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哪一種炒菜鍋最好用?

2021-02-14 小川食堂
前幾天在知乎上看到一個問題:到底哪一種炒菜鍋最好用?兼具實用性、持久性和安全性的那種。毫無疑問,那必須是鐵鍋。

更準確的說,一定是「中式熟鐵鍋」

19年2月寫完一文學會鐵鍋的開鍋和保養這篇文章後,其實當時我還有不少關於鐵鍋的困惑沒有解決。兩年後的今天,這些問題終於被一一理清,於是有了這篇續集。(完結撒花🎉🎉)

有關鐵鍋的任何疑問,相信這兩篇文章應該能幫助你解決99%了。建議兩篇一起看。

不粘鍋是消耗品,用久了表面塗層都會脫落,平時得注意用矽膠或木鏟小心呵護,塗層脫落就得更換。

只有鐵鍋可以隨便造,任你隨便鏟,完美兼顧實用性、持久性和安全性於一體。

我老家一直在用的一口大鐵鍋,印象中從我出生起就在了,保守估計已經用了40年

不僅可以炒菜,蒸籠一架,鐵鍋就變身成了蒸鍋;偶爾燉個排骨煮個湯也不在話下。比市面上鼓吹的各種多功能料理鍋可實用多了。

只需準備一口中式鐵鍋,再準備一把中式菜刀,你就可以做出絕大多數的料理。糖醋排骨、回鍋肉、啤酒鴨、炸酥肉、蛋黃雞翅、胡辣湯、炒粉幹、饅頭包子、鍋包肉、魚香肉絲、酸菜魚、紅燒肉、蒜香花甲、大盤雞、青椒肉絲.毫無壓力。

沒有砂鍋,沒有不粘鍋,沒有琺瑯鍋,沒有湯鍋,我都能繼續做菜。但如果沒了熟鐵鍋,我在廚房簡直寸步難行。

只要上手了,沒有人說熟鐵鍋不好用的。

(鐵鍋除了熟鐵鍋,還有生鐵鍋、碳鋼鍋、不鏽鋼鍋等等。但平時很多時候,我們說的鐵鍋特指熟鐵鍋。為了稱呼方便,下文中我也用鐵鍋指代熟鐵鍋。)

鐵鍋雖好,但在使用前需要先學習一些必要的注意事項,也就是所謂的「養鍋」。養好了,鐵鍋炒菜才會越來越好用,鍋身也會越來越黑,越來越不粘。

聽到養鍋,很多新手頭都大了。其實養鍋並不複雜,也不神秘。

鐵鍋剛買來都是左圖這個樣子,使用後鍋體就會成為右邊這樣,肉眼可見的變黑。

變黑的原因是炒菜過程中油脂在高溫下發生複雜的化學反應,形成一層黑色氧化膜附著在鐵鍋表面的過程。

這層氧化膜就像不粘鍋表面的鍍膜那樣,可以降低表面能,有效幫助我們減少粘鍋。油膜越厚、越穩固,使用起來就越不粘。

我們說的養鍋,就是努力保養這層氧化膜的過程。養得好的鐵鍋,使用起來堪比不粘鍋。

因為氧化膜是油轉變來的,所以平時得用油去餵它。表面塗油+開火燒;以及平時用油炒菜、炸東西,都是「餵」的方法。

總結起來就是這麼幾個要點:用完及時清洗烘乾,防止生鏽,時不時可以塗點油燒一下,鞏固油膜。(具體的方法以前那篇寫過)

巴特....小聲插入一句,我現在是完全不養鍋的。家裡的鐵鍋成天處於放養狀態,盛水過夜、用完不烘乾、炒完菜直接洗、用洗潔精、各種加酸性食材/調料、買來也沒有開過鍋.基本上把我自己之前寫的各種禁忌事項做了個遍,炒菜也完全不粘,使用起來沒有任何問題。

被@西瓜無情吐槽

看到這,你可能會好奇,之前不是一直要說養鍋嗎?為什麼不養鍋也能行?

