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國儲能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電化學儲能回歸理性「組圖」

2020-12-15 東方財富網

2019年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2.3GW,抽水蓄能佔比最高

根據CNESA全球儲能項目庫的統計,截止至2019年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2.3GW,佔全球18%,同比增長3.2%。其中抽水蓄能累計裝機佔比最大,為93.7%,比2018年同期下降2.1%。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為1592.3MW,佔比4.9%,比2018年同期增長1.5%。

截止2020年3月底,中國已投運電力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2.5GW,同比增長3.8%。

抽水蓄能裝機規模達32.27GW

2003年以前,我國抽水蓄能領域相關技術研究還處於一片空白,抽水蓄能電站的設備都依靠進口。2003年3月,我國正式提出「技術引進-掌握優化-自主創新」的「三步走」發展戰略,通過產、學、研、用的戮力同心「總體戰」,逐步實現我國抽水蓄能電站機組及成套設備製造自主化。同時,技術轉讓標「談判後,設備製造商承諾無條件、無保留轉讓其核心技術。這種將設備與技術」打捆招標的模式,為我國抽水蓄能技術的快速發展開闢了道路。2019年我國抽水蓄能累計裝機規模達到30.27GW,同比增長0.9%,佔全國儲能裝機總規模的93.7%。因抽水蓄能相對其他儲能方式成本較低,短期看來,其在儲能應用中的主導地位不會被動搖。

根據國家能源局發布的《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底,我國抽水蓄能額累計裝機規模達到40.00GW,2025年這一數字將達到90.00GW。

2019年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規模同比增長48.5%,高速增長後回歸理性

截至2019年12月底,中國電化學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為1592.3 MW,同比增長48.5%,佔中國儲能市場的4.5%,新增裝機規模519.6 MW。在2018年的爆發式增長後,市場在2019年逐漸回歸理性。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新增投運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為74.5MW,同比增長47.5%。中國新增規劃/在建電化學儲能項目裝機規模達609.5MW。

2019年中國儲能技術前十提供商寧德時代遙遙領先

2019年,中國新增投運的電化學儲能項目中,裝機規模排名前十位的儲能技術提供商依次為寧德時代、海基新能源、國軒高科、億緯鋰能、猛獅科技、南部電源、中天科技、力神、

聖陽電源、比克。其中寧德時代具有絕對的領先優勢,新增投運電化學項目裝機規模遠遠超過其他技術提供商。

總結與展望

綜合來看,儲能產業正在朝著商業化方向快速邁進。技術層面,儲能技術成本快速下降、性能大幅提升;政策層面,儲能產業政策支撐體系日趨完善;市場層面,支撐儲能應用的電力市場環境逐漸形成;經濟性層面,隨著儲能更多地參與到能量、輔助服務、容量等電力市場,有助於儲能實現多重應用價值和收益疊加,縮短投資回報周期,積極推動儲能的商業化應用。

