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社工,用專業的方法幹專業的事

2020-12-26 社工留聲機

成都市郫都區陽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

2020年12月15日星期二

嚴緊防控高要求,專業方法暖人心

隨著社區疫情防控的穩步推進,以及全陰性好消息的接連傳出,社區高要求、嚴管控、緊跟蹤的防疫狀態也進入常態化,社區工作人員、社區黨員、社會組織、志願者的工作也逐漸進入平穩,隨機應變逐漸轉變成為了各司其職的可持續發展狀態。

日前,陽光社工駐點在安德街道雲橋村、犀浦街道犀牛社區、犀浦街道梓潼社區、犀浦街道玉龍社區的社工逐步開始回歸專業本身,運用社會工作的專業方法,逐步為社區骨幹、居民、和志願者開展服務工作。

一、骨幹培力,助力社區長效治理

隨著疫情的再次出現,社區內外湧現出了一批積極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的志願者,為了長效推進社區疫情防控,為常態化疫情時代防控工作做準備以及為了未來社區治理提檔升級,玉龍社工開始有計劃的發掘本地有擔當、有責任感的優秀志願者,針對他們提供支持和輔導諮詢,並鼓勵他們後期也能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過程中,強化他們的服務能力和意識,為未來社區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以此為契機,培育社區志願者服務隊伍,為更廣闊領域的社區治理做好準備。

玉龍社區本土志願者培育
雲橋志願者隊伍

二、資源連結,防疫暖心包暖人心

本次疫情來得氣勢洶洶,但是受到上半年疫情的影響,本次防疫物資並沒有成為大多人的負擔和壓力。但是對於那些本就處於社會弱勢群體的殘障人士,他們抗風險的能力難以應對一點點的社會風險,缺乏口罩、沒有消毒水、不懂防疫知識、防疫信息匱乏、心理壓力大等等一些的問題都會集中發生在這個群體上。

陽光社工在社會工作的價值觀指導下,運用社會工作的理念方法,通過線上慰問、暖心包發放等等方法,通過心理支持、教育科普、物資發放等方法為殘障人士提供支持,保障殘障人士的基本安全需求、生活需求、心理需求,化解心理危機、保障基本生活物資。

線上心理支持
線下暖心包支援

三、守護支持,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社會工作是一個特別強調以人為本、關注感受、積極陽光的職業,服務過程中,特別強調服務對象的內在感受、心理支持,以便以更好的狀態應對當前的任務和困難。疫情期間,社工服務的對象不單是社區居民,也包括了我們的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這些人更容易出現心理疲勞、消極難過、孤立無援等負面情緒。陽光社工通過駐點支持的方式,為社區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提供心理支持、方案建議、諮詢顧問等支持,用最簡單的陪伴,用最樸實的語言,守護這些奮戰一線的工作人員,保障他們身心健康,更好的應對。

