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銅人的前世今生

2021-02-22 岐黃青年匯

宋天聖銅人(宋代)

宋天聖銅人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針灸銅人,於天聖五年(1027)醫官院醫官王惟一主持鑄造,共兩具,一具藏於醫官院,一具藏於大相國寺,並且先後藏於元大都(北京)太醫院三皇廟、明洪武初之內府。

明代正統八年(1443),宋天聖銅人身上的穴位已經模糊難辨明英宗下令嚴格依照宋天聖銅人複製一具新銅人,複製成功後,被稱為「明正統銅人」。然而就在明正統銅人鑄成後,宋天聖銅人卻突然間沒有了蹤跡。

從明正統石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拓本中的銅人經脈圖可知,宋天聖銅人是一個直立的青年男子形象,體內有五臟六腑和骨骼。

公元1232年,元朝軍隊進攻金國的都城汴京。兩年後金國滅亡,元朝趁機派遣使節到南宋威逼索要針灸銅人。

懼於元朝的勢力,南宋朝廷只得將「宋天聖針灸銅人」獻出。《元史.阿尼哥傳》記載:後來,因「宋天聖針灸銅人」歷經200多年,「歲久闕壞」,急需修繕。公元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廣召天下能工巧匠,最終詔命尼泊爾工匠阿尼哥修復「宋天聖針灸銅人」。阿尼哥經過4年的努力,終於修復如新,因此受到忽必烈的嘉獎並賜官。     

1264年,「宋天聖針灸銅人」和《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石碑由汴京移到元大都三皇廟。

明正統銅人(明代)

「明正統銅人」,即「明正統仿宋天聖針灸銅人」的簡稱。該銅人是現存最早的針灸銅人,是考察宋天聖銅人以及後世針灸銅人源流的依據。

(1)外形特徵

穴眼為1-1.5cm深,內端為盲端。腹部(正當左「通谷」穴處)有一直徑約為2cm圓形,似彈痕。頸部有明顯的通貫斷裂傷痕,疑為聯軍入侵北京時所傷。

銅人高175.5 cm,除冠172 cm。頭圍(經兩耳上際)62.5cm;胸圍(經兩乳頭)86cm;底座長73cm,寬48cm,高32.5cm。

(2)穴位特徵

腧穴總數:654穴,352個穴名(會陰、湧泉二穴在銅人上無法表示,故缺),經穴間無連接線。雙字穴名一般從右至左書寫,穴眼兩旁各一字;空間不夠時,則於穴眼下書寫(如極泉、陰都、四滿等)。三字穴名,一般右二字,左一字;穴名採用楷體陰刻,穴孔直徑約2.5毫米;有少量穴位左右位置不完全對稱。

2003年,中國中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成功仿製了明正統仿宋針灸銅人。

明嘉靖銅人(明代)

明嘉靖銅人於明世宗嘉靖年間(1522-1566)鑄成,距今已有四百餘年的歷史。

該銅人外形似一名兒童,左手拇指與中指彎曲連成一環,表現古人穴位測量單位——將中指中節內側橫紋頭間的距離規定為1寸,又稱為「中指同身寸」。

該銅人身上出現了枕外粗隆、脊椎棘突等解剖標誌及經絡連線。銅人表面由於經年已久,色澤呈暗褐色,但是在鑄制時的修補痕跡以及經脈腧穴的刻記,用肉眼還是可以細心分辨出來。穴名錯金楷體書寫,腧穴無孔,以圓圈表示。腧穴總數665個,穴名358個。

