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華妃戲弄安陵容甄嬛弄巧成拙,她倆各憑一首詞反擊

2020-12-16 蕉櫻說

安陵容是《甄嬛傳》最佳歌手,演唱了很多歌曲《江南可採蓮》、《驚鴻舞》、《金縷曲》、《鳳凰于飛》,當然實際是姚貝娜可鹽可甜的嗓音。

其中,傳唱最廣的是《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

《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和甄嬛傳的片頭曲《紅顏劫》的調相同。詞卻現成,是晚唐詞人溫庭筠的名篇。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這首詞從前面三聯看,似乎女子生活美滿幸福,非常閒適慵懶,穿衣打扮無人催促。

可是,最後一聯,衣服上成雙的鷓鴣,反襯出女子的孤單。

你起床還是賴床,無人在意。你上妝後豔冠群芳還是姿色平平,你的所愛毫不知情,沒有前來約會的意思,只有上衣新貼的一雙鷓鴣作伴。

整首詞前後反差強烈,深刻勾勒了女主人的孤寂和悲涼。

難怪《甄嬛傳》,華妃責問安陵容,唱得不高興,是不是嫉妒自己和皇帝兩情繾綣,情深意重。

華妃是點歌者。安陵容卻唱自己:自己正處青春年華,嬌豔嫵媚,卻被皇帝忘在一角,愁怨堆積。

溫庭筠是晚唐詩人和詞人,非常精通音律,山西太原人。

唐初宰相溫彥博之後裔,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試,押官韻,八叉手而成八韻,所以有「溫八叉」之稱。

溫庭筠詩辭藻華麗,穠豔精緻,與李商隱時稱「溫李」。其詞注重文採和盛情,被尊為「花間詞派」之鼻祖,與韋莊並稱「溫韋」。

820年,溫庭筠大約不到十歲,父親離世。兄弟姐妹四人和母親相依為命。

四年後,溫庭筠父親生前好友段文昌,接溫庭筠到陝西杜陵,也就是現在陝西西安三兆村南,與他的兒子段成式,結伴共讀。

因為段文昌工作變動,溫庭筠和段成式跟隨他,在江淮吳中一帶,以及荊楚和西川生活過。

所以,溫庭筠也是另一種旅遊達人,見過大千世界。

溫庭筠才華出眾,但是喜歡諷刺權貴,喝酒狎妓,替人考試,得罪了當權者,也引起很多人妒忌。

他科考常常落第,仕途坎坷,臨終做到國子助教。

所以,溫庭筠筆下的美女總是孤獨落寞,得不到欣賞。

安陵容用溫庭筠詞,表達自己不被皇帝寵幸的哀怨,非常合適。

年羹堯返回京城。雍正皇帝看在年羹堯的面子,也要和華妃朝夕相處,不至引起年羹堯反感和戒備。

欲擒故縱是雍正對付年羹堯的手段。雍正不會因小失大。

於是,雍正日日夜夜和華妃廝守一處。其他嬪妃都思念雍正。雍正最牽掛甄嬛。

甄嬛是後宮狀元,詩詞歌賦無所不精。

她和安陵容相似,都思念皇帝。安陵容是歌曲唱詞。甄嬛是彈琴說詞,她吟誦了秦觀的《鵲橋仙·纖雲弄巧》。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秦觀是北宋婉約派詞人,被尊為婉約派一代詞宗,儒客大家,學者稱為淮海居士,江蘇高郵人。

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託身世,感人至深。長於議論,文麗思深,兼有詩、詞、文賦、策論和書法多方面的藝術才能,與黃庭堅、晁補之、張耒合稱「蘇門四學士」。

但是,身為蘇軾的學生,每當蘇軾被貶謫,他也被連帶貶謫。

前前後後被貶謫,生活過的地方有浙江杭州、浙江麗水、湖南郴州、廣西橫州、廣東雷州。

青年時期的秦觀,曾經得到蘇軾提攜。蘇軾贊他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也欣賞秦觀,稱他的詩歌,清新似鮑、謝。

