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月亮-地球親密的小夥伴

2020-12-12 地理天下

知地理,行天下,小夥伴們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而且十分有趣的學科,它與我們的生活關係密切。

人類的探索不僅局限於我們居住的星球,向外太空孜孜不倦的發現探索之路。

隨著我國嫦娥5號的成功,回憶起人類探月的歷程。

首先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

由於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周期相等(稱為潮汐鎖定),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在地球上,一個月裡不同時間看到月亮形狀不盡相同。

月亮本身不發光 它只能靠反射太陽光被我們看到 當月亮圍繞地球公轉時 由於位置不同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不是總能完全對著地球 所以會有月相的變化 上弦月和下弦月 都是月亮朝著地球的一面只有一半被太陽照亮 而被太陽照亮的另一半在月球背面 我們看不到。

人類飛向太空的夢想,有文字記載的至少有數千年。古代中國就有"嫦娥奔月"、敦煌莫高窟"飛天"圖案等美麗的傳說。西方航天學界認為,中國明朝人萬戶為人類第一個嘗試用火箭飛天的人,並將月球上一座環形山命名為"萬戶",以表紀念。月宮,嫦娥,玉兔,吳剛,桂樹等……特別是西遊記的神話故事裡,也有月亮的一筆,在西遊記裡,特別寫到天宮,孫悟空自由自在的遨遊在太空裡,激起了後人對天宮的無限遐想,這應該是最早的探索太空的人吧?

月球是第一個人類曾經登陸過的地外天體。1958年美國和前蘇聯發射的月球探測器都宣告失敗。1959年前蘇聯和美國分別成功發射了「月球號」和「先驅者號」月球探測器。1969年美國的阿波羅-11號實現了人類首次載人登月,相繼阿波羅-12、14、15、16和17號實現載人登月,一共有12名美國太空人登上月球開展科學考察、採集月球樣品和埋設長期探測月球的科學儀器,共帶回地球381.7千克月球樣品,大大增長了人類對月球起源、演化的認識。迄今為止人類只有這12名美國太空人登上了地球以外的天體。截止2019年9月,我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有楊利偉、費俊龍、聶海勝、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劉洋、劉旺、王亞平、張曉光、鄧清明、陳冬。每個人都為他們感到高興和自豪,見證了偉大的祖國發展迅猛,繁榮昌盛。

