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大捷後,受到孫可望威逼,李定國率部離開湖南戰場,轉進兩廣

2020-12-22 惰性人兒

前言

一位身材雄偉的將軍站在窗前,面色冷峻,看著窗外的景色,一動不動。身邊的親兵們個個小心翼翼,誰也不敢發出聲響,避免驚動了將軍的沉思。

良久之後,將軍轉過身來,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口裡喃喃地說道:「國主啊,國主,我怎麼也想不到你會如此絕情!竟然連並肩戰鬥多年的兄弟都容不下呀!」

不覺之間,將軍的眼中流下了兩行熱淚......

南明永曆朝廷的擎天一柱——李定國

此刻,將軍在痛苦中思考著;而他的英名正在神州大地上廣為傳頌。

他就是「兩蹶名王,天下震動」的南明永曆朝廷的重將李定國。

翌日,李定國召開軍事會議,與各位將領進行了商議,最後作出決定:全軍轉進廣西,準備攻取廣東,進而伺機收復福建、江西等地。

1653年,李定國率部離開湖南,開赴廣西

時代背景

孫可望、李定國、劉文秀帶領大西軍於1647年到達雲南。經過幾年時間的休整訓練,兵強馬壯,士氣高昂。於是,他們決策聯明抗清,走出雲貴,與清軍一決高下,爭奪天下。

孫可望把走投無路的永曆帝接到西南地區,利用永曆帝的名義,號令天下;強制改編那些割據自雄又抗清無能的南明軍隊,實現了政令、軍令的統一,組成了一支以大西軍為主的、戰力強大的抗清武裝。

1652年,在孫可望的主持下,南明軍隊兵分三路,對四川、湖南、廣西的清軍展開了猛烈地攻擊。

首先是李定國、馮雙禮率軍從貴州進攻湖南;其次是劉文秀、白文選率部橫掃四川。

大反擊一開始,南明軍隊所向披靡,幾乎收復了湖南、四川全境。

隨即,李定國率領明軍進入廣西,攻克桂林,逼死滿清定南王孔有德,收復廣西全省。

接下來,李定國就準備進攻廣東。

廣東的清軍在尚可喜、耿繼茂的指揮下,全線回撤,龜縮於廣州城中,惶惶不可終日,只能拼命向清廷求援。

可是,由於南明大將劉文秀在連勝之餘,驕傲輕敵,在四川保寧城下,被困獸猶鬥的吳三桂乘機打敗;而且,清廷也認識到大西軍不容小覷,形勢嚴峻,遂派敬謹親王尼堪率領正牌的滿洲八旗精兵,從北京火速趕往湖南增援。

在此情況下,孫可望調令李定國所部自廣西回師,來迎擊清軍的反撲。

李定國晝夜兼程,趕回湖南。分析形勢之後,李定國利用八旗兵的驕狂,佯敗設伏,在衡陽一役中,團團包圍了清軍。

李定國陣斬清朝敬謹親王尼堪

一場伏擊戰下來,李定國斬殺了尼堪,重創了這支號稱無敵的滿洲八旗兵。

短短的時間裡,李定國兩蹶名王,威震天下。南明也迎來了復興的良機。

當時的天下大勢

大西軍反攻以來所展現出的強勁戰力,尤其是李定國取得的桂林、衡陽兩次大捷,震驚了整個中國。

清方的情況清朝順治皇帝聞訊悲嘆:「我朝用兵,從無此失!

