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併!又一家大型船舶管理公司誕生,瞄準中國市場!

2020-12-16 騰訊網

近日,德國船東公司Vega-Reederei和印度Su-Nav集團已聯手共同管理一支貨櫃船、油輪和散裝貨船組成的團隊。

初期,兩家公司結成聯盟創建了一支由35艘船組成的聯合船隊,並且兩家公司的意圖是在明年再增加50艘船舶到公司進行技術管理,是旗下技術管理船舶數量達到85艘。

兩家公司表示,它們希望為其他船東和機構投資者提供一種新的「視角」。他們表示:「我們的目標是為這些客戶提供具有競爭力的定價模式,並在兩個觀點互補的合作夥伴之間提供高度個性化的服務。」

Vega-Reederei於1919年在漢堡成立,在菲律賓和中國都有自己的船員子公司。該公司還承諾將接納波蘭的海員。

Su-Nav公司由首席執行長薩奇特 沙胡尼亞(Sachit Sahoonja)領導,他曾擔任V.Ships Ship Management India的董事總經理。

兩家公司表示,管理將基於雲,並提供實時報告。Su-Nav總經理Rajat Mehta表示,這次合作是由於該公司在德國的工作。Su-Nav負責管理漢堡散貨船公司(HBC)的所有船隻,而Sachit也一直在漢堡拜訪其他客戶。我們是通過HBC被介紹給Vega的,隨後我們開始談判,」他說。目前正在就增加更多船隻進行談判。

他表示:「我們打算在歐洲和亞洲市場積極推銷——對於那些尋求個性化服務、而不是大型船舶管理公司的船東和機構投資者來說,我們有一個極佳的模式。」

Mehta說,雙方對其他公司的加入持開放態度,尤其是油輪方面的公司。

兩家公司補充稱:「機構投資者和其他船東將從這支船隊的規模經濟中大幅獲益。」

這兩家合作夥伴還計劃擴大其在中國的船舶管理和船員招募辦公室,作為增加50艘船舶計劃的一部分。

Vega控制著兩艘輕便型散裝貨船、一艘超大型貨船、兩艘成品油輪和支線貨櫃船,而Su-Nav管理著16艘油輪和散貨船。

Su-Nav這家印度公司總部設在欽奈,在新加坡、波蘭和中國設有辦事處。此外該公司在欽奈設有海事學院。

如信德海事網此前在《第三方船管瘋狂搶佔份額,世界NO.1船管公司拿進41船》一文中介紹到,近幾個月來,船東為了進一步提高效率,決定將更多的非主要業務從公司內部業務轉向第三方管理公司。

義大利的Premuda公司與哥倫比亞船舶管理公司(CSM)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以鞏固國內的管理服務,V.Group則通過與丹麥散貨船東Falcon Maritime Group和希臘箱船船東Costamare的合作,擴大了其管理船隊。

挪威船舶管理公司OSM Maritime今年以來也非常積極,收購了挪威船王旗下John Fredrisken控制的Frontline和Golden Ocean Group旗下的船舶管理公司SeaTeam Management。

同樣在2020年,OSM已經接管了GC Rieber的6艘海工船的管理,並從Kristian Gerhard Jebsen Skipsrederi的船隊中增加了37艘船。