據CNESA預測,截止到2020年底,中國儲能市場的累計投運容量為45.16GW。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預測,2023年中國儲能裝機規模可達52.2GW。根據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預測的2023年裝機規模,2018-2023年我國儲能裝機規模的複合增長率為10.8%,保持這一增長速度,到2025年,前瞻預測中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將達到64.06GW。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儲能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文章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未來10年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將達741GWh
    全球電化學儲能裝機規模未來10年將進入飛速發展階段。近日,調研機構伍德麥肯茲對全球新能源市場新增容量預測進行總結。其對全球儲能裝機量的預測將創新記錄:到2030年,全球儲能裝機將達741GWh;中國儲能裝機達153 GWh。
  • 電化學儲能創業公司最具發展潛力TOP10
    基於對企業經營策略、市場領先性、企業創新性、行業口碑以及經營數據等多個維度的觀察,「儲能100人」認為,以下十大儲能中小創業公司(非上市公司,排名不分先後),在新的2020年乃至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周期內,其發展最具想像空間。1、海博思創
  • 儲能產業鏈
    2015-2019 年,中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從23.2GW 增長至32.3GW,CAGR 為8.62%,相比全球同期2.89%的數據增長明顯。截至2019 年底,中國已投運儲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32.3GW,同比增長3.8%,佔全球市場總規模的17.6%,其中,抽水蓄能的累計裝機規模最大,為30.3GW,同比增長1.0%;電化學儲能的累計裝機規模位列第二,為1709.6MW,同比增長59.4%。
  • 儲能企業的布局和野心 2020國內電化學儲能十大在建工程
    根據國家發改委去年中印發的《2019-2020年儲能行動計劃》,「十三五」期間,儲能要由研發示範向商業化初期過渡;「十四五」期間,實現商業化初期向規模化發展轉變。這意味著短期內,儲能市場化需要「煎熬」,推進儲能項目示範和應用仍將是主旋律,「讓自己先活下來」正成為眾多儲能企業的現實選擇。
  • 儲能行業如何破解盈利困局?
    投資從激情轉向理性 自從2017年頒布首個國家儲能產業指導性政策以來,儲能行情經歷了「過山車」。僅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就從2017年的120.9兆瓦迅速攀升至2018年的682.9兆瓦。隨後,2019年電化學儲能新增裝機規模同比下降了6.7%。
  • SGS成功舉辦鋰電儲能高峰論壇 共探行業發展趨勢
    長沙2020年8月31日 /美通社/ -- 近日,由國際公認的檢驗、鑑定、測試和認證機構SGS主辦,湖南宸宇富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的「2020鋰電儲能產品國際市場準入要求高峰論壇」在湖南長沙隆重舉辦。
  • 清華大學賀鴻傑、張寧、康重慶等:電網側大規模電化學儲能運行效率...
    目前雖已有較多對電化學儲能運行效率和壽命衰減建模方法的研究,但這些方法大多以儲能系統內部的微觀狀態建模,或直接以人為經驗建模,繁簡不一,不適用於電網側電化學儲能的建模;此外,大多數建模方法僅適用於某種特定的儲能技術,不利於電力系統對多種電化學儲能技術的統一建模與調度控制。
  • 多面開花,安徽探索儲能發展顯初效
    據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安徽省電力設計院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華潤濉溪孫疃50兆瓦風電場裝機容量達50兆瓦,配套建設10兆瓦/10兆瓦時電化學儲能系統。「通過『風電+儲能』建設模式,風電場的運行調節能力、電網的整體調峰、調頻能力均大大提升,其在保障大電網安全和新能源消納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 中國碳中和目標下儲能關鍵支撐作用
    預計2022年左右,我國光伏、陸上風電將進入平價時代,2025年光伏和陸上風電度電成本很可能將降至0.3元/kWh以下。2035年,風電、光伏度電成本降至0.23元/kWh、0.13元/kWh,新能源+儲能在大部分地區實現平價。在可再生能源大規模發展的背景下,必然對儲能提出更大的需求。
  • 儲能行業專題報告:能源革命必經之路,多元化需求百花齊放
    從全球來看,2019 年全球裝機規模 排名前十位的國家(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日本、阿聯、加拿大、意 大利和約旦)規模合計佔 2019 年全球新增總規模的 91.6%。2019 年國內電化學儲能累計裝機達到 1.71GW 同比增長 59.4%,國內電化學儲能累 計裝機增速高於全球均值,近五年來電化學裝機複合增速接近 80%。