小夥伴們,好好學習,未來不僅僅是探月,太陽系其他(地球除外還有7大行星),一一等待我們探尋 ,還有更廣闊浩瀚的銀河系等著去探尋……

相關焦點

  •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帶你認識月亮的變化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帶你認識月亮的變化時間:2020-12-18 10:57   來源:遊俠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帶你認識月亮的變化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的圓缺變化是由什麼引起的?
  • 「天狗"要來吃月亮了,新疆的小夥伴千萬別錯過…
    圖片來源網絡7月17日凌晨那隻愛吃月亮的"天狗"又要來啦!作為自然界的一種現象,當太陽、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幾乎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地球在太陽和月球之間),太陽到月球的光線便會部分或完全地被地球掩蓋,這就會發生月食。按月亮被遮擋範圍的不同,月食分為月全食、月偏食和半影月食。當月球只有部分進入地球的本影時,就會出現月偏食。月偏食發生時,月亮將呈現一半白色,一半古銅色的美麗「模樣」。
  • 月亮滿月之時電力十足?月亮不是死氣沉沉的?專家:認識有所改變
    月亮滿月之時電力十足?月亮不是死氣沉沉的?專家:認識有所改變文/曦軒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這兩天的月亮可謂是又大又圓。我們到知道月亮是不會發光的,月亮有光亮是因為其對太陽光的反射。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會認為月亮是一個死氣沉沉的星球,沒有生機。
  • 研究發現月球一直在遠離地球,那恐龍時代的月亮有多大呢?
    地球與月亮作為古老的兩顆星球,一直相伴存在。但是,根據科學研究發現,隨著時間的不流逝,月亮與地球之間距離處於趨離狀態。目前地球和月亮之間約有近38.5萬千米的距離。那麼,如果月亮按照3.82釐米/年的速度運行,最早的恐龍時代可以看到多大的月亮?
  • 嫦娥奔月:古人對月亮的認識有多高明?
    毫無疑問,嫦娥探月工程有助於人們認識更為真實的月球。儘管真實的月球和古代的神話傳說、古人的絢爛想像全然不同——比如看不見神話人物,看不見蟾蜍、玉兔……但是這並不意味古人缺乏月亮深刻的認識。古人對月亮的科學認識體現在很多方面,比如月球引力引發了地球上的潮汐;月亮憑藉太陽照射形成反光而明亮,「秉日之光而見其體」;月亮為屬陰,為極寒之地,被稱之為「廣寒宮」(正負150攝氏度溫差);古人還按月亮的運行制定了曆法,包括陰曆、陽曆
  • 地球未來或擁有一批太空「護衛」,是「迷你月亮」?
    從古到今,月亮一直陪伴在地球左右,似乎從來沒有「兄弟姐妹」。但其實,還有一些「迷你月亮」,也曾經繞地球運轉,「任職」地球衛星一段時間後,飛向星際空間。什麼是「迷你月亮」?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會被認為是「迷你月亮」?這些「迷你月亮」有哪些科學研究價值?帶著這些問題,科技日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副研究員趙玉暉。
  • 今年中秋月亮「瘦」了!原因竟是地球和月亮「異地戀」......
    由於月地之間距離不一樣,地球上人們眼中的月亮也就有了大小之分,「大月亮」和「小月亮」兩者視直徑相差八分之一。月球繞地球公轉每繞一周都各有一次遠地點和近地點。10月4日凌晨1時22分,月球過遠地點,此時月地之間的距離為40.6321萬公裡,是全年當中月球距離地球第二遠的一刻。因此,今年中秋月比其他月份的滿月看上去明顯「瘦」一些。
  • 在地球上看月亮像白玉盤,那在月球上看地球,又是什麼樣子的呢?
    很多人都說是月亮照亮了夜行的人前進的路,其實這是不正確的說法,因為月亮是地球的衛星,它不會發光,只有恆星會發光,而我們看到月亮會發光,只不過是因為月亮發射了太陽的光線。我們都知道太陽系最大的星球是太陽,它佔整個太陽系質量的99.86%,月球就比較小了,但是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和太陽的體積都是差不多大的,體積只有地球的49分之一,之所以兩者看起來差不多,那是因為太陽距離地球實在太遠了,足足能達到1.5億公裡,而月球離地球只有38萬公裡,正是這樣的距離造成了視覺上的差異。
  • 扁平地球協會不僅認為地球是扁平的,而且認為存在一個反月亮
    在日食的情況下,正是月亮阻擋了太陽光進入地球表面,導致在一天中某些地方完全(或部分)黑暗。另一方面,月食是當地球阻擋太陽光照射月球表面時發生的。月食發生的原因與日食相同,即三個物體(太陽、地球和月亮)以(某種程度上)直線方式對齊(參考下圖)。這種結構,也被稱為syzygy,其結果是中心體(在月食的情況下是地球)屏蔽了終端體(月球)的太陽光線。
  • 月亮和地球之間距離越來越大.是不是宇宙膨脹引起的?
    月球是距離地球最近的星球。平常月亮距離地球大概是40多萬公裡,由於月球環繞地球運行是一個以一個軸心為主的橢圓形的軌道,因此,月球距離地球最遠比最近時多5萬公裡。月球與地球之間的距離的確在慢慢變大,大約每年遠離地球3.8釐米,幾萬年後,我們看到的月亮甚至會比太陽還小。但地月之間距離的改變並不是由於宇宙膨脹引起的,而是因為潮汐現象。
