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容是《甄嬛傳》最佳歌手,演唱了很多歌曲《江南可採蓮》、《驚鴻舞》、《金縷曲》、《鳳凰于飛》,當然實際是姚貝娜可鹽可甜的嗓音。
其中,傳唱最廣的是《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和甄嬛傳的片頭曲《紅顏劫》的調相同。詞卻現成,是晚唐詞人溫庭筠的名篇。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從前面三聯看,似乎女子生活美滿幸福,非常閒適慵懶,穿衣打扮無人催促。
可是,最後一聯,衣服上成雙的鷓鴣,反襯出女子的孤單。
你起床還是賴床,無人在意。你上妝後豔冠群芳還是姿色平平,你的所愛毫不知情,沒有前來約會的意思,只有上衣新貼的一雙鷓鴣作伴。
整首詞前後反差強烈,深刻勾勒了女主人的孤寂和悲涼。
難怪《甄嬛傳》,華妃責問安陵容,唱得不高興,是不是嫉妒自己和皇帝兩情繾綣,情深意重。
華妃是點歌者。安陵容卻唱自己:自己正處青春年華,嬌豔嫵媚,卻被皇帝忘在一角,愁怨堆積。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和詞人,非常精通音律,山西太原人。
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與李商隱時稱「溫李」。其詞注重文採和盛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與韋莊並稱「溫韋」。
820年,溫庭筠大約不到十歲,父親離世。兄弟姐妹四人和母親相依為命。
四年後,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接溫庭筠到陝西杜陵,也就是現在陝西西安三兆村南,與他的兒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因為段文昌工作變動,溫庭筠和段成式跟隨他,在江淮吳中一帶,以及荊楚和西川生活過。
所以,溫庭筠也是另一種旅遊達人,見過大千世界。
溫庭筠才華出眾,但是喜歡諷刺權貴,喝酒狎妓,替人考試,得罪了當權者,也引起很多人妒忌。
他科考常常落第,仕途坎坷,臨終做到國子助教。
所以,溫庭筠筆下的美女總是孤獨落寞,得不到欣賞。
安陵容用溫庭筠詞,表達自己不被皇帝寵幸的哀怨,非常合適。
年羹堯返回京城。雍正皇帝看在年羹堯的面子,也要和華妃朝夕相處,不至引起年羹堯反感和戒備。
欲擒故縱是雍正對付年羹堯的手段。雍正不會因小失大。
於是,雍正日日夜夜和華妃廝守一處。其他嬪妃都思念雍正。雍正最牽掛甄嬛。
甄嬛是後宮狀元,詩詞歌賦無所不精。
她和安陵容相似,都思念皇帝。安陵容是歌曲唱詞。甄嬛是彈琴說詞,她吟誦了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是北宋婉約派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儒客大家,學者稱為淮海居士,江蘇高郵人。
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策論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
但是,身為蘇軾的學生,每當蘇軾被貶謫,他也被連帶貶謫。
前前後後被貶謫,生活過的地方有浙江杭州、浙江麗水、湖南郴州、廣西橫州、廣東雷州。
青年時期的秦觀,曾經得到蘇軾提攜。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也欣賞秦觀,稱他的詩歌,清新似鮑、謝。
但是令秦觀聞名於世的,還是他的婉約詞。
這首《鵲橋仙·纖雲弄巧》就是代表作。
秦觀用牛郎織女一年只見一次的愛情,相思帶來的無限幽恨,表達了對短暫相聚的珍惜。
愛情重在質量。
甄嬛引用秦觀的詞,不是為華妃,而是說自己和皇帝即使相處機會少,非常珍惜每次相處,心意相通最重要。
華妃一直以為,雍正愛自己,是因為喜歡自己,喜歡自己貌美無敵,性格潑辣。
她從不知道,那是因為她的家世,因為她哥哥年羹堯戎馬倥傯的戰功。
這次,華妃準備給安陵容和甄嬛的難堪,被安陵容和甄嬛破解了。甚至,雍正聽到甄嬛的相思綿長,對甄嬛更加動心,更厭惡華妃了。華妃真是偷雞不成反啄把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