  • 數據中心儲能技術探討——飛輪儲能(1)
    1.飛輪儲能技術的前景 飛輪儲能技術是一種新興的電能存儲技術,它與超導儲能技術、燃料電池儲能技術等各種先進的儲能技術,是近年來出現的、具有很大發展前景的儲能技術。雖然目前化學電池(鉛酸蓄電池、鋰離子蓄電池等)儲能技術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但是,鉛酸蓄電池有汙染環境的風險,磷酸鐵鋰蓄電池的充放電次數受到一定的限制。
  • 飛輪儲能技術在電力儲能領域中的應用現狀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飛輪儲能受到了廣泛的重視,並得到了快速發展,已經出現了很多高性能的產品。美國、日本、法國、英國、德國、荷蘭、俄羅斯、西班牙、韓國、中國、印度、瑞士、加拿大和義大利等國都在進行研究和開發工作。其中美國投資最多,規模最大,進展最快。
  • 飛輪儲能技術發展歷程50年評述
    飛輪技術過了50年,現在又用到一個做混合動力車的公司的電源系統,它是一種高功率的能量回收系統。在最近10年、20年,或者最近70年石油危機也想解決車上能源的問題,但是沒有解決,但是飛輪儲能解決了能量回收和啟動的加速功率。飛輪用的能量很小,也就半度電,但是它能輸出100到120千瓦的高功率。這個圖表示的是飛輪儲能雖然搞了好幾十年,它一直是受到一個小眾的關注或者是研究。
  • 碳中和熱潮期,儲能身份該如何定義
    緊接著在氣候雄心峰會上,中國國家自主貢獻新舉措中,「2030年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將達到12億千瓦以上」將這股熱潮推向了高潮。除了風電、光伏,還有一個行業從中看到了自己未來無限的發展空間,這就是儲能。隨著風、光在電力系統中的佔比越來越高,電力系統在調峰、調頻等方面所面臨的挑戰越來越嚴峻。廉價、環保、安全的儲能技術幾乎是未來能源轉型、碳中和目標下的一個必然選擇。
  • 國內首個飛輪儲能系統團體標準發布 助推飛輪儲能行業規範化發展
    日前,經過近兩年的研究論證,中關村儲能產業技術聯盟正式發布國內首個飛輪儲能系統團體標準T/CNESA1202-2020《飛輪儲能系統通用技術條件》(以下簡稱《條件》),助推飛輪儲能行業規範化發展。需要正確理解、深入了解我國飛輪儲能的場景需求,並進行相應的產品設計;需要建設批量化生產能力,完善品控能力,真正使飛輪儲能產品走出實驗室。」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儲能行業技術路線多,其中,抽水蓄能佔比最高,近年來,電化學儲能發展也非常迅速,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技術路線就沒有機會。
  • 儲能調頻市場蓄勢待發
    當前,新能源併網裝機的快速增長,正日益激活儲能調頻市場的需求。儲能調頻能否迎來新發展機遇?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堅認為,短期來看,整體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企業在意政府給出的價格是否具備吸引力;長期來看,儲能調頻的總體需求會越來越大,主要原因在於:一方面,風電、光伏等新能源發展規模越來越大,更加需要包括調頻在內的輔助市場調節;另一方面,包括新能源汽車在內的用戶側也有調頻需求。
  • 兩項電化學儲能電站標準文件徵意見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獲悉,近日,中電聯標準《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技術要求》和《電化學儲能電站檢修規程》公開徵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1年1月15日。文末可獲取原文件。文 | 北極星儲能網整理其中,《電化學儲能電站安全技術要求》為南方電網調峰調頻發電有限公司起草,適用於功率不小於500kW且容量不小於500kWh的各類電化學儲能電站,其他類型和規模的儲能電站可參照本標準執行。
  • 派能科技瞄準萬億級儲能賽道_個股資訊_市場_中金在線
    根據國信證券測算,到2025年我國儲能市場空間將達6500億元;到2030年我國大部分地區光儲結合可實現平價,儲能市場空間將超過1.2萬億元。  2019年,派能科技自主品牌家用儲能產品出貨量約佔全球出貨總量的8.5%,位居全球第三名,前兩名分別為特斯拉、LG化學,市場份額分別為15%、11%。
  • 儲能龍頭南都電源
    在3G、4G 時期,公司的鉛蓄電池廣泛應用於通信後備,公司也獲得了國內移動、聯通、電信和中國鐵塔等客戶的認可,成為運營商集中採購的優先選擇對象。5G 基站與4G 基站的特性差異使得鋰電池成為新的最佳通信後備電源,隨著5G 的不斷發展,通信行業迎來新的發展機會。
  • 電化學類儲能應用最為廣泛!一文了解儲能技術分類及優缺點!
    儲能是近幾年能源發展領域的大熱門,為促進行業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先後多次發文鼓勵發展儲能。那麼儲能技術有哪些呢?不同類型的儲能技術優缺點是什麼?編者整理了常用的儲能技術。現在市場上常用的儲能技術,根據儲存介質的不同可以分為五大類,分別為電化學儲能、機械類儲能、電磁儲能、熱儲能和化學類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