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相為何有盈有虧,月亮又為何始終將一面朝向地球?

2021-02-08 天文在線

你有沒有想過……

為什麼月亮會改變形狀?

月相是什麼?

月球的黑暗面又是什麼?

圖解:在北半球看見的月相,在南半球看見的每一個都會是上下左右倒置的。

人們對於月亮總是非常著迷。並且我們有充足的理由去使自己沉迷於那一抹銀色!月球控制著我們的潮汐漲落,導致了地球上絕美的日食,而且我們似乎能從月球上看到一張人臉。更使我們著迷的是,月亮甚至會改變形狀!

圖解:仲夏早晨,一輪滿月落在聖戈戈戈尼奧山(加利福尼亞州)後面。

如果你曾去花時間觀察過月亮,你就會發現每天晚上我們看到的月亮形狀都是不同的。有時,它似乎變小了。更多的時候,它似乎還在增長。我們都知道月亮會改變形狀,但是你是否曾經想過為什麼?

圖解:在阿波羅8號任務,於1968年的聖誕夜從月球看見的地球。非洲在日沒的邊界線上,美洲在雲層之下,在邊界線末端左邊的是南極大陸。

其實,我們看到的形狀取決於月球的位置。當月球繞地球旋轉時,它會反射太陽光。從地球上,我們只能看到月球正面對著我們的一面。我們在任何一個夜晚,看到的月亮的形狀取決於此時在月球的公轉周期中反射的太陽光有多少。

月球的形狀被稱為月相。月相的改變發生在月球公轉的過程中,公轉周期持續約27天。在月球公轉周期伊始,月球位於地球和太陽之間。在此階段,月球反射太陽光的一側背對著地球,因此我們根本不能看到月亮!這個階段我們稱之為「新月」。

當月亮開始旋轉時,我們每晚都能看到比前一天更為完整的月亮。在此期間,月球正在"打蠟",這意味著它似乎正在變得更大。當它還是新月時,它看起來就像天空中的一個小彎鉤。當然,整個月球仍然存在,但是由於月球在其旋轉周期中的位置原因,導致我們只能看到月球反射太陽光的那一小部分。

在農曆月球旋轉周期的中間時刻,地球位於太陽和月亮之間,所以我們可以在夜晚看到整個月亮。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滿月。偶爾在滿月期間,地球會在月球表面投下陰影,造成月食。

滿月之後,月亮似乎在縮小。當月亮接近其周期的終點時,我們每晚能看到的部分越來越少。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會稱之為「月虧」。在月球公轉周期接近尾聲時,它又變回了天空中的一彎新月。最後,月亮到達其旋轉的終點,周期再次從新月開始循環往復。

您是否聽說過月亮的「陰暗面」?許多人認為月球的背面永遠不會看到陽光。然而,事實並非如此。當月球圍繞地球旋轉時,它也像地球一樣,在它自己的軸上進行自轉。然而,月球的自轉要比地球慢得多。自轉所需的時間和公轉時間大致相同,都是27天。由於月球的自轉速度與公轉速度相同,因此月球的同一側始終都面對著地球。而我們從未見過的一面則被稱為"陰暗面",因為它不能從地球上看到,但它確實照得到陽光,就像月球的其他部分一樣!

你見過月亮的陰晴圓缺嗎,你見過星星的運動軌跡嗎?如果你曾細心留意,就會發現夜空是如此的迷人。如果下次您在晴朗的夜晚外出時,請務必抬頭!您也許會瞥見一些迷人的新事物!