清朝的官員們驚恐之極。清朝的廣西巡撫一職空缺,竟無人敢去任職。戰場上的清軍接連遭受沉重的打擊,主帥陣亡,士氣低落;守在城中,怯於出戰。

清廷懾於大西軍的兵威,一度有了放棄西南七省的朝議。

南明的反響對於南明來說,桂林、衡陽兩次大捷,是極大的鼓舞。

各地的反清義士都為南明軍隊的驚人戰績而歡欣鼓舞,紛紛認為大明王朝復興有望了。

的確,此時南明永曆朝廷如果集結重兵,再接再厲,乘勝出擊,消滅湖廣地區的殘餘清軍;那麼,南明的抗清事業必將走向新的高潮。

士氣高昂的南明軍隊

一時間,許多不甘降清的明朝殘軍,看到了勝利的曙光;他們走出藏身的山區,加入到南明抗清的隊伍中。

而那些隱居在鄉間的明朝官紳們,也因此認為大明王朝復興有望,紛紛復出,投身於南明永曆朝廷。

各地堅持抗清的義師,則更為振奮,他們翹首以盼,渴望著南明軍隊的到來。

可以說,此時是南明反清鬥爭最為輝煌的時刻,也是最接近成功的大好良機。

最佳進兵方略

此時,孫可望親自來湖南督陣,派白文選攻佔了沅州,軍中士氣正旺。

這時候,只要孫可望、李定國兩路軍隊一會師,再接再厲,乘勝全殲湖南地區的清軍,鞏固湖南全省,與已經根基穩固的雲貴根據地連成一片,作為自己的大後方和供給基地。

再去聯繫四川夔東地區的大順軍餘部,壯大軍事力量,控制四川;然後北攻湖北、東取江西,勢必會使力量分散的清軍聞風而逃,形成勢如破竹的大進軍場面。

大進軍必然會引發連鎖反應。天下反清義師定然會群起響應,造成清軍步步被動,處處挨打的局面。

而明軍則可以乘勢北伐,進取中原。如此一來,恢復明室江山,指日可待。

變數陡生

永曆朝廷巨頭們的人事關係永曆帝來到雲南後,原先那些黨爭不休、不幹正事的重臣們都被孫可望排擠掉了。永曆朝廷中只有四大巨頭人物:

第一個自然是被作為反清旗幟的永曆帝;第二個就是掌握朝廷軍政大權的領軍人物孫可望;然後依次是李定國和劉文秀。

李定國、劉文秀在聯明抗清中態度都很堅決。二人都真心忠於南明,忠於永曆帝。在加入永曆朝廷以後,李定國、劉文秀都矢志不渝地以恢復明室江山為己任。

李定國、劉文秀與永曆帝保持著密切的關係,成為永曆帝在雲南的主要依靠。

孫可望則不然。

聯明抗清,對於孫可望來說,不過是一種政治手段。他只是想利用永曆帝的虛名,作為反清的旗幟;實際上則是由自己掌控永曆朝廷的大權,收編南明軍隊殘部,把他們融合到大西軍中,通過訓練改造,建立出一支足以同清廷相抗衡的軍事武裝;從而號令天下,同清廷決戰,逐鹿中原。

而李定國、劉文秀同永曆帝的親密關係,使孫可望大為不滿。

器量很小的孫可望1651年,孫可望自稱「國主」,集軍政大權於一身,成為永曆朝廷事實上的一把手。

南明永曆朝廷的實際領導者——孫可望

在孫可望看來,能夠危及自己權威的只有永曆帝、李定國和劉文秀這三個人了。

自從1652年開始反擊清軍以來,接二連三的勝利,使「國主」孫可望頭腦膨脹,利令智昏。他認為清軍不堪一擊,天下唾手可得。

孫可望不顧大局,一心認為自己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強化自己的權威,鞏固自己的地位,進而取代永曆,自立為帝。

孫可望首先把永曆帝安置於貴州安龍地區,斷絕了永曆帝與外界的聯繫。

接著,孫可望借著劉文秀打敗仗的機會,以「兵敗保寧」的罪名,褫奪了劉文秀的兵權和官職,罰往昆明閒居。

對於功勳卓著、威名遠播的李定國,孫可望更是極其忌恨。他暗中策劃陰謀,準備以「召開軍事會議,決定下一步進兵方略」為名,把李定國騙來,然後予以殺害,永絕後患。

在清軍接連遭受重大挫折,主帥陣亡,士氣沮喪之際,孫可望作為南明的最高實權人物不僅沒有抓住戰機,部署決戰;反而妒賢忌能,排斥異己,這實在是器量太小了。

格局很大的李定國李定國接到了開會的通知,馬上就開始作準備,打算第二天早上動身去參加軍事會議。

當天夜間,李定國剛剛脫去徵袍,躺到床上,準備休息了。忽然,一個親兵急促地走進大帳,報告說:「啟稟將軍,劉文秀將軍的兒子劉震有要事來報!」

聞聽此言,李定國猛然一驚,一下子立起身來,睡意全無!

