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工日向他們致敬!廣州社工派發「紅棉守護」暖心卡

2020-12-23 廣州日報

截至3月12日,廣州全市71家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利用社工站、專項項目服務點等開設了229個「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累計投入接線服務社工11056人次,累計服務市民349529人次。

你是否也曾在疫情期間,遇到一群穿著「廣州社工」馬甲的社區「逆行者」?你是否也曾有過疑惑,社工和志願者有什麼區別?又或許,你已經成為好幾個社工的知心街坊……

社工服務,一直是廣州社區靚麗的一張名片,而在疫情防控的一個多月以來,社工更是成為築牢社區防線的重要角色之一。3月17日,正是國際社工日,你是否希望了解他們更多一些?

記者了解到,廣州市民政局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將於3月17日至23日,在全市舉辦以「紅棉守護,社工逆行」為主題的社工宣傳周活動,集中展示廣州社工在助力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湧現出來的先進事跡、感人故事。

活動看點一:

開展一項「抗疫暖心關愛行動」和速遞一張「紅棉守護」暖心卡

在3月17日—23日廣州社工宣傳周活動開展期間,廣州市行業黨委、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將組織行業70多家社工服務機構、4000多名社工、700多名黨員社工和70多個社工黨組織,依託201個社工服務站,聚焦社區孤寡獨居、低保低收、困境兒童和困境殘障人士等困境群體服務需要,發起速遞一張「紅棉守護」暖心卡和開展一項「抗疫暖心關愛行動」服務活動。

據悉,「紅棉守護」暖心卡是廣州社工本著「便民、利民、惠民、暖心」的原則,在國際社工日來臨之際為廣大市民精心設計的服務聯繫卡,卡片上清晰羅列了社工服務站服務宗旨、服務內容、服務地址和紅棉熱線聯繫電話等,十分便利大家了解和尋找廣州社工。

從3月17日當天開始,廣州社工將開始實施「紅棉守護」暖心卡速遞服務活動,並同步啟動線下的暖心關愛服務活動,將通過微心願徵集、微心願發布、愛心對接等服務活動方式,積極為困境服務對象和廣大市民提供貼心服務。

活動看點二:

呈現一批最感人的抗疫社工服務故事、社工服務項目和社工服務案例

活動將面向廣州市社會工作行業在2020年1月份以來的抗疫服務活動中湧現的一系列社工抗疫服務的優秀項目、優秀故事、優秀案例,開展最感人的抗疫社工服務項目、服務故事和服務案例的線上徵集評選活動,徵集活動將按照公平、公開、公正的原則,通過線上公開徵集和專家評審相結合的辦法,分批評選推出10個最感人的抗疫社工服務項目、10個最感人的抗疫社工服務故事和10個最感人的抗疫社工服務案例。

活動看點三:

尋找一批最感人的抗疫優秀社工

在抗疫防疫保衛戰中,近4000多名廣州社工奮戰在基層社區一線抗疫戰線上,已成為了社區抗疫戰線的一群最美「逆行者」。為充分激勵廣州社工繼續做好抗疫防疫工作和後續服務,廣州社會工作行業將開展尋找最感人的抗疫優秀社工活動,活動擬通過線上徵集、公眾投票和專家評審等方式,挖掘和推出20個在防疫抗疫工作中表現突出的優秀社工。

活動看點四:

推選一批最佳「紅棉守護」服務熱線

據悉,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在廣州市社工行業黨委和市社工協會的組織號召下,全市社工服務機構和社會工作者紛紛參與廣州社工「紅棉守護行動」,並利用201個社工服務站和專項服務項目點,開通設立了229個廣州社工「紅棉守護熱線」,投入接線服務社工11056人次,累計服務市民近35萬人次。在社工宣傳周活動期間,全行業將通過公開的公眾線上投票的方式,由公眾投票推選至少10條服務最佳的「紅棉守護熱線」,以表彰和激勵全行業繼續做好線上的熱線服務。

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蘇贊 通訊員 廖培金 段鵬飛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龍嘉麗

