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向世衛組織贈送「針灸銅人」

2021-01-19 新華網客戶端

  ▲圖為北京中醫研究院一具成人大小的針灸穴位模型——針灸銅人(複製品)。中國最早的針灸銅人研製於宋代(公元960——1127)。是當時用於針灸教學和考試針灸醫生的教具。

 (新華社資料照片)

  ●針灸銅人和經絡研究

  經絡系統是主宰著全身氣血運行、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反饋系統。因此,中國傳統醫學都以經絡為依據,以調整經絡平衡來祛病,從保持經絡平衡而康復。然而,經絡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所祝總驤教授所領導的針灸經絡研究組發現,人及其它動物、植物確實普遍存在著針灸經絡系統,它具有普遍性、低阻抗和高振音等特性,其寬度僅一至二毫米。其循行和經典經絡圖譜基本吻合。這一發現既證明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發現的針灸經絡學的真實與可靠,又為臨床提供了更為科學的依據。針灸專家郝金凱等將測定經絡特性的方法應用於臨床,由於定經、定位準確,對治療肺氣腫、肺心病、帕金森症候群等多種疾病有很好療效。

  「針灸銅人」是1027年宋朝王惟一醫師鑄造的。在此銅人身上,準確地刻畫出14條經脈的定位和在這些經脈線上的354個穴位。祝總驤等人發現,這14條經脈都能用聲、電和感覺三種方法準確地測定出來。

  新華社北京1月19日電(記者胡冠)2017年1月18日,瑞士日內瓦。

  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陳馮富珍,共同見證中國政府和世衛組織籤署「一帶一路」衛生領域合作諒解備忘錄,並出席中國向世衛組織贈送針灸銅人雕塑儀式。這個渾身布滿穴位的銅人雕塑,頓時吸引了世界目光。

  習近平主席在贈送針灸銅人雕塑儀式上的致辭中指出,我們要繼承好、發展好、利用好傳統醫學,用開放包容的心態促進傳統醫學和現代醫學更好融合。中國期待世界衛生組織為推動傳統醫學振興發展發揮更大作用,為促進人類健康、改善全球衛生治理作出更大貢獻,實現人人享有健康的美好願景。

  隨著《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等中醫藥政策文件的發布,我國中醫藥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中醫藥「走出去」正迎來最好發展時期。

從「將信將疑」到「國王想預約」

  不經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中國中醫藥在國際上聲譽漸隆,背後是先行走出去的中醫藥人幾十年篳路藍縷、櫛風沐雨的艱難創業歷程。

  林國明,畢業於浙江醫科大學中醫系。1990年,他自信滿滿地來到比利時布魯塞爾建立了中醫診所,一邊搞中醫研究,一邊接診患者。在他看來,中醫諸多特點恰能彌補西醫不足,自己的診所一定會顧客盈門。

  然而當時的比利時人並不認可中醫,中醫醫療費也未列入當地醫保,林國明的診所門可羅雀。直到兩年後,一位「病急亂投醫」的重症病人給了他扭轉乾坤的機會。

  荷蘭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醫幾乎已無能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國明的診所。林國明診斷後開出中藥處方,哈利連服三劑後,奇蹟般地甦醒了。

  此事轟動了布魯塞爾,林國明診所一炮打響。長期受腰痛困擾的比利時前國王阿爾貝二世聽聞此事,專門致信表達了想嘗試中醫治療的願望。如今,林國明的診所早已得到比利時醫學會的承認,並列入了醫保名錄。

  從「將信將疑」到「國王想預約」,幾十年來,中醫辨證論治、療效顯著且副作用小等優勢正為越來越多的外國人所了解並接受,中醫藥在海外迎來暖春:

  ——在美國,50個州中有46個及華盛頓特區通過了針灸立法,全美有執照的針灸師達4萬人左右。

  ——在澳大利亞,2012年,政府正式將中醫納入醫療體系,全澳已有約5000名正規註冊的中醫師。

  ——在俄羅斯,中俄合作創建了「北京中醫藥大學聖彼得堡中醫中心」,成為這個國家第一所獲法律認可的中醫院。

  據《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介紹,中醫藥傳播目前已遍及183個國家和地區,海外建立的中醫藥中心已有10個。世界衛生組織數據顯示,目前有103個成員國認可使用針灸,其中29個設立了傳統醫學的法律法規,18個將針灸納入醫療保險體系。

