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武則天時期的「巾幗宰相」,晚年陷入政治鬥爭,最終落得屍骨無...

2020-12-14 騰訊網

在中國古代,女性從政當官的情況很少見,有女性當官的也基本上是內官,沒有實際的權力。等到武則天執政以後,女性的政治地位得到了提升,女人也可以當外官,跟男性官員一樣在朝廷上議論國家大事。武則天時期有一位著名的女官,她就是有「巾幗宰相」之名的上官婉兒,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位「巾幗宰相」的故事。

上官婉兒雖然名義上是「巾幗宰相」,但實際上並沒有擔任過宰相這一官職,在武則天登基之前,上官婉兒一直是才人。武則天登基之後,上官婉兒才被封為內舍人,而這也是上官婉兒最高的官職。但實際上上官婉兒是武則天的貼身秘書,掌握著當時的朝廷大權,權力相當於宰相。上官婉兒之所以受到武則天如此信任,是因為上官婉兒不但有才學,還有很強的政治能力,有膽有識。

根據《舊唐書》記載,上官婉兒小時候就很聰明,五歲能背唐詩,十歲能背唐律。上官婉兒的爺爺是上官儀,是唐高宗時期的宰相。唐高宗時期,上官儀因不滿武則天幹預朝政,所以向高宗上書,廢掉武則天。武則天知道以後就去找李治詢問情況,然而當時李治對武則天有點忌憚,所以就把責任都推到了上官儀身上,結果武則天就找了個藉口把上官儀和他的兒子都殺了。當時,上官婉兒剛剛出生,就與母親鄭氏一同被配沒掖廷宮。在掖廷為奴期間,上官婉兒的母親鄭氏對她悉心教育,上官婉兒熟讀詩書,不僅能吟詩做文,而且明達吏事,聰敏異常。

這麼來說的話,武則天就是上官婉兒的殺父仇人,那麼武則天為何還要把上官婉兒留在自己身邊,不怕她報仇呢?首先來說,武則天雖然做事比較狠,但是還是有一定的氣度,也比較愛惜人才。比如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後來跟著徐敬業叛亂,還寫了一篇《為徐敬業討武曌檄》,文章中把武則天大罵一番。然而武則天看了之後,不僅沒有生氣,反而責怪宰相失職,沒有把這麼有才華的人招攬過來。從這裡也能看出來,武則天還是非常愛惜人才的,同樣的,上官婉兒也是有大才之人,所以武則天也不會計較其他的。上官婉兒的爺爺上官儀除了當宰相之外,文學造詣也很高,對古代律詩的發展做出來很重要的貢獻,到了上官婉兒這裡,依然是文學界的領袖。

其次,上官婉兒長得好看,也懂得打扮,這也是她能吸引武則天的一方面原因。相傳,上官婉兒還發明了一種紅梅妝。一天,上官婉兒與張昌宗私相調謔的時候被武則天看見,於是武則天一怒之下用金刀刺傷了上官婉兒的前額,而且怒斥上官婉兒,想處死她。由於張昌宗替她跪求,最後才得以赦免。後來上官婉兒為了遮住頭上的傷疤,便在傷疤處刺了一朵紅色的梅花以遮掩,誰知卻愈加嬌媚。宮女們也覺得這種妝容很好看,於是都開始偷偷以胭脂在前額點紅效仿,漸漸地宮中便有了這種紅梅妝。然而武則天之所以把上官婉兒留在自己身邊,最重要的還是上官婉兒確實有治國安邦的能力,而且有膽有識。雖然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寵愛有加,但是她自己也清楚的知道,女性掌握的權利太大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她登基之後,也只是給上官婉兒封了個正五品下的內舍人,並且一直沒有給她升官。

雖然武則天對上官婉兒十分信任寵愛有加,但是武則天畢竟是殺了自己的祖父和父親的人,為何上官婉兒對武則天也沒有仇恨?一方面,上官婉兒的祖父和父親被殺的時候,她才剛剛出生,心裡對此肯定沒什麼感覺。且她和母親從小就在掖廷宮生活,在這種地方說話肯定要非常小心,所以上官婉兒的母親也不敢把自己家中的事情告訴上官婉兒,因此上官婉兒長大之後知道了這些事情,對武則天也不會有強烈的仇恨之情。另一方面,上官婉兒本身就是罪臣的後代,是武則天免去了她女婢的身份,還給了她才人的新身份,並且對她十分信任,所武則天就是上官婉兒在朝中的唯一靠山,所以她肯定不會害死自己唯一的靠山。

