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籤證政策「武器化」的背後

2020-12-22 中國經濟網

  美國籤證政策「武器化」的背後

  【鳴鏑】

  近來,任期已屈指可數的本屆美國政府正以最後的瘋狂升級對中國遏制和打壓。蓬佩奧等反華政客不斷叫囂中國共產黨是「美國人民安全的最大威脅」,是「全球自由和民主的最大威脅」。美國國務院、國土安全部則頻頻挑釁、生事,繼10月復活冷戰時期針對共產黨黨員的移民禁令之後,12月又將中國共產黨黨員及其直系親屬赴美商務或旅行籤證的有效期從10年多次入境壓縮至1個月單次入境,甚至表示接下來可能對參與中國所謂「海外影響力行動」的中國公民實施籤證限制。

  美方這一系列舉措不僅是籤證政策「武器化」的又一惡劣紀錄,更是劍指中國共產黨,波及面廣,帶有強烈的冷戰色彩,再次暴露了美國反華政客企圖製造中美意識形態對抗、把中美關係推入「冷戰」的險惡用心。

  美國反華政客迫不及待地將制裁對象擴展到中國共產黨黨員直系親屬和部分中國公民,可見儘管他們此前聲稱要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區別開來,把中國共產黨當作主要的攻擊靶子,但實際上他們打擊的目標是穩定走向強盛的中國和「中國故事」的普通參與者。

  以政黨制度為核心的國家制度是國之根本、邦之基石,是一國進行治理的前提。一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政黨制度,由該國歷史發展、現實民情和經濟社會狀況等國情所決定。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是中國歷史和中國人民的選擇。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好不好,要不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自然是中國人民最有發言權。然而,美國反華政客出於頑固的意識形態偏見和各種利益謀算,不斷對中國共產党進行污衊、抹黑,販賣涉華焦慮,傳播涉華陰謀,極力打壓中國政治制度的影響力,已經到了喪失基本理智的地步。這背後隱藏著美國反華政客們的三重居心和算計。

  「我必為師」的美式思維定式和體制優越感

  一是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美國軟、硬實力,撼動了美方「我必為師」的思維定式和體制優越感。在疫情面前,美國人歷史上演繹的那種以「美國拯救、中國感恩」為主要內容的「中美關係神話」破滅,引起部分美國政客更加猛烈的對華輿論反撲。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中國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這源於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受益於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依託於人民民主的群眾根基,根植於中華民族守望相助的文化沃土。與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出色的危機應對相比,美國兩黨惡鬥卻嚴重拖累了抗疫大局。美國政客們從黨派之爭出發,把抗疫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政治掣肘遠遠多於協作努力,抗疫舉措行動遲緩、漏洞百出,致使疫情陷入失控狀態,全國感染和死亡人數飆升且長時間居全球之最,經濟嚴重萎縮,階級矛盾和族群矛盾更加尖銳。美國作為世界上經濟最發達、醫學科技最先進、醫療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卻淪為世界疫情重災區,其國家行為能力和國際形象黯然失色。根據皮尤中心9月15日民調,在美國的13個主要盟國中,認為美國抗疫表現「不力」的人多達84%,其中53%認為美國抗疫「非常不力」,這個評價比對世界其他主要國家的評價都要差。

  在如此不堪的現實面前,當政者本應反躬自省、亡羊補牢。如果美國精英有共識、民眾不分裂、國會不黨爭,如果衛生醫療專家的聲音能被居廟堂者傾聽,那麼美國的疫情防控形勢可能會是另外一種面貌。但是,這些假設都不存在,美國錯過了在疫情中完善制度建設的機會。死亡30多萬人都不能讓這些美國政客自省,還有什麼能夠喚醒他們?川普政府中的反華官員和國會中的反華議員更願意尋找「替罪羊」,而不想「照鏡子」審視自己。這些人無視美國民生疾苦,踐踏法律和公義,大肆製造對中國「追責」「索賠」的荒謬言論,煽動反華情緒,一意孤行推動旨在剝奪中國外國主權豁免的立法,炮製法律依據,拋出對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及軍方醫學研究機構和個人進行制裁的無理要求。根本上,他們是以對華意識形態打壓為工具,為自身抗疫不力進行「甩鍋」和脫責。

  貌似邏輯自洽的心理焦慮和冷戰思維

  二是美國反華政客對中國的焦慮心理不斷加重,不僅從大國力量對比的角度,也從所謂捍衛「民主」和「自由」的角度,來界定中美關係。美國反華政客「鎖定」中國共產黨,針對的是中國一系列內政外交政策,把中美關係從貿易戰、科技戰等力量型較量推向外交戰、人文戰等觀念型碰撞,甚至引入「敵手」的意象和「新冷戰」類比,其對華遏制戰略昭然若揭,實質性惡化了中美關係的語境。

