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萍:社工磁場 80後社工

2021-03-03 社工觀察

欄目介紹:「80後社工」通過呈現當今中國80後社工人真實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期冀給更多社工人帶來正向的能量。這是本欄目第9篇文章,歡迎投稿。投稿郵箱:cncasw@163.com 諮詢微信號:swtimes

  

社工磁場

 


重慶仁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王麗萍

 

我生活在一個很美的城市,大自然的造物讓地理層次分明,山水的融合讓城市硬朗與柔和共生,火鍋的沸騰讓城市散發出火辣的味道,美女與耙耳朵的結合告訴你什麼叫絕配,夜景的絢麗讓人對這座城市著迷。我在重慶做社工!

 

經常有人問我,是什麼促使你一直做社工,還這麼賣命?正如題目所言——社工磁場!

 

磁場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特殊物質,無形無質,但卻是客觀存在的。磁場具有吸引力,社工磁場也是這樣一種看不見、摸不著,具有吸引力的特殊物質。雖然看似虛無,但卻實實在在的凝聚著世界上的真善美!

 

來自求助者的吸引

 

一位母親打來電話:她的兒子是一位初三的學生,從初二開始變得不愛學習,不聽話,愛打遊戲,還有早戀的現象。名次從班級的十幾名滑到了三十多名,在年級已排到了兩百多名,能不能上縣重點高中已存在很大的疑問。家長給他找了輔導老師,但從來沒去過;媽媽苦口婆心地叫他好好複習,他卻嫌棄他們嘮叨。看,這時就是社工磁場把我吸引住了。雖然現在沒有從事大量的一線服務,但一遇到類似這樣需要社工的個體,我都會感到很興奮,有一種又可以練練「武功」的躍躍欲試。看到案主的需求,我就像是重慶人見到火鍋,恨不得把毛肚、鴨腸一股腦放進去一樣,恨不得把同理心、傾聽、真誠這些社工技巧一一施展開來。記得在柴靜的《看見》裡,有一篇叫《雙城的創傷》的文章讓我淚流滿面,無數次衝擊著我的內心。文章講了一個十三歲的女孩苗苗在5·19這天和她的同學一起服毒自殺,因為「我們六個是最要好的朋友,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她的同學經搶救挽回了生命,她卻永遠離開了大家。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懵懂複雜又脆弱敏感,而社工所秉持的價值觀與專業技巧,就如同打開他們內心世界之門的鑰匙一樣;對於服務在青少年社會工作領域的我而言,用這把鑰匙為越多的青少年打開心門,就能防止越多悲劇的發生。這些存在各種需求的求助對象就是吸引我的社工磁場。

 

來自資源整合的視角吸引

 

我有一位高中同學過去在電視臺做編輯,專門做一些人物訪談及紀實性的欄目。突然有一天,在一次會議上我發現她去到了一家公益機構,成了我的「圈內人」。這時我心中首先想到的,這就是身邊的資源呀。於是我告訴她我們機構想拍一部微電影,希望藉此讓更多的人看到社工做的工作並不是簡單的提供物質幫助,而是提升受助者的能力,通過為受助者開展小組,社區活動,陪伴他們一起成長。在交流中,她發現的社工社會知曉度很低,於是看了我們很多項目報告,服務簡報,實地走訪了很多的項目點,與我們的多位社工聊天,真正了解了社工是做什麼的。更在此基礎上熬更守夜地寫出了《書包裡的秘密》這一微電影劇本,劇本獲得了首屆全國社工微電影大賽優秀劇本獎,而她也成為了我們機構一位長期的合作夥伴。作為一位母親,我的孩子現在快2歲了,當然我也希望他從小生長在一個和善的家庭,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為了能學習更多的教育方法,當一位合格的母親,只要和孩子成長有關的內容,我都有興趣去了解。在這過程中我看到了《用非暴力溝通化解衝突》這本書。近一步地,我發現裡面的內容是可以和社工的個案服務相結合,用在個案服務當中的,於是果斷推薦給同事。這種積極看待身邊資源,將它們整合併加以運用的視角,就是吸引我的社工磁場。

 

來自拓荒與荊棘的吸引

 

