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晶石是小眾寶石。在歷史上優質的尖晶石在很長時間裡被冠以「紅寶石」之稱。事實上,尖晶石的稀少程度是紅寶石的200倍,雖然被稱作紅寶石的分身,但是人們對尖晶石的熟悉和接受程度都遠低於其「真身」紅寶石。
但是自21世紀開始,尖晶石在國際彩色寶石市場中流行。主要源於其天然豐富多彩的顏色和良好的透明度,更因其價格低於紅寶石而被眾人所選擇。
尖晶石的名字
與所有傳奇存在爭議一樣,尖晶石的英文名字「spinel」,究竟是源自希臘文中的「spark」(意為紅色或橘色天然晶體),還是源自拉丁文中的「spinella」也一直存在著不同的看法。
不過,無論是希臘文還是拉丁文,亦或是現在通用的英文「spinel」,都仿佛僅從字面上就能窺見尖晶石在自然形態下的八面晶體錐狀尖銳菱角和耀眼明亮的色澤。
尖晶石根據內部致色元素的不同分為了鋁尖晶石、鐵尖晶石、鋅尖晶石、錳尖晶石、鉻尖晶石,同時具備高飽和度、高顏色、高色散。
尖晶石為等軸晶系,常呈八面體晶型,有時八面體與菱形十二面體、立方體聚合,外觀顯示出尖的形狀,猶如金字塔。
尖晶石的顏色豐富
尖晶石顏色豐富,可呈現紅色、橙紅色、粉紅色、紫紅色、無色、黃色、橙黃色、褐色、藍色、綠色、紫色等多種顏色,其中紅色的市場接受度最好。根據顏色和透明度的不同,尖晶石可以分為四個品種:
紅晶寶石,是紅色透明的尖晶石寶石,其中鴿血紅色的品種是尖晶石中最珍貴的;
藍晶寶石,藍色透明的尖晶石寶石,因為含鋅而呈現藍色;
斯裡蘭卡石,也可以稱之為錫蘭尖晶石,含有微量的鐵而呈綠黑色,不透明;
星光尖晶石,是黑色、灰色或灰藍色不透明的尖晶石,加工成弧面型後有四道星光,是非常稀有的品種,僅產於緬甸。
尖晶石的產地多、量卻少
世界主要的尖晶石產地有緬甸、越南、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斯裡蘭卡、泰國等。其中緬甸、斯裡蘭卡、泰國的紅色尖晶石和藍色尖晶石最為著名,最好的紅色、粉色和橙色尖晶石產自緬甸抹谷地區,最好的藍色和紫色尖晶石產自斯裡蘭卡和越南。中國古代的尖晶石多數來自於鄰國,近30年來,在我國的雲南、新疆等地也陸續的發現了一些尖晶石礦點。
尖晶石的挑選
對於尖晶石的質量評價和挑選,和其他彩色寶石一樣,主要從顏色、透明度、淨度和切工等方面來評判。優質的尖晶石要求顏色好、透明度高、淨度好、切工比例和拋光修飾程度好。
顏色:以紅色最佳,其次為紫色、橙色、淺紅色和藍色,要求色澤純正、鮮亮。其他顏色的尖晶石一般發灰、色不正,飽和度不高。
透明度:尖晶石的透明度影響顏色和色澤,一般以包裹體少為佳。包裹體多或是晶體結構的強烈變形,都會影響透明度。透明度越高質量也越好。
切工:尖晶石切工是影響價格的主要因素。優質尖晶石常以刻面型切工出現,而且要求切磨比例正確,以祖母綠型切工為佳。但市場上常見的尖晶石,一般質量較低,顆粒較小,切工比例失調,價格也不會太高。
此外尖晶石知名度雖小,但是也有仿品,如合成尖晶石,在選購的時候一定要向商家詢要權威檢測部門出具的珠寶鑑定證書。
易混淆的寶石
與尖晶石容易混淆的寶石是紅色的維爾納葉法合成尖晶石、紅寶石和紅色石榴石。合成尖晶石可根據其包體及螢光光譜來區別;紅寶石具有雙折射和多色性,並有較高的折射率,它的吸收光譜也不同。石榴石的折射率一般高於紅色尖晶石的折射率的上限,且吸收光譜也有特徵。
尖晶石的收藏價值
獨具慧眼的收藏家能最大程度的享有寶石的增值部分,同任何投資道理一樣,投資寶石也應該尋找價值窪地,譬如尖晶石。
作為紅寶石的伴生石,尖晶石尤其是紅色尖晶石,因其晶體形態、莫氏硬度、晶體色澤、折射率等都與紅寶石非常接近,長期被誤認為是紅寶石,這也恰恰證明了尖晶石具有非常優異的寶石學指標。
它在1660年時還被鑲在大英帝國的王冠上;而且相傳「鐵木爾紅寶石」是世界上最迷人、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紅色尖晶石,一直輾轉於幾個皇室家族,現存於莫斯科金剛石庫中。如此壯觀的歷史、如此深厚的文化內涵,相信是很多寶石無法比擬的。同時其產量有限,是具有極高收藏價值的寶石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