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作為彩色寶石界的「黑馬選手」,人氣日漸高漲,已經積累了不少粉絲。
可能很多人對它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紅寶石替身」、「是一種與紅寶石相似的紅色寶石」上,事實上,如果大家希望對尖晶石的了解能夠更加深入,那麼下面這4大知名品種一定要知道!
首先要和大家先確認一點——尖晶家族色彩繽紛如彩虹,並不只有紅色而已!
絕地武士
絕地武士,這個詞,2002年才出現,GIA的寶石學家Vincent Pardieu痴迷於產出於緬甸的、具有霓虹色調的尖晶石,他賦予他們一個科幻的名字「絕地武士尖晶石」(Jedi Spinel)。
最右側為Namya。
絕地武士,來源於GIA,發揚於中國,國際彩寶界並沒有嚴格地絕地武士的標準。包括GRS、GIA在內的所有國際檢測機構沒有對「絕地武士尖晶石」顏色的標準界定,一般的粉色尖晶石不能稱之為絕地武士,嚴格意義上來說,絕地應該是pinkish red 和reddish pink,並不是vivid pink,更準確的說法應該是紅粉或粉紅再加一點微微橙色調,三種色的混合色調,其中橙色調有助於提升寶石本身的明亮感,加上其擁有極高的鉻元素含量,同尖晶獨具的均質體特徵一起,讓寶石晶體呈現出高度的霓虹感和螢光感。
抹谷地區有出產過絕地武士尖晶石,但目前也還有,但是礦產數量很少,也不穩定。抹谷地區出產的尖晶石有多種顏色,比較雜,但顏色達到絕地武士的級別很少。
目前曼辛和納米亞的絕地武士產量佔領了9成以上的市場份額,初期市場上的絕地武士基本都是納米亞出產的,現在則是曼辛產的量比較多,而Chaung Gyi礦區基本佔了曼辛絕地的大部分。
相比其他顏色的尖晶石,絕地武士的個頭較小,基本都是小顆粒為主,很多緬甸商在售的尖晶石原石只有沙粒大小。在市面上,超過1克拉的絕地武士十分少見,大部分都是切割後重0.5克拉左右的裸石。
馬亨蓋
馬亨蓋尖晶石,產自坦尚尼亞,是一種帶有霓虹觀感的粉色尖晶石。優質的Mahenge尖晶呈豔粉色,色飽和度高並略帶絲絨感。在坦尚尼亞,20世紀80年代曾於莫羅戈羅省(Morogoro)的馬通博(Matombo)和馬亨蓋(Mahenge)附近發現尖晶石。
馬亨蓋尖晶石顏色由粉色到紅色,它聚集了紅色、紫色、粉紅色、粉橙色、橙粉色、橙紅色、紅橙色色調,更有珍貴的霓虹效應,擁有頂級的電光色。極少見的天鵝絨光、絲絨光帶來的特殊晶質之美,便是馬亨蓋尖晶石最具有魅力之處。
如今,馬亨蓋地區基本處於絕礦狀態,而「馬亨蓋尖晶石」已成為珠寶商口中坦尚尼亞產粉紅色尖晶石的商業名稱,一直埋葬於紅寶石的光芒之下的尖晶石,如今,終於迎來了可喜的回歸,不僅得到了人們的認可,馬亨蓋尖晶石更是價格一再上漲,成為人們追捧的對象。
抹谷紅
緬甸抹谷鴿血紅尖晶石,和抹谷鴿血紅紅寶石顏色比較像,比絕地武士暗一點;緬甸火焰紅尖晶石是正紅色調帶點橙,明亮的橙色使她像火焰一樣,所以比很多紅寶石要亮。這兩種尖晶石的價格可以參照馬亨蓋霓虹粉尖晶石。
抹谷紅尖晶石不僅顏色耀眼,光澤度也十分優秀,許多未經拋光的原石光澤趨於完美。因此,緬甸人民授予這種尖晶石「Nattwe」的神聖稱號,意為「靈魂光澤」,並喜愛在珠寶中鑲嵌入原始晶礦的緬甸尖晶石。
鈷尖晶
鈷尖晶石(Cobalt Spinel),顧名思義,是由鈷Co致色的尖晶石。鈷元素的存在決定了尖晶石中的藍色濃度——通常為藍色或者是一些帶有灰色調或者暗黑色調的藍色,並且最終決定其外觀的美麗程度。
如果是一顆不帶有灰色調的藍色鈷尖晶石與同級別的帶色調的品種比較的話,在價值上可能會出現大概10-100倍的差異!
通常來說,總是泛著灰色的藍色尖晶石是鐵致色的,另一種色澤濃到發黑的藍色尖晶石則是鋅尖晶石,而只有鈷尖晶石表現出漂亮濃鬱的藍色。
鈷尖晶昂貴的原因除了擁有漂亮的顏色外,最重要的原因還是稀少。目前已知產地為越南、斯裡蘭卡與坦尚尼亞,並且大多顆粒不大。
更多精品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