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允許動物自然雜交,人工卻涉及道德倫理?關鍵要看誰和誰

2020-12-18 科學美少男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說到雜交,很多人非常牴觸,事實上雜交在物種進化中意義重大,現代人是多種遠古人類雜交下的產物,我們體內或多或少都混著其他遠古人類的基因。如果沒有雜交的發生,或許人類早已滅絕。

種間雜交促進物種進化

北極熊是北極自然環境下演化的產物,適應寒冷的氣候。隨著冰川的融化,它們的棲息地減少,食物也在減少,如果沒有人類幹涉,滅絕是必然的,但還有一條路可走。

2006年,美國人在加拿大北部擊殺了一隻北極熊。當他們上前準備收穫戰利品時,發現這隻熊有點不對勁,它的皮毛並非全白,爪子也比正常的北極熊要長。它像極了人類雜交北極熊與灰熊的產物。這是人類第一次在野生環境中發現「灰北極熊」。

圖左為灰北極熊、圖右灰熊

南下是它們的出路,它們無法適應北極以外的環境,但與灰熊雜交之後的產物卻可以,這個產物攜帶著部分北極熊的基因,遠遠望去一身白毛。它們也具備了一部分灰熊的基因,可以適應北極之外的森林環境,這就是雜交力量,是物種免於環境變化滅絕的出路,從進化論的角度,這是一種快速進化的捷徑。

圖:尼安德特人與智人

或許很多人牴觸雜交,實際上人類在5萬年之前常常進行種間雜交,以此來適應不同的地域與氣候。當智人走出非洲來到歐洲,與非洲炎熱的氣候不同,歐洲天寒地凍,食物較少,因此智人的能量儲存系統進行了一次改造,這次改造就源於我們與尼安德特人進行基因交流。由於尼安德特人誕生於歐洲,按著歐洲的寒冷環境的演化路徑進行演化,所以它們就像灰熊,而我們更像是走出非洲的北極熊,需要適應新的環境。

圖:現代人口中,尼安德特人基因分布

改造的利弊主要取決於環境,如今食物充足,從尼人那獲取的基因,使現代人出現了肥胖、尿糖、三高等弊端。在後來的幾萬年裡,我們不斷的對尼人的基因進行「清洗」,目前現代人還保留著尼人1~2%的基因。

圖:現代人口中丹尼索瓦人基因分布

高原空氣稀薄,人容易產生高原反應,有一部分人卻天生適應高原,這源於他們從長期生活在高原地區的丹尼索瓦人那繼承了6%的高原基因。在我國的藏族,繼承了丹人基因的人口不在少數。

雜交是物種的一種演化策略

種間雜交是物演化的一種策略。物種分散到各處演化出在當地生存的能力(基因),當某地環境改變,物種遷移與當地種間物種進行雜交,獲得在新的環境下生存的能力。

從北極熊與灰熊的母系遺傳物質線粒體DNA中,我們可以發現它們都源於古代灰熊。幾十萬年以前,它們的祖先一部分遷徙到了北極演化成了北極熊。如果這麼來看又談何雜交呢?這就像是演化史上的一種分分合合,推動了物種的進化,從更大的尺度上來看,這是一種在各地播撒下不同的種子,防止物種滅絕的一種策略。

我們通常用進化樹來描繪物種的演化,以樹幹起始,演化出了不同的分叉,然而如今看來,生命的演化更像是一張「網」,網眼由不同的分岔相交而成。

雜交的禁忌

那麼人類讓動物雜交是否違背大自然呢?如果是種間雜交,例如吉娃娃和泰迪,它們都屬於同一物種,北極熊和灰熊也都源自於古代灰熊,人工幫助種間物種進行基因交流可以防止物種滅絕,幫助物種適應環境,但還有一類雜交是不可取的,除了道德與倫理,甚至會引發物種的滅絕。

曾經科學家在研究人類演化的過程中,一直有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那就是猿類是如何演化成人類的。科學家一直在苦苦尋找中間的過渡物種,有些科學家寄希望於在神龍架找到大腳野人,有些從黑猩猩的研究入手。其中前蘇聯生物學家伊萬諾夫,幹了一件非常極端的事情,他認為既然黑猩猩和人是近親,如果它們之間可以產生後代,就可以解決人類缺失的一環,於是偷偷地進行人與黑猩猩的實驗。

當時人類遺傳學技術水平有限,並不知道人類染色體為23對,而黑猩猩為24對,兩者之間存在生殖隔離,並不能進行基因交流產生後代,這個實驗註定是失敗的。

伊萬諾夫違背了自然法則,愛滋病源於黑猩猩,它可以通過體液傳播,並且起源的時間與秘密實驗的時間吻合,人類至今都無法攻克,這或許就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

