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們做的相同的事情就是過年過節都要拜神拜祖先,而怎麼拜呢?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次拜的時候都是需要燒香,你只是知道燒香,只知道一次要燒三炷香,但是你知道為什麼要燒香,為什麼要燒三炷香嗎?
相傳,燒香這個習俗起始於周朝,人們生煙祭天,也稱「煙忌」。「煙忌」指點火生煙,以香菸祭神。是依據「火曰炎上」的特性使神明韻享祭品(火曰炎上指火在燃燒時發光放熱、蒸騰上升的現象)。人們通過燒香的方式向神明表示著尊敬,這是一種人與神明溝通的一種渠道,也是一種禮儀。但是人們燒香都是燒三炷香這是為什麼呢?又有何含義呢?就讓易文老師為你解惑吧!
香在佛教中被稱為「佛的信使」,在道教中一般都是都是燒三炷香,當然也有一炷香的,一炷香代表著一心一意的敬人祖。三這個數字好像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著特殊的含義,比如三顧茅廬、三人行必有我師、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等等。其實這裡的「三」不是一個具體的量詞,而是一種「極大」的詞。而在這裡「三」指天、地、人或是佛、法、僧。上香時第一根香敬蒼天,希望老天爺保佑我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第二根香要敬大地,希望大地保佑人們平安;第三根香呢就是要敬我們的先祖了,希望他們在另一個世界能夠保佑後代,其實這三支香也表達了一種對先祖的懷念和感恩。
在道教中還講究著「香不過寸,過寸神不信」這是什麼意思呢?香分兩種,一種是殿主燒香,此為立香,以三炷為準,插於香爐中,支香要插直、插平,彼此之間的距離要平等,每一炷之間的距離以不過寸寬為合格,也有著誠心的意思。另一種香是壇主拈香,此香味檀香,這種香及其講究,要求每柱香長短粗細的長不過寸,粗不過分。
燒香時要心平氣和,亦要心地正直,要存心,這也是燒香的基本規矩。燒香作為一種心裡寄託,善男信女們常常祈求升官、錢財、姻緣等這也無可厚非。但你知道嗎是它的本意並不是這樣,在佛教中香代表戒、定香,燒香是提醒我們戒和定,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三炷香也被稱為戒香、定香、慧香。第一柱香,表示在佛的面前表決心戒掉自己的惡習和妄念;第二柱香,希望自己能夠入定;第三柱香,祈求自己能夠得到智慧。
你還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和傳統文化小知識嗎,請關注朝運萊,易文老師將持續帶你領略不一樣的國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