……

當劉震的身影消失在濃濃的夜幕之中以後,李定國緩緩地轉回身來。此刻,他心中怒火萬丈,眼中卻不覺間流出了兩行清淚……

當劉震通報了孫可望要暗算自己的消息之後,李定國震驚了。他萬萬沒想到,孫可望竟然利令智昏到如此不堪的地步!

下一步怎麼辦?

這個問題立刻擺在了李定國的面前。

離開湖南?

收復湖廣、全殲清軍的戰略目標尚未實現,如此離去,豈能甘心!

可是,一旦自己繼續留在湖南,孫可望勢必不會死心。他一定會變本加厲地迫害自己!

自己立志反清復明,為大業著想,絕對不願與孫可望公開翻臉,引發內訌,使親者痛仇者快!

還是離孫可望遠一些吧!

離開湖南,又能去哪裡呢?

……

最終,李定國的目光盯在了廣東!

李定國決策開闢廣東新戰場

為了避免孫可望的加害,李定國經過長時間的思索,針對當時的天下形勢,李定國作出一個極具戰略眼光的決定:進軍廣東!

李定國矢志不渝地堅持抗清鬥爭

李定國不愧是一代天才的軍事家。他分析了形勢,認為孫可望所控制的南明軍隊實力雄厚,又擁有雲南、貴州作為根據地,進可攻,退可守。清廷的主要目標一定得放在孫可望身上。

而李定國自己則可以輕易攻下廣西,接著進攻廣東。

廣東的清軍力量很薄弱,只有清朝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繼茂兩藩的兩萬餘人。如果李定國能夠得到鄭成功的配合,東西夾擊,那麼,一舉攻下廣州,全殲廣東清軍,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攻下廣州之後,明軍就可以乘勝收復廣東、福建兩省,然後以廣東、福建為根基,進攻江西、安徽,進而攻取整個江南。

這個戰略一旦實現,南明就能夠憑藉江南的人力物力財力之優勢,同清廷相持抗衡,使南明的抗清鬥爭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在李定國率領下,進入廣西的南明軍隊

結語

1653年春天,李定國率部從寶慶出發,離開了湖南,行軍到廣西的全州,開始籌划進攻廣東的軍事方略。隨後就發生了歷史上有名的李定國進攻廣東肇慶、新會之役。

相關焦點

  • 南明永曆政權最後的崩潰始於孫可望降清,他送給了清朝什麼禮物?
    當年八月,孫可望親率十萬大軍徵討只擁有三萬兵馬的南明晉王李定國,結果因部下戰場譁變,敗於李定國之手,孫可望僅率數十名親信逃離戰場,隨後,走投無路的孫可望很乾脆的降清了,他的投降,挽救了清朝在西南地區進退不得的局勢。
  • 湖南衡陽首開中歐班列
    原標題:湖南衡陽首開中歐班列   10月15日上午,一列運載華菱衡鋼生產的鋼管
  • 被譽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的衡陽會戰,最終為何會以慘敗來收場
    二戰後期,德、日法西斯先後在蘇德戰場、太平洋戰場上被盟軍擊敗,德軍被迫撤回本土,而日軍卻企圖在中國大陸打一場大戰,以便打通大陸交通線,達到長期戰爭的目的,而也就在這時,一場被譽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的戰役打響了。1944年4月,日軍大本營向中國派遣軍發出了代號「一號作戰」的命令,隨即,數十萬日軍開始進攻河南、湖南等地。
  • 湘黔護國運動:王文華湘西大捷,湖南護國討袁軍靖縣成立
    貴州獨立後,蔡鍔把滇黔兩省軍隊整編為「護國軍滇黔聯軍」。自任總司令,任命王文華東路黔軍司令,轄黔軍第一、二、三團共3000人。1916年1月,東路黔軍進軍湖南。袁世凱調集重兵,把湘西過貴州為進攻雲南的主要方向。
  • 衡陽何謂湖南第二大城市,看這百年興衰史你就知道了
    就算近代史,衡陽也是繼長沙後,湖南第二座省轄市。 衡陽的著名歷史人物有蔡倫、王船山、李芾、彭玉麟、曾熙,近百年來還有夏明翰、羅榮桓元帥等一代人傑;衡陽近代著名的歷史事件有湘軍從衡陽成型出發、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的47天衡陽保衛戰等。由於年代久遠以及文章篇幅所限,對於以前的一些歷史事件就不再一一贅述,今天著重給大家說下衡陽的近百年興衰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