玉龍社區社工心理支持陪伴

相關焦點

  • 小社工能挑大梁 用專業精神傳遞溫暖與善意
    新冠疫情期間,長沙市天心區14個街道社工站的社工們奔走在社區一線,對因疫情防控在家隔離的孤寡老人、困境兒童、特困人員、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高走訪探視頻率,及時提供必要幫助。小社工能挑大梁,疫情防控期間,社工們通過線下入戶摸排、宣傳科普、走訪探視,線上提供心理諮詢、情緒疏導、資源連結等支持服務,築牢了家園防線,守護了居民平安。「社工姐姐,我家裡的菜快吃完了,沒有口罩我不敢出門啊。」2月17日上午,金盆嶺街道社工站接到了14歲的小萱打來的電話。
  • 學以致用,佛科院「準社工」和老師發揮專業力量抗疫
    在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禪城區張槎街道,甚至在汕頭市潮陽區,執崗的志願者中,都有佛山科學技術學院社工專業「準社工」們的身影。 新冠肺炎疫情當前,佛科院社工系師生們學以致用,多角度發揮專業社工的智慧,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 疫情期間,你的專業可以做什麼?
    抗擊疫情期間每個為之戰鬥為之做出貢獻的人都是戰士「你我皆戰士,同護一國人」就是我們的武器#你的專業能為疫情做什麼#藥學專業1新型冠狀病毒的猖獗成為眼下藥學專業奮力翻越的一座高山無數次的實驗 無數次的嘗試只為能夠找到救民於水火中的特效藥
  • 兩位主席回應差距甚遠:內行人管理、專業人幹專業事有多重要啊!
    CBA與中超大概率同時期重啟,但兩位主席的回應效果卻差距甚遠——內行人管理、專業人幹專業事有多重要啊!近期,權威媒體人白巖松主持的央視新聞頻道《新聞1+1》節目,不僅連線了中國足協主席陳戌源,亦在其他時間段與中國籃協主席姚明進行了連線專訪。
  • 王麗萍:社工磁場 80後社工
    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懵懂複雜又脆弱敏感,而社工所秉持的價值觀與專業技巧,就如同打開他們內心世界之門的鑰匙一樣;對於服務在青少年社會工作領域的我而言,用這把鑰匙為越多的青少年打開心門,就能防止越多悲劇的發生。這些存在各種需求的求助對象就是吸引我的社工磁場。
  • 吳炳輝:屬於社工的春天要來了 | 80後社工
    等畢業的時候突然發現這個專業領域並不完善,弄了半天原來你是民政口的,你搞不過社會保障的,沾著法學的邊你也不是學法律的,學習期間把所有能學的都學了,社會學,中文寫作,法律,心理學,甚至女性學你都能沾染一些,後來發現你就是個雜家,啥都沾點邊,啥都沒有很透徹,反而專業的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成了武裝你最有效的武器,只是在那個年代光景下,找不好專業對口的機構,你只能靠著自己這點小積累投身到大浪淘沙的公務員考試還得掛靠在社會學法學的邊上
  • 畢業生紮根基層當社工
    擔任社工助理的畢業生陳淑冰廣州日報訊(全媒體記者曾俊)最新數據顯示,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就業率超九成,不少專業有就業意願的應屆畢業生更是全部落實了工作崗位。管理學院社會工作專業2020屆畢業生陳淑冰今年3月已入職東莞正陽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擔任社工助理,負責家庭及婦女領域。在疫情期間,她運用專業知識,覆蓋社區每一個網格,服務群眾、傳遞溫暖。作為本校社會工作專業第一批單獨招考的學生,她很清楚地記得,招考面試時,專業老師問她「為什麼選擇社會工作專業?」自己微笑著堅定回答:「社工很快樂啊!
  • 梁嘉琪:疫情下的社工服務
    面對如此緊張的疫情,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為抗疫而努力,尤其是工作在最前線的醫護人員、疾控人員、公安民警、社區工作者等。作為致力於協助他人發揮自身潛能、解決和預防社會問題的社會工作者又有著怎樣的任務呢?筆者將在此分享一些在疫情期間本人所開展的工作。
  • 一起來聽上海青少年社工的...
    社工,相信大家對這個詞彙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他們具體都幹什麼嗎?社工是做什麼的?答案會有很多但無一例外他們的工作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他們中,還有一群人專門服務青少年群體今天,第五屆上海青少年社工節順利舉行讓我們聚焦他們!
  • 慈善社工處黨支部元旦期間赴深圳灣口岸「安心驛站」開展聯學聯建...
    2021年1月2日上午,慈善社工處黨支部書記葉徵航率處室支部黨員一行四人,赴深圳灣口岸「安心驛站」服務點與市社工黨委開展新年第一次聯學聯建活動,走訪慰問元旦期間在此值班的社工黨員志願者們。同時大家穿上防護服,戴上防護面罩,也體驗作了一回志願者。
  • 工人日報 :借鑑成熟經驗,讓工會社工發揮更大能量
    活動圍繞「比工作態度、看溝通能力,比工作質量、看專業能力,比工作創新、看處理思路,比工作方法、看個人素質,比工作效率、看服務效果」,在工會社工中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此舉是上海市總加強工會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其履職水平和服務能力的創新舉措。  工會社工是工會工作打破行政化、內循環運作模式,向職業化、群眾性和社會化發展的產物。