但是令秦觀聞名於世的,還是他的婉約詞。

這首《鵲橋仙·纖雲弄巧》就是代表作。

秦觀用牛郎織女一年只見一次的愛情,相思帶來的無限幽恨,表達了對短暫相聚的珍惜。

愛情重在質量。

甄嬛引用秦觀的詞,不是為華妃,而是說自己和皇帝即使相處機會少,非常珍惜每次相處,心意相通最重要。

華妃一直以為,雍正愛自己,是因為喜歡自己,喜歡自己貌美無敵,性格潑辣。

她從不知道,那是因為她的家世,因為她哥哥年羹堯戎馬倥傯的戰功。

這次,華妃準備給安陵容和甄嬛的難堪,被安陵容和甄嬛破解了。甚至,雍正聽到甄嬛的相思綿長,對甄嬛更加動心,更厭惡華妃了。華妃真是偷雞不成反啄把米。

相關焦點

  • 甄嬛傳:明明是甄嬛救了安陵容父親,為什麼安陵容卻找皇后報恩?
    但姐妹之事無小事,沈眉莊和甄嬛也確實上心了,一番鬥智鬥勇之後,甄嬛最終救下了安比槐。可是一轉眼,安陵容不僅不感恩,反而投奔到了皇后旗下,這是為何呢?楊角風談《甄嬛傳》第20期:明明是甄嬛救了安陵容父親,為什麼安陵容卻找皇后報恩?一、運送軍糧的蔣文強臨陣脫逃,結果惹得皇上大怒,同為運送人的安比槐受到了牽連入獄。
  • 甄嬛傳中「黑白雙煞」安陵容與華妃
    前面講過電視劇甄嬛傳主要描寫雍正元年,十七歲的甄嬛和眉莊、陵容參加選秀,本來就是充個數,誰知無心插柳,雍正被她的智慧、端莊所吸引,最後三人一同入選;經歷過華妃的囂張跋扈,沈眉莊被冤,安陵容叛變,父親被文字獄牽連以及最毒蛇蠍皇后的步步緊逼陷害,使得天真的甄嬛慢慢變成了後宮精明的女子,經歷無數坎坷磨難
  • 甄嬛傳:甄嬛為了安陵容槓上夏冬春,不僅僅是想打抱不平這麼簡單
    #甄嬛傳#甄嬛參加殿選上場之前看到被夏冬春為難安陵容非常可憐,就主動上前幫安陵容打發了夏冬春,她見安陵容衣著寒酸兩耳空空還把自己的耳飾摘下來送給安陵容做見面禮,然後又隨手摘了一朵海棠花簪在安陵容的頭髮上,給了安陵容莫大的安慰和鼓勵,讓安陵容在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感受到一絲友好,於是安陵容就在這個時候把甄嬛當成好姐妹來看待了
  • 《甄嬛傳》甄嬛為什麼會對華妃的死感到不安!
    再以後由於皇帝專寵甄嬛,在雷雨夜丟下華妃去碎玉軒陪甄嬛,激起了華妃的殺意!自此以後,華妃憑藉著自己哥哥的功勳,榮升貴妃,借著皇帝皇后不在宮中,罰跪甄嬛,使甄嬛孩子掉落。皇帝沒有因此而重罰華妃,甄嬛卻對華妃懷恨在心!跟由於年羹堯的自恃功高蓋主,甄嬛和皇帝一起設計,除掉了年羹堯及其黨羽。華妃因此也大勢已去,甄嬛再借肅喜之手製造了火燒碎玉軒。
  • 甄嬛傳:難怪陵容會與甄嬛反目成仇,看甄嬛當初是怎麼對待她的?
    可實際上,這並非是出自甄嬛內心的,甄嬛扶持安陵容是迫不得已,心中有一萬個不願意。然而,當時的華妃虎視眈眈,已經成功構陷了一個沈眉莊,以「假孕爭寵」之罪把她禁足關押,剩下一個甄嬛唇亡齒寒、岌岌可危。華妃的下一個目標必是甄嬛無疑。眉莊審時度勢,建議甄嬛趕緊扶持安陵容上位,這樣就有個幫手了。雖然眉莊已經說得很明白,但甄嬛依舊極不情願。在原著原文中,甄嬛的心態一目了然:
  • 解析《甄嬛傳》安陵容:假如甄嬛不是女主,那安陵容也無法逆襲