1956年,中國中醫研究院將其從故宮借出並進行了仿製,仿製品現藏於中國針灸博物館。

相關焦點

  • 針灸銅人的前世今生你知道多少?Ta能把中醫在國外帶火嗎?
    針灸銅人是我國乃至世界上首次由政府頒布的針灸標準。中國中醫科學院昨天(20日)召開「從國禮針灸銅人看中醫針灸國際推進」座談會,作為國禮的針灸銅人「長」什麼樣?中醫針灸如何向世界講述傳統醫學的「古意新象」?幾位外國人這樣說。
  • 王惟一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銅人
    根據這些情況,王惟一及其同行,產生了統一針灸學的念頭及設想,並多次上書皇帝,請求編繪規範的針灸圖譜及鑄造標有十二經循行路線及穴位的銅人,以統一針灸諸家之說。接旨後,王惟一親自設計銅人,從塑胚、制模以至鑄造的全部過程,他都和工匠們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無數技術難關,終於在公元1027年鑄成了兩座針灸銅人。
  • 王惟一與《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王惟一精於《內經》、《難經》中的針灸理論,廣泛收集各家對針灸醫學的見識,結合自己的臨床經驗,於宋仁宗天聖四年(公元1026年),奉敕撰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並附有《穴腧都數》一卷。《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又名《新鑄銅人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
  • 宋針灸銅人與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石碑
    針灸學是中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到漢晉時逐漸完備,開始用圖形表示針灸穴位。北宋仁宗天聖年間,朝廷命翰林醫官王惟一考訂針灸經絡,著成《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三卷,作為法定教本,官頒全國。在書成的次年,王惟一又設計並主持鑄造了兩件針灸用 的銅人,銅人與真人大小相似,胸腹腔中空,銅人表面鑄有經絡走向及穴位位置,穴位鑽孔。據記載,當考核學生掌握針刺技術的熟練程度時,先在銅人表面塗上一層黃蠟,向銅人體內灌滿水,學生用針扎刺穴位,如果扎得準確,水就會由孔中流出,否則無水流出,以此考定成績。兩件銅人一置醫官院,一置相國寺。
  • 【古籍】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於是詔準王惟一主持鑄造針灸銅人,王氏又撰《銅人腧穴針灸圖經》於之配合,由宋朝政府刻於石碑而頒行全國,是為首次國家級的經穴大整理,為針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王惟一,北宋著名針灸學家,為翰林醫官、朝散大夫、殿中省尚藥奉御騎都尉。設計並監製了聞名中外的針灸銅人,並撰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訂了《明堂針灸圖》,校正了《黃帝八十一難經》。
  • 宋朝針灸銅人流落日本?專家得知前去調查,看完說:白高興一場
    01針灸之法歷來對於醫者的考驗極大,光是人體各個穴位脈絡就磅礴複雜,還得考慮病患所得之病以及結症所在,方能對症下針。於是古代的醫生們為了學習針灸之術,製造出了「針灸銅人。」據考究,最早的針灸銅人出自宋朝天聖五年(1027),當時學習針灸技術完全是靠前世流傳的醫學書籍,不過這些醫學書籍有的錯漏百出,有的殘缺不全,極易引起誤導,輕則氣血不暢,重則致人癱瘓死亡。
  •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新刊補註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為北宋醫官王惟一奉旨編修。
  • 日本發現北宋「針灸銅人」,轟動中醫學界,專家稱:這不可能
    此針灸銅人其大小與正常人的大小並無兩樣,且銅人的身上標註了各種各樣的標點,每個標點下面又有備註穴位的名稱,更加讓人稱奇的是,針灸銅人的前後都是可以打開和閉合的,裡面的內臟也可以看得一清二楚,正是針灸銅人的出現,使得針灸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 針灸的前世今生,一根銀針主乾坤