而武則天對上官婉兒也很好,武則天臨終之前,為了保護上官婉兒,就把她嫁給了自己的兒子唐中宗李顯。唐中宗復闢之後,對上官婉兒也是十分信任,被封為昭容,又令上官婉兒專掌起草詔令,朝中大事也是經常跟她商量。唐中宗李顯駕崩之後,朝政大權落到了韋皇后手中,但是上官婉兒此時選擇站到了太平公主這邊。她與太平公主起草了一份遺詔,立李重茂為皇太子,李旦輔政,韋皇后為皇太后攝政,以平衡各方勢力,然而宰相宗楚客、韋溫更改詔書,勸韋後效仿武則天。李隆基知道後,與太平公主一起合夥誅滅了韋皇后,殺進皇宮。此時,李隆基瞞著太平公主把上官婉兒給殺了。李隆基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韋皇后死後,自己要想掌握大權,必定要與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作對,除掉上官婉兒就相當於斬斷了太平公主的左膀右臂,所以李隆基必須要殺掉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死後,太平公主非常哀傷,厚葬了她,並派人去弔祭。史書記載,後來太平公主又上表請求為上官婉兒編集文集,開元初年,李隆基派人將上官婉兒的詩作收集起來,編成《唐昭容上官氏文集》二十卷,令張說作序。2013年考古學家發現了上官婉兒的墓,但是墓裡邊的陪葬品被搗毀了,連上官婉兒的棺槨和屍骨都沒有發現。根據考古專家的分析,這並不是盜墓導致的毀壞,很可能是古時的「官方毀墓」行為,也許是李隆基上臺之後派人幹的。最終,一代「巾幗宰相」才女上官婉兒,因為陷入政治鬥爭的漩渦,最後落得了一個屍骨無存的下場。

