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一項專利需要多久?成功獲得一項專利需要投入多少精力?今天小編帶你們來看咱西理工「大神」!
他在研一就申請了二十餘項國家專利,九項專利獲批,其中一項專利參展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
期間還發表SCI一篇、中文核心一篇……
他就是西安理工大學土木工程建築學院結構工程方向研二學生——白恆宇!
興趣導航,創新飛揚
白恆宇本科就讀於我校土木工程專業,本科畢業後繼續在我校攻讀研究生。大三時,他偶然得知專利屬於科研成果,便盤算著:「自己是不是也可以試一試呢?」於是他開始有意識的關注專利申請的程序和專業知識儲備,自此與專利申請結下「不解情緣」。「有這念頭其實有兩個原因,一個是我是覺得申請專利的過程中,自己肯定能多學些專業知識,再一個是我自己本身很喜歡做一些小發明,很想讓自己的作品得到改進和認可。」說起與專利的「美麗邂逅」時,白恆宇如是說。
明確了自己的目標後,他開始著手於查找各種相關的資料,由於對專利申請的相關事宜還不夠了解,他開始求助於馬輝老師,「我找到我當時的班級導師也就是我現在的研究生導師——馬輝老師求助了解,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開始對智慧財產權的相關政策和申請程序進行更深的了解。」馬輝老師也十分支持白恆宇申請專利,還給他分享了很多範稿,交流他多年的科研心得。
說幹就幹!在對專利申請的流程和要求有一定了解後,他正式走上了自己的「大神」養成之路。白恆宇沉迷於發明創造的世界裡無法自拔,每天閱讀大量的專業文獻、書籍去豐富自己的專業知識儲備,同時積極主動地跟申請過的老師、同學交流,以此吸取申請經驗。皇天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斷地努力,他的小發明「一種和平板電腦繪畫類APP結合使用的繪畫板」取得成功,這個項目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白恆宇的信心,有了對自己作品的專業的認可,他愈發沉迷於發明創造。
悉心創新,砥礪前行
說到他人生第一件專利——「一種裝配式格柵式薄壁鋼板再生混凝土組合剪力牆」,白恆宇又驕傲又幸福:「這是我被授權的第一件專利,也是我正式開始寫的第一件!」
萬事開頭難,申請這個專利也是困難重重。確定思路方向時,白恆宇沒有一點點頭緒,「我找出了很多想法,但又被自己一一否定了,找不到一個最佳的切入點,這是最難的。」在思來想去沒有任何思路後,白恆宇決定又一次向馬輝老師求助,馬輝老師給他提供了一個建議,縝密商量過後,白恆宇決定一心一意做馬輝老師提供給他的思路。
確定了努力的方向,白恆宇立即開始準備,他上網查閱了這個方向的結構形式,分析了自己當時的實力,找出了需要克服的兩個問題:第一,專利撰寫需要確定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第二,他的技術所能帶來的改進到底是什麼。細化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知網到圖書館的館藏書籍再到專利檢索網,只要對解決問題有幫助的,他就一定深究到底。
確定了現有技術的不足後,需要繪製三維建模繪圖。白恆宇想起了自己曾在大二時選修過一門《三維計算機繪圖速成》,憑藉著以前的印象及自己摸索,終於把模型建了出來。書寫專利初稿,跟專利代理員探討修改專利初稿,馬輝老師的審核修訂……他的第一件專利,終於獲得審批。
第一件專利的成功,白恆宇內心很受鼓舞。同時也在探索求新中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研究生入學一年之內就申請了二十多項專利、發表SCI論文一篇、中文核心論文一篇,其中他的「一種內置芯柱可恢復功能的多肢方形柱」專利,還被放進西安曲江會展中心的陝西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成就展中進行展覽。「做專利,最難的是尋找創新點;寫英文論文,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寫,一句話可能要琢磨十來分鐘才能寫好,有時候寫一天只能寫出一段。」日日夜夜地閱讀文獻,反反覆覆地修改建模圖,但他的作品證明: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健身達人,衝刺未來
在一般人眼中,像白恆宇這種「學霸」是每天都會泡在圖書館、自修室和實驗室的。其實不然,學習之餘,熱愛健身的白恆宇還會去健身房健身:「健身不僅能讓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也能讓自己有更加充沛的精力進行學習、科研。」
「我想趁著自己年輕,多學點兒東西,準備拓展一些新的知識技能,學一下計算機編程,再學一下運動解剖學的知識。」大膽創新、勇於嘗試新鮮事物又不甘於平庸。白恆宇和其他西理工學子一樣,在不停歇地追求著自己的夢想,西理工的老師、學子的精神也在那一滴滴汗水中得以顯現!
來源:西安理工大學 黨委宣傳部 單行線新媒體工作室 採 訪:陳良語 文 案:陳良語 張常春 排 版:陳良語 圖片來自受訪者本人 編 輯:張鵬鵬 責任編輯:張 明 審 核:王 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