    到了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證了354個腧穴,並將全書刻於石碑上,供學習者參抄拓印。他還鑄造了2具銅人模型,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作為針灸教學的直觀教具和考核針灸醫生之用,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 習主席向世衛組織贈送「針灸銅人」
    ▲圖為北京中醫研究院一具成人大小的針灸穴位模型——針灸銅人(複製品)。中國最早的針灸銅人研製於宋代(公元960——1127)。是當時用於針灸教學和考試針灸醫生的教具。 (新華社資料照片)  ●針灸銅人和經絡研究  經絡系統是主宰著全身氣血運行、調節生命活動的信息反饋系統。因此,中國傳統醫學都以經絡為依據,以調整經絡平衡來祛病,從保持經絡平衡而康復。然而,經絡卻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
  • 手繪《銅人明堂圖》
    本套《銅人明堂圖》共四幅,宣紙手繪,每幅尺寸皆143*58cm。
  • 今生的夫妻是前世情人,今生的情人是前世夫妻:善待每一份相遇!
    作者:胡楊映月情人之所以對你柔情似水,之所以是浪漫溫柔的代名詞,之所以讓你感覺愛得百轉柔腸,之所以讓你刻骨銘心,是因為你們是前世的夫妻。今生之所以尋你而來,只因為前世的一份緣還沒有盡,所以今生來續前緣,是來還債的。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講述前世今生輪迴
    最近,泰國鬼才導演阿彼察邦.韋拉斯花古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作品《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更榮獲康城影展最高榮譽金棕櫚大獎,並同獲香港亞洲電影節別注電影,十分「威水」。
  • 高武與《針灸聚英》
    明代嘉靖年間,中武舉人,後來因為對做官不感興趣轉而研究醫學,尤其擅長針灸。他認為醫生治病,也象兩軍對壘作戰一樣,只有攻守奇正,量敵而應者,才是良將;作為一個醫生,必須是針、灸、藥,因病而施者,才是良醫。當他看到當時的針灸書大都非常粗疏,便溯源《內經》、《難經》原旨,窮究《銅人》、《明堂》諸家之說。
  • 《俠隱閣》前世今生MOD怎麼用 前世今生MOD及使用方法教學
    下面請看由「mzm1111」帶來的《俠隱閣》前世今生MOD及使用方法教學,希望大家能夠... 《俠隱閣》可以通過打MOD來增強遊戲的趣味性,前世今生MOD就可以讓玩家初始就擁有很強的勢力,還增加了往外的玩法。
  • 來安堂所藏老版《銅人明堂圖》考
    章廷珪重修,附銅人四圖』(《萬卷精華樓藏書記》)。說明當時通行本《針灸大成》附有銅人圖,可是筆者經眼數十種版本《針灸大成》中未見一部存有大幅銅人圖者,提示這些《針灸大成》附圖均已被抽出單行。」正因為流傳到現在的書、圖,幾乎都分了家,而大多數人又未曾見過,故而很難斷定。
  • 名醫拾遺——王執中與《針灸資生經》
    王執中對針灸的學術貢獻主要體現在其編著了《針灸資生經》,這是一部文獻價值、臨床價值均非常高的針灸書,對後世針灸學的影響甚至已經超過北宋官修針灸經典《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該書卷一所載腧穴及其編次均直接採用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並據《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九、卷一百補錄了11穴,總計載穴365個,而不是人們以往所認為的360穴。卷二實際上是王執中的針灸論文集,集中體現王氏對於取穴、施灸、灸後護理、針灸禁忌以及針藥關係等針灸學基本問題的獨到見解。
  • 1000年前的中醫「神器」天聖銅人,被日本強制擄走,至今拒不歸還
    文/小讀 標題:1000年前的中醫「神器」天聖銅人,被日本強制擄走,至今拒不歸還 提到針灸,很多人會想起扁鵲。在有文字記載的記錄中,扁鵲是第一個使用針灸來救治患者的人。
  • 足球的前世今生
    足球的前世今生作為一名骨灰級球迷,倘若不了解足球的前世今生,那無異於自打耳光。眾所周知,足球是一項有著深厚歷史淵源的體育運動,源遠流長而歷久彌新,而現代足球起源於今天的英國。話說在12世紀前後,北歐海盜橫行西歐,丹麥和英國發生了衝突,兩國的關係不斷惡化。
  • 針灸大成——手少陽三焦經
    《銅人》針三分,留七呼,灸二壯。《明堂》灸三壯。主耳聾,渾渾焞焞無聞,五指盡痛,不能握物。實則肘攣,瀉之;虛則不收,補之。又治手臂不得屈伸。支溝(一名飛虎):腕後臂外三寸,兩骨間陷中。手少陽脈所行為經火。《銅人》針二分,灸二七壯。《明堂》灸五壯。《素注》針二分,留七呼,灸三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