參考資料

1.WJ百科全書

2.天文學名詞

3.wonderopolis-治於神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月亮為什麼總是一面朝向地球?潮汐是如何形成的?
    月球一面朝向地球也正因為如此,千百年來,月球的背面對人類十分神秘。直到近代,人類發射了許多的人造衛星,才終於揭開了月球背面神秘的面紗。在地球朝向月亮的一側和背離月亮的一側,會形成月亮潮的漲潮,這種潮水稱為太陰潮。在農曆初一(朔)和農曆十五(望)的時候,太陽、地球、月球在一條直線上,此時太陽潮和太陰潮的漲潮相互疊加,就會形成大潮。但如果太陽-地球、地球-月球連線相互垂直,就會造成太陽潮和太陰潮相互抵消,形成小潮。
  • 月相圖說
    當月亮運行到太陽和地球之間時,月亮被太陽照亮的半球必然背對地球,日月同升同落導致人們看不到月亮,我國曆法自古將這一天稱為新月(即朔日),定為每一歷月的初一。新月過後月亮順著地球自轉方向運行,亮區逐漸轉向地球,大約每到初三初四的傍晚,人們可看到弓背朝向夕陽的一絲銀鉤出現在西部天空,這種月相稱為娥眉月。隨後月亮在空中逐日遠離太陽且亮面繼續增大,到了每月初七初八凸面向西的半個亮區對著地球,月相稱為上弦月。上弦月於太陽即將消失在地平線下時處於中天位置。上弦月後的初九至十四左右又日漸增大的月亮稱為盈凸月。
  • 為何白天也能見月亮
    白天耀眼的太陽自東向西運動普照大地,夜幕降臨,則是星星、月亮的舞臺。太陽和月亮似乎不會碰面,但有的時候月亮也會在白天悄悄現形,形成日月遙望之景。為何會出現如此奇妙的景象呢?地球上每天能夠看到的月亮大小取決於當天的月相,每一天的月相都會有變化。
  • 答:為什麼月亮繞地球一圈27天,一個月卻不是27天?
    眾所周知,從地面上看,月亮有「陰晴圓缺」的變化,我們稱之為「月相」,這是因為月亮的「亮」是反射的太陽光,而巨大的地球本身會對太陽光進行遮擋,光被遮住一塊,反映到月相上就是朔月-上弦月-滿月-下弦月-朔月的周期變化。
  • 月相的變化規律,從朔到晦,從新月到殘月,月過中秋
    這是千年之前大詩人李白表達對故人 的思念之情,李白對月亮是情有獨鐘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水調歌頭和峨眉山月歌裡面都有個月相小知識。月有陰晴圓缺:月球環繞地球公轉時,地球、月球、太陽之相對位置不斷規律地變化,使觀測者從不同角度看到月球被太陽照明之部分。半輪秋:半圓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其實峨眉月也算一種月相。
  • 為什麼月球總是一面朝向地球,一圖看懂潮汐鎖定!
    自古以來,由於月球自轉和公轉周期相同,導致月球只有一個「正面」朝向地球。地球上的人們從來沒有看到過月球背面。NASA的深空天氣探測衛星在150萬千米外日地拉格朗日點「定點」觀察而來的月球掠過地球,可以明顯看到月球只有一面對著地球(圖源:NASA)不管是初一還是十五,不管是看到一丁點月球還是看到全部的月球(不同的月相)
  • 《月亮的形狀會改變》教學指南
    第3單元:地球和太陽系1、知道月亮本身不發光,它是靠反射太陽光發亮(太陽把月亮照亮了);2、了解月亮形狀會改變的原因:隨著太陽、地球、月亮三者所處位置的不同,月亮反射的太陽光的面積大小也會不同,所以我們看到月亮(反光部位)的形狀也會不一樣。
  • 月球的一面永遠朝向地球,月球真的不能自轉嗎?
    月球目前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在45億年前形成,雖然月球伴隨著地球經過了漫長的時間,但月球卻只向地球展示唯一的一面。與地球和太陽的關係不同,由於地球自轉速度和公轉速度不同,地球可以360°接受太陽光的照射,從而讓全球環境處於一個平衡狀態,而月球始終只有一面向著地球,這是因為月球不能自轉?
  • 【地理探究】什麼是月相?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
    月球繞地球運動,使太陽、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對位置在一個月中有規律地變動。因為月球本身不發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見發亮部分是反射太陽光的部分。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陽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陽光。我們從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陽直接照射的部分,這就是月相的來源。月相不是由於地球遮住太陽所造成的(這是月食),而是由於我們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陽照到發光的那一部分所造成的,其陰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陰暗面。
  • 濃情中秋,波特英語帶你一起解讀神秘的「月相」!
