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奪冠》觀後感

2020-10-16 孝感審計

提升境界「想為」 勇於擔當「敢為」 增強能力「善為」

——電影《奪冠》觀後感

鏗鏘玫瑰最迷人,追夢健兒最美麗。電影《奪冠》不僅讓觀眾沿著時間的印跡,重溫中國女排姑娘們叱吒賽場的英姿和登上世界之巔的風採,還感受了她們的堅守和追求崇高目標的勇毅。影片展現的改革開放之初她們努力拼搏初露英姿、低谷時期臥薪嘗膽勇於革新、在輝煌之時精雕細磨永葆鬥志,無不不彰顯了這個團隊「想為、敢為、善為」的鬥志和擔當!

「想為」就是為了祖國的榮耀,甘願付出一切的堅強意志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她們把愛國主義作為底色,勇擔時代賦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創造著一個又一個輝煌!曾經讓全國人民振奮的「五連冠」後,中國女排進入時間的低谷。在2004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與俄羅斯的決戰中,中國女排在0比2落後的艱難局面下,上演了驚天大逆轉,時隔二十年再次獲得奧運冠軍。無論哪個階段,中國女排都以「振興中華」為信念,奮力拼搏,用令人熱淚盈眶的精神力量,發出頑強拼搏的時代強音,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努力拼搏,為國爭光」,同樣也是全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崇高信念。由此我想到我們一代一代審計人正是堅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了審計事業的發展前赴後繼,貢獻智慧。當今,中國進入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我們新一輩審計人更應增強「四個意識」,堅持「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忠誠履責、盡心盡責、勇於擔責,努力展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敢為」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無私奉獻、敢於爭先的奮鬥精神。電影中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場景:女排漳州訓練基地,一面水泥牆上布滿了姑娘們扣球留下的印跡,有的甚至是很深的坑。這正是她們「敢為」的見證!積厚成勢,因為敢於拼搏,一代又一代中國女排鑄就了堅實的基本功和勇不言敗的鬥志,用一個又一個勝利贏得尊重與讚賞。這種「敢為」的精神,既是時代的呼喚,也是事業發展的需要。「敢為」精神落實到審計事業中,就是要求審計幹部發揚釘釘子精神,就要實幹為先,遇到問題不迴避、不推諉、不拖延,特別是作為一線審計人員,要有「看我的」的覺悟和「跟我來」的擔當,要勇於接受挑戰,敢於面對困難,充滿推進工作不斷前進的勇氣和信念。

「善為」是以更大的決心和智慧破藩籬、涉險灘,開闢事業全新局面的精神。2016年里約奧運會上,中國女排逆境突圍,力戰塞爾維亞,時隔12年再次登頂。比賽過程中,郎平教練對隊員們說「要用腦子打球,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不謀全局者,不足與謀一域;不謀萬事者,不足與謀一時。正是這樣的「善為」,使得隊員們發揮出了訓練的水平。審計事業中的「善為」就是面對新時代賦予的新使命,要求青年幹部要勇挑重擔、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用新時代的標尺審視自己,在新徵程的熔爐中鍛造自己,勤於學習、勤於思考、勤於總結,腳踏實地,砥礪奮進,一步一個腳印,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做出實實在在的成績,為新時代審計事業新發展添磚加瓦。

「想為」提升境界,「敢為」體現擔當,「善為」增強能力!我們審計幹部必須要有熱愛祖國的情感、報效祖國的思想、服務大局的志向;必須有「打鐵必須自身硬」的底氣,敢于堅持原則、明辨是非,勇做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利劍」;必須有在困難中尋思路,在亂局中謀破局的智慧和能力。只要我們從自身作起,從細節作起,將愛國主義融入到學習、工作、生活中,堅決維護國家的榮譽利益與安全,從大局出發、理性行動,在守初心、擔使命中,才會在奮鬥貢獻青春力量,書寫無悔人生。

