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愚公精神,專家學者座談稻田中學裡的「愚公...

2020-12-15 湘湘帶你看社會

長江網訊(記者李亦中 通訊員劉慧)長江日報通訊報導《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在讀者、網友中產生強烈反響,「愚公精神不會過時」「新時代需要愚公精神」「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需要愚公精神」的呼聲在社會上掀起熱浪。3日下午,長江日報組織《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報導座談會,來自武漢高校的專家學者、教育界人士、中小學老師,發表了對報導本身的看法,更暢言愚公精神之於鄉村教育、之於新時代的意義。

與會者認為,教師是代際公平的建設者。記者要做時代風雲的記錄者,先感動自己再感動別人。大報導要有大決心,花大功夫。「走轉改」要堅決。記者都應該到新聞發生的地方,而不是材料發出的地方。生活是具體的,記者跟報導對象有多近,就有多感動。隔遠了,文章就難免抽象、乾癟!

時代需要更多的「愚公接力」

馮桂林。記者劉斌 攝

參加座談的專家學者普遍認為,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體現了接續奮鬥的時代意義。

湖北省社科院研究員馮桂林說,新洲四中三位老師的「愚公接力」有多個特點,一是擔當性特點,體現了敢於「挖山」的勇氣。擔當是一種使命感,是一種困難面前毫無畏懼、挺身而出的可貴品質。如果沒有這種擔當精神,三位老師不會在學校艱苦環境下,自覺自愿地堅守下來。二是持續性特點,體現了「挖山」不止的精神。「愚公接力」的可貴之處在於,從持續角度,他們不因環境艱苦而遠走高飛,反而一個接一個回饋母校,每個人潛心教學,成績卓著,使他們的事跡得以傳承,精神得以傳揚。三是守正性特點,體現了「挖山」需要接續奮鬥的理念。他們堅持以人為本的目標守正,堅持師德為範。他們的理念堅如磐石,他們的守正更加具有說服力。引領性特點,體現了接續奮鬥的時代意義。品行品質具有典型性、感召力,才能成為引領。三位老師的事跡體現他們忠於職守的職業情操、育人為本的師者情懷、率先垂範的師德品行,具有榜樣的作用。

王今朝。記者劉斌 攝

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當代中國與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王今朝認為,三位老師抵抗了市場大潮衝擊,立足基礎教育作貢獻,令人敬佩。對於中國發展來講,基礎教育非常重要,基礎教育決定工人、農民的孩子未來發展前途。三位老師喜歡自己的工作,認為在這裡找到了人生價值和快樂,是職業操守的表現。中國在進步,每一代之間也必然會實現跨越,鄉村學生「要走出父母的時代」,就需要更多的像張利華、吳仲宏、尹奇兵這樣的老師指導,需要更多的「愚公接力」。

蔡金髮。記者劉斌 攝

新洲四中黨委書記蔡金髮說,新洲四中是武漢市唯一不靠集鎮的市級示範高中,是稻田裡的中學,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獨特的四中現象,比如曾經有88對夫妻教師,從新洲四中畢業又回到新洲四中任教的有83人,堅守新洲四中工作年限最長的有37年,這也是新洲四中人奉獻精神、愚公精神的體現。堅持、堅守、守望山村教育,感恩母校,回饋家鄉,三位老師是新洲四中教師中的代表,也反映出整個新洲教育戰線默默耕耘的精神。我們新洲四中人還要繼續發揚愚公精神,堅守陣地,為社會培育德才兼備的學生貢獻力量。

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實現人生價值

愚公精神也是一種老老實實、接續奮鬥的精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必須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我們仍然處在大有可為的歷史機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戰也十分嚴峻。」座談會上,大家認為,在我國全面建設現代化國家之際,不可避免地遇到許多艱難險阻,這就需要大力弘揚愚公精神,在接續奮鬥中砥礪前進。