    波特英語高新校區學生Edgar貢堃洛(10歲)為大家介紹月相變化Waxing Gibbous 盈凸月(農曆初九至農曆十四左右):約在農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觀察者看到月球西邊被太陽照亮部分大於一半,即為凸月。
  • 月相變化
    今天的月亮還是和千年前一樣陰晴圓缺不停變換。那麼為什麼月亮會有這種變化,有著什麼規律呢?本文給您慢慢道來。 月球是距地球最近的自然天體,也是距地球唯一的天然衛星,它在不斷的圍繞地球公轉。公轉方向:同地球的自轉和公轉一樣,自西向東,北極上空看逆時針,南極上空看順時針。公轉周期:平均27.32天。月相的變化周期29.53天。
  • 認識月亮-地球親密的小夥伴
    首先月球,天體名稱,人類肉眼所見稱為月亮,中國古時又稱太陰、玄兔、嬋娟、玉盤,是地球的衛星,並且是太陽系中第五大的衛星。由於月球的自轉與公轉的周期相等(稱為潮汐鎖定),因此月球始終以同一面朝向著地球。地球海洋潮汐的產生主要是由於月球引力的作用。
  • 浪琴新品,讓月相觸手可及
    科學研究證明,沒有月亮,地球就不會是現在這樣:月球的引力讓地球保持穩定,如果沒有月亮,地球的旋轉軸在幾百萬年之後會傾斜85度;月球的引力讓地球旋轉減速,如果沒有月亮,地球將快速繞軸自轉,每一天的時間僅為六小時;如果沒有月亮,潮汐會大大減弱,海洋運動變緩,眾多海洋生物面臨滅頂之災。科學還證明,月亮會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例如在滿月時,睡眠困擾、夢遊症和攻擊性會增加。
  • 100年中僅會出現6次 今年農曆六月的月亮為何十四圓?
    100年中僅會出現6次 今年農曆六月的月亮為何十四圓?時間:2020-08-02 23:4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00年中僅會出現6次 今年農曆六月的月亮為何十四圓?
  • 月亮為什麼總是一面朝著地球?潮汐是如何形成的?
    月球在圍繞地球公轉時,也在自轉。在恆星參考系下,月球公轉時間是27.32天,自轉周期同樣也是27.32天,於是就造成了月球總是一面朝著地球。與太陽潮類似,月球對地球的吸引力和慣性離心力的合力就是月球的引潮力,而且由於月球距離地球更近,月球的引潮力比太陽更大。在地球朝向月亮的一側和背離月亮的一側,會形成月亮潮的漲潮,這種潮水稱為太陰潮。
  • 【中秋地理】為什麼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每逢農曆初一,月亮運行到地球和太陽之間,月亮被照亮的半球背對地球,此時看不到月亮,叫做「新月」,也叫「朔」;到了農曆十五、十六,月亮亮的一面朝向地球,此時可以看到圓圓的月亮,稱為「滿月」,也叫「望」。但同是初一,「朔」可能發生在凌晨,也可能發生在晚上,月亮最圓滿時的「望」最早可發生在十五日的凌晨,最遲可出現在十七日的早上。  陰曆以月亮繞地球運轉規律而制定,它與月相對應的很準確。而農曆是綜合陰曆、陽曆的優點混合而成,這就難免存在誤差。當人們把農曆初一定為「朔」時,「望」則要視月球運轉情況而定,通常它會出現在農曆十五、十六兩天。
  • 月相大揭秘!今天來告訴你為什麼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會不一樣!
    她告訴我,如果在南半球的國家觀察月亮,它的月相會呈現出船的形狀,而非我們所熟知的新月狀。嗯?她是在跟我開玩笑嗎?難道全世界看到的不都是新月狀的月亮嗎?圖源:pixabay圖解:地球克裡斯汀:你的朋友是對的,新月的方向取決於個人觀測時的緯度(但是新月的大小是無法改變的)。
  • 月相與月食有何關係?月相周期對12星座影響分析
    每月、每日總會準時查看星座運程的你,對太陽星座可能早已了如指掌,甚至對上升星座或月亮星座等進階星象知識也有所涉獵,但你又是否知道,月相(Moon Phase)對星座運程又有什麼影響?當月亮漸趨飽滿(進入上弦月階段),雖然要花上一定的時間,但你的改變將跟月光一樣變得可視,不要太急著一步登天呢。你在新月期間訂下的目標,正一步一步前進中,你可能會無奈,暗戀對象怎麼還是無動於衷?即使已提早到達職場,但上司怎麼還是看不見你的努力?別因此發怒、放棄,你才剛剛開始出發啊。
  • 月相大揭秘!今天來告訴你為什麼南北半球看到的月亮會不一樣
    第(2)題,月地平均距離約38萬公裡,故2010年中秋時,為月球距離地球的遠日點附近,故公轉速度較慢。       第(3)題,材料反映2010年中秋為秋分日,故全球晝夜平分,上海晝夜等長;上海市正午太陽高度最大時為夏至日;錯誤;滿月時,日月為此起彼落;故選C項。下圖為北半球中緯度某地,半個月內清晨6點出現的月相示意圖。
  • 【微專題】 月有陰晴圓缺
    隨著月亮相對於地球和太陽的位置變化,就使它被太陽照亮的一面有時對向地球,有時背向地球;有時對向地球的月亮部分大一些,有時小一些,這樣就出現了不同的月相。 每當月球運行到太陽與地球之間,被太陽照亮的半球背對著地球時,人們在地球上就看不到月球,這一天稱為「新月」,也叫「朔日」,這時是農曆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