  世衛組織駐華代表施賀德表示,世衛組織認可並珍視傳統醫學在國家衛生體系中發揮的作用,「展望未來,中醫藥不僅將在治病方面發揮作用,還會在保證人類健康方面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從「中華瑰寶」到應對全球衛生挑戰的「濟世良方」

  當前,發展中國家「健康鴻溝」依然是全球衛生治理的一大挑戰。有統計稱,全球僅10%的衛生研究預算用於防治危及全球90%人口的嚴重疾病。中醫中藥成本低、簡便靈驗,被認為是未來消除「鴻溝」的一劑良方。

  納米比亞人阿瑪利婭膝蓋受傷,輾轉國內各大醫院久治無效,去年經人介紹找到了中國醫療隊,經過一段時間每周三次的針灸治療,常年困擾阿瑪利婭的膝蓋腫脹徹底消失了。

  中國醫療隊在納米比亞行醫近20年,在這個200多萬人口的國家贏得了很高聲望。

  「以人為本、懸壺濟世」。中國在致力於自身發展的同時,堅持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承擔相應國際義務。開展中醫藥對外援助,已被明確列入《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

  中國向亞洲、非洲、拉美70多個國家派遣了醫療隊,每個醫療隊中都有中醫藥人員,約佔醫務人員總數的10%;在非洲國家啟動建設中國中醫中心,在科威特、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摩洛哥等國家還設有專門的中醫醫療隊(點)。

  中國還加強在發展中國家特別是非洲國家開展愛滋病、瘧疾等疾病防治,先後派出中醫技術人員400餘名,分赴40多個國家。援外醫療隊採用中藥、針灸、推拿以及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了不少疑難重症,挽救了許多病情垂危者的生命。

  ——在葛摩,中國抗瘧團隊在蚊蟲肆虐的環境中一待就是8年。8年來,他們使用「中國神藥」青蒿素,幫助這個非洲島國取得了抗擊瘧疾的勝利。

  ——在加納,長期以來醫療資源匱乏,醫療水平落後,瘧疾、腰腿疼痛等常見病長期困擾民眾。過去3年,駐守的中國醫生採用中醫療法救治,贏得廣泛讚譽。

  ——在科威特,自1976年以來,當地活躍著一支來自中國的醫療隊,他們從事傳統中醫治療,為患者解除病痛,家喻戶曉。

  ……

  伴隨著中國對外醫療援助的腳步,中醫作為醫療隊常用的診治方法,在幫助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低收入國家民眾實現生存權和發展權方面,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從對接「一帶一路」到「國家隊」整裝待發

  謝琦,美國華裔姑娘。5年前,她隻身來到北京中醫藥大學留學研修中醫。在去年9月舉行的全國中醫藥院校針灸推拿臨床技能大賽中,她獲得了三等獎。

  「針灸推拿現在在美國發展得特別好,我希望學成後能幫助更多人減少病痛,感謝中醫的神奇功效。」她說。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我國建立的首批高等中醫藥院校之一。近年來,該校積極推動中醫藥國際交流與合作,成為我國中醫藥國際化創新實踐的一個縮影。與此同時,中醫藥「走出去」的探索實踐正在多地如火如荼地進行:

  ——甘肅省,有著深厚的中醫藥文化歷史積澱和資源優勢,近年來借力「一帶一路」,在俄羅斯、法國、紐西蘭和烏克蘭等8國建立岐黃中醫學院,在吉爾吉斯斯坦等4國建立岐黃中醫中心。

  ——四川省,素有「中醫之鄉」「中藥之庫」美譽,擁有藥材資源5000餘種,先後在俄羅斯、黑山、捷克、馬其頓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起中醫藥海外中心,由四川派出中醫醫生,對方提供場地,共同開展中醫診療工作。

  ——廣西壯族自治區,利用地理優勢,大力開拓東協市場,連續舉辦3屆中國—東協傳統醫藥高峰論壇。中國—東協傳統醫藥交流合作中心成功落戶該自治區。

  ……

  作為頂層設計,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把發展中醫藥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中醫藥法(草案)》《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以及《中國的中醫藥》白皮書相繼出臺。

  中醫藥法規和發展規劃相繼推出,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中醫藥交流合作,加強同世衛組織的合作,這些舉措為「中華瑰寶」的下一步發展和「走出去」吹響了「集結號」。

  當前,中醫藥振興發展迎來天時、地利、人和的大好時機。習近平在致中國中醫科學院成立60周年賀信中強調,要「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