劉文全。記者劉斌 攝

華師附小援藏老師劉文全說,「愚公接力」是力量的匯聚。教育事業需要一代代接力奮進。「愚公接力」是一種精神、一種情懷,愚公移山是因為愚公有造福大眾的情懷,新洲四中師生用實際行動演繹當代教育愚公精神,選擇到偏遠鄉村學校從事教育,「為了和我一樣來自農村的孩子選擇留下」,是一種家國情懷,桑梓情懷,有了這種情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愚公精神溫暖而有力量。新洲四中上演「愚公接力」,具有感人的溫度和力量,正是前一代愚公精神的感召,吸引畢業學子們爭相返校,投身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助力鄉村振興。

張利華。記者劉斌 攝

新洲四中張利華老師說,從事鄉村教育,意味著甘於寂寞,樂於奉獻。農村的孩子更希望接受良好教育,但他們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從小就和城市孩子有很大差別,很多不良的習慣需要我們花更大精力去改正。我很欣慰我的兩位學生回到農村學校,他們在同輩中都是佼佼者。我們需要在接續奮鬥中砥礪前進,為把農村孩子帶到更廣闊天地而加倍努力。

吳仲宏。記者劉斌 攝

新洲四中吳仲宏老師說,總有人在問我們,這麼多年,怎麼留下來,怎麼堅持下來?我覺得,留下來是我的本心,是家鄉情懷使然。我的哥哥、弟弟、長輩,幾代人的母校都是這裡,我對新洲四中是有感情的。新洲四中培養了我,我也希望能為新洲四中培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

尹奇兵。記者劉斌 攝

新洲四中尹奇兵老師的發言樸實而又真切。他說有同事、大學同學、我的學生跟我開玩笑,說我成名師了,我說我們不過是很多「愚公」中的一個代表。新洲四中是我的母校,一直受到當地人認可,我也見證了新洲四中的發展,同時,新洲四中也給了我很多平臺,讓我在平凡崗位上得到認可,讓我在這裡實現了人生價值。2019年我被評為市級優秀青年教師,今年我又被列入2020年鄉村優秀青年教師培養獎勵計劃。我一直做著我的本心的工作,我來之前上午還在上課,通知我下午1點鐘在校門口集合,上省城來。我上完課就往這邊跑。這次的意外出名,成為網紅,只會成為我今後的一個談資,不會成為包袱。我是一個很樸實的人,今後仍是堅守一顆初心,繼續當好班主任,做一個好老師。

馬英。記者劉斌 攝

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副書記馬英說,華中師範大學培養了很多師範生,特別是2007年開始招收公費師範生,這些公費師範生回到家鄉,在基礎教育領域建功立業,對當地教育發揮非常重要作用,也成長為當地教育中堅力量。尹奇兵老師就是華中師範大學培養的一張亮麗名片,展示了一名師範人的風採。華中師範大學作為教師教育特色鮮明的大學,以培育時代新人為使命,新洲四中老師的先進事跡,可以作為師範生培育的素材、案例,教育師範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事業觀,用自己的奉獻、愛心成就不平凡事業,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她希望新洲四中能夠與華中師範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建立交流合作,一方面請新洲四中老師到華師交流,另一方面送華師學生到新洲四中實習,讓大學生們在作風優良的新洲四中接受磨鍊。

為接力「愚公」創造良好的環境

為鄉村學校愚公式的教師們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學習環境,讓他們安心、樂業,成為與會專家、教育界人士的共識。

江建峰。記者劉斌 攝

新洲區教育局副局長江建峰介紹,為讓新洲更多愚公式的教師留下來,新洲區以黨建引領,持續加強教師師風師德建設;以政策引領,在政策制定和落實上,向農村學校老師傾斜;以感情激勵,定期到聯繫點學校開展調研和談心談話活動,解決老師後顧之憂,讓老師快樂工作、快樂生活。近幾年,新洲區教師特別是農村學校教師待遇大幅提升,認真落實鄉村教師職稱評定政策,凡農村教師評聘,不參加考試;農村學校教師教育培訓優先,評先表彰優先;建立了困難教職工臺帳,困難教職工大病救助等實現全覆蓋。新洲區還爭取社會力量,修繕建設教師周轉房;對全區優秀教師每年給予重獎。