  具體而言,中國經濟成就引來美國反華政客對中國發展模式的攻擊,他們指責中國的國企制度、產業政策、智慧財產權保護及貿易政策等,以此貶低中國經濟成就,破壞國際社會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預期。中國科技發展引來美國反華政客對中國軍民融合戰略的無端指責,他們蔑稱華為5G技術「威脅西方價值觀」,並以「國家安全」為由阻斷中美之間科技投資、合作研發和技術轉移的路徑。戰略上,美國反華政客把中國崛起與「集權制度」掛鈎,影射中國的發展意圖「不透明」「無誠意」。外交上,中國幫助發展中國家增強治理能力的正常活動被美國反華政客指責為輸出「威權主義」治理模式。美國反華政客給中方涉美的民間交往、學術交流和商業活動扣上「間諜活動」罪名,破壞中美民間友好合作的根基。美國反華政客對共產黨員移民禁令和中國共產黨黨員籤證限制等措施都做了「豁免」規定,即申請人須承認自己受脅迫入黨或已經脫黨,其弱化、分化中國共產黨的意圖昭然若揭。美國反華政客還渲染中國共產黨與所謂「自由」世界之間的意識形態對立,企圖用「中共威脅」重新激活「大西方」,聚集盟友協同抵制中國的影響力,對中國進行圍堵。

  總體上,美國反華政客基於「冷戰」思維,把中美之間的正常競爭與合作塗抹上意識形態色彩,形成一個看似邏輯自洽的閉環體系。但人們看到的卻是這些人的一廂情願和自欺欺人,卻是這些人的封閉思想屏蔽了他們對美國外交政策進行糾錯和完善的可能性。

  挖坑埋雷、人走還要茶不涼的私利算計

  三是在大選年加速美國政治重新洗牌的背景下,美國反華鷹派更加需要通過推行極端政治,凝聚國內「反共」勢力,共同打壓溫和力量,確保自身在美國政治權力結構中繼續佔有一席之地。至於其反華政策會引起何種國際效應、是否服務於美國自身利益,並非這些人的關注重點。

  本屆美國政府上臺後,一批反華鷹派進入決策圈中高層。他們有的對白宮投其所好,有的迎合國內民粹情緒,有的對中國不了解或充滿誤解、曲解,有的受強烈的價值觀或現實利益驅使,有的是在兩黨內想要反客為主的極右翼和極左翼勢力。這些人不僅為川普政府的強硬對華政策背書,並趁機崛起,還試圖走得更遠、更極端,在製造涉華輿論恐慌、毒化中美關係上發揮了惡劣作用。

  他們受大選的刺激,認定只有進一步鎖定中美戰略競爭和制度對抗,使反華成為不可逆趨勢,才能框定下屆政府對華政策路線,壓縮未來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的空間,從而有利於他們繼續推進自身的政治訴求。正因如此,川普政府在大選敗局已定的情況下,變本加厲地對華重拳出擊,密集出臺制裁措施,提速通過反華立法,批准新的對臺軍售,給繼任者留下一堆不得不接手的「遺產」。民主黨歷來強調人權和價值觀議題,可以想像,強化與中國的意識形態分歧和對立,仍將是美國對華政策的重要內容。

  當今世界正處在一個全球範圍內各種思潮交流、交融、交鋒的時代,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人們重新審視理想的治理之道和民主形態。中國不尋求在意識形態方面挑戰美國,而是兼容西方多種理論、經驗和政策中的合理成分,結合本國實際,探索一條適合中國自身發展的路徑。一個發展的中國、自信的中國,一個致力於合作共贏多贏、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將贏得國際社會越來越多的尊重和認同,這符合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

  美國一些人以籤證政策等為包裝大搞對華政治歧視,針對中國共產黨、中國制度不斷炮製話語枷鎖,只會讓世人感慨,那個曾經表現得充滿自信、相對包容、有一定自我更新能力的美國現在面目全非、正在逝去。旁觀者清,只是美國這些始作俑者們會在乎嗎?