拓荒者不必埋怨荊棘遍布的前程,因為拓荒者與荊棘是共生體。作為一位社會工作者,也不必埋怨周遭橫生的無窮阻力;因為那只是在提醒你,你正在工作中。我想先高調地申明,我在2004年高考時是自願填報的社會工作專業。而當時的重慶對於社工專業來說,無異於一片荒漠。作為社工專業學生的我們除了在香港影視劇裡看到社工開展服務,通過青翼社工網、NGO發展交流網等少數幾家網站了解大陸社工發展的片羽驚鴻。社會工作更多的時候是存在於我們對未來的憧憬中。在大二的暑假,老師說,慧靈智障人士服務中心,接收社工,你們可以去實習。因此我去到了西安慧靈,那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觸到社工行業。2011年,我很榮幸在共青團重慶市委的支持下,由香港的督導帶領著開展社工服務。一路走來,我見證了重慶社工由一片空白到現在已註冊成立200餘家機構;由荊棘叢生的荒野到現在終於有那麼一小塊可供我們這些「拓荒者」耕種的沃土。雖然常常被荊棘刺得很痛,想哭,但每天拼命擠輕軌的時候,我都默默地告訴自己,要有責任感,要記住你當初選擇這個專業時那些執拗的誓言。記得我父親當年退伍轉業時,向組織申請「去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結果去了新疆建設兵團拓荒。可能我因此生來就帶有「拓荒者」的遺傳基因,註定要選擇這為了實現社會公正的「新興」專業。對於專業的開拓和創造,就是吸引我的社工磁場。

 


來自漂亮 「轉機」的吸引

 

重慶仁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成立於2013年,是我和我的同工們一磚一瓦「蓋」起來的機構。機構主要以青少年服務為主體,有學校社工、留守兒童、市民學校、三區計劃等服務領域的共計15個項目。我們的項目點分布在重慶市的巴南區、南岸區、江北區、北部新區、渝中區、奉節縣。我們常常會給自己的項目打分。如果自己的服務不好,何談發展,何談品牌? 絕大多數的項目在購買方和居民看來是滿意的,當然也會有極少的項目因為各種原因未能達到要求。記得有一次在項目初期,我們的社工去向社區書記匯報工作,社區書記坐在轉椅上,翹著腳,看也不看我們的說,「你們這些機構,哪個不曉得是來騙國家錢的,我看你們能做啥子嘛。」這讓在場的所有人,包括我,臉紅的發燙。為了證明他說的是錯的,我們竭盡所能的在社區開展服務,施展拳腳。終於,在一次社工帶領志願者清潔樓道時,這位書記對我們豎起了大拇指。他還在領導調研時說,「仁懷社工的這群年輕人做事踏實,態度勤懇,專業紮實,我們的社區工作人員需要向他們學習。」儘管這只是一個人對我們機構和專業態度的轉變,但也給了我們莫大的鼓舞。我們有理由期待,在市民政局社工處的帶領下,只要堅持不懈地踐行專業服務,堅守專業方法,弘揚專業價值,重慶社工終有一天會迎來華麗的蛻變。這種對於社工發展前景的憧憬與期盼,就是吸引我的社工磁場。

 

社工磁場還有很多東西吸引著我,比如個人成長的平臺、與人溝通的智慧、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

 

這些都值得我一生為之奮鬥。願社工這個大磁場,能夠吸引更多有志青年,一起為了共同的理想而奮進!

 

個人簡介:王麗萍,社會工作實務經驗9年,主要服務領域殘障社會工作,青少年社會工作,學校社會工作,非營利組織。重慶市首個駐校社工服務站首位學校社工,學校社工的推動者,現目前已在重慶市開拓9所學校開展學校社工服務。重慶仁懷青少年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發起人,中心主任,中級社工師,重慶精英社工培訓計劃導師。

 

徵稿:80後社工們,聊聊咱們做社工的那點事兒唄!