    《甄嬛傳》中安陵容(陶昕然飾演)的結局其實看得挺難受的,在為安陵容嘆息的同時又覺得平凡如她,小門小戶出身的她從入宮時就註定了要失敗。安陵容像極了現實中的平凡的或者是卑微的女孩的縮影,可謂是平凡一生、卑微一生、悲慘一生。如果,當年的安陵容沒有入宮,她的人生是不是也可以相夫教子,安然一生呢?
  • 《甄嬛傳》浣碧對皇上有心思,甄嬛為什麼不引薦反而扶持安陵容?
    甄嬛在沈眉莊失寵,自己孤獨無依靠下,選擇將安陵容推薦給皇上,互惠共贏,在後宮穩據一席之地。既然甄嬛已經看出浣碧對皇上的心思,兩人是親姐妹,為何她選擇將安陵容引薦給皇上,而非浣碧呢?01:浣碧的身世。浣碧是甄遠道的女兒,但因其生母為罪臣,甄遠道不敢承認浣碧的身份,害怕甄家因此事受到牽連。
  • 《甄嬛傳》安陵容:為何把朧月給敬妃不給我養?甄嬛:你沒資格
    她們兩個小的時候就是朋友,之後一起進宮,安陵容對於甄嬛這個妹妹也是處處照顧,當初甄嬛沉迷於皇帝的愛情,也是安陵容將她拉到現實之中,從而避免甄嬛落得個粉身碎骨的下場,之後對於甄嬛也是處處指點,處處維護甄嬛,對於這個姐姐甄嬛很是依賴,也很是信任,兩個人之間相互扶持才能躲過後宮之中這些明槍暗箭。
  • 《甄嬛傳》安陵容和甄嬛的兩面人生:出身真的比努力更重要嗎?
    裡面絕大部分的角色都是以悲劇的命運收尾,尤其是出身卑微卻努力勵志的安陵容,她和甄嬛曾經是要好的姐妹,最後卻漸行漸遠,黯然離場,令人唏噓動容。那麼甄嬛和安陵容的兩面人生,難道僅僅是原生家庭的宿命論嗎?出身和努力,到底哪個更重要呢?阿耐曾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是她的宿命。
  • 甄嬛容得下方淳意,卻為何容不下安陵容
    今天說說甄嬛傳中的方淳意淳常在和安陵容和甄嬛的關係,要說勢利眼牆頭草,淳常在再明顯不過,但為何甄嬛偏偏容得下淳常在,而且由著淳常在鬧騰,缺容不下安陵容一點,非要至安陵容於死地。首先說說淳常在,淳常在表面看似天真無邪,實際也是慢慢的心思,牆頭草,順風倒。
  • 甄嬛既知安陵容心思細膩,為何還要把浮光錦轉手賞賜給浣碧?
    沈眉莊遭華妃陷害假孕後被皇帝褫奪封號降為答應又禁足在鹹福宮裡,看透了皇帝薄情寡義的她無心復寵只當自己是不中用了,便傳出消息去讓甄嬛扶植安陵容,讓她成為甄嬛新的幫手
  • 《甄嬛傳》:甄嬛何辜?又是什麼毀了安陵容的美好生活?
    《甄嬛傳》中有一個場面是甄嬛和秀女們殿選之前聚在一處,秀女們三五成群,甄嬛遇見了眉姐姐,還有此時溫順純良的安陵容。安陵容受人欺負,她挺身相助,那時的安陵容視她為姐姐。於是,在這勾心鬥角的皇宮中她們三人互相扶持,玩的要好。
  • 《甄嬛傳》第7期:安陵容承寵只是惘然,餘鶯兒站隊華妃
    所以陵容被皇上遣回宮,是正常的事,也是意料之中的事。關鍵是看,安陵容怎麼面對這樣面對結果。若是樂觀,那還好說,這次不行,下次就表現好一些。可偏偏,安陵容就是個敏感的人,把得失看得太重。前面的劇情中,餘鶯兒一出場就說領導欺負她這個新來的,所以她對於宮裡的禮儀了解得並不多,她的上位速度也在無形中讓很多嬪妃心裡不舒服,尤其是安陵容。
  • 《甄嬛傳》安陵容嗓子壞了之後,甄嬛為什麼不聽浣碧建議殺掉她?
    在《甄嬛傳》中,安陵容這個人物給我們論證了一個道理,看似懦弱,不作聲,出身低微的人,很可能真實的心計極高。安陵容吸引皇上憑藉的恰恰就是這他人無法相比,與純元皇后肖似的嗓子,可在她嗓子啞後,即將面臨的是失寵,以及在皇后一方並無較大的利用價值。
