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傳說
在長沙馬王堆出土文物陳列館,你會看到「砭骨針」。它證明了:早在石器時代,我們的祖先們就已經開始「用石頭磨針」治病。(※【長義堂說】也許是人原始的本能,也許是中國人智慧的開端.用石器治病不知道其他民族有沒有,如果有,中國人把他發展為針灸就是很不簡單的事情.如果沒有,中國人的文明就很智慧)
可以這樣設想:距今大約8000年至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在南方某地,一群穿著獸皮赤裸著上身的先民們,把這裡的溼地開墾為稻田。冬天或早春,他們放火燒去枯枝落葉,用骨、木耜翻耕和平整土地,仲春播種,秋天摘穗收割。不遠處是大片的森林,閒暇時候,他們會用石刀和尖銳的磨製石器外出打獵。
這是人類進入文明前的一段序幕。
長久的勞作、環境和勞動條件的極端惡劣,使得先民們的身上滋生了各種各樣的病痛。每當夜幕降臨,勞作一天的他們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磨得尖尖的細石,在腰上或者肩膀上錐刺按摩,夠不到的地方,就讓一同回來的「哥們」幫忙。因為處在母系時期,所以,女人們是不屑於做這種事情的。
互相用石針錐刺,用包裹著熱沙的獸皮熱敷,是先民們相當愜意的一件事。
或許,在互相幫忙的過程中,他們開始埋怨女人的種種不是,發洩著不滿。這為以後的父系制度打下了基礎。
至於用針石擊打、錐刺身體為什麼能治病,他們也不甚清楚。大概的推斷是,他們的爺爺的爺爺們,在勞作中發現被尖石和荊棘碰撞了身體的某一部位,有時甚至被碰傷出血,卻因此而使某些原有的病痛減輕或消失,於是便意識到,這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長義堂說】這個時代就憑我們的想像了,合情合理的想像是科學推斷;出神入化的想像是神話。將二者合在一起想像就是科幻,或者奇幻。)
這種石器就是最古老的醫療工具——砭石。
砭石在當時也用於外科化膿性感染的切開排膿。後來,「砭而刺之」逐漸發展為針法,「熱而熨之」逐漸發展為灸法。
《山海經》裡的「有石如玉,可以為針」,是關於砭石的早期記載。(※【長義堂說】最早的針是砭石,石為好石頭,好的如玉)中國在考古中曾發現過砭石實物(※【長義堂說】砭石有考古證據的)。砭石是後世刀針工具的基礎和前身。可以說,現在我們所使用的手術工具,都是從砭石發展而來的。
針灸療法最早見於戰國時代問世的《黃帝內經》。書中說:「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便是指針灸術。《黃帝內經》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即有十二經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經別以及與經脈系統相關的標本、根結、氣街、四海等,並對腧穴、針灸方法、針刺適應症和禁忌症等做了詳細的論述。(※【長義堂說】《內徑》已經使針灸成為學問了,可以說針灸學已經形成了。)
黃帝不僅是華夏民族的創始人,也是把針灸這個醫療器械標準化、規格化的第一人。
《備急千金藥方》序言中說:「黃帝受命,創製九針。」九針是九種針具的總稱,這預示著,中國針灸療法和針具系列正式形成。(※【長義堂說】此時針或者說真正意義上的針已經有了,而且有很多種類,比如九針就是)
那時是公元前2400年,距今4400年,地點在今天的魯西豫東地區。
《靈樞*官針》說:「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九種針具各司其職,幾乎可以治療那個時候的所有病症。其中詳細描述了九針的形制,並大量記述了針灸的理論與技術。(※【長義堂說】九針的工具、理論、應用可以說是當時針灸學的最高水平,或者說代表著當時的針灸學水平,或者說針灸是當時針灸理論與實踐的集大成者)
那時的先民的病痛,無外乎就是腰酸背疼、膿血腫痛、關節水腫等,那時候還沒有癌症、性病、抑鬱症之類。(※【長義堂說】不一定吧,也許是人們還沒有認識到或者還沒有辦法)