參考資料:《舊唐書》等

相關焦點

  • 武則天晚年沉迷男寵?並非她年老昏聵,而是包含極高的政治智慧!
    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政治家非武則天莫屬,且不論她昭昭於世的「貞觀遺風」,就是她臨終之前立無字碑的舉動,也令天底下所有的男人為之汗顏。武則天是一個偉大的奇女子,她不僅有著舉世罕見的美貌,還以其獨特的政治頭腦和人格魅力彪炳史冊。
  •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她為何慘遭「墨刑」之刑?
    她是「巾幗宰相」,但在唐代,宰相一般都沒啥好結局,更何況她還是後女則天時代的「巾幗」。武則天雖然死了,但她的時代並沒有結束。無論是太平公主、上官婉兒,還是新興的政治明星韋後、安樂公主,都是武則天精神上的私淑嫡子,都活在她的影子立。武則天給當時的人們帶來的心理衝擊是難以想像的!中國歷史上出現過許多掌權的女人,但只有武則天是毫不掩飾撇開男人,直接把權力拿到手中。
  • 宰相派兒子到邊疆,武則天不理解,宰相解釋後,武則天呆若木雞
    公元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臨終前留下遺詔:由太子李顯繼位,尊武則天為太后,軍國大事有不能裁決者,由天后決定。唐高宗的這份遺詔,相當於給武則天幹政提供了「合法」的依據。55天後,武則天廢除了唐中宗李顯,立她的第四子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 張柬之發動政變逼武則天讓位?錯了!這是武則天的布局
    神龍政變最根本的目的就是逼迫武則天退位。神龍元年(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等五人密謀發動「神龍革命」逼武則天讓位,擁立太子李顯復闢,登上大位。唐朝皇帝中政治玩得好而且還能開創太平盛世的不多,李世民算一個,武則天也能算一個。武則天能夠名留青史,最重要的不是因為她的性別,而是武則天在位期間,將科舉制發揚了起來。
  • 武則天和她的宰相們
    小編之前的文中有提到武則天創造了任用宰相數量最多的紀錄,是她創造歷史第一中之其一,她是位殺伐決斷的女皇帝,那麼她對待她的宰相們又是怎樣的呢?由於時間關係,今天我就來聊聊她73位宰相中的三位吧。我就先從大家最熟悉的宰相—狄仁傑聊起。
  • 「淫刑除異己」的武則天,晚年為何親手結束酷吏政治,平反冤獄?
    晚年武則天「平反冤獄」回首武則天的一生,她一路走來,每一步都伴隨著血腥,尤其是公元684年以後,她臨朝稱制,開啟恐怖政治,大肆啟用酷吏,揮舞刑柄排除異己。女皇的狠辣、恐怖,已經被所有人熟知,然而晚年的她,開始逐步結束酷吏橫行的恐怖政治,甚至開始了部分的平反運動,原因到底是什麼呢?須知此時,反對武則天的力量依然存在,稍後的神龍政變就是明證,武則天這些略顯反常的舉動背後,究竟是為了什麼呢?一、外在原因:愈加嚴峻的政局 激起了更多的諍諫(一)愈加嚴峻的政局武周革命前後,酷吏們愈加過分,政局則更加恐怖了。
  •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
    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時間:2020-03-10 19:21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大唐第一宰相裴寂:李淵口中的功勞第一人 晚年落得個被流放的下場 唐朝的開國功臣眾多,被我們所熟知的有程咬金、尉遲敬德、秦瓊等人,但是這些人都是跟隨李世民的人
  • 一代女皇武則天,晚年被男寵架空,最終後宮亂政......
    ▼點擊下方音頻主播陳卓為你講古▼武則天是中國封建時期唯一的正統皇帝,但武氏政權也只不過經歷了她一人,最終在宰相張柬之領導的神龍政變中被逼禪位於李顯,復歸李唐,以女性領導中國的歷史仿佛如曇花一現,迅速消失在中國的歷史長河裡,雖然在後來的歷史中出現了隋文帝時期的文獻皇后,與隋文帝並稱「二聖」,也出現了清朝末年的慈禧太后把持朝政幾十年,但終歸沒有登上帝位,不能與武則天相提並論。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的傳奇人生
    上官婉兒一生跌宕起伏。其門第高貴,卻身世坎坷。 她的曾祖父在隋朝就當官了,她的祖父叫上官儀,官至唐朝宰相。上官儀輔佐的是軟弱的唐高宗,高宗的皇后就是著名的武則天。因為武則天擅權亂政,有一回高宗忍無可忍,想把她廢為庶人,就召來上官儀一起商量。讓他草擬詔書廢掉武則天,誰想到隔牆有耳,還沒等詔書起草完,這個消息就傳到武則天的耳朵裡了,她用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傳統辦法,就把高宗搞定了。高宗為了推脫責任,就說都是上官儀教我這麼幹的,由此上官儀被武則天嫉恨,最後終於被她找到個機會殺掉了,並株連九族。
  • 武則天一代雄主,為何晚年沉淪於張氏兄弟?狄仁傑:兩人妙不可言
    仔細觀察中國歷史上青史上登上名字的巨頭,會發現無一例外都貼著標籤。例如千古一帝秦始皇、鞠躬盡瘁的諸葛亮、耿直的包青天等。但是今天我們要談論的這位是中國歷史上獨一無二的女皇帝——武則天。人們喜歡用「蓋棺定論」來論述一個人的一生。但是武則天除外。
  • 「巾幗宰相」——上官婉兒教你在唐朝「打排位」