  日前,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和國家發改委共同發布《中醫藥「一帶一路」發展規劃(2016—2020年)》,包括建立30個海外中醫藥中心、頒布20項中醫藥國際標準……「國家隊」整裝待發,中醫藥「走出去」如虎添翼,必將在全世界閃耀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參與記者:潘革平、魏良磊、張繼業、徐海靜、楊士龍、吳小軍、樂豔娜、閆建華)

相關焦點

  • 針灸銅人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Ta能把中醫在國外帶火嗎?
    國家主席習近平18日首次到訪在瑞士的世界衛生組織,並贈送了一具代表中國傳統醫學的針灸銅人作為禮品。
  • 針灸—輔助生殖的好幫手
    針灸是中醫藥國際化的「先行軍」,已傳播到183個國家和地區。201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醫針灸」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王惟一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王惟一精於《內經》、《難經》中的針灸理論,廣泛收集各家對針灸醫學的見識,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於宋仁宗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奉敕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並附有《穴腧都數》一卷。《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又名《新鑄銅人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
  • 針灸銅人的前世今生
    宋天聖銅人(宋代)宋天聖銅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針灸銅人,於天聖五年(1027)醫官院醫官王惟一主持鑄造,共兩具,一具藏於醫官院,一具藏於大相國寺,並且先後藏於元大都(北京)太醫院三皇廟、明洪武初之內府。
  • 宋針灸銅人與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石碑
    在書成的次年,王惟一又設計並主持鑄造了兩件針灸用 的銅人,銅人與真人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銅人表面鑄有經絡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鑽孔。據記載,當考核學生掌握針刺技術的熟練程度時,先在銅人表面塗上一層黃蠟,向銅人體內灌滿水,學生用針扎刺穴位,如果扎得準確,水就會由孔中流出,否則無水流出,以此考定成績。兩件銅人一置醫官院,一置相國寺。
  •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為北宋醫官王惟一奉旨編修。
  • 王惟一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銅人
    根據這些情況,王惟一及其同行,產生了統一針灸學的念頭及設想,並多次上書皇帝,請求編繪規範的針灸圖譜及鑄造標有十二經循行路線及穴位的銅人,以統一針灸諸家之說。接旨後,王惟一親自設計銅人,從塑胚、制模以至鑄造的全部過程,他都和工匠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終於在公元1027年鑄成了兩座針灸銅人。
  • 【古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於是詔準王惟一主持鑄造針灸銅人,王氏又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於之配合,由宋朝政府刻於石碑而頒行全國,是為首次國家級的經穴大整理,為針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王惟一,北宋著名針灸學家,為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設計並監製了聞名中外的針灸銅人,並撰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訂了《明堂針灸圖》,校正了《黃帝八十一難經》。
  • 駐牙買加大使田琦:支持世衛組織就是支持國際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
    習主席還建議加強國際合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恢復,特別是加強國際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盡力恢復世界經濟。支持世衛組織就是支持國際抗疫合作、支持挽救生命世界衛生組織是聯合國下屬專門機構,是推動和協調國際抗疫努力的核心力量。在譚德塞總幹事帶領下,世衛組織為領導和推進國際抗疫合作作出重大貢獻,得到國際社會廣泛讚賞。
  • 習近平主席在世衛大會開幕式致辭傳遞哪些信息?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昨天,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辭。你能否介紹習主席致辭主要向國際社會傳遞了哪些信息?趙立堅表示,昨天,習近平主席在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開幕式上致辭,從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高度,深刻闡述中國抗疫主張,提出一系列重要倡議和舉措,對於提振全球抗疫信心,推進國際抗疫合作,擘畫未來全球治理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和深遠意義。這裡我願強調三點: 第一,聚焦抗疫、同舟共濟。