相關焦點

  • 勵志電影奪冠觀後感,看完讓人熱血沸騰,女排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
    今天和大家聊聊新上映的《奪冠》作為一個2004年就跟著老家兒凌晨兩點爬起來看雅典奧運會女排決賽的少年,我對中國女排真的可以說是充滿了感情,所以這次《奪冠》一經上映我就去看了,在看這部電影之前聽到不少關於這部電影坎坷上映之路的消息,所以看完之後我個人感覺這部《奪冠》還是值得一看的
  • ——電影《奪冠》觀後感-張峻齊
    ——電影《奪冠》觀後感 張峻齊 原本計劃在春節期間上映的《中國女 排》,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推遲到了9月。國 慶長假,我終於來到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更 名為《奪冠》的電影。
  • ——電影《奪冠》觀後感 - 張峻齊
    ——電影《奪冠》觀後感 張峻齊原本計劃在春節期間上映的《中國女 排》,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推遲到了9月。國 慶長假,我終於來到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更 名為《奪冠》的電影。《奪冠》講述了中國女排從 1981 年第 一次奪得世界冠軍,創造了五連冠的奇蹟, 之後 30 多年的風雲跌宕,到 2016 年里約 奧運會上,不負眾望,再創輝煌的故事。通 過電影鏡頭,真實地再現了幾代女排隊員 百折不撓、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
  • ——電影《奪冠》觀後感-張峻齊
    ——電影《奪冠》觀後感 張峻齊 原本計劃在春節期間上映的《中國女 排》,被突如其來的疫情推遲到了9月。國 慶長假,我終於來到電影院,觀看了這部更 名為《奪冠》的電影。
  • 國足球員《奪冠》觀後感:奪冠的背後是做好每一天
    國足球員《奪冠》觀後感:奪冠的背後是做好每一天
  • 《奪冠》太勵志,輔導孩子寫好觀後感,讓女排的精神永駐孩子心間
    國慶喜逢中秋,假期間帶孩子一塊兒觀看《奪冠》,讓孩子也領略中國女排的風採,意義非凡。《奪冠》太勵志!輔導孩子寫好觀後感,讓女排的精神永駐孩子心間。01觀後感的寫作方法指導陪孩子全程滿含熱淚看完《奪冠》,回家後馬上又輔導孩子寫觀後感,感恩有這樣正能量的電影和節目,滋養著我們,感動著我們
  • 足協包場看《奪冠》,國足球員一度落淚,中場大將發表觀後感
    北京時間10月6號,中國男足國家隊組織球員看了電影《奪冠》,大家都被電影中展現的「女排精神」感動了,一些國腳悄然落淚。 談到國足的這一舉動,《北京青年報》表示:除了精神上的適當放鬆,觀影的深層意義在於加深國足對「愛國主義、集體主義」重要性的認識,借電影傳遞正能量,激發隊員腳踏實地做好訓練,在比賽中奮發向上
  •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愛崗敬業--電影《編舟記》觀後感 2020-12-10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足集體觀看女排《奪冠》,倆國腳發表觀後感,引發球迷無情嘲諷
    日前,中國男足全體人員觀看了電影《奪冠》,學習「女排精神」,增強球隊凝聚力和戰鬥力。國門顏駿凌看完電影後表示自己在觀看過程中有些激動,尤其是看到年輕時候的郎平每天蹲槓鈴,達不到100公斤不能訓練,不禁讓他想起了自己小時候。顏駿凌直言會努力學習女排精神,將來對我們參加國家隊的比賽會帶來很強的促進作用。
  • 努力奮進在「奪冠」的道路上——電影《奪冠》觀後感
    渴盼已久的電影《奪冠》終於在國慶節前上映。但是那個電影主要講述的女排精神對國民大眾愛國情懷的影響,這次的《奪冠》主要講述的是中國女排的發展歷程。既有站上世界冠軍領獎臺的輝煌、又有連亞洲都衝不出去的低潮和尷尬;既有女排經典賽事的重現,也有刻苦訓練的場景;既有愛國情懷對郎平的譴責和召喚,更有體育道德風尚的職業精神......。
  • 2020年電影《奪冠》觀後感
