顯。
  • 歷史上著名的宰相之狄仁傑-武則天的心腹重臣
    後來,因為斥責宰相在平叛期間縱容部下作亂,被記恨彈劾,由此遭到貶職。兩年後,武則天稱帝,改國號為周。因為一直欣賞狄仁傑的德才兼備,於是又將他調回朝廷任職,授予宰相之職,成為武則天的心腹重臣。然後偷偷把事情寫成書信,藏在衣服裡送出,讓家人向武則天訴冤。武則天了解到情況後,便派近臣前去牢房探視。可是近臣畏懼來俊臣等酷吏的勢力,不敢據實奏報,只得草草復命。與此同時,來俊臣還冒充狄仁傑的字跡,偽造了認罪的書信。本以為天衣無縫,沒想到卻造成了相反的效果。畢竟武則天還是比較信任狄仁傑的,只是知道他平時多次對李氏皇族有所幫助,所以有些懷疑罷了。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殺,大臣們不明白,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在武則天一手遮天的唐朝,就曾有過這樣一位宰相,他因給人寫密信,信中寫了「青鵝」二字,當即被武則天以「謀反」罪名給斬殺了。但當時武則天野心非常大,只想一手遮天親臨朝政,裴炎身為宰相,當然會極力阻止武則天的陰謀。裴炎為此專門與反對武則天的人聯手,想要集體造反讓武則天退位,雖然武則天是個女人但她根本不會示弱,並把這些反對她的人一一處理掉,最後造反的人鋃鐺入獄以失敗告終。
  • 聯合武則天一起廢掉唐中宗的宰相裴炎,為何死在了武則天手裡?
    裴炎到底是個怎樣的人,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讓他選擇追隨武則天,後又選擇背叛,最後又因何喪命,被滿門抄斬呢? 裴炎少年好學,明經及第,後來被唐高宗予以重用,授了同中書門下三品,也就是官至宰相,受皇命輔佐太子李顯。
  • 宰相寫密信被抄家,眾人不解,武則天大怒:將「青鵝」二字拆開念
    隨著武則天不斷掌政控權,群臣進諫,高宗終於動了廢去武則天的心思,便和宰相上官儀商議。可是未曾想到武則天未卜先知,麟德元年(664年),武則天直接面聖質問高宗此事,高宗體弱,無奈之下只能作廢,並且宰相上官儀也因此被斬。三年後,高宗立太子弘監國。高宗逐漸退居幕後,太子年幼,無人能制衡武則天絲毫。
  • 宰相裴炎因寫下「青鵝」兩字被殺,武則天因百官不解喊道:拆開念
    唐太宗駕崩後,宮中未生下一兒半女的眾多嬪妃們都紛紛前往感業寺出家為尼,而武則天並沒有與其同行,而是待到孝服期滿,再一次被召入宮中,直接封為昭儀。看到這裡,想必大家也能猜到武則天的兩次入宮,這樣的行為必定會遭到周圍人的職責,註定會遭受詬病。
  • 武則天截獲「青鵝」2字信件,為何把宰相滿門抄斬了?怎麼回事?
    接下來是駱賓王一展才華的時候了,他到了洛陽後,並沒有像尋常人一樣直接去找裴炎,而是在宰相府周圍散播了一句經典童謠,16個字:「一片火,兩片火,緋衣小兒當殿坐。」其實,裴炎不是一般的人。調露二年(公元680年),唐高宗李治任命裴炎為同中書門下三品,不氐進拜為侍中。唐中宗李顯即位後,裴炎升任為中書令。
  • 唐朝宰相,為啥會因為「青鵝」2字被殺?武則天:把字拆開
    武則天能夠稱帝,自然是有些手段的,肯定是一個狠角色,但是有一個人偏偏就敢和他正面硬槓,他就是當時的宰相裴炎。 宰相裴炎還是十分忠於李氏的,當時武則天的武承嗣想要立「武氏七廟」,並且追封先祖為王,這觸動了裴巖的底線,他肯定是不同意的,與武則天這一塊發生了衝突,裴炎對武則天說:太后母儀天下,不應該偏袒自己的親屬,難道太后忘了呂氏敗亡的教訓嗎?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抄斬,百官不解,武則天大怒:把字拆開來看
    而高宗李治和武則天在一起不像古代帝王是夫妻,此時的二人實際上都在治理國家,外人看皇帝是李治,實際上武則天在政治上也給了李治非常非常大的幫助。後來,李治的身體一日不如一日,雖然李治身下也有皇子,可是明眼人都能看出來,這些兒子根本沒有他們的母親有魄力。 於是,在高宗駕崩之後,武則天奪取政權接連廢掉了兩個小皇帝,這其中還有當朝宰相裴炎的功勞。然而,這樣一位幫助武則天上位的功臣,為何在武則天稱帝後沒幾年就被以謀逆罪處斬了呢?