這得從來燉胡蘿蔔絲,哦不,萊頓弗羅斯特效應開始說起。

大家可能多少聽過這個拗口的名詞,就是那個號稱能把所有的鍋變成不粘鍋的神奇效應。這是一個物理現象:簡單點說,就是當液體接觸到一個遠超沸點的高溫物時,這個時候液體不會馬上蒸發,而是在接觸面上形成一個「蒸氣層」,這層蒸氣層會隔在液體和高溫物之間,把液體「託」起來,起到一個很好的隔熱效果。

鐵鍋炒菜就是萊頓弗羅斯特效應的一個應用。

我們知道,食材都含有很多水分。因此當我們把鐵鍋燒熱,燒到足夠熱時,食材放進去接觸高溫水分就會形成蒸氣層,給予食材一個向上的作用力,從而達到「不粘」的效果。

換句話說,只要溫度足夠高(通常在200度以上),任何鍋都能成為不粘鍋。

圖片來源:李永樂老師官方視頻截圖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這條理論,我特地買了個全新的新鐵鍋給大家演示一下。【經費上升130,哭】

新鐵鍋買來只做了清洗+幹燒15分鐘處理,目的是去除鐵鍋表面的機械油和雜質,然後就開始使用。沒有做任何塗油處理。

操作步驟:把鍋燒熱,倒油滑鍋,然後加入五花肉片。先不要馬上動,讓肉片靜置一會(這個小撇步務必拿出筆記本記下來,非常重要),然後再翻炒。

親測完全不粘!

高溫爆炒出來的肉片巨香!鑊氣十足,好吃極了!

寫到這裡,我估計你現在充滿了疑問:

既然「製造溫差」就可以使鐵鍋炒菜不粘鍋,那「養油膜」的意義何在?

如果把鐵鍋放大N倍去看,會發現它的表面具有一些微小的凹凸和裂縫。而炒菜之所以會粘鍋,從微觀上看就是因為「蛋白質等分子抓住了這些微小凹凸」,所以黏結在了一起。

油膜能夠填平這些坑窪,使鐵鍋表面趨於光滑。油膜養的越好,就越光滑,這樣食材就沒有「把手」抓住鍋了,有效起到防粘作用。

現在你應該明白了,「油膜」和「製造溫差」是從完全不同的兩個維度出發的防粘鍋機制。它倆各自都能成立,但根據我的經驗,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兩者結合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如果單獨只用「溫差」,新手可能會掌控不好火候,同時也意味著每次炒菜都需要很高的溫度。偶爾爆炒一次很香,但長期來看炒菜溫度過高對健康不利

因此,我認為油膜仍然有養護的必要。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能用相對較低的溫度炒菜(擴大我們的誤差範圍),同時還可以防鏽防味(有時鐵和食物直接接觸會產生討厭的金屬味)。

炒菜不粘鍋要點總結:養護油膜、製造溫差、剛下鍋時不要翻動。

以上我們講的都是普通鐵鍋。大多數家庭用的都是這種,市面上的價格從幾十塊到幾百塊不等。

還有一類鐵鍋堪稱鍋中的愛馬仕,氮化鐵鍋

氮化鐵鍋又叫窒化鐵鍋,這種鐵鍋的表面經過了特殊處理(滲氮工藝,機械或材料專業的同學應該不陌生),因此不會生鏽,大大提高了鐵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

這類鐵鍋用起來沒有任何禁忌,不需要開鍋,也不需要養護。總之你愛咋用咋用,用戶體驗非常友好。

當然,價格也貴了很多,普遍要一千上下。

這兩年我家使用最頻繁的就是這口33cm的氮化鐵鍋⬆️

一口鐵鍋賣上千塊,相信很多同學第一反應都是:憑什麼?怕不是智商稅吧?菜市場三十塊的鐵鍋不香嗎?