相關焦點

  • 畢業生紮根基層當社工
    擔任社工助理的畢業生陳淑冰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俊)最新數據顯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率超九成,不少專業有就業意願的應屆畢業生更是全部落實了工作崗位。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20屆畢業生陳淑冰今年3月已入職東莞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擔任社工助理,負責家庭及婦女領域。在疫情期間,她運用專業知識,覆蓋社區每一個網格,服務群眾、傳遞溫暖。作為本校社會工作專業第一批單獨招考的學生,她很清楚地記得,招考面試時,專業老師問她「為什麼選擇社會工作專業?」自己微笑著堅定回答:「社工很快樂啊!
  • 番禺正陽社工服務中心:成立了黨建引領下的「特殊防疫戰線」
    疫情防控期間,廣州社工充分發揮專業和紮根社區的優勢,針對疫情期間群眾產生的心理恐慌、生活困難、社交需求等方面的問題,積極發揮自己專業所長,下沉社區防疫一線,線上線下齊發力,組成一條特殊的防疫戰線。社工抗疫力量走進社區和家庭,通過連接多方資源,搭建支持網絡,激發居民自助和社區互助。廣州市番禺區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下簡稱正陽社工)就是這條特殊防疫戰線中的一員。
  • 吳炳輝:屬於社工的春天要來了 | 80後社工
    投稿:cncasw@163.com  諮詢微信號:cnswtimes屬於社工的春天要來了北京市朝陽區民和社工事務所 吳炳輝從小到大有兩件事一直在讓我跟人解釋,一個是我的家鄉小城萊蕪,作為山東十七地市最小的城市,幾乎鮮有人知道,我得跟他們說和泰山挨的很近或者說和濟南很近他們才能理解
  • 王麗萍:社工磁場 80後社工
    家長給他找了輔導老師,但從來沒去過;媽媽苦口婆心地叫他好好複習,他卻嫌棄他們嘮叨。看,這時就是社工磁場把我吸引住了。雖然現在沒有從事大量的一線服務,但一遇到類似這樣需要社工的個體,我都會感到很興奮,有一種又可以練練「武功」的躍躍欲試。看到案主的需求,我就像是重慶人見到火鍋,恨不得把毛肚、鴨腸一股腦放進去一樣,恨不得把同理心、傾聽、真誠這些社工技巧一一施展開來。
  • 廣州、梅州「兩幫兩促」,廣州青宮社工赴梅縣區石坑中學送課下鄉
    南都訊 記者葉孜文 通訊員陳鵬君6月15日,由團廣州市委、團梅州市委、團梅縣區委共同主辦的廣州、梅州關愛鄉村青少年健康成長「兩幫兩促」行動在梅州市梅縣區石坑中學開展。廣州市青年文化宮資深社工鄧穎思來到梅縣石坑中學,為山區的孩子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青春健康主題講座——《迎接青春期》。課後,團廣州市委駐梅縣區白渡鎮悅來村扶貧工作隊隊員陳鵬君、廣州市青年文化宮資深社工鄧穎思與學校師生就未成年人保護相關工作進行了座談交流。
  • 『社工名師面對面』社工向榮
    向榮發現,在社會矛盾日益突出的當下,社會工作這一來自西方的專業理念和方法可以更好地服務本地社會發展,有效解決社會問題。 學成歸國的向榮在雲南大學擔任社工系及社工教研室主任時發現,中國專業社會工作發展是教育先行,而在西方國家,社工教師必須有5年以上的實務經驗才能任教。「教師少了實務經驗,其自身的知識含量及教學都會大打折扣。」向榮暗下決心,做個實務型學者。
  • 抗疫社工:希望有多種方式疏解疲憊和心理壓力
    交匯點訊 3月20日,根據江蘇省委、省政府辦公廳下發的「關愛防疫一線社區工作者」的通知精神,南京市建鄴區民政局、建鄴區社工協會組織開展全區一線社區工作者「守護燈塔」——社工關愛計劃服務。  該計劃採取「線上+線下」的方式,為防疫一線社區工作者提供心理援助技術指導。
  • 羅觀翠:社工發展最大瓶頸是人才「不穩定」
    近日,第十屆(2020)社工年會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十大社工人物。羅觀翠名列其中,成為獲此殊榮的又一廣州社工人物。  在中國十大社工人物的介紹中,她被譽為「華南地區社會工作專業先導者」。2002年,羅觀翠從香港來到廣州,開始在中山大學擔任社會工作系主任等職,2008年創辦廣州首家專業社工機構。
  • 社工站服務案例|「成長路上,社工'童'行」社工協助兒童入戶籍個案
    爸爸去田裡幹農活的時候,姐妹倆就去找村裡的小朋友一起玩,或者其他的小朋友就到他們家看電視。兩個小孩比較靦腆,與社工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姐姐幾乎不說話,就以點頭、「嗯」、搖頭等簡單的方式回應;妹妹也不愛說話,但是情況比姐姐稍好一些,與社工第一次見面時,卻抱著社工,尤其喜歡摸社工的臉。
  • 【海龍街社工站】打造美麗「綠之苑」,社工與青少年志願者攜手行動
    有了接近10年的社工服務,海龍街的青少年慢慢地將廣州大同海龍街社工服務站當作了自己的「聚腳點」,在這裡嬉戲、玩耍、參加社工服務……為了將這個「聚腳點」變得更加美觀,8月12日上午,海龍街的社工們與8名青少年志願者一起,穿上鮮豔的志願者服,帶上帽子和口罩,在烈日下來到西浦聯誼會三樓的綠之苑,共同參加打造美麗「綠之苑」行動。
  • 臺中議員罵社工只會「拉屎」?社工心裡苦,但是社工不說……
    ,並表示:「很抱歉段議員因心急而把氣出在辛苦的社工身上真的很抱歉,社工大哥大姊謝謝您!」,但段緯宇本人似乎仍舊戰意高昂,在臉書上PO文強調自己「整頓社工」的決心。引發社工反彈,社會局長呂建德在臉書PO文為社工加油打氣,舉臺中市社工與服務人力比是1比3萬8000多人,香港為1比1萬左右,中市社工人力長期不足,他也不捨「社工心裡有苦,但是社工不說!」鼓勵社工要以專業和熱情,讓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都能獲得援手,「每一位社工朋友,辛苦了!」
