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藍色字體 「心夢文苑」 → 點擊右上角「...」 → 點選「設為星標 ★
上官婉兒又稱上官昭容,唐代女官、詩人、皇妃。陝州陝縣(今屬河南三門峽)人,上官儀孫女,上官儀獲罪被殺後隨母鄭氏配入內庭為婢。十四歲時因聰慧善文為武則天重用,掌管宮中制誥多年,有「巾幗宰相」之名。
上官婉兒一生跌宕起伏。其門第高貴,卻身世坎坷。 她的曾祖父在隋朝就當官了,她的祖父叫上官儀,官至唐朝宰相。上官儀輔佐的是軟弱的唐高宗,高宗的皇后就是著名的武則天。因為武則天擅權亂政,有一回高宗忍無可忍,想把她廢為庶人,就召來上官儀一起商量。讓他草擬詔書廢掉武則天,誰想到隔牆有耳,還沒等詔書起草完,這個消息就傳到武則天的耳朵裡了,她用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傳統辦法,就把高宗搞定了。高宗為了推脫責任,就說都是上官儀教我這麼幹的,由此上官儀被武則天嫉恨,最後終於被她找到個機會殺掉了,並株連九族。幸虧有人求情,剛出生不久的上官婉兒和媽媽鄭氏一起,被發配到後宮為奴。
小時候的上官婉兒懵懂無知,不知道家裡遭受了怎樣的變故。但她的媽媽鄭氏卻堅韌不拔,一定要把上官婉兒養育成人。鄭氏也出身於名門望族,是太常少卿鄭休遠的姐姐,精通詩書禮儀。她把希望全部寄托在了女兒身上,在上官婉兒小時候,就教她讀書寫字。很快上官婉兒出落得貌美如花、才華過人。她所缺的,只是一個被最高統治者關注的機會。
機會很快來到。在上官婉兒14歲時,或許是聽到了宮裡的傳聞,武則天特意召見上官婉兒。這次召見成為上官婉兒人生的轉折點,不但被免除了奴婢身份,還做了武則天的隨身女官,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當秘書,負責起草詔書等。
690年,武則天當了女皇,上官婉兒的地位越發顯赫了。但也正是在這段時間,她被處以黥刑,也就是在臉上刻了記號。有資料記載,天后武則天會見大臣或者其他男寵的時候,喜歡命令上官婉兒臥於案裙下,記錄所奏之事。一日,武則天召見張昌宗,婉兒止不住好奇,悄悄抬頭偷窺,被武則天發覺,甚怒,取修指甲刀刺其面上,還不許她拔掉。多麼殘忍的畫面。然而疼痛遠遠趕不上恐懼,婉兒誠惶誠恐,匍匐在地,即刻作了一首《乞拔刀子詩》,武則天才稍息怒氣,許她下去治療。
大概就從此時開始,婉兒改變了很多,學會了權術,學會了逢迎,學會了在權力的夾縫裡頑強生存,千方百計博得武則天的歡心。還好的是,她一日強似一日的政治才幹,也漸被武則天所倚重。到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武則天開始放手讓婉兒處理百司奏表,參決朝廷政務,群臣奏章莫不經過她手批閱,政令、詔書、祭拜祝詞、官員任免等莫不經過她手下達。那時的上官婉兒,大概相當於今天中央辦公廳主任。
公元705年正月,神龍政變爆發,上官婉兒的人生再一次發生突變。武則天被逼退位後,李顯復位並論功行賞,上官婉兒先是拜為三品婕妤,後又升為二品昭容,讓她幫自己起草誥命、處理政務。連她去世的母親鄭氏也被追封為沛國夫人。上官婉兒的地位,其實只在皇后韋氏一人之下,可謂達到了她人生中權力的頂峰。
708年,上官婉兒請求在皇宮外建造府第,且在宮外居住,中宗竟然允許了。一個嬪妃,不在後宮陪伴皇帝,而是在外面營造府第居住,這可謂是天下奇聞,由此也可見中宗對上官婉兒的言聽計從。在宮外居住後,朝中官員爭著來拜訪上官婉兒,對其阿諛奉承。吏部侍郎崔湜為了討官要官,與上官婉兒私通,後被上官婉兒引薦當了丞相。
這種大權在握、在外逍遙的日子沒過多久,公元710年,李隆基聯手太平公主,發動一場政變。太平公主負責部署,李隆基負責聯絡軍營,並親自率領禁軍萬騎,攻進皇宮,盡數誅殺韋氏、安樂公主及其黨羽。並派親信劉幽求率軍包圍了上官婉兒的住處。
上官婉兒對這個結局似乎早有準備,在軍隊到來時,她早已領著宮女在門口等候多時。見到劉幽求,聲明是效忠於李唐王朝的。劉幽求一聽有理,便向李隆基求情,李隆基卻覺得留著她必有後患,堅稱上官婉兒是韋後一黨,必須殺之。
一代才女上官婉兒就這樣結束了生命,死時年僅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