價格確實貴了點,但用了一年多之後,我發現氮化鐵鍋的優勢非常明顯:少油煙

因為不需要養護,我們可以用洗潔精把鍋內鍋外洗的乾乾淨淨,所以在炒菜過程中產生的油煙會明顯少於普通鐵鍋。

看看炒肉過程中的油煙對比圖⬇️(上:氮化鐵鍋;下:普通鐵鍋,我用兩個鐵鍋分別錄了視頻,截取了各自油煙最「猛」的時刻)

另外,雖然不用「養」, 但它會自然而然的變得越來越黑,這是一種滲在骨子裡的黑,表面摸起來非常光滑,和我之前用普通鐵鍋的時候摸上去的感覺不太一樣。

(我猜測這種光滑的、滲透在鐵鍋內的氧化層也具有一定的防粘效果,直觀感受是即使沒有用很高的溫度炒菜一般也不會粘。)

因為我平時炒菜倒油的時候只會在中心轉一圈.所以邊上還是會有點鐵鍋的「本色」

對比普通鐵鍋,油膜更像是「附著」在表面上,如果哪天經歷了我的暴力刷鍋,則會肉眼可見的脫落,然後要重新養。

為了讓大家感受一下這種區別,我做了一個殘忍的海綿擦刷鍋實驗:以上兩口鍋炒完肉後分別用洗潔精+糙布使勁刷,出來是這個樣子的。(小鍋鍋對不起這波結束我就來好好養你.)

普通鐵鍋:需養護,會越來越好用,價格便宜,炒菜時油煙較大且較費油,圓底設計適合爆炒,做出來的菜賊香。

氮化鐵鍋:不需養護,價格貴,炒菜油煙較小,用油可以相對較少,市面上的氮化鐵鍋大多是平底設計,可以上電磁爐,但對喜歡圓底鍋炒菜的同學可能不是很習慣。

(ps,我的這口氮化鐵鍋是圓底的,由眾食單老闆周曉楠設計,是我用過的最好用的鐵鍋!但是!!它居然停產了!!我想給家裡再買一口等了整整一年都沒等到,心好痛。)

(pps,不管多麼暴力刷鍋,氮化鐵鍋都不會有多大變化,據此我懷疑它們可以進洗碗機。但由於是木柄的,我不敢魯莽測試,怕毀了我的愛鍋。)

我更建議大家選購氮化鐵鍋。雖然價格貴一點,但鐵鍋是一個可以用很久的東西,而且少油煙更健康。值得投資。

氮化鐵鍋的技術日本比較成熟,生產的鍋質量也好,代表品牌有極、堺刀司等。目前國產的也有一些百來塊的氮化鍋,質量不行,幾個月內就會磨損掉。還是要買日本鐵鍋。

國內其實也不是技術不行,而是沒人願意認真做。因為沒有市場。

說真的,是我我都不願意做,與其花這個時間和精力去優化工藝+艱難說服大眾氮化鐵鍋的好處,還不如多生產幾口普通鐵鍋賺的實在

一樣的道理:這個月我測試知乎好物,在先前的回答裡插入了兩個連結。發現百來塊的陳枝記轉化率很高,佣金15%;上千的極轉化率極低,佣金1%。


所以,這個時候我更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繼續布局低價高傭的鐵鍋,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來建議大家買氮化鍋,這簡直是自斷後路的行為.(這種實話也就只有在公眾號說說了,在外面哪天我撐不住了還真不一定)

眾食單鐵鍋停產,我相信也有這樣的原因吧。

選購炒菜鍋,容量大小是關鍵,個人覺得務必要買30cm以上。其次是重量,輕便的鐵鍋用起來更順手。

Riverlight極元祖炒鍋32cm,堺刀司中式神炒32cm,這兩款是極和堺當中最具性價比、最輕便、且設計上適合中式家庭的款式。價格也差不多,碰上打折1000以內都能搞定。

極和堺刀司還各有一款33cm的中華炒鍋,也是不錯的選擇。價格稍貴一點,最大的區別是前面帶了個鍋耳(我還蠻偏愛有耳朵的鍋),鍋體也設計的稍厚一些,重量在1.5kg左右。

吉川和神田等品牌也有出氮化鐵鍋,價格更便宜一點。吉川COOK-PAL減下來六七百,神田傳世旋壓炒鍋五百以內。預算稍低的同學可以考慮這兩款。(型號我都寫的很清楚了,有需要的同學可自行搜索。)

另外再次重點聲明一句,氮化鐵鍋不需要開鍋!不需要開鍋!不需要養鍋!