  • 香港社工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53條) | 社工必讀
    文化意識2、社工應認同其服務的社群在種族及文化方面存在差異。3、社工應對其服務對象的文化熟悉和敏銳,並明白到他們之間在族裔、國家本源、國籍、宗教和習俗各方面的分別。社工不應故意隱瞞或提供虛假資料,致使服務對象不能獲得應有的權益,或可能在未能掌握具體情況下,作出重要的決定。社工應將自己的名字、職位、角色與及註冊社工的身份,正確地告訴服務對象。社工應將投訴的途徑告訴服務對象,且絕對不應阻止服務對象向僱用機構或其他有關當局提出針對他們的投訴。
  • 香港社工工資 和 「臭不要臉」的社工註冊局規定 原創
    對於一個來香港讀社工,留香港做社工,將來想在香港高校從事社工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同學來說,五年的社工工作年資亦是一個轉折點。這些來香港讀社工的同學大部分修讀的是大學自負盈虧的修課型碩士(專業型碩士)課程,所以他們通常都有碩士學位。
  • 2019年度廣州社工服務數據發布
    大洋網訊 過去一年,廣州社會工作服務行業成效幾何?全年服務超過400萬人次創新高;服務困境群體7.8萬人;參與化解的典型社區公共問題275個……1月9日,2019年度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年會舉行。本次年會活動主題為「社工,讓生活更精彩」,由廣州市民政局指導,廣州市社會工作協會主辦,各會員單位協辦。
  • 蔡利:80後社工的情結和夢想 80後社工
    投稿郵箱:cncasw@163.com 諮詢微信號:swtimes80後社工的情結和夢想            成都市朗力社工中心  蔡利當年我們即將結束在雅安天全縣老場鄉為期一年的災後支援服務時,向當地的村民做了一個調查,通過一年的接觸和互動,他們眼中的社工是什麼呢
  • ...生活日記——社工賦能|這場社工培訓乾貨滿滿,助力社工篤實前行
    12月10日,石泉路街道自治辦在蘭田片區舉辦了新進社工培訓。本次培訓邀請了「大梁」書記倪志剛、陳文偉以及具豐富社區管理經驗的老書記項玉珍作經驗分享,並與新進社工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討論,解答提問。整場培訓從專業知識入手,用具體實踐展開,全方位提升了新進社工專業技能,使其能更快實現角色轉換,適應並勝任工作。會上,街道自治辦對《社會工作者管理手冊》進行了詳細的解讀。針對新進社工的特點,分別從考核、組織紀律及考勤制度等方面進行了詳細的介紹,並分析了當前社工面臨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 梁嘉琪:疫情下的社工服務
    社工於2月2日復工,採用靈活工作的方式,主要通過電話、微信等線上方式排查服務對象情況,利用群發和朋友圈持續編輯防疫提醒以及最新的疫情相關資訊。另外,針對服務對象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服務。例如,有服務對象抱怨在家很無聊,社工則提供適合室內消遣的節目和各類運動體操給服務對象;有服務對象有口罩需求卻束手無策,社工則提供能夠購買口罩的途徑給服務對象;有服務對象出現情緒問題,社工及時介入,提供情緒疏導。
  • 社工,用專業的方法幹專業的事
    日前,陽光社工駐點在安德街道雲橋村、犀浦街道犀牛社區、犀浦街道梓潼社區、犀浦街道玉龍社區的社工逐步開始回歸專業本身,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逐步為社區骨幹、居民、和志願者開展服務工作。一、骨幹培力,助力社區長效治理隨著疫情的再次出現,社區內外湧現出了一批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的志願者,為了長效推進社區疫情防控,為常態化疫情時代防控工作做準備以及為了未來社區治理提檔升級,玉龍社工開始有計劃的發掘本地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優秀志願者,針對他們提供支持和輔導諮詢,並鼓勵他們後期也能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過程中,強化他們的服務能力和意識
  • 國際社工日主題宣傳(特別篇)——精神障礙社區康復服務之「我與社工二三事」
    《社工活動的感動瞬間》        利川社工在近四年中,開展了很多活動。那活動中的點點滴滴,那一幕幕的場景……都是值得回味的。    每次活動,在腦海裡留存了許多難忘的相冊。在「翻看」它時,我和女兒,又回味起利川社工小夥伴們的身影。    我女兒是一個不善於控制自己情緒的人,開朗的外表下內心往往是很寂寞孤獨的。
  • 雙百簡報丨肇慶市汶朗鎮社工站2019-2020年度工作簡報
    為有需要的民政對象送上口罩共108個,協助5戶高齡老人進去圩鎮購買生活用品;(4)心理調適(8人):疏導高齡老人和獨居老人的孤獨情緒(痛失兒子),低保家庭認知的調整等等;(5)協助鎮村轉介對象(3次):協助1位敬老院特困老人去縣人民醫院接受治療並送回敬老院,入戶關愛低收入困難群體、疏導殘疾青年張某某等,深入了解他們身體狀況和生活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