  • 甄嬛傳:比安陵容的「鸝妃」更諷刺的,是華妃的諡號和甄嬛的封號
    甄嬛在全力對付安陵容的節骨眼兒上恰遇安陵容強行懷上皇嗣,導致她不得不停止自己針對安比槐的計劃,反而還要被動地防止安陵容的碰瓷,著實令人不甘心,於是甄嬛便想著先從安陵容身上收點利息回來,在宜修皇后提議將安陵容晉升妃位的時候,順便請求皇帝給安陵容取個封號,事後就向皇帝建立了「鸝」這個字,說是符合安陵容的乖順溫柔的性情,皇帝聽後覺得有道理答應了
  • 《甄嬛傳》的10大生存法則,個個都是至理名言!網友:甄嬛都懂!
    華妃年世蘭之所以潦倒結束,那是因為她沒有明白《甄嬛傳》中的10大生存法則,而甄嬛全部明白了。第一,做人要有底線,心不能太軟。浣碧和甄嬛是同父異母的親姐妹,一心想飛上枝頭當鳳凰浣碧不僅投靠了華妃陷害甄嬛,甚至還想勾引皇帝入室為妃。浣碧的所作所為觸碰到了甄嬛的底線,遭到了甄嬛的絕地反擊。第二,人生如戲,真情真意無人懂,卻總是套路得人心。
  • 《甄嬛傳》安陵容的這幾個特點,註定她和甄嬛的姐妹情長遠不了
    再看《甄嬛傳》,又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不同的收穫。以前就覺得安陵容就是一個壞女人,現在再看安陵容,不僅覺得她讓人討厭,也讓人同情。她的心狠毒辣讓人討厭。她為了得寵,苦練歌技和冰嬉,不怕苦不怕累又讓人敬佩,同情。她從一開始的入選就和甄嬛認識,從而越走越近乎,越來越好。可是她的性格特點決定了她和處處比她優秀的甄嬛,姐妹情走不遠。
  • 甄嬛傳:夏冬春雖然跋扈,但也有後臺,為啥華妃敢賜她一丈紅?
    甄嬛傳:夏冬春雖然跋扈,但也有後臺,為啥華妃敢賜她一丈紅? 在甄嬛傳中,夏冬春因為安陵容不小心將茶水灑在了自己的身上,就極盡刁難,讓安陵容難堪,幸好甄嬛及時出現,解救了安陵容,彼時,甄嬛並不想被選進宮,她希望皇上能撂下牌子,這樣她就可以等待真正情投意合的人了,所以她根本不畏懼夏冬春是什麼人,心想著反正估計以後都見不到了,可誰也沒想到,幾個人都一起被選進宮了,甄嬛和安陵容都成了夏冬春所針對的人,她這邊囂張跋扈
  • 《甄嬛傳》中誰最有心機?不是皇后,不是安陵容,是年紀最小的她
    在《甄嬛傳》中,有著非常多的嬪妃,家世顯赫的華妃,相貌出眾的麗嬪,還有和皇帝的白月光純元皇后非常相似的甄嬛,這些嬪妃都是個性鮮明的。不過《甄嬛傳》是一部宮鬥劇,要說到劇中那位妃子的心機最深呢?大家的腦海裡可能已經有了合適的人選,但是其實,在這部劇中,心機最深的,其實是淳兒。
  • 甄嬛傳中安陵容逼死餘氏到底是為了誰?
    安陵容殺死餘氏表面看是給甄嬛幫忙,其實就是為她自己洩私憤.安陵容本人是一個心理極其陰暗的人,甚至連接受了甄嬛貴重禮物之後還憤憤不平,怎麼可能真心為甄嬛辦事情呢.餘鶯兒心中怨恨,便在華妃等人的指使下在甄嬛的藥食裡下毒。幸好甄嬛機警及時發現了此事。甄嬛將此事告知皇上,並在不經意間說出了自己除夕夜在倚梅園中祈福一事。皇上大怒,以「欺君之罪」將餘鶯兒賜死。餘鶯兒在冷宮中哭喊不止,要求再見皇上。大太監蘇培盛拿她也沒辦法,左右為難。這時安陵容來到了冷宮,建議蘇培盛效仿以前妃嬪不願就死的先例將餘鶯兒用箭弓勒死。蘇培盛聽了安陵容的話,很快就了了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