李益夫。記者劉斌 攝

武漢市教育局教師工作處副處長李益夫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學校教師隊伍建設,將其作為促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鄉村教師「下得去」「留得住」取得階段性進展。加大教師補充力度,推進教師交流輪崗,加強骨幹老師培養,實施職稱制度改革,關心關愛鄉村教師專業發展。今年我市出臺規定,鄉村教師職稱單獨申報,免測試,專項評審。提高教師待遇水平,鄉村教師符合條件的享受湖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校骨幹教師補助。

程書雄。記者劉斌 攝

新洲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程書雄說,老師是天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平凡堅守鑄就了偉大。新洲四中愚公老師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動。他們的話非常樸實,張利華老師說,「就算為了像我一樣的來自農村的孩子也要留下。」「自己不算什麼,有的老師堅守了30多年,教了一家三代。」吳仲宏老師說,「新洲四中培養了我,我也要為她培養更多優秀的人。」尹奇兵老師說,「外界覺得我很傻很苦,我卻樂在其中。」鄉村教育需要這樣的愚公老師。正是因為他們的堅守,託起了農家子弟一個個的夢想,託起了一個個鄉村家庭的未來。隨著黨和政府對教育的投入越來越大,鄉村教育條件不斷改善,鄉村教育也會越來越有利於實現老師的價值,成為他們施展才華的舞臺。

