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吳自牧《夢梁錄》
元宵節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
然而,今年的元宵節不同以往
寄託了對抗疫之戰的無限牽念
願疫情早日得到遏制
願山河無恙,國泰民安
一起來品讀古今名家筆下的元宵節
為每一個人送去祝福!
元宵節作為正宗國產的「情人節」,歷來是中國古典詩詞的經典主題。其中當屬宋代大文豪歐陽修在《生查子·元夕》中的描寫最為浪漫: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
還有膾炙人口的辛棄疾《青玉案·元夕》,可見南宋時民間此日花燈耀眼、樂聲盈耳的盛況: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當然,眾多關於元宵節的詩詞中,也不儘是歡歌笑語。公元1075年,蘇軾寫下《蝶戀花·密州上元》:
燈火錢塘三五夜。
明月如霜,照見人如畫。
帳底吹笙香吐麝,此般風味應無價。
寂寞山城人老也!
擊鼓吹簫,乍入農桑社。
火冷燈稀霜露下,昏昏雪意雲垂野。
那賈妃在轎內看此園內外如此豪華,因默默嘆息奢華過費。忽又見執拂太監跪請登舟,賈妃乃下輿。只見清流一帶,勢如遊龍,兩邊石欄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風燈,點的如銀光雪浪,上面柳杏諸樹雖無花葉,然皆用通草綢綾紙絹依勢作成,粘於枝上的,每一株懸燈數盞,更兼池中荷荇鳧鷺之屬,亦皆系螺蚌羽毛之類作就的。諸燈上下爭輝,真系玻璃世界、珠寶乾坤。船上亦系各種精緻盆景諸燈,珠簾繡幕,桂楫蘭橈,自不必說。
《紅樓夢》開篇第一回,就是從元宵節寫起,甄英蓮在元宵節走失,為整個故事埋下了伏筆。在第十八回「林黛玉誤剪香囊帶 賈元春歸省慶元宵」中,元春晉封賢德妃,回家省親,便正值元宵佳節。越是極盡奢華的描寫,越是預告了這個「昌明隆勝之邦,詩禮簪纓之家」日益衰亡的命運。三五良宵節,上元春色和。花燈懸鬧市,齊唱太平歌。又見那六街三市燈亮,半空一鑑初升。那月如馮夷推上爛銀盤,這燈似仙女織成鋪地錦。燈映月,增一倍光輝;月照燈,添十分燦爛。觀不盡鐵鎖星橋,看不了燈花火樹。
《西遊記》中,在第九十一回「金平府元夜觀燈 玄英洞唐僧供狀」,唐僧師徒四人離開玉華城,走了五六天的路,進入了天竺國外的一個叫金平府的郡城,上文即是對唐僧師徒在金平府元宵節觀燈的描述。至正月十五夜,天色晴霽,星月交輝,六街三市,競放花燈。真箇金吾不禁,玉漏無催!……城內四下火起,燒著五鳳樓,帝避於深宮。曹氏心腹爪牙,死據宮門。城中但聞人叫:『殺盡曹賊,以扶漢室!』這段出自《三國演義》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輅知機 討漢賊五臣死節」,耿紀、韋晃、金褘等在正月十五慶賞元宵佳節之際欲討曹操,不成皆亡。過了一夜,次日正是上元節候,天色晴明得好。看看傍晚,慶賀元宵的人不知其數,古人有篇《絳都春》單道元宵景致:
融和初報,乍瑞靄霽色,皇都春早。翠幰競飛,玉勒爭馳,都聞道鰲山彩結蓬萊島。向晚色,雙龍銜照。絳霄樓上,彤芝蓋底,仰瞻天表。縹緲風傳帝樂,慶玉殿共賞,群仙同到。迤邐御香,飄滿人間開嘻笑。一點星球小,漸隱隱鳴梢聲杳。遊人月下歸來,洞天未曉。
《水滸傳》中對元宵之夜的描寫大多是打打殺殺,在轟轟烈烈的義軍行動中,也總自元宵節引發出不幸的事件。第一次元宵節,宋江被捕;第二次元宵節,好漢們為救盧俊義和石秀,四處放火,大開殺戒;第三次元宵節,宋江的招安行動被李逵打亂。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正月十五,處處張燈結彩,整條大街像是辦喜事,紅火而美麗。有名的老鋪子都要掛出幾百盞燈來,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紗燈,有的通通彩繪全部《紅樓夢》或《水滸傳》故事。這在當年,也是一種廣告。燈一懸起,任何人都可以進到鋪中參觀。晚上燈中點上燭,觀者就更多。小孩子們買各種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氣,在家中照樣能有聲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燈:走馬燈、宮燈、各形各色的紙燈,還有紗燈,裡面有小鈴,到時候就叮叮地響。這一天大家還必須吃元宵呀!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本期編輯:羅曼
點 ▼在看,點一盞心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