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在熱點板塊幾乎輪動一遍的背景下,午後券商板塊再次集體大漲,帶動指數衝高。
而年內獲利頗豐的量化機構,在這幾天突然爆發的行情下卻顯得手足無措。
「模型並未對資金異動作出提示,只能說7月6日出現一些跡象,結果市場這幾天突然轉向,至今沒搞明白風從何處來。」在提及近期A股行情時,一位來自華東的買方人士形容為「一臉懵」。
北向資金也沒趕上好時候。6月30日、7月1日滬深港股通休市,北向資金趕了一個「晚集」。所以,從7月2日開始,北向資金活躍度大幅提升,單日成交量放大到了此前兩倍左右的水平,連續多日成交量超過1500億元。
其間,流入速度也在加快。7月2日至6日,連續三個交易日淨流入規模超過136億元,單日流入資金規模位列今年以來的前六名。
不過,在7月8日市場未出現新板塊接力的背景下,北向資金追漲意願大幅降低,單日流入規模從百億大幅縮減到了11.53億元。
北向資金「趕晚集」
A股的本輪上漲,真正起步於6月30日,當日Wind全A指數收盤突破了今年3月份的高點。
不過,初期北向資金因滬深股通休市,直至7月2日方才參與進來。結果,當天,被壓抑了兩天的北向資金突然放量。
7月2日,北向資金合計買賣總額為1494.7億元,有數據可查的上一交易日則為822.2億元。在此之前,700億元至800億元的成交規模已經保持近三個月時間。
同時,當日北向資金流入規模達171.2億元,僅次於今年2月3日、6月19日,位列滬深股通開通以來的第三位。
隨後的幾個交易日,北向資金也保持著每日100億以上的速度流入,直至7月8日收盤,其流入規模從上一日的98億元銳減至11.53億元。
與之相伴的是,7月8日早盤A股市場走弱,主要板塊已經輪漲一遍。
在這個過程中,北向資金也在加倉部分券商、保險等行業龍頭,如增持中信證券(600030,股吧)3000萬股左右,以及1200萬股中國人壽等。
但是,由於其持股基數較大,在上述公司股價連續上漲期間,北向資金並不會過分追漲,整體加倉幅度較為有限。
相較之下,通過追蹤滬深股通持股數據,則可以篩選出近期北向資金介入較為明顯的個股。
以北向資金佔A股流通股比例計,6月30日至7月2日,佔比提升最大的多為汽車、電氣設備、有色等周期股,以及部分細分行業,如醫藥領域的體外診斷企業。
其中,汽車是北向資金增持較為集中的板塊。上述期間,一汽解放北向資金持股比例提升2.95%至7.3%,華培動力(603121,股吧)提升2.07%至2.32%。
另外,如魯西化工(000830,股吧)、中核鈦白(002145,股吧)和華菱鋼鐵(000932,股吧)等傳統行業的周期股,上述期間也獲得了北向資金的增持。
另一個比較維度上,北向資金上述持股佔比出現成倍增長的現象。例如漫步者(002351,股吧)增幅便超過12倍。不過,這類標的受到低基數的幹擾,持股異動參考價值較低。
相較之下,北向資金原有持股比例超過1%,同時提升幅度超過1倍以上的個股包括萊寶高科(002106,股吧)、東方通(300379,股吧),以及養殖行業的天邦股份(002124,股吧)和益生股份(002458,股吧),增幅均超過1.2倍以上。
外資機構畫風迥異
北向資金被不少市場人士認為是市場風向標,但這個參照系也存在著不小的變量。
例如貴州茅臺(600519,股吧)7月7日北向資金合計持有1.07億股,持股前三的分別為滙豐銀行、摩根大通、渣打銀行,同期寧德時代(300750,股吧)的持股前三名也是滙豐銀行、摩根史坦利、渣打銀行。
這也引發了部分投資者的疑問。「持股靠前的外資機構高度雷同,持有大量的行業龍頭股,真能代表外資,是否存在內資借道的情況?」
有業內人士指出,上述外資機構持股的參考價值較為有限,滙豐銀行等本身只是一個交易席位,持股包括自有資金、客戶資金,客戶資金有可能來自境外或境內。
至於具體資金構成,無從判斷。這與每日公布的股指期貨持倉道理一樣,只是代表了席位資金的持倉變動而已。
相較之下,一些內資機構,或者是「非主流」外資機構的席位異動,要更有價值一些。
7月2日,天齊鋰業(002466,股吧)單日北向資金持股增加1224萬股,排名靠前的外資席位持股變動有限,但持股數量相對靠後的中金公司當日新增550萬股,摩根大通經紀新增363萬股。
隨後幾日,該公司股價與整體市場一同上漲,至7月8日階段漲幅為18.38%。
不過,上述外資席位操作也十分靈活,短期操作十分頻繁,追蹤起來難度不小。
以上述摩根大通經紀席位為例,其持股在7月3日升至550萬股後,連續減持天齊鋰業,7月6日已減持至65.75萬股。
熱門券商股也面臨類似情況。中信建投7月3日、6日北向資金各減680萬股、592萬股,7月7日再增194萬股。
不過,將時間周期拉長,則可以看出北向資金較為明顯的趨勢性行為。
2019年7月8日,北向資金在中信建投的持股佔比為0.44%,至今年6月18日提升至3.56%,19日開始中信建投連續上漲。
此外,還有部分代表性極強的外資機構,比如阿布達比投資局,其資金來源為阿布達比的石油收益,主要承擔為阿聯國有資產進行謹慎投資,創造長期價值的職責。
興業證券策略團隊便對該機構風格進行總結,「長周期來看,阿布達比投資局偏好周期性行業。」
從2010年至今,ADIA共選擇過115隻A股進行投資,這些個股包括醫藥、有色金屬、建築、化工、石油石化、機械,「持有時間最長的A股為中國交建(601800,股吧),其餘持股時間較長的還有鞍鋼股份、兗州煤業(600188,股吧)等,且這兩隻股票持有至今,均屬於周期性行業」。
這類外資特色機構,持股變動的參考價值無疑要更為明顯。
(作者:董鵬 編輯:巫燕玲)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