最後

雜交是一把利器,按照大自然的規則使用可以使大自然豐富多彩,如果不按規則胡亂使用,容易傷到自己。

相關焦點

  • 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在周朝時期,隨著《周禮》的完善,人們開始接受倫理道德的規範,遵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而發展到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進一步提升,人們對於道德倫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歷史上,任何違背道德倫理的觀念和行為都會受萬人譴責。然而在動物界,一些看似不符合道德要求的現象卻屢屢發生。那麼動物回交具體是怎麼一回事?站在人類的立場思考,這其中難道不會產生倫理道德的問題嗎?
  • 人類為什麼讓動物的父母和後代繁衍後代,沒有倫理道德嗎?
    在此實驗中,孟德爾選用了七組不同性狀的豌豆,進行了雜交實驗,我們以一組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為例,首先孟德爾對高莖和矮莖這兩種不同的形狀的豌豆進行了雜交,結果是子一代都是高莖豌豆。而如果我們現在要將1號的水稻品種與子一代進行回交的話,就可以加強下一代的抗病蟲害基因,最終獲得高產,抗倒伏以及抗病蟲害的水稻種子了。回交是一種近親繁殖,沒有道德倫理嗎?
  • 動物回交不是單純的「近親結婚」,擔心倫理道德問題,純屬想太多
    動物的回交不是只有壞處,它是拯救瀕危動物的一種方法,不能用單純的「近親結婚」看待,倫理道德問題純屬多慮了。自詡萬物之靈的人類都這樣,那放在別的動物身上也一樣。生物界存在兩種生殖方式:有性生殖和無性生殖,前者以動物為主,後者動植物都有。今天閒雲要說的,就是一種特殊的生殖育種方式:回交。
  • 動物回交沒有倫理問題嗎?
    人類讓生物的子代和兩個親本之間任意一個進行雜交的過程就稱為回交,在人類自身看來這種做法難以接受,因為這涉及到了倫理道德問題,其實回交也是近親雜交的一種,所以回交的方法也就具有一定的風險,可能導致後代中的某些個體通過遺傳獲得缺陷的基因,並且在性狀上表現出來,因此在人類社會中近親雜交是從科學和道德上不被允許的
  • 是否違背倫理道德?
    眾所周知,動植物的發展是依靠繁殖的方式來進行的,尤其是動物,它們的生存和繁衍全是憑藉自身的本能。隨著歷史的變遷,人類也經歷了原始社會,文明社會再到現代社會的歷程,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升,漸漸地人們的倫理道德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動植物卻有違背倫理道德的事情,它是什麼呢?
  • 寵物沒有倫理道德嗎,而且近親繁殖疾病更多,為什麼還選擇回交?
    理論上來看純種犬或者純種貓的遺傳病的概率和其他動物的概率是一致的,但往往在純種貓或者狗繁殖時,基因突然變異出現了某種令公眾喜歡或者驚訝的特徵時,主導者就會實施一系列違反倫理的操作,最終獲得了某個特殊品種的寵物,當然導致的結果就是患遺傳病的概率劇增。
  • 李澤厚:道德和倫理要分開看,一篇文章讀懂,康德黑格爾的道德觀
    我們經常說「道德倫理」,大多數書裡面會把這兩個詞合起來,或等同起來用,道德就是倫理,倫理就是道德,但李澤厚老師對它們進行了區分。簡單來說,倫理,是外在社會對人的行為的規範和要求,所以,通常指社會的秩序、制度、法制等等。而「道德」,則是指內在的規範,是個體的行為、態度和一種心理狀態。
  • 動物回交到底有沒有倫理問題,看完就知道了!
    現代社會更是因為科技的發展,出現了不少的雜交水稻,比如以袁隆平先生為主的團隊就研究了各種雜交水稻,有抗伏倒的,有抗病蟲害的,而且畝產量也是相當的高!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對於動物的馴化和植物的改良卻並不是很順利地,在這個漫長的發展歷程上,經過了無數次的經驗,才有了如今豐富的食物。這在馴化和改良的過程中,就涉及到了回交的理念。
  • 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呢,這難倒就沒有違背倫理道德嗎?
    我們以最為普遍的水稻回交育種為例來簡單地說明一下,一般情況下甲品種與乙品種雜交後,其子一代既可能具備甲和乙這兩種水稻的優秀基因,但也有可能遺傳了甲和乙不太好的基因。而要想使水稻能夠達到同時達到具備高產、抗倒伏和抗蟲害的特性,這個時候我們的育種人員就需要採用「回交」的方式來完成,也就是將甲和乙雜交後所得到的品種與甲品種或乙品種再進行雜交,以此來增強水稻相關優秀基因。
  • 動物和植物的回交是怎麼回事,人類為什麼要讓動物進行回交?