  (作者:沈雅梅,系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

(責任編輯:王炬鵬)

相關焦點

  • 美國政府撤銷備受爭議的國際學生籤證政策
    中新網7月15日電 據美國《僑報》報導, 當地時間7月14日,美國聯邦政府取消了前不久剛宣布的一項備受爭議的國際學生籤證政策,即全網課的國際學生無法維持當前學生籤證或者無法申請來美籤證。一名聯邦法官宣布,就這一政策對聯邦政府機構提起訴訟的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已經與被告達成協議。
  • 今日留學資訊|加拿大發布籤證新要求;專家批美國收緊籤證政策……
    政策資訊 ▲英國政府加強防疫措施,約600萬人將面臨更嚴格封鎖 據路透社19日報導,隨著新冠疫情加速蔓延,英國威爾斯地區和該國第三大城市曼徹斯特考慮採取更多限制措施,未來幾天,英國約600
  • 疫情下不斷變化的美國籤證政策,留學生該何去何從?
    從春季以來,美國的高校都變成了線上授課。7月6日,SEVP公布了學生籤證管理的新規定:如果國際學生在秋季學期的課程全部是線上授課話,不能繼續在美國停留。在夏季學期繼續遠程上課疫情之前,美國政府只允許國際學生一個學期修一門網課。然而,由於疫情的影響,三月份的時候,SEVP允許大學做出一些臨時調整(比如,改成網上授課),國際學生的所有課程都在網上進行也不會對籤證產生影響。這項政策允許學生在網上上課直到夏季。
  • 趙明昊:警惕美國對華政策的「俄羅斯化」
    美國國務院宣布因涉港問題對相關中方官員實施籤證限制措施,美國參議院全票通過的所謂《香港問責法案》還要求對相關機構和個人進行金融制裁,包括禁止使用美元交易網絡。然而,弔詭的是,今年的大選對美國對華政策的影響可能又是最有限的,主要是因為美國兩黨在對華政策上的趨同性日益明顯。由此,我們需要適當擺脫大選帶來的視角框限,更加重視美國對華政策調整的一些深層次特徵和長期趨勢。無疑,從加大運用制裁手段、強化意識形態施壓、糾集國際聯合陣線等方面看,美國對華政策出現一定程度的「俄羅斯化」態勢,這值得引起警惕。
  • 2021美國籤證政策可能「照舊」?滿足這條件恐無法在家上網課
    聖誕假結束後面臨的就是春季開學啦,美國留學的同學們最關心的問題除了疫情之外,就是2021年的美國籤證政策了。 今年受到大選、疫情等因素的綜合影響,籤證政策尤其是針對中國學生們的政策令部分同學心驚膽戰。
  • 美國國土安全部最新消息!21春季留學生F1籤證將沿用秋季政策
    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援引美國國土安全部內部權威人士消息,2021年春季學期留學生身份和籤證仍延用秋季的政策,近期將會官宣。    此前關於留學生籤證政策的消息一直沒有更新答覆,而根據《高等教育紀事》內部消息,2021春季學期留學生F1籤證將沿用秋季政策對於國際生而言意味著什麼呢?
  • 英國、美國、加拿大等6月多國籤證政策匯總!
    英國籤證中心6月15日,英國進一步放寬封鎖政策,很多商場、動物園等公共場所重新開放。隨著英國迎來「解封新階段」,各個高校也逐漸開始複課,目前全英約有24所高校公布了20年秋季的開學安排,值此特殊時期,大部分學校採取彈性入學方式,並且開放遠程授課確保學生安全。
  • 美國土安全局:2021春季學期留學生F1籤證將沿用秋季政策
    隨著春季學期的臨近,據美國《高等教育紀事》援引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內部權威人士消息,2021年春季學期留學生身份和籤證仍延用秋季的政策,大概本周會官宣。由於美國移民和海關執法局此前一直沒更新留學生籤證政策,而2021年春季學期都快開學了,高校們也著急根據國土安全部的指導方針制定國際學生的春季學期計劃。12月初美國幾十家高等教育行業協會就聯名寫信給DHS,要求儘快明確春季學期留學生的籤證政策。
  • 澳大利亞籤證增至10年 十國籤證利好政策大放送
    人民網北京6月19日電 根據17日籤署的中澳自由貿易協定,澳大利亞政府將對中國公民的多次往返籤證時間從3年增至10年,成為繼美國、加拿大、新加坡之後,第四個對中國公民提供10年多次往返籤證的國家。伴隨著暑期旅遊旺季的來臨,多個國家均對中國遊客發出利好籤證政策,人民網旅遊頻道為大家梳理了一下近期十國籤證利好政策,供遊客出行參考。
  • 最新盤點:各國籤證資訊及入境政策!
