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琴深如海,ID:likesea2013】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
琴深如海絕對原創的文字精神,筆隨心,文隨情,不從俗,反抄襲。人生的意義,不是得到了什麼,而是為世界留下了什麼。
Saying:追劇《大秦賦》,覺得還不錯。天下一統的覺悟,其實一般人未必有。
文/如海
嬴傒是一個悲劇人物。嬴傒悲催的人生,始於他和風情的趙姬的一次徹夜談心。
歷史上關於嬴傒的記載寥寥。《大秦賦》裡,賦予了嬴傒足夠的空間和想像,嬴傒的無常命運和悽涼結局,看得我淚流滿面。
嬴傒,乃安國君之子,嬴異人之兄,秦始皇嬴政的伯父。曾經,嬴傒想當王的野心,一點都不亞於嬴異人,甚至比嬴異人其實還要強烈。在嬴異人回到秦國前,嬴傒當太子繼而成為王的繼承人的勝算是很大的。而商人呂不韋扶持嬴異人,精心布局;嬴傒好武,行事不夠嚴謹,莽撞行刺呂不韋,從而觸怒安國君,嬴傒的師傅被殺,嬴傒被悲慘地流放外地。
嬴傒的爭王之路就此終結。嬴異人徹底贏了,成了王。
時間或許真的能夠改變一切。嬴傒徹底放下了一切恩怨,只想當一個平凡人,為宗室效力。歷朝歷代,折戩沉沙的皇子,往往都盤算著復仇,捲土重來,而嬴傒是一個另類,他寬宥了一切,連同自己。
歸來的嬴傒,沒有了往日的怨氣,沒有了曾經的年少輕狂,對嬴政母子友善,全力輔佐嬴異人登基,實屬難得。嬴傒的篤定和格局,讓人欽佩不已。當初和嬴異人的水火不容,歸來後,仿佛什麼都沒有發生一樣,隨風而逝。溫和的嬴異人重拾親情,兄弟同心,其樂融融。
樹欲靜而風不止。華陽夫人發動宮變,嬴異人病危,當王的機會又出現在了嬴傒面前。如果嬴傒殺伐決斷,順利當王不無可能。而就在此時,趙姬溫柔的手握住了嬴傒,聲情並茂,希望嬴傒不要相信謠言,堅稱嬴政是嬴異人的兒子,不是呂不韋的。
趙姬和嬴傒的這一場徹夜談心,意味深長。埋下了一個伏筆,那就是嬴傒從此對趙姬暗藏情愫,也讓嬴傒毅然斷了當王的心,而是一心一意為大秦、為社稷儘自己的全力。嬴傒的悲劇人生,也就此拉開。一個利他不利己的人,一個一心為他人著想的人,註定不會善終。
擅長風情的趙姬,給嬴傒灌了一碗雞湯:當王是不快樂的。她還說,嬴異人當王后,王是忙碌的,自己是孤獨的、缺愛的,嬴異人也再沒有當王前的快樂。男人的野心,女人永遠不知道。王,快樂不快樂,可能當王的人才知道。嬴傒未必全部認可了趙姬的哲學,但嬴傒確實放棄了當王的念頭。
暗戀是苦澀的。嬴傒對趙姬的愛,並沒有得到趙姬的絲毫在意。趙姬把身邊的婢女賞給嬴傒,直到嬴傒對婢女產生了感情。他抱著妻子的屍體,撫摸著她肚子中尚未出生的孩兒,決意討還公道。
嬴傒一路被虐,看得人眼淚奪眶而出。
這幾乎也是嬴傒多年後,決定再一次為親人霸道一次。可當他準備大聲說出太后和嫪毐的秘密時,卻被侄兒嬴政當眾砍下一臂。嬴傒究竟做錯了什麼?要承認這樣的苦痛?
權沒有得到,愛人沒有,一心為宗室、為大秦,卻沒有得到理解和認可。殘軀在身的嬴傒,在冷冷的寒風中悲傷至極。或許,他永遠地在流放之地過完一生,簡單、快樂,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廟堂之類,皇權之下,哪裡有風平浪靜,哪裡有天倫之樂,哪裡有他奢望的愛情?權力的爭鬥,唯有冷血和孤獨,每一個人都是如此。嬴傒要做不同的人,就註定會血染朝堂。
深明大義的嬴傒,放下皇權的嬴傒,為愛而迷惘,被愛所傷。這樣一個角色,在《大秦賦》裡成為了一股難得的清流,虛幻而不真實。看嬴傒的觀眾,除了流淚,還是流淚。
嬴傒,傒者,希望也。不爭,不為,嬴傒成為了一個沒有希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