相關焦點

  • 【TOP10】世界10大船舶管理公司名單出爐
    先來投個票,看看哪家公司跟中國關係最緊密? 近日,勞氏日報發布了2020年度十大船舶管理公司TOP10名單。 在疫情下、充滿不確定性的2020年,所有頂尖的船舶管理公司都在探索新的技術,以優化船舶性能和簡化業務操作。
  • 中國船舶:訂單爆滿 子公司都在滿負荷運轉
    中國船舶是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船集團」)核心軍民品主業上市公司。中國船舶上述負責人介紹,南北船合併以來,中船集團成為全球最大造船集團,上市公司也由此迎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公司方面加緊資源整合,不斷提升市場競爭力。疫情期間也從不放鬆,春節期間重點項目未曾停工,公司還採用遠程辦公、「雲籤約」等多種方式積極開拓市場訂單。
  • 濰坊一船舶管理公司獲批全國首批甲級船員服務機構
    通達國際船舶管理公司獲批 本市唯一一家  山東新聞網6月21日網上濰坊訊(記者 王蓮)近日,通過現場核查及資質審核,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公布了甲級海船船員服務機構名單,全國有206家船舶管理公司榜上有名。
  • 國研中心|從造船大國到船舶強國,中國還需要做些啥
    2018年,中國造船業新接訂單量、造船完工量、手持訂單量分別達到3667萬載重噸、3458萬載重噸、8931萬載重噸,全球佔比分別為43.9%、43.2%和42.8%。在規模提升的同時,中國船舶工業在超大型貨櫃船、大型氣體運輸船、高端海洋工程裝備、自主設計建造航母、深海載人潛器等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目前,中國船舶企業正在向世界一流大型船舶企業集團邁進。
  • 全球最大重型運輸和吊裝公司誕生!
    今年1月8日,Mammoet發布公告稱已正式完成了對ALE的收購,未來ALE的業務將繼續作為Mammoet品牌下的一家公司運營。 併購ALE後的Mammoet擁有全球最強大的專業團隊和重型裝備隊伍,顯著增強了其隊伍擴展性,創新能力以及更高效的動復員能力,目前在業界無人能夠匹敵。無論是當地的短期項目還是長期的大型工程,都能提供以最安全、最高效、最經濟的執行方式。
  • 疫情催生靈活用工,這家公司瞄準了千億藍領市場
    喔趣科技創始人兼 CEO 儲峰文/何己派 編輯/韓璐「市場蒙了,服務業感覺休克了。」喔趣科技創始人兼CEO儲峰,對疫情前後的失控狀態記憶猶新。喔趣科技(下稱「喔趣」),是一家勞動力綜合管理雲平臺,客戶集中在零售、餐飲、物業、物流等服務行業,恰好是疫情波及較大的領域。
  • 數位化糖尿病管理搭檔體重管理 華諾智勝與益康達美完成合併
    原標題:數位化糖尿病管理搭檔體重管理 華諾智勝與益康達美完成合併     從事數位化糖尿病管理的企業「華諾智勝」,近日宣布完成對數位化體重管理企業「益康達美」的合併。此次合併後,雙方將整合各自在臨床研究、技術開發、患者管理、市場拓展等方面的資源,華諾智勝成為同時具有糖尿病和體重兩個深度數位化代謝性疾病管理方案的企業,益康達美創始人及CEO王煥然將出任合併後公司的董事及總經理。凱乘資本擔任本次併購的獨家財務顧問。     本次併購案中的華諾智勝,正是瞄準數位化糖尿病管理。
  • 軍工央企合併前奏?中國航天兩大集團深化戰略合作|中國船舶重工...
    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隨後歷經多次變革後,成為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  1999年7月,根據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分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和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後改為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
  • 一家公司欲清空10艘Handy,另一家將退出VLOC市場
    如信德海事網此前在《 》一文中所介紹的那樣,幹散貨航運市場的正在出現向「更加專注」業務模式發展的新趨勢。近日,一家航運公司計劃清空Handysize船隊,另一家決定退出VLOC市場。
  • 日本文具瞄準中國市場 "Gambol"品牌被併購
    東方網記者蔣澤12月17日報導:日本國譽集團昨天在上海召開發布會,正式宣布併購有22年歷史的中國第一筆記本製造商何如文化用品公司,包括「何如」打造出的「Gambol」筆記本品牌。國譽還將於明年夏天在上海市奉賢區建立工廠。日本文具企業已經瞄準中國市場,準備大力進軍。
  • 【中國成功研製新一代大型船舶靠泊關鍵驅動設備】中國船舶集團第...