每當我看到有人認真給極開鍋,還開不好了怪鍋不好用時,我就..

更無語的是所有的賣家都清一色要求買家開鍋養鍋,我

親,我實在不懂你們的腦迴路啊,為什麼放著氮化鐵鍋最大的優勢不宣傳,偏偏要讓人覺得上千的鐵鍋沒比一百的鐵鍋好多少呢?(國內沒什麼市場也不是沒有理由的.)

一開始使用氮化鐵鍋,大家可以多用「製造溫差」的方法,一段時間後同樣會越來越好用。

我要吃飯去了,本期內容就寫到這裡,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用平底鍋正宗,用炒菜鍋外行?煎牛排到底應該用哪種鍋?
    前段時間在抖音上看到有人發煎牛排的視頻,沒人討論作者肉煎得怎麼樣,而是圍繞著鍋打起了嘴仗。有人說這牛排不正宗,原因是作者用的炒菜鍋煎牛排,這太low了,甚至有人留言說:這樣煎出來的牛排是沒有靈魂的。另一幫人卻認為,煎牛排哪有什么正宗不正宗的,都是舶來品,沒有平底鍋難道就不做了?
  • 炒菜買哪種鍋?廚師長一直用它,炒菜不粘,利於健康,價格還便宜
    炒菜買哪種鍋?廚師長一直用它,炒菜不粘,利於健康,價格還便宜 大家好,感謝閱讀我分享的文章,今天我要和大家說的是:『炒菜買哪種鍋?廚師長一直用它,炒菜不粘,利於健康,價格還便宜!』
  • 炒菜的鍋用哪種最好?大廚:貴的不一定合適,便宜的也不一定不好
    導讀:炒菜的鍋用哪種最好?大廚:貴的不一定合適,便宜的也不一定不好 市場上的鍋多種多樣,不管是炒菜的鍋,還是燉湯的鍋,都數不勝數,今天呢我們就來聊聊炒菜用的鍋。炒菜鍋的種類也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鐵鍋、塗層鍋、不粘鍋等。
  • 不粘鍋致癌鐵鍋補血?炒菜時,到底用不粘鍋好還是鐵鍋好?
    過去大家都是用鐵鍋炒菜,用鐵鍋炒菜有個很明顯的缺點,就是稍微不注意,菜就容易糊,會黏在鍋中,使得炒出來的菜一股糊味,還增加了刷鍋的困難。為了解決炒菜粘鍋的問題,不粘鍋應運而生,用不粘鍋炒菜,炒菜時不會粘鍋,也很好清洗,因此受到了很多人的青睞,現在很多家庭炒菜都是用不粘鍋。
  • 鐵鍋、鋁鍋、不鏽鋼鍋,哪種鍋炒菜最香?教你炒鍋選購小技巧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炒菜也是一樣的,要想炒出來的菜好吃,必須要有一口好鍋才行,決不能讓鍋影響了我們的發揮。現在市場上鍋的種類越來越多,給我們更多選擇的同時,也讓我們更加的困擾,到底什麼樣的鍋最好用,炒菜最香最好吃呢?
  • 家裡炒菜用哪種鍋?大廚用經驗告訴你,貴不一定好,便宜不一定差
    對鍋的研究也不少,飯店的鍋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粘,因為經過了開鍋、養鍋,多種步驟,普通人家的鍋,壽命短易粘鍋,多少平時不注重保養導致的,昨天有粉絲問我,剛搬完新家,想配比一個新鍋,到底選哪種才合適呢?,到底哪一種才更有性價比。
  • 愛仕達測評,炒菜鍋怎麼選?
    每次提起興趣想要自己做飯的時候,一炒菜就會經常出現糊鍋、粘鍋的情況,令我很是頭疼,