為了適應穿刺或切割的需要,砭石的製作或有鋒,或有刃,所以古代又稱貶石為針石(有鋒)或饞石(有刃)。考古發現的砭石呈各種形狀,有劍形、刀形、針形等。從考古挖掘出來的九針來看,像極了十八般武器,估計這也是後來冷兵器的雛形。
今天人們使用的不鏽鋼針,就是在古代砭石、石針、骨針、竹針等原始針具的基礎上,歷經銅針、金針等不同階段,不斷發展更新而來。(※【長義堂說】砭石、石針、古針、竹針、銅針、銀針、金針、不鏽鋼針、磁針。。。。)
銀針只是工具,人身上的經絡腧穴才是針灸治病的重點。
經絡是一個十分奧妙、複雜的系統。(※【長義堂說】經絡的發現時一個偉大之舉,經絡的本質是個巨大的謎,揭開經絡的本質是一個很大的工程)它內而臟腑,外而肢節,縱橫交錯,遍布全身,起到運行氣血的重要作用。同時,又通過經絡的複雜聯繫,將人體內外表裡、上下前後、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筋脈皮肉各個部分,統一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並與外界環境相適應。(※【長義堂說】經絡的理論就以上這幾句話,其內涵則是很豐富,內而臟腑,與臟腑關係密切,這種關係就是一個學問,大的學問。。。)
經絡類似於身體的各個信息聯通中心,通聯臟腑。而針灸的作用,則是通過刺激經絡所引起的神經衝動,(※【長義堂說】西醫術語,其實不僅僅是神經,)激活人體的潛在功能,(※【長義堂說】官話,中西醫都可以說人體的潛在功能)調整人體陰陽失調,恢復機體陰陽平衡,(※【長義堂說】中醫術語,不過,陰陽平衡在中醫是官話,具體所指臺不一樣了。)從而達到防病治病的目的。(※【長義堂說】在目前,對於中醫,我們總是在混亂的用著中西醫的術語。這是好事,能混亂的拉扯在一起,說明他們有著相同的內容,通過這些術語我們也許會找到中西醫的相同點。)
一針甫下,沉痾立起
針灸的神奇,在史書的記載中比比皆是,大多是以實證臨床的方式體現。
古代史學家陳壽在《三國志?魏志》中寫到華佗用針:有一婦人懷雙胞胎足月臨盆,先出生一胎後,因出血過多,故遺一子胎死腹中,婦人苦不堪言。華佗取針定穴,婦人疼痛加劇。華佗取湯藥加麻沸散助針,婦人疼痛緩輕。不多久,果見一男兒死胎出腹。後華佗取「獨參湯」急補,婦人兩三日便轉危為安。
最著名的故事,當屬華佗用針灸為曹操醫好了頭風病,最後因不願留在曹操身邊而被殺害。
司馬遷在《史記》中寫神醫扁鵲:虢君的太子五更突死。虢君哭泣著叫人請扁鵲。扁鵲見過說,太子可回生,虢君半信半疑,見扁鵲命弟子磨針,取太子百會穴刺扎。一會兒功夫,太子漸漸甦醒,扁鵲再用「使藥」熱敷兩脅,太子大好。虢君稱扁鵲為救命恩人,神針回陽。扁鵲不語,拂袖而去。(※【長義堂說】大醫皆神醫,神醫多神針,神針多救急,救急顯奇功)
針灸真實的歷史,更大一部分來自學術思想的傳承。
1973年,長沙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醫學帛書中,有《足臂十一脈灸經》和《陰陽十一脈灸經》,論述了十一條脈的循行分布、病候表現和灸法治療等,已形成了完整的經絡系統。
晉代,醫學家皇甫謐撰寫成《針灸甲乙經》,書中全面論述了臟腑經絡學說,發展並確定了349個穴位,並對其位置、主治、操作進行了論述,同時介紹了針灸方法及常見病的治療,是針灸學術的第二次總結。
唐代醫學家孫思邈在其著作《備急千金要方》中,繪製了彩色的「明堂三人圖」,並提出阿是穴的取法及應用。
到了宋代,著名針灸學家王惟一編撰了《銅人腧穴針灸圖經》,考證了354個腧穴,並將全書刻於石碑上,供學習者參抄拓印。他還鑄造了2具銅人模型,外刻經絡腧穴,內置臟腑,作為針灸教學的直觀教具和考核針灸醫生之用,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
元代滑伯仁所者的《十四經發揮》,首次將十二經脈與任、督二脈合稱為十四經脈,對後人研究經脈很有裨益。
明代是針灸學術發展的鼎盛時期,名醫輩出,出現了大量的針灸專著,如《針灸大全》《針灸聚英》《針灸四書》。特別是楊繼洲所著的《針灸大成》,匯集了明以前的針灸著作,總結了臨床經驗,內容豐富,是後世學習針灸的重要參考書,是針灸學術的第三次全面總結。
清初至民國時期,針灸醫學由興盛逐漸走向衰退。清代後期,道光皇帝以「針刺火灸,究非奉君之所宜」的荒謬理由,悍然下令禁止太醫院用針灸治病。(※【長義堂說】還有這事?)