【編輯:戴容】

【來源:長江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愚公老酒杯徵文大賽 | 乾杯!愚公老酒 | 作者:季家寶
    酒,凝聚著一股精神。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它能激發人的鬥志,轉化為改造世界的強大動力。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需要弘揚中華民族在長期發展進程中形成的寶貴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是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的精神財富和自強不息的精神標誌,激勵著我們中華兒女在振興中華的道路上艱苦奮鬥、披荊斬棘、破浪前行。十載純釀只為沁鼻香。
  • 武漢稻田中學裡,三代師生成同事!一起上演「愚公接力」
    從新洲邾城沿新道公路向東,驅車約20分鐘,按交通指示牌左拐,駛入一片金色稻田掩映下的柏油路,繼續行駛約2公裡,眼前一道圍牆圍住的大片建築,便是被稱之為「稻田裡的中學」——新洲四中,武漢市唯一不靠集鎮的高級中學。初冬一個清晨,長江日報記者探訪這所學校。
  • 新洲四中四成教師踐行「愚公接力」 堅守年限最長的達37年
    長江日報訊(記者李亦中 通訊員劉慧)27日一早,新洲四中老師們的手機一直響個不停,曾經的學生、親人、朋友、同事,紛紛將長江日報頭版刊發的通訊《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新洲四中三位師生同事紮根武漢最偏遠高中》一文連結轉發到了老師們手機上。
  • 高翔:希望兩岸專家學者做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燃燈者」與「提燈人」
    對於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祖國統一,高翔向與會兩岸專家學者提出以下四點建議:第一,引領兩岸同胞認清歷史大勢;第二,堅決反對遏制「臺獨」分裂活動;第三,持續深入推動兩岸融合發展;第四,共同致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當年大學老師點讚「愚公接力」學生,「他們託起山村孩子的夢想」
    長江網訊(記者李亦中 通訊員劉慧)看到長江日報《稻田中學裡的「愚公接力」》連續報導,張利華、吳仲宏、尹奇兵三位老師大學時期的班主任、輔導員紛紛為他們點讚,稱讚他們用自己的青春託起了山村孩子的夢想。全葆說,他們當時大學畢業生的分配原則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儘管如此,也有不少學生後來從鄉村中學跳了出來,張利華堅守在偏遠中學24年,很不簡單,一般人很難做到。「我們經常說『奉獻』,這兩個字很簡單,但要真正做到,很不容易!張利華用自己的堅守詮釋了『什麼是奉獻』。」
  • 擦亮「愚公故裡在陽城」這一金字招牌
    在剛剛閉幕的縣政協十四屆五次會議上,他作了題為《精準表述我縣地理方位、唱響「愚公故裡 康旅陽城"新主題》的議政發言。發言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精準表述陽城地理方位,從權威教材及衛星圖詳細分析得出,我縣的地理方位應表述為「陽城位於山西省東南部,地處太行王屋二山環抱中,是愚公移山故事的發祥地"。第二部分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唱響「愚公故裡 康旅陽城"新主題的意義。
  • 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
    盤古開天、女媧補天、燧人取火、倉頡造字等神話中,蘊含著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精神。希臘神話裡,火是普羅米修斯偷來的;而在中國的神話裡,火是中國人鑽木取火堅忍不拔摩擦出來的。最初,整個世界是一團不大的混沌,大致像雞蛋那樣大小。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
    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關鍵時期,我們黨正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鬥爭,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前所未有。《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20年第10期特別策劃「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意味著什麼」系列文章,特約專家學者撰文闡釋。  如何全面理解和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 弘揚偉大夢想精神 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偉力
    楊澤章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千百年來,偉大夢想精神作為偉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流淌於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為中國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提供了強大精神動力。今天,弘揚偉大夢想精神,為中華民族行穩致遠引領方向,可以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凝聚磅礴精神偉力。夢想引領方向,夢想凝聚力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這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奮勇向前。弘揚偉大夢想精神為中華民族奮勇前行提供方向和動力。
  • 繼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歷史必將證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是不可阻擋的。」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重慶下莊人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
    愚公精神的當代傳奇——重慶下莊人在絕壁上鑿出脫貧路崇山峻岭中修築的下莊路。而中華民族,自古就是個有夢想的民族。下莊人,用血汗之軀向大山宣戰,只為圓一個世代的夢想。20世紀90年代,大山裡的老百姓脫貧,往往「靠著山腳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而在巫山縣小三峽的深處,有一群人,他們懷揣走出大山、造福後代的夢想,開始用雙手雙腳在海拔1100米高的懸崖峭壁上鑿出一條天路。
  • 全面理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
    > 原創 張杰 中國社會科學網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12月18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研究理論研討會暨研究中心基地工作總結會在山東濟南舉行
  • 列子湯問中愚公的大時間觀與現在教育和人的急功近利
    在《列子》·《湯問》中有「愚公移山」這一則寓言故事,愚公的時間觀尺度很大,是一個「以天地為一朝,億代為瞬息,忘懷以造事,無心而為功」的合乎道的人,這句話意為在愚公看來:「子子孫孫無窮匱也」這件事在夏革所言的「無極無盡」的宇宙裡,只是一瞬間的事,即萬億代子孫來移走大山不過是一瞬息的事
  • 「黨建治學」徐光春:大力弘揚愚公移山精神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新時代我們要進行偉大鬥爭,推進偉大事業,建設偉大工程,實現偉大夢想,但凡是偉大的事情都很難做到,偉大的背後就是重大的困難,這些困難就是我們要搬走的大山,是要渡過的難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在越來越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的同時,來自外部的壓力和內部的困難也越來越大。
  • 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中國人民在抗日戰爭的壯闊進程中孕育出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毛澤東對愚公移山精神的闡釋與升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開始侵佔東北,1937年「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略中國,平津失守,上海失守,南京失守,廣州失守,武漢失守,「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愚公移山精神如涓涓細流終於匯聚成救亡圖存的巨流。她在中國共產黨追求初心使命一路艱辛跋涉過程中逐漸升華生成。中國共產黨自成立起,就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自己的最高理想,肩負起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
  • 法國學者:這次疫情讓我們見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
    中國日報記者 鄒紅 攝中國日報網9月28日電 法國國際問題專家、中歐論壇創始人高大偉表示,新冠疫情不會阻斷中華民族的復興,這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將給世界帶來積極改變。25日,高大偉在新時代大講堂表示, 2020年因為新冠疫情的暴發而成為了令人難忘的一年。
  • 繼承弘揚偉大抗戰精神 共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主席在紀念...
    「歷史必將證明,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腳步是不可阻擋的。」9月3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將永遠激勵中國人民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
  • 看不見的濟源:愚公故地與濟水秀城
    看今朝,王屋山是他的地理坐標,濟水是他的風韻,愚公移山精神是他矢志不渝的信念。千百年來,在這片的土地上,「一山一水一精神」的文明內核,激勵著無數愚公後人再移「山」。 「濟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這是一千多年前白居易對濟源風光發出的詠嘆。
  •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
    「建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制度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學術研討會召開 2020年12月17日 16: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鄧強 字號 2020年12月17日 16:39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鄧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