第1篇:趙小麗:80後女孩社工路上的點滴成長與反思

第2篇:簡元平:80後社工的自信

第3篇:李鵬飛:有一種選擇,值得用一生去堅持

第4篇:彭麗君:關於跳槽的那些無可奈何的事情

第5篇:王志明:懂得堅持,懂得感恩,懂得生命

第6篇:胡少良: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地做事更重要

第7篇:劉君樂:從藝術生到社會服務生的轉變

第8篇:陳玉生:那些年,醫務社工上崗的那些事兒


相關焦點

  • 蔡利:80後社工的情結和夢想 80後社工
    欄目介紹:「80後社工」通過呈現當今中國80後社工人真實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期冀給更多社工人帶來正向的能量。
  • 吳炳輝:屬於社工的春天要來了 | 80後社工
    欄目介紹:「80後社工」通過呈現當今中國80後社工人真實的生活和工作狀態,期冀給更多社工人帶來正向的能量。
  • 『社工名師面對面』社工向榮
    陽春3月,在昆明市西山區團結街道辦事處大河鄉的一幢農家小院裡,向榮捧著一杯綠茶,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在創辦社會工作專業服務機構的酸甜苦辣。 創辦連心社區,解決社會問題 向榮喜歡喝卡布奇諾,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她身上透著隨意、親和的氣息,這源於她的求學經歷和生活環境。
  • 臺中議員罵社工只會「拉屎」?社工心裡苦,但是社工不說……
    ,並表示:「很抱歉段議員因心急而把氣出在辛苦的社工身上真的很抱歉,社工大哥大姊謝謝您!」,但段緯宇本人似乎仍舊戰意高昂,在臉書上PO文強調自己「整頓社工」的決心。引發社工反彈,社會局長呂建德在臉書PO文為社工加油打氣,舉臺中市社工與服務人力比是1比3萬8000多人,香港為1比1萬左右,中市社工人力長期不足,他也不捨「社工心裡有苦,但是社工不說!」鼓勵社工要以專業和熱情,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都能獲得援手,「每一位社工朋友,辛苦了!」
  • 社工站服務案例|「成長路上,社工'童'行」社工協助兒童入戶籍個案
    佛子鎮社工站在成立的初期,首要任務就是對全鎮的「三留守」人員進行排查。在核對信息採集表的時候,有兩個沒有身份證號碼的兒童信息表引起了社工的注意。社工馬上就相關情況與芳蘭村委的村幹部進行了電話溝通,了解到兩名兒童是因為沒有出生證而上不了戶口,姐姐8歲了還沒上一年級,妹妹5歲了還沒上幼兒園。所以,社工和村幹部約定時間,一起去入戶探訪一下這兩個沒有戶口的兒童。
  • 香港社工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53條) | 社工必讀
    若紀律委員會在此情況下以《實務指引》作為參考,委員會將會考 慮該個案的所有資料與事實根據,而不會因以《實務指引》作參考而使委員會的酌情決定權受限制。 由於紀律委員會在紀律研訊時可將《實務指引》作為參考,故此註冊局會儘量安排以確保社工獲知或取得最新版本的《實務指引》。若需要修訂《實務指引》,註冊局會先諮詢社工。註冊局並會於通過《實務指引》的修訂本後以各種方法通知社工。
  • 香港社工工資 和 「臭不要臉」的社工註冊局規定 原創
    香港社會工作者註冊局規定,從事社工實務教學以及實習督導的老師,需要具有註冊社工的資格並且不少於五年的學位後社工工作經驗(SocialWorkers Registration Board, 2014)。也就是說,在香港從事社工滿五年之後的內地同學亦有資格申請大學社工系的教學和督導崗位。  這個政策的初衷不難理解,要求教實務課和督導實習的老師具有一定的工作經驗是對實務教學質量的一種保證。
  • ...生活日記——社工賦能|這場社工培訓乾貨滿滿,助力社工篤實前行
    12月10日,石泉路街道自治辦在蘭田片區舉辦了新進社工培訓。本次培訓邀請了「大梁」書記倪志剛、陳文偉以及具豐富社區管理經驗的老書記項玉珍作經驗分享,並與新進社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討論,解答提問。整場培訓從專業知識入手,用具體實踐展開,全方位提升了新進社工專業技能,使其能更快實現角色轉換,適應並勝任工作。會上,街道自治辦對《社會工作者管理手冊》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針對新進社工的特點,分別從考核、組織紀律及考勤制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分析了當前社工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 國際社工日向他們致敬!廣州社工派發「紅棉守護」暖心卡
    你是否也曾在疫情期間,遇到一群穿著「廣州社工」馬甲的社區「逆行者」?你是否也曾有過疑惑,社工和志願者有什麼區別?又或許,你已經成為好幾個社工的知心街坊……社工服務,一直是廣州社區靚麗的一張名片,而在疫情防控的一個多月以來,社工更是成為築牢社區防線的重要角色之一。3月17日,正是國際社工日,你是否希望了解他們更多一些?
  • 天津社工待遇怎麼樣?
    天津社工待遇怎麼樣?由天津人事考試網提供同步華圖教育,更多關於天津社工待遇,天津社工工資,天津社工福利待遇的內容,請關注天津人事考試網!更多資訊請關注天津華圖微信公眾號(tjhuatu),天津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22-27307496,圖小喬微信號:18526075974 ★公務員考試5G資料包領取★  天津社工待遇怎麼樣?
  • 郫都區優力課社工:戰「疫」攻堅「力課」時艱