    文 / editor2020-12-09 15:48:12來源:FX168 【中國成功研製新一代大型船舶靠泊關鍵驅動設備】中國船舶集團第七一二研究所成功研製電動錨絞機高效永磁化驅動系統,使我國在新一代大型船舶靠泊關鍵驅動設備上實現自主創新
  • 中國船舶總經理楊金成辭職 季峻接任
    先後任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財務局企業財務一處副處長、處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財務部副主任(主持工作)、財務部主任、副總會計師﹝其間,曾兼任風帆股份(證券代碼600482)董事、副董事長,中船重工財務公司副董事長﹞;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有限公司職工董事、副總會計師兼資產部主任,其間還曾兼任中船重工科技投資發展公司董事長,中船重工資產經營管理(北京)公司董事長,中船資本控股(北京)公司董事長,中船資本控股(
  • 【收藏】全方位解析2019年中國船舶拍賣市場丨航運界
    一、2019年中國船舶拍賣市場數據匯總根據「拍船網」統計數據,2019年中國通過公開拍賣船舶約610餘艘,成交360餘艘,同比分別增長30.2%和34.9%,其中,拍賣幹散貨類船舶210艘次,同比減少27艘次或-11.4%;拍賣液貨類船舶37艘次,同比減少6艘次或-14.0%。
  • 雷凡培:鋼鐵與船舶應深化互利合作
    「南北船」合併中國船舶正式起航「2019年10月14日,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船舶工業集團和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實施聯合重組,中國船舶集團正式起航。」雷凡培首先介紹道。1999年7月1日,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經國務院批准分拆為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自此,以長江為界,兩大集團開啟長達20年「劃江而據」的局面,兩大集團也分別被業界俗稱為「南船」「北船」。20年來,兩大集團逐步成長為世界級造船企業。但近年來,全球船舶行業持續低迷。面對新局面,同根同源的兩大集團選擇合併。
  • 「中工榜」公示:東莞市船舶工程公司優秀企業推薦
    中國基礎工程綜合信息中心:船舶工程技術主要有兩個方向,一個是船舶製造方向另一個是舾裝方向。船舶工程技術主要面向大中型造修船企業和船舶設計、船舶檢驗單位,從事船舶生產設計、建造、修理、檢驗等船舶工程領域的技術工作與管理工作。
  • 首發丨華諾智勝與益康達美合併,打造中國慢病管理的Livongo
    億歐大健康11月27日獲悉,專注於數位化糖尿病管理領域的四川華諾智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諾智勝」)與數位化體重管理企業北京益康達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益康達美」)宣布完成合併,凱乘資本擔任本次併購的獨家財務顧問。
  • 合併傳聞一炒再炒歷史驚人相似但別重蹈覆轍
    前有中信建投和中信證券合併傳聞,後有中國人壽與新華保險合併傳聞。有意思的是,只要「合併」一有風吹草動,市場就不論真假一頓狂炒,儘管涉及公司一再澄清,但「說你有你就有」,大有不炒成「中國神劵」、「中國神險」而誓不罷休之勢。
  • 中國船舶雷凡培:奮力開啟建設世界一流船舶集團新徵程
    記者:2019年,是我國船舶工業改革發展進程中具有歷史性標誌的一年,兩船合併而來的中國船舶集團揚帆起航。各界對於這支中國船舶業「國家隊」的發展十分關注。請問過去一年,中國船舶集團取得了哪些成績?2019年,中國船舶集團全面完成各項軍工任務並取得標誌性成果,實現船海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明顯加快,應用產業發展和船海服務業調整取得積極進展,科技創新驅動發展作用更加突出,改革活力和高質量發展能力進一步提高,管理提升取得紮實成效,黨建引領保障作用不斷增強。記者:國企的改革發展經過了千山萬水,今後還將跋山涉水。
  • 衣索比亞竹製品公司瞄準中國竹筷市場
    如今,衣索比亞大型竹製品公司竹之星農林將目標對準中國,向這個全球最大的筷子消費大國出口竹筷子。雨果網從非洲媒體「allafrica」近日的報導中了解到:竹之星農林公
  • 吉利與沃爾沃籌劃合併重組 全球汽車市場新增一極
    原標題:吉利與沃爾沃籌劃合併重組全球汽車市場新增一極來源:新浪財經吉利與沃爾沃籌劃合併重組全球汽車市場新增一極「又一個世界汽車巨頭即將誕生,市值可能將超過所有中國A股汽車上市企業。」公告顯示,沃爾沃汽車正在與吉利汽車探討業務合併重組,意圖成為一家強大的全球集團,實現成本和技術的協同效應,以應對挑戰。同時,若協議達成,重組後的新集團將保留吉利、沃爾沃、領克及極星每個品牌的獨特性,並將通過香港上市公司對接國際資本市場,下一步在斯德哥爾摩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