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駕崩前,遇到過三個奇異事件:十星連珠、熒惑守心、玉璧復現。
十星連珠
秦始皇32年(公元前215年),有人在嶺南觀看到了十星連珠的天象,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地球和月亮連城一線,通常這種天象被理解為兇兆。
熒惑守心
公元前211年(秦始皇36年),出現熒惑守心的天象。所謂「熒惑」,是指火星,由於火星蹤跡不定,而且熒熒似火,所以人們將它視作是戰爭和死亡的代名詞。而「心」就是二十八星宿中的「心宿」,而所謂 的「熒惑守心」就是火星在「心宿」停留。「心宿」就是現在所謂的「天蠍座」,「天蠍座」一共由三顆恆星組成,古人認為:最亮的一顆代表皇帝,而其餘兩顆分別代表太子和庶子。現在這顆死亡之星——火星停留在這個地方,預示著君主駕崩。
根據《史記》記載:
三十六年,熒惑守心。有墜星下東郡,至地為石,黔首或刻其石曰:「始皇帝死而地分」。始皇聞之,遣御史驗問,莫服,盡取石旁居人誅之,因燔銷其石。
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秦始皇三十六年,出現了熒惑守心的兇兆。有一顆隕石落在了東郡這個地方,興許是有百姓在石頭上刻字說:「秦始皇駕崩之後,國家就會滅亡。」秦始皇聽說之後,派御史拷問百姓,沒有一個找人的,御史秦始皇誅殺了石頭掉落的地方周圍的所有村民,還派人銷毀這塊石頭。
玉璧復現
這件事我們先來看看《史記》的記述:
秋,使者從關東夜過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遮使者曰:「為吾遺滈池君。」因言曰:「今年祖龍死。」使者問其故,因忽不見,置其璧去。
熒惑守星事件一個月之後,秦始皇使者自關中入華陰道,期間遇到一個老人,拿著一塊玉璧對使者說:「請幫我給滈池君」然後還說:「今年祖龍死」使者正要問他的時候,這個老人忽然不見了,於是使者拿著玉璧去見秦始皇,這個玉璧正是秦始皇八年之前都是投入河水中的那塊玉璧。
秦始皇仔細思忖,所謂的「滈池君」,指的是周武王,周武王定都鎬京。所謂的「祖龍」指的就是秦始皇自己。兩方面聯繫起來就是:周武王是滅亡商朝的開國之君,秦始皇今年死後,肯定也有人要滅亡秦朝。
確有其事還是後人杜撰?
十星連珠
這種說法絕對是後人杜撰的,因為古代觀測工具有限,所以只能觀測到金木水火土五星,就是加上地球和月亮也就七星而已,所以這個說法絕對是後人杜撰的。而且這件事也沒有記載在司馬遷的《史記》或任何一本野史中。
十星連珠的兇兆說是毫無根據的。最近一次的實行連珠事件發生於1999年,而在1999年,並沒有出現什麼異常災難。
熒惑守星
熒惑守心即兇兆同樣也是沒有科學根據的。最近一次熒惑守心事件發生於2016年,而2016年同樣是一個平常年。隕石掉落,因為與地球大氣層的摩擦,表面肯定是光禿禿的,如果有字,肯定是後期認為刻上去的,為的,就是製造輿論。
玉璧復現
玉璧復現事件雖然沒有太大漏洞,記載得撲朔迷離,讓人們看不清這究竟是真實的還是杜撰的,但筆者認為人為製造輿論的因素偏多。
究竟是誰在製造輿論?
就從第一件事情來看,妥妥的後人杜撰,那麼是誰要製造這些輿論呢?我認為極有可能是《史記》的作者司馬遷。
作為一個漢朝人,司馬遷肯定是要貶低前朝,而前朝的秦始皇又殘暴不堪,醜化秦始皇也勢在必行。而且司馬遷的《史記》中記載了很多不實之處,比如:《史記·漢高祖本紀》:
高祖,沛豐邑中陽裡人,姓劉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劉媼。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們當然不能相信蛟龍附身產子說,司馬遷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說明前朝註定是要被漢朝取代的。
自司馬遷的《史記》開始,以後歷朝歷代的史書都少不了對開國君主的「神仙描述」,也少不了對前朝的污衊之詞。這是歷史必然,不然無法說明皇權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