  • 外交部:中國已先後向世衛組織提供5000萬美元的捐款,設立20億元...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記者:昨天,第73屆世界衛生大會視頻會議開幕,習近平主席在開幕式上發表致辭,你能否介紹習主席致辭主要向國際社會傳遞了哪些信息?路透社記者:美國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發布了其致世衛組織的一封信,信中威脅暫停向該組織提供資金,並稱如果世衛組織無法表明其不受中國影響,美國有可能永久退出該組織。中方對此有何回應?趙立堅:關於中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我們已經以時間線方式多次對外詳細介紹了有關情況。
  • 習主席同聯合國秘書長通電話 傳遞三個重要信息
    &nbsp&nbsp&nbsp&nbsp一是經過艱苦努力,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發生積極向好變化,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下一步中國怎麼做,世界格外關注。&nbsp&nbsp&nbsp&nbsp二是疫情在多國多點發生,形勢令人擔憂。這次通話前,世界衛生組織剛剛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可稱為「大流行」。
  • 世衛組織著急了
    來源:參考消息世衛組織著急了據法新社哥本哈根消息,當地時間12月20日,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表示,面對新冠病毒新變種在英國的傳播,世衛組織呼籲歐洲成員國加緊採取防控措施。據世衛組織介紹,除英國外,丹麥已報告9例新毒株病例,另外荷蘭和澳大利亞分別有1例。世衛組織歐洲區域辦事處發言人表示:「(新毒株)在歐洲的傳播強烈而廣泛,各國應加強控制和預防措施。」延伸閱讀新冠變種傳播失控!
  • 宋朝針灸銅人流落日本?專家得知前去調查,看完說:白高興一場
    01針灸之法歷來對於醫者的考驗極大,光是人體各個穴位脈絡就磅礴複雜,還得考慮病患所得之病以及結症所在,方能對症下針。於是古代的醫生們為了學習針灸之術,製造出了「針灸銅人。」據考究,最早的針灸銅人出自宋朝天聖五年(1027),當時學習針灸技術完全是靠前世流傳的醫學書籍,不過這些醫學書籍有的錯漏百出,有的殘缺不全,極易引起誤導,輕則氣血不暢,重則致人癱瘓死亡。
  • 日本發現北宋「針灸銅人」,轟動中醫學界,專家稱:這不可能
    此針灸銅人其大小與正常人的大小並無兩樣,且銅人的身上標註了各種各樣的標點,每個標點下面又有備註穴位的名稱,更加讓人稱奇的是,針灸銅人的前後都是可以打開和閉合的,裡面的內臟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正是針灸銅人的出現,使得針灸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關注】天聖銅人獎,中醫針灸有了自己的最高獎
    由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中國中醫科學院、世界衛生組織共同主辦的「世界針灸學術大會暨世界針灸傑出貢獻獎」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標誌著全球中醫針灸的最高獎——「天聖銅人獎」,經過近一年的籌備今天正式對外發布。該獎由「世針聯」和「世針堂」二大針灸知名品牌共同發起設立,由獨立的「天聖銅人獎委員會」負責評審和頒發,每二年一屆。今年是世界針聯成立30周年。
  • 世衛大會中國代表馬曉偉:各方團結一致,支持世衛組織發揮領導作用
    馬曉偉指出,中國政府始終堅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習近平主席親自指揮、親自領導、親自部署。中國堅持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集中患者、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付出巨大努力和犧牲,目前疫情本土傳播已基本切斷。中國始終本著及時、公開、透明和負責任的態度,第一時間向國際社會通報疫情,分享病毒基因序列、引物和探針,與各國同行開展技術交流。
  • 外交部就中俄抗疫合作、向世衛組織捐款等問題答問
    2020年4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耿爽:中方決定在前期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現匯基礎上,增加3000萬美元現匯捐款,用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支持發展中國家衛生體系建設等工作。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衛組織在譚德塞總幹事領導下,積極履行自身職責,秉持客觀、公正、科學的立場,為協助各國應對疫情、推動國際抗疫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全球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支持世衛組織就是捍衛多邊主義的理念和原則,維護聯合國的地位和權威。病毒是人類的共同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團結協作,才能戰而勝之。
  • 第一報導 | 同德國總理通電話,習主席談到這三件大事
    第一報導 | 同德國總理通電話,習主席談到這三件大事_吉林廣播網,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交通廣播,經濟廣播,鄉村廣播,音樂廣播,資訊廣播,健康娛樂廣播,故事廣播,教育廣播,在線直播,在線點播
  • 第一報導|共同抗疫,習主席提到這16個字
    第一報導|共同抗疫,習主席提到這16個字   當韓國、斯裡蘭卡遭遇疫情挑戰,中國投桃報李,伸出援手:第一時間向韓國提供口罩、防護服等醫療物資,向斯裡蘭卡捐助多批急需的抗疫物資……  在同文在寅總統通電話時,習主席說:「在共同抗擊疫情過程中,中韓始終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相互支持、相互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