    生在盛世的弱女子,最終成為手握重權當紅的女官,即使被冠以「穢亂宮闈」的罵名,她的傳奇一生也足以讓人銘記……如今這個曾經紅遍大唐的「巾幗宰相」上官婉兒攜帶著特殊技能,歷經千年又「殺回」大眾眼前了,遊戲迷們為之成狂:·上官婉兒1333
  • 唐朝的武則天時期她連自己的親人都不放過,為何卻重用狄仁傑?
    之所以狄仁傑會被武則天看重並且受到重用,那就是他能擺正自己作為一個臣子的位置。他不參與涉及要皇權相關的陰謀中去,只是幹好自己的職位,武則天對於他這樣的能臣,自然是十分重用的,她不不用擔心狄仁傑會在自己的背後搞什麼小動作。
  • 一代女宰相上官婉兒,她為何慘遭「墨刑」之苦,只因綠了武則天?
    上官婉兒是武則天手下重要的大臣,在武則天執政時期,她手握大權。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說,伴君如伴虎,在一個擁有最高權力的人身旁辦事,要十分克制和小心,不然就會招來殺身之禍。上官婉兒究竟因為什麼讓武則天施以墨刑了呢?
  • 提到女皇帝大家都知道武則天,你知道史上唯一的女宰相是誰嗎?
    要是提起宰相這個名詞,大家腦海中出現的應該都是男人形象,歷史上有這樣一個女宰相,樣貌傾國傾城,更是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的左膀右臂,上官婉兒作為史上第一個女宰相,文韜才謀一點不輸給男宰相。據說上官婉兒的母親在懷胎時曾夢到有神仙給她一桿秤,並跟她說以此稱天下之事,解夢的道士說即將出世的公子將來是一個執掌大權的宰相制裁之才。過了不久,孩子出生,卻是女孩,實在令全家失望,又不久,上官儀得罪武則天,上官家族滿門抄斬,幸虧上官婉兒當時是個嬰兒,才僥倖活了下來。
  • 宰相寫「青鵝」二字被武則天處斬,群臣不解,武則天:把字拆開看
    在唐朝時期,有位宰相就因為在信中寫了「青鵝」二字被武則天斬殺。群臣為宰相喊冤,武則天卻淡淡地回復道:「你們把這兩個字拆開看看,就知道他死得冤不冤了。」那這兩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這位宰相又是誰呢?今天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裴炎早期經歷這位被武則天處斬的宰相就是裴炎,出身河東望族裴氏。
  • 唐朝推翻了武則天統治的五位異姓王,最終卻死於武則天侄子之手
    武則天,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才人、是唐高宗李治的皇后,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正統女皇帝,天授元年(690年)她正式稱帝,改國號為周,定都洛陽,建立了武周。在位時期她知人善任、改革吏治,被稱為「政啟開元,治宏貞觀」,但是到了晚年逐漸豪奢專斷,漸生弊政,到了神龍元年(705年),他手下的幾位大臣聯合發動了「神龍政變」,擁立唐中宗復闢,迫使其退位,就這樣皇位才回到了李姓子孫手裡。那麼發動政變的那幾位大臣都是誰呢?最後又都是怎樣的下場?
  • 一代女帝武則天,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在歷史上起了什麼樣的作用
    每年選官人數較唐高宗時期一下增加了五十倍左右,那時任用的宰相已達到73人,是玄宗時期的三倍,實現了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的「君子滿朝治天下」。善於採納臣下的諫言,接受規勸;是每個王朝統治的所具備的條件,武則天對此有著深刻的理解,在建言十二事中,「儘量給下面創造發表意見的條件、 杜絕在別人面前說陷害某人的壞話,」也佔了比較重要的地位。武則天沿襲貞觀年間整頓吏治、嚴懲貪汙的政策。
  • 【鹹陽陵紀】4:上官婉兒墓 ‖ 翻版武則天,結局很悲慘
    年幼的上官婉兒八面玲瓏,足智多謀,十四歲時就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逐漸成為武則天最倚重的內臣。極具政治智慧的她也刪除了「殺父之仇」的記憶,徹底歸順了武則天。武后稱帝之後,詔敕多出其手,時稱「內舍人」有「巾幗宰相」之名。但是二人關係並不是親密無間,武則天曾有兩次差點要了上官婉兒的命。嗣聖元年二月,武則天廢中宗為廬陵王,自己稱帝。
  • 宰相寫了「青鵝」兩字,武則天為何把宰相滿門抄斬了?
    被武則天滿門抄斬的宰相叫裴炎 之後通過科舉之路,裴炎入朝為官,後來做到了大唐的宰相。 在武則天主政期間,一共任用過73名宰相,裴炎就是其中之一。 公元682年,唐高宗前往洛陽,特命裴炎留守長安,專門輔佐皇太子李顯。第二年冬,唐高宗李治去世,兒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 裴炎受遺詔輔政,改任中書令。
  • 狄仁傑晚年做了2件大事,一件光復大唐王朝,一件讓武則天退位
    聽完之後武則天擺擺手說,這是他另外的一個陳詞,如果不認罪就會被你打死,他是不得已才認罪的。後來武則天免了狄仁傑的罪,放了他出來,貶為彭澤縣令。5年後,狄仁傑被武則天再次任命為宰相。狄仁傑繼位為宰相,在位後做了兩件影響大周國運的事。首先要讓武則天立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