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時刻,亞太地區發生三件事情值得關注,雖然表面互不相干,但背後的目標都集中在中國身上。
第一件事,印度和越南在南海舉行軍事演習,越南甚至一口氣朝印度訂購了12艘艦艇。印度和越南雖然都是中國的鄰國,但是在我們的印象裡,很難將這兩個國家聯繫起來,然而最近,印越海軍突然展開合作,在南海舉行了一場名為「海上通行」的演習。按照印度人的說法,這是兩個在國防領域加強合作的一個標誌,也是為了促成兩國之間的戰略夥伴關係,當然,對印度人來說最重要的目的可能只有一個,那就是擴大對東協國的武器出口。
根據環球網報導,在這次軍演之前,越南一口氣朝印度訂購了12艘艦艇,最有意思的是,為了促成這筆交易,印度還十分貼心地向越南提供了一億美元的國防信貸額度來支付這批艦艇的費用,而且這筆交易還包售後,包括為越南訓練海上巡邏隊等。另外,在這次演習期間,印度還向越南提供了15噸人道主義的援助物資。
這就有意思了啊,不僅送物資,還借錢給你買軍艦,連售後服務都安排的妥妥的,印度人要是沒打什麼歪主意,誰信?至於印度人打的什麼歪主意,看完接下來兩件事,咱們最後再說。
第二件事,日本正極力推進美日首腦會談早日進行。根據澎湃新聞報導,近日,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對日本來說,當下的目標是早日舉行日美首腦會談,最好是在美國當選總統拜登正式就職後的1-2個月內實現。
茂木指出,因為拜登政府和川普政府的決策可能大不相同,日本十分期待美國接下來在全球發揮領導作用。此前,在美媒爭相報導拜登勝選後,菅義偉也是早早送上祝福的那一批,而且還力爭以「第一位」的名次和拜登通電話。另外,在談及中日關係和美日關係時,菅義偉曾表示,中日關係保持穩定至關重要,但是在日本的外交政策中,依然希望能獲得以美國為首的各國信賴。很明顯,在當美國跟班這件事情上,日本可謂是傾盡全力。
第三件事,臺灣出臺「擴軍」計劃,三年內增加5個後備役旅以應對解放軍。對岸當局鼓吹「大陸威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而每當傳出這種言論的時候,就代表臺軍要有新動作了,放在前幾個月,這種動作是從美國採購武器裝備,而這一次,對岸打算「擴軍」。
據觀察者網報導,近日,臺防務部門將領證實了一件事,那就是臺軍將新編北、中、南部地區三個預備役步兵旅,該計劃將在三年內全數完成。該將領指出,「擴軍」計劃的目的,就是為了強化第一線灘岸守備戰力,以應對解放軍的「威脅」。
不過有意思的是,這則消息剛流傳出來,就有臺軍官員給計劃「潑冷水」,稱這項改制只是應臺灣教召延長,並沒有實質的「擴軍」情形,而且臺灣後備軍人召訓比例偏低,所以這三個預備旅的人員來源還是個大問題。總結下來,這三件事情雖然表面上都是獨立的,互不相干,但仔細分析,就會發現背後都有一條暗線,那就是美國。
首先,印越合作,而且軍演場所還是南海,這背後必然離不開美國的煽風點火,我們有理由認為印度這次對越南大獻殷勤,很可能打的就是聯合以遏華的歪主意,而這也是美國印太戰略的核心。
其次,關於美日關係、中日關係,菅義偉的表態應該很明確了:中日關係雖然很重要,但對日本來說,最關鍵的仍然是美日關係。可以預料到,未來日本大概率會參與美國的印太戰略,採取遏制中國的行動。
最後,對岸當局仍然執迷不悟,繼續採取對大陸強硬的一個態度,來反抗兩岸統一的歷史潮流,這背後肯定是離不開美國的支持,或者說,對岸當局的這個動作也是為了討好美國,得到更多支援。
所以說,這三件事雖然發生的時間、地點都不一樣,但是都和美國有關,目標直指中國,而他們的實質還是中美關係的縮影,隨著拜登上臺的日子越來越近,未來的形勢也會更加複雜,這是一場對中國的考驗,我們應該時刻準備著,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