  • 英文外刊,如果地球,有兩個月亮會怎麼樣?
    如果地球有兩個月亮會怎麼樣?So What? Even I have my two lollipops,I lick them every day.那又怎樣?即使我有兩個棒棒糖,我可以每天都舔它.那將是肥胖的奧姆.薩姆,這將是兩個月亮最明顯的影響。我們的夜晚將更明亮,對天文愛好者和天文學家來說,這無疑是個壞消息。
  • 為什麼月亮離地球越來越遠了?天文學家給出了答案,看完恍然大悟
    圖片中一個畫素寬度對應至實際上500公裡的距離很容易認為月亮的存在是理所當然的,這是相當危險的。太陽也是。然而,當月亮不再永遠掛於天空,地球上的生活將和現在截然不同,對我們人類來說也不是好事。然而,我們唯一的天然衛星—月球—事實上正在離地球越來越遠。它的運行軌道每年都在變大。潮汐力的影響月球已經圍繞地球旋轉45億年了,由於地球的質量更大,相對的,它給月亮的引力遠大於月亮給它的。這意味著地球一直相對強烈地拽著月亮靠近自己。這就造成了潮汐力和海洋上對應的潮汐。
  • 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和更大的天體結構怎麼轉?
    有人問:月亮圍著地球轉,地球圍著太陽轉,太陽又是圍著誰轉?其實從月亮到地球再到太陽,它們並不是圍繞著某個天體在轉,而是圍繞著共同的質量中心旋轉,知道了這一點,就知道更大天體結構旋轉的秘密了。所有的天體都是在萬有引力作用下運動。
  • 《精靈寶可夢:劍/盾》月亮伊布怎麼樣 月亮伊布介紹
    導 讀 在《精靈寶可夢:劍/盾》最新的DLC冠之雪原中新增了二百多隻寶可夢,月亮伊布身上的環狀花紋能夠在夜晚時分發光
  • 科學家揭示第二顆「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地球未來或有一批太空...
    從古到今,月亮一直陪伴在地球左右,似乎從來沒有「兄弟姐妹」。從動力學上講,它處在繞地球運動的軌道上,受到的主要作用力為地球的引力。」  為何其他靠近地球的小型天體不能稱為「迷你月亮」?趙玉暉表示,因為這類天體主要受到太陽引力作用,繞太陽運轉,只是恰巧在某個時刻與地球距離比較近或者繞太陽運轉的軌道與地球的軌道比較接近。
  • 黑色月亮,血色月亮,藍色月亮和超級月亮
    黑色的月亮,血色的月亮,藍色的月亮:這些奇怪的月亮名字是怎麼回事?黑色月亮、藍色月亮、血月、超級月亮--所有這些月亮類型有什麼不同?我們下面有一個快速指南,可以幫助你區分月亮和月亮。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名稱指的是月亮的位置或相位與公曆之間的某種聯繫。這些根本不是科學術語,它們不是天文學家使用的。黑月亮。黑月亮有多重含義。一個常用的定義是一個月內的第二個新月。
  • 月相為何有盈有虧,月亮又為何始終將一面朝向地球?
    月球控制著我們的潮汐漲落,導致了地球上絕美的日食,而且我們似乎能從月球上看到一張人臉。更使我們著迷的是,月亮甚至會改變形狀!圖解:仲夏早晨,一輪滿月落在聖戈戈戈尼奧山(加利福尼亞州)後面。如果你曾去花時間觀察過月亮,你就會發現每天晚上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都是不同的。有時,它似乎變小了。更多的時候,它似乎還在增長。我們都知道月亮會改變形狀,但是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
  • 「超級月亮」與元宵節相逢
    沒關係,今晚,「超級月亮」將陪你共度元宵佳節。 2月19日17時02分43秒,月球和地球將進行本年度「最親密接觸」,凌晨時分將迎來最佳賞月時刻,你準備好了麼? 【少時不識月——啥叫「超級月亮」?】 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不過,2017年、2018年,一輪滿月每年都會在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準時在窗前升起,今年也不例外。 更讓人驚喜的是,今晚出現在夜空的,將是「超級月亮」。 什麼是「超級月亮」?這個詞語是由美國佔星師理察?
  • 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陽差不多大,那從月球上看地球也一樣大嗎?
    月球作為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陪伴地球有數十億年了,可以說它參與了地球生態的形成,參與了地球生命的誕生和進化演化。
  • 科學家揭示第二科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地球未來或有一批太空「護衛」
    未來10年會發現大量迷你月亮【科學家揭示第二科迷你月亮部分特徵 地球未來或有一批太空「護衛」】何為「迷你月亮」?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行星科學與深空探測實驗室副研究員趙玉暉介紹道:「『迷你月亮』是指像月球一樣繞地球運動的、尺寸較小的天體。從動力學上講,它處在繞地球運動的軌道上,受到的主要作用力為地球的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