  • 宰相因「青鵝」2字被斬,大臣們不懂,武則天:把字拆開念!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也有人認為武則天有過,她獨攬大權後開始多疑,為揪出與她作對之人,鼓勵告密,只要屬實就能升官,寧可錯殺一千也不放過一個,導致很多無辜人慘死。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冒犯請聯繫刪除武則天為權力還殺害過很多人,其中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裴炎。
  • 宰相寫下「青鵝」兩字被滅族,百官不解,武則天:你們把字拆開念
    自古以來,人們都曾經一度因為漢字而產生了很多有趣亦或者是令人感到非常不解的故事,比如武則天和一個宰相之間就發生了這樣的事情。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記載的,並為人們所接受的女皇帝。當然,她的皇帝之路為人們所爭議不斷。
  • 提到女皇帝大家都知道武則天,你知道史上唯一的女宰相是誰嗎?
    要是提起宰相這個名詞,大家腦海中出現的應該都是男人形象,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宰相,樣貌傾國傾城,更是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兒作為史上第一個女宰相,文韜才謀一點不輸給男宰相。恩寵被母親抱到宮中,成了最小的女婢,母親沒有放棄對她的教導,悉心教她讀書識字,她也不負勝望,從小就一點就透,四五歲就能夠吟詩作對。到了十四歲不僅出落的楚楚動人而且很有名聲,就這樣一來二去,就傳到了武則天的耳中,於是,武則天就親自召見了上官婉兒,面對女皇的問題,她侃侃而談,字跡工整,文章嚴謹華麗,正式被任命掌管宮中詔命。
  • 宰相寫「青鵝」二字,武則天:拖去斬了,把字拆開眾人才明白含義
    中國歷史中要說打破傳統坐上皇位的人當之無愧的是歷史上的第一位女帝武則天。在古代男權主義當道的社會條件下,憑一己之力登上皇位並且用自己的實力得到群臣百姓肯定的第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的實力魄力都是常人無法達到的,經歷了兩個帝王的寵愛,最終明白自己內心的追求並一步步的登上皇位。
  • 她是武則天仇人的孫女,卻是武則天機要秘書;42歲嫁武則天兒子,卻是武則天侄子武三思的情人.宮女制度的弔詭看上官婉兒
    但是作為武則天的秘書,上官婉兒敢被皇帝寵愛麼?聰明如婉兒,是不會做這樣的傻事的。不過人都是有感情的,婉兒怎會例外?婉兒鍾情的,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新唐書》記載通天年間之後,上官婉兒內掌詔命。她曾經犯錯當死,可是武則天愛才,只是對她施以黥刑,卻不殺她,不但不殺她,群臣的奏議、天下大事的處理,武則天索性都交給她來執行了。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殺,眾人不解,武則天拆開念群臣才恍然大悟
    這個故事中所用的其實就是古代最常見的「拆字法」,在批命、測字、傳遞密信中經常會用到,女帝武則天在登上皇位後就曾經用這種拆字法誅殺過一位名臣,這個人就是唐朝的著名宰相裴炎。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武后滅族,眾人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來念
    不久後,武則天終於被自己的如意郎君接回宮,從此開始了她的成功之路。她在電視劇中被塑造成「女強人」,但在歷史上並不完全是這樣,至少在李志去世之前是這樣。對於她這樣一個無助的女人來說,最有力的武器是「用實力」對抗皇帝嗎?當然不是。她最有力的武器是眼淚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