    但是,對於不得不出國的小夥伴,以下內容就要看仔細了,小編給大家準備了最新的各國入境政策和籤證政策。●美國●美東時間2020年2月2日下午5時起,過去14天內訪問過中國的外國人暫時禁止入境(美國公民和永久居民的直系親屬除外)。來自中國的航班將只能在美國的紐約、洛杉磯、舊金山、芝加哥、西雅圖、亞特蘭大和檀香山七個機場入境,以便對旅客進行甄別。
  • 最新去美國的途徑和方法,新加坡籤美國籤證,美國留學生的福音
    2020年最新去美國的途徑和方法,新加坡美國籤證,美國留學生的福音.的確如此,可是由於當地的籤證簡單,幾乎沒有門檻。5月份到10月份,但是柬埔寨當地代辦籤證套餐費貴、出籤不穩定,以及美國無端對華製造摩擦、當地疫情面臨二次失控等種種因素,只有一小波留學生群體將代辦服務視為通往美國的門票。
  • 2020年7月17日更新,美國留學及籤證:美國進一步籤證制裁
    美國新聞與世界周刊官網已經對此進行報導。由於截屏網站圖片不清晰,上傳不了,我只說其中一個意思是:關係破裂。所以在美國駐華使領館開門恢復正常的辦公後,關於申請籤證方面肯定審核非常嚴格。針對以下這幾種情況的申請人,美國會進行籤證制裁,這幾類人申請籤證的時候會極容易被拒籤。
  • H-1B籤證計劃新規被美國聯邦法官駁回
    華輿訊 據維加斯資訊網報導,舊金山聯邦法官懷特(Jeffrey White)12月1日駁回了川普政府兩項針對H-1B籤證計劃政策,這兩項政策大幅提高了申請該籤證的外國人的薪資門檻,並縮小了申請者的資格範圍。美國科技公司和其他僱主非常重視H-1B籤證計劃。
  • 近期出入境政策及籤證信息合輯
    暫停外國人免籤入境濟州島的政策。 暫停對中國人發放短期旅遊籤證。 暫停中國公民自韓國過境免籤政策。 暫停向中國大陸公民授予落地籤證和免籤政策。 所有從中國過來的人都不允許入境和在印尼境內進行轉機,包括中國籍人士和 14 天內到過中國境內的非中國籍人士。
  • 利用美國籤證政策和保釋改革行竊紐約富人區
    據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當地時間3月7日報導,一隊來自智利的盜竊團夥不計路途遙遠,利用美國的免籤政策入境美國,並在乘飛機回國前進入美國的富人住宅行竊,目前,該團夥的五名成員在周四(3月5日)被紐約州拿騷縣(Nassau)的警方逮捕。
  • 張文宗:美國政治極化與對華政策的極端化
    分析美國政治變化影響美國對華政策的文章,主要從美國民粹主義的興起、川普對華政策的國內動因、美國右翼的對華政策思維等方面加以論述。本文力圖從美國政治極化的角度,分析美國對華政策趨於強硬並日益極端化的國內政治因素。美國的黨爭是公開、持久、正常的政治現象,是美國三權分立和政黨政治的必然結果。美國的政治極化不是新現象,自上世紀 70 年代以來就不斷有學者討論該問題。
  • 白宮還未易主,矽谷就指望拜登推翻川普籤證政策
    【文/觀察者網 龍玥】近年主打「美國優先」的川普政府持續收緊移民政策、頻繁拿H-1B工作籤證「開刀」,讓一些高科技領域人才吃了「閉門羹」。眼下,川普還坐在白宮裡,矽谷的科技巨頭們已等不及要讓拜登扭轉這一局面。 據美國《國會山報》11月15日報導,美國科技公司渴望與即將上任的拜登政府合作,推翻川普政府的移民政策,特別是取消對海外高科技人才的籤證限制。
  • 最新合集,2019年最新籤證政策都在這裡啦
    2019年馬上就進入尾聲了,在這一年裡,籤證政策究竟都做了哪些調整呢? 快來和小季一塊看今年新調整的籤證政策集合,說不定會看到你心儀已久的目的地,馬上出發~
  • 美國籤證:為什麼到美國學習或研究高精尖技術領域不容易獲得籤證
    據路透(紐約)報導,在美國當地時間12月14日被指控竊取美國技術讓華為受益的中國教授毛波(Bo Mao,音譯名)被判有罪,因其向美國聯邦調查局撒謊。毛波認罪後,被布魯克林的美國地區法官Pamela Chen判處有期徒刑。
  • 蓬佩奧再次對中方人員實施籤證限制 汪文斌:中方將堅決維護自身...
    本文轉自【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蓬佩奧再次對中方人員實施籤證限制 汪文斌:中方將堅決維護自身正當利益】「外交部發言人辦公室」消息,在12月22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對中方官員實施進一步籤證限制,並稱這些官員被認定對侵犯人權的行為負有責任或參與相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