    成都市郫都區優力課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全體社工快速響應,火速投入防控工作,協助基層黨委政府識別居民需求,搭建支持服務體系,連結各方社會資源,積極協助政府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快速響應,建立機構應急預案當確診消息官方公布後,優力課社工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中心理事長王溪召開機構線上會議,傳達上級部門有關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並重點部署了以郫筒街道、德源街道為主的社工站工作,指明了社工在疫情防控服務中的具體流程和注意事項。
  • 畢業生紮根基層當社工
    擔任社工助理的畢業生陳淑冰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俊)最新數據顯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率超九成,不少專業有就業意願的應屆畢業生更是全部落實了工作崗位。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20屆畢業生陳淑冰今年3月已入職東莞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擔任社工助理,負責家庭及婦女領域。在疫情期間,她運用專業知識,覆蓋社區每一個網格,服務群眾、傳遞溫暖。作為本校社會工作專業第一批單獨招考的學生,她很清楚地記得,招考面試時,專業老師問她「為什麼選擇社會工作專業?」自己微笑著堅定回答:「社工很快樂啊!
  • 人物 王國華:社工機構在「造血」中成長
    河源日報 2016-02-17 記者 王亞嬌2005年大學畢業就來到河源的王國華,目前是河職院的一名教師,而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社工。王國華說,剛剛到河源的時候,身邊還沒有社工服務的環境,因為自己是學體育專業的,就在河源羽毛球俱樂部裡做一名義務教練。2012年,王國華通過身邊的朋友了解到珠三角一些社工服務信息,這又激起了他做社工的興趣,因為想幫助更多人,他當即就和朋友一起創立了明鏡社工服務中心。明鏡社工服務中心成立初期,固定社工不到20人,通過近幾年的發展,目前已有專職兼職社工數百人。
  • 【春暉社工·活動】獅山鎮社區幸福院資訊
    準備工作完成後,志願者們便迅速圍坐起來,嫻熟地包餃子,過程中大家一起分享技巧,氣氛相當融洽。很快,志願者們已經包好一部分餃子,黨員主動負擔起蒸餃子的工作,15分鐘後香噴噴的餃子出爐了。在志願者阿姨的經驗傳授下,黨員不怕燙跟著阿姨一起分裝餃子,入盒後,將元宵節祝福語貼上包裝盒。按著這樣的操作,大家分工合作,兩個多小時,出爐了一千多隻餃子,整個活動過程充滿了歡聲笑語,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
  • 【海龍街社工站】打造美麗「綠之苑」,社工與青少年志願者攜手行動
    有了接近10年的社工服務,海龍街的青少年慢慢地將廣州大同海龍街社工服務站當作了自己的「聚腳點」,在這裡嬉戲、玩耍、參加社工服務……為了將這個「聚腳點」變得更加美觀,8月12日上午,海龍街的社工們與8名青少年志願者一起,穿上鮮豔的志願者服,帶上帽子和口罩,在烈日下來到西浦聯誼會三樓的綠之苑,共同參加打造美麗「綠之苑」行動。
  • 社工行業情報社工夫妻搭配幹活:活動60餘場服務逾6000人次
    父親於7年前自殺身亡,後母親失蹤,現與奶奶一起居住。除基本補助外,家庭暫無經濟來源。奶奶今年已經70歲,性情比較急躁,且身體一直不太好。平時祖孫兩人交流很少。吳某在學校有幾個很要好的朋友,可是也從不會主動對她們傾吐心事。她現在已經高三,面對家庭的特殊情況,很擔心自己畢業後的出路。從以上案例可見,散居孤兒的需要是全方位的,而目前政府的救助主要局限於基本的物質支持。
  • 《社工說》頻道主播培訓班在杭州開課
    近日,《社工說》頻道主播培訓班在杭州市濱江區舉行,濱江區所轄三個街道的62名社工主播參加了此次培訓。《社工說》頻道是全省首創以社工為對象,以聲音為載體,反映社會工作、訴說社工感人故事、傳遞社區正能量的媒體平臺。
  • 梁嘉琪:疫情下的社工服務
    筆者自1月21日接收到機構頒發的《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通知》後,便通過微信朋友圈、群發等方式提醒服務對象及志願者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做好防護措施。同時,佩戴口罩,對工作站進行全面清潔消毒工作;優先採用線上服務的方式,減少與服務對象的直接接觸。 及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一直在增加,疫情持續攀升。
  • 你眼中的社工是什麼樣子呢?
    作者 | 劉倩倩「社工是義工嗎?哎,我怎麼沒聽說過社工這個行業呢?...」每次聽到這些話語,心裡特別的寒心,但作為一名社工,你必須一點一點與他們解說什麼是社工。「紙上得來終覺淺,深知此事需躬行。」聽了那麼多,有沒有覺得社工需要學的東西挺多,其實也還好,這只是促進你成長的一個過程,等你看到服務對象有成長和變化的時候,你會慢慢發現原來「我自助,我快樂」,並從中受益匪淺。書中自有黃金屋,社工所做的服務點點滴滴都需記錄在文書當中,每一本小組、個案、社區活動等文書都屬於社工黃金屋,裡面承載著他們的汗水、創意、構思與反思等。
  • 東城社工「翻譯官」亮了
    在北京市東城區社工群裡,有出國留學8年的英語達人、有重拾英語的自學者、還有熱心東城防疫工作的外籍志願者……他們為外籍人士返京構築起溝通的橋梁和服務的保障。東城區東公街6號住著一對外籍夫婦,他們剛從紐西蘭回到北京。做好回京信息登記後,當天晚上就接到分司廳社工姚遠的電話,預約上門登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