雖然如此,民間的針灸始終沒有失傳。到了現代,湧現了出了很多針灸大家。大家耳熟能詳的周楣聲、淡承安、魏稼、賀普仁、王樂亭、楊繼洲、陸瘦燕、程莘農、鄧良月、王修身、趙春陽等針灸大家,都還在為針灸的發展和傳承孜孜不倦的探索。
東方神技秀全球
針灸走向世界的歷程非常坎坷。早在公元6世紀,中國的針灸學術便開始傳播到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地的120餘個國家。但是,大多數西方人對它的療法和療效持懷疑態度。
針灸理論認為,有一種叫做「氣」的無形生命能量在人體中運行,而疼痛正是由於「氣」的阻滯和失衡所引發的。(※【長義堂說】氣是學問,氣血學說就是;氣是實踐,氣功乃一大成)因此,在人體一些特定的穴位插入細針,就能夠疏通經脈,從而治療病痛。這(※【長義堂說】氣功是自己調理自己的氣機,針灸是通過針這個工具給別人調理氣機)樣的理論在西方醫學專家看來,無異於天方夜譚(※【長義堂說】氣看不到,經絡摸不到,自然神奇,自然是天方夜譚)。尤其在現代醫學比較發達的美國,質疑聲更甚。一位醫學教授就曾經公開表示,針灸明顯有著心理安慰的作用。更有人將針灸與東方幻術聯繫在一起。
即使在國內,不少西醫也對針灸充滿懷疑。很多神經內科專家對針灸「不屑一顧」。上世紀80年代的研究表明,針刺可能激活了痛覺神經,引發大腦釋放出一種類似於鴉片的化合物——多肽。多肽在人體進行了全身循環,達到減緩疼痛的效果。這項研究也試圖破解長久以來圍繞著針灸療法的另一個迷團:為什麼這項醫術似乎只要把針刺入穴位即可減輕疼痛?(※【長義堂說】找到針灸的物質基礎固然很重要,解釋的理論框架更加重要。找到的物質肯定是支離破碎的,要有思路聯繫起來才能成為理論,才能讓人信服,才能成為科學學科)
事實上,西方科學家一直試圖解開針灸之謎(※【長義堂說】針灸有效,才會趨之若鶩,才有人研究,才有爭鳴)。有人用高科技手段記錄下治療過程,發現針灸確實能對人體產生作用。神經影像學研究表明,針灸似乎能安撫腦部掌管痛覺的區域,並激活那些涉及休息和康復功能的腦部區域。都卜勒超聲技術顯示,針灸能增強治療部位的血液循環。紅外熱成像技術顯示,針灸能促使炎症消退。(※【長義堂說】現代高科技是揭示針灸實質的可以依靠的手段,也是針灸靠近現代科學,理論騰飛的有力工。對中醫來講,應該琢磨怎樣利用現代高科技,而不是固執的拒絕高科技,)
科學家還發現,古代中醫理論與現代解剖學之間存在相似之處。(※【長義堂說】古代中醫理論肯定是從治療疾病的實踐中來的,怎麼能與人體不相符,怎麼能和解剖學不相似)365個穴位對應著人體的神經束和肌肉束,幾條經脈與人體主要的大動脈和神經分布相仿。另一方面,針灸的應用在繼續擴大。尤其是在傳統藥物無效時,針灸被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如關節炎、下腰痛和頭痛等,也常會被用於治療疲勞、焦慮和消化問題。(※【長義堂說】針灸還在用,還有優勢,還有生命力)
新近國外的研究數據顯示,針灸可以不同程度地治療肌肉骨骼系統、神經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精神行為障礙、皮膚病等16個系統的疾病,對500多種病症發揮不同程度的治療作用。
1972年,尼克森訪華以後,針灸正式走入美國。到現在,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認同針灸的治療效果,一些醫學院開設了針灸課程,還出現了洋醫生開辦的針灸診所。
1987年,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成立,總部設在中國。2010年11月16日,「中醫針灸」成功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來源:《中國周刊》2014年第09期 總第170期,
作者:記者 寇建
※【長義堂說】針灸是中醫的重要組成部分,經絡腧穴理論是中醫人體學的重要內容,針刺、艾灸是中醫治療疾病的重要手段。針灸也許是中醫最原始的形態,中國先民最早認識自身可能是穴位或者經絡,最早治療疾病的手段可能是砭石、骨針。針灸我們能看到的形成於黃帝內經,總結與《針灸甲乙經》和《針灸大成》,繁榮於當代。在現在臨床中,針灸還是有著很大的優勢,可以治療很多現代醫學治療效果不好的疾病,更可以幫助現代醫學提高臨床療效。針灸的療效是肯定的,經絡的實質是很神秘,以此招來了很多簡單膚淺者和驕傲剛愎自用者非議與攻擊,也吸引了無數科學高人的不斷探索。我們讚賞運用高科技手段研究中醫針灸經絡,運用得好,中醫會騰飛的。
-
長義堂中醫*健康*生活*文化微信公眾號
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長義堂,關注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