  • 社工站服務案例|「成長路上,社工'童'行」社工協助兒童入戶籍個案
    初次看到小芳和小蘭,社工發現倆孩子都是個小、偏瘦,初步判斷屬於營養不良。探訪的時候,社工發現房間裡的桌面上堆放著發黴的食物。社工從爸爸口中了解到暫時沒發現兩姐妹的身體有什麼大的問題。2.安全問題。兩姐妹與爸爸同住,爸爸就近務工,偶爾去田裡做點農活,爸爸外出工作期間,姐妹倆的安全監護是不足的。3.學習問題。小芳8歲多還在讀學前班,小蘭5歲多還未入園。
  • 一起來聽上海青少年社工的故事→
    社工,相信大家對這個詞彙都不陌生但你知道他們具體都幹什麼嗎?答案會有很多但無一例外他們的工作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而他們中,還有一群人專門服務青少年群體今天,第五屆上海青少年社工節順利舉行>通過信息共享,由長三角區域內的青少年社工開展協同幹預、重點跟進,降低違警觸法未成年人失管、再犯的風險;聯合開展青少年社會工作調查研究,不斷積累長三角青少年社會工作在理論和實踐領域的成果,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實踐體系;建立長三角青少年社會工作定期協商機制,加強長三角青少年社會工作專業人才的定期工作協商,通過共享高品質的社會工作教育課程,打造高素質、專業化的社會工作專業人才隊伍。
  • 香港社工工作守則及實務指引(53條) | 社工必讀
    利益衝突13、社工不得濫用與服務對象的關係,藉以謀取私人的利益。實務指引當服務與專業關係已不再需要或已與服務對象的需要或利益脫節,社工應終止該服務或關係。社工不得利用專業關係以獲取財物上的收益。社工不得運用專業關係謀取政治利益。
  • 三個180°,社工們的角色大變身
    本報記者 孫彥川 通訊員 黃元 李莉  自疫情暴發以來,河南省200多家社工機構、5000餘名社工響應省民政廳號召,投身疫情防控,成為一支重要力量。  抗「疫」是一項前所未有的任務和挑戰。社工是怎麼實現角色大轉變,把專業能力和理念遷移到抗「疫」一線的;又是怎麼給予居民心理疏導和心理支持的…… 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訪問了河南省的一些社工機構和社會工作者。
  • 『社工名師面對面』社工向榮
    創辦連心社區,解決社會問題 向榮喜歡喝卡布奇諾,嚮往無拘無束的生活,她身上透著隨意、親和的氣息,這源於她的求學經歷和生活環境。 上世紀80年代,向榮從上海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畢業後,到雲南大學任教3年,之後又先後赴美國、香港攻讀社會學碩士、社會工作專業博士。接觸了社會學及社會工作專業後,她對自己的事業有了新的規劃。
  • ...和大背頭反目成仇的原因 大背頭審案證明必須「專業人幹專業事」
    三叉戟大棍子大背頭備受關注的《三叉戟》已經正式開播了,該劇由陳建斌、董勇、郝平主演,根據同名小說改編,主角是崔鐵軍、徐國柱和潘江海這三人,但很多觀眾都記不住他們的名字,因為他們在劇中都用別名來稱呼彼此。
  • 上海近5000名青少年社工照亮「隱秘的角落」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王燁捷)上海究竟有多少名青少年事務社工?他們究竟在做些什麼事?日前,在第五屆上海青少年社工節上,社工們正在做的事兒被拿到了檯面上對外發布。社工節上,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檢察院四級高級檢察官、第一檢察部業務主任王春麗講述了自己和青少年社工一起照亮「隱秘的角落」的故事。她的一名幫扶對象曾是困境青少年,經過專業幫教人員的精準教育矯治,不良行為得到有效控制。「青少年社工在涉罪未成年人觀護工作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 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基層有難色
    農業科技特派員觀察小麥長勢-張博文-攝 新冠肺炎疫情如鏡子,照出了一些地方幹部治理能力和專業能力短板,也照出幹部隊伍專業化的發力方向,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成為各方共識。連日來,半月談記者深入東中西部省份對基層專業技術人才隊伍進行了調研。 「沒事靠邊站,有事你要上」 半月談記者調研中發現,雖然基層專業技術人員承擔著大量的專業事務,但他們很容易被忽視、被邊緣化。 「口號喊得震天響,說重視我們的工作,但既不給錢,也不給人。」
  • 小社工蘊藏著怎樣的大能量?一一從北京東城實踐看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
    防疫期間,東城社工每天用雙腳丈量轄區內的大街小巷,查看社區封閉式管理各個點位、收集最新外來返京人員信息、入戶巡查需要關注的住戶、苦口婆心講解疫情防控的要點。由東城社工開展的「敲門行動」,防疫期間累計敲開了31萬戶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