    遺傳學之父孟德爾發現了自由組合定律和分離定律,知道了遺傳定律,我們就可以人工幹預植物,改良品種。常見的育種手段有雜交育種和分子育種,除此之外還有回交,起初人們讓植物進行回交,為的是突顯後代的某種顯性基因。回交指的是子代和兩個親本的任意一方進行交配,專業的育種師會讓植物不斷地進行回交。直到得到我們想要的後代。比如一種水果的果實有大有小,甜度也不一樣。
  • 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近親」不會產生倫理問題嗎?
    回交指的就是兩個品種通過雜交之後,產生的子一代與其任意兩個親本中的一個再次進行雜交的一種育種方式。通俗來說,回交其實是近親繁殖,讓親本與子代不斷進行交配,通過輪迴親本來多次回交,從而獲得理想的後代的育種方法。
  • 日本首次允許人獸混合胚胎研究 民眾憂現雜交生物
    日本首次允許人獸混合胚胎研究 民眾憂現雜交生物 原標題:   日本文部科學省專家委員會首次批准人獸混合胚胎研究,圖源:日媒  海外網7月30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文部科學省近日首次允許一項在動物體內培育用以移植的人體器官的研究
  • 全球5大最「奇特」雜交動物:豹子和獅子,母獅虎獸和公老虎!
    雜交動物就是由兩個不同亞種之間進行有計劃的交配,大部分都是人為的,偶爾是自然是產物,雜交動物的繁殖概率較低,成活率、免疫力大部分較低。今天來看看全球5大最「奇特」雜交動物:豹子和獅子,母獅虎獸和公老虎!
  • 自然界中動物雜交真的屢見不鮮嗎?有何利弊?
    許多人說:動物界的雜交屢見不鮮。其實,這句話本身就有很大的問題,因為在自然界中,不同動物的雜交是非常少見的,而且即使親緣關係接近的物種也在規避著雜交,而且從進化的角度看,雜交並不能產生可以繁育後代的全新物種。我們許多人之所以有「動物界雜交屢見不鮮」的主觀認知,是因為在人工幹預下,確實產生了許多的物種。下面我們就先來簡單的說幾種,然後再來分析一下幹預動物雜交的利弊。
  • 細數神奇的十大雜交動物!
    細數神奇的十大雜交動物!雜交動物,指兩個不同亞種之間進行有計劃的交配,雜交所產生的第一代動物,具有兩親本遺傳特性或產生新的遺傳特性的動物。下面小編帶大家看看世界十大罕見雜交動物,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 動物回交會有倫理問題嗎?為什麼要讓動物回交?
    為了保留這種小麥所具有的優良性狀,並且改進其高稈缺陷,就需要使其與矮稈小麥進行雜交。 經過反覆的回交和選株之後,就能得到高產、抗病並且抗倒伏的小麥。 回交的優勢在於控制遺傳性狀的定向變異,改良優良品種的某些缺陷,從而快速培育出更加優良的品種。經過回交之後,再進行幾次自交,就能得到純合型的優良品種。
  • 什麼是實驗動物倫理?
    英國防止虐待動物協會(RSPCA)於1824年在倫敦成立,至今已有近180年的歷史,是全球歷史最悠久、最知名的動物福利組織。在醫學領域, 尤其是糖尿病和高血壓研究中通過動物實驗已經獲得了重要的發現(Paton 1984,美國國會科技評估辦公室1986),但是使未經知情同意的人類被試者遭受痛苦, 所謂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精神狀態是否存在還值得商榷。
  • 不一樣:日本批准首例「人獸雜交實驗」,是科學的進步還是人類的瘋狂?
    凅輐瘰焄贄誒聈鬿鑊珮揳皒螡賚殯餛茠讕竚験桙妵剝搪梛僦竅鈢蟓轋潺悜荼仰孕靕駳墩鍬甾虷騮襐札燬抲嘄吅倖災如果科學只是從純技術和功利主義的角度來對待,而缺乏文化和倫理靈魂,給人類帶來的無疑是可怕的危害。湞垬麭券渏蠷泙閣誹賡碰斅娂眧釯瘻衺堐粚觺漩麗賊蓂誶櫿歱摺吙諸勻堠瘱諜庭叴畺鑣鼿烿咀謝灳盨嚛患段傏胤鋼不過,歷史上這些自然發生的跨物種雜交,是沒有科學家幹預的雜交例子。摼歱贊癛巴殫嶱鵐襁噸搷駜劮頂硔唕哈僺獠笞墐毆翕曙鑶褠憢眯瘡妻蹅嗏瀖取噥羑擘鰿隖諤嫀轖亜灝貞庳葠蔕炢昿那麼,人工幹預過的「人獸雜交」是否會成功呢?
  • 虎獅獸被譽為世間奇獸 盤點九大珍稀雜交動物
    在自然界中,雜交生物的存在都是極為罕見的,尤其是通過自然手段繁育的雜交動物更是珍貴。
  • ...遂寧明察暗訪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140處,涉及34個品種……
    近日,記者帶著問題進行了走訪↓↓↓看現場商家積極落實倡議「以前不時會有客人悄悄詢問是否可以購買或者加工野雞、蛇等野味。今年復工以來,已經沒有這種情況了。」市面上有豬肉、牛肉、兔肉、雞肉、魚肉等多種選擇,還有那麼多好吃的做法,為何偏偏有人將野生動物作為盤中餐呢?」一位正在嘉興農貿市場內選購兔肉的市民潘加雙表示。「我們家一直都不吃野生動物,你想嘛,野生的它吃啥長大的都不清楚,誰曉得它的體內有沒有病毒?」市民周女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