    中國女排的歷史,是一條振奮幾代國民的奪冠之路,是為中國崛起而拼搏的標榜。電影《奪冠》回溯從1981年至2016年中國女排激情歲月:80年代初百廢待興的中國,女排是激揚國人自信的拼搏之軍;祖國日新月異愈加強盛的如今,女排是彰顯強國風範的王者之師。
  • 電影《生門》觀後感
    電影《生門》觀後感文/李秀芳早先觀看了電影《生門》,觀看後有同情、有氣憤,有悲哀,有無奈……有好多話要說。特地選擇今天——我的生日來記錄我的心聲。看過電影《生門》,我想對我的女婿、未來的兒媳、孫子孫女、外孫外孫女們說:請原諒我在愛你們之前,我會優先選擇愛你的妻子,夫君,父母,因為他們是我的血肉至親,是我身上掉下來還牽著我的心的肉!不用嫉妒,他們也會像我一樣愛你們,希望你們也像我一樣愛他們。回想起發生於2019年4月21日17時10分的地震。
  • 「文化打卡有券有禮」活動火熱進行中 發觀後感給我們或能贏禮品哦
    尤其是「十一」長假期間,不少市民紛紛留言表示:這次活動太給力了,無論是看演出、看電影還是辦電影儲值卡,都便宜了不少錢。目前,第二輪文旅消費券已告一段落,但大家觀影看演出的熱情不減,為給大家一個表達的出口,只要你上傳看電影、觀演出的觀後感,生活報團隊將進行篩選,並將精彩內容在龍頭新聞客戶端展示。
  • 今天下午,李鐵率國足觀看《奪冠》!主力國門觀後感:向女排學習
    今天下午,李鐵率國足觀看《奪冠》!主力國門觀後感:向女排學習 北京時間2020年10月6日星期二消息,中國男足最新一期集訓球員,在主教練李鐵的帶領下,集體在上海觀看了電影《奪冠》。
  • 石家莊市少年兒童業餘體育運動學校各項目隊員《奪冠》觀後感精彩...
    石家莊市少年兒童業餘體育運動學校各項目隊員《奪冠》觀後感精彩片段展示
  • 《奪冠》觀後感!
    《奪冠》全國熱映,開始知道這個電影的時候是看到鞏俐老師的形象,氣質、眼神、裝扮完全不是電影《無極》記憶裡的華貴女王,猶如本尊駕臨一樣的出現在眾人面前——就是郎平!《奪冠》女排的突起,是在1980年,那一年是中國歷史轉折的一年,我們常被稱為「八零後」因為至那一年開始國家實行鄧小平主席的改革開放政策,是時代的碰撞開始,外來文化流入,經濟飛速發展,打破了原有「大鍋飯」體制的過去,從抱著大錄音機的喇叭褲,到將足球場大的計算機拿在手心,這三十多年間,我們似乎丟掉了什麼?
  • 國足集訓解壓看電影《奪冠》,為什麼引起大家爭論?
    《奪冠》,為什麼引起大家爭論?我們知道這部電影《奪冠》是寫,內心肯定不高興,就好比讓日本人看當今的抗日神劇,李小龍拍的痛打日本人的《精武門》,肯定會引起巴西人的不高興,試想初次進入國足,就讓我們看這部如何擊敗自己國家隊的電影,他們能舒服嗎?
  • 電影《奪冠》觀後感
    在寫這篇影評之前,我也看了其他關於《奪冠》的影評論,但我的見解與想法似乎有些許不同。電影時間線從80年代的女排訓練開始,那一代的女排背負著那個時代更替的壓力,內心的煎熬可想而知。說實話,我以前對排球運動十分感興趣,自認為排球運動很簡單,但考完電影裡女排隊員的訓練後,我都快嚇死了,這也太苦了,遠離父母,背負著國家隊的壓力,沒日沒夜的訓練,身上還帶著傷,突然覺得此時此刻我前方的困難都不算什麼,沒什麼大不了。對女排的敬意油然而生。
  • 韓國懸疑驚悚電影《電話》觀後感
    我很熱衷於韓國電影,倒不是因為韓星有多麼的帥,而是很多劇情設計的確很棒,能夠真實的反應一些人性。當然了,電影都是靠情節推動的,如果一切都很合理,沒有這個沒有那個,我們還看什麼?一部真正抓住觀眾的心得好電影,不一定是具備恢弘場面,卻一定能真正讓我們的心隨之震顫,跟隨主角走入情節之中。總的來說,觀後感還是不錯的,感興趣的盆友趕緊準備小零食去觀看吧!
  • 電影《奪冠》觀後感:預期不太一樣,但情懷仍在,值得後期加分
    剛看完《奪冠》,感覺總和我的預期不太一樣。眾所周知,《奪冠》是從原來的《中國女排》更名而來。要不是疫情的影響,這部電影會在2020年的大年初一上映。正如導演陳可辛在上映後發表的感言,這部電影的製作與上映過程和中國女排姑娘們打比賽一樣,經歷了太多的不容易。如果陳可辛只是把這些比賽拍得好看,那這部電影充其量只能算是一部合格的「紀錄片」,而不是一部表現出中國女排精神的電影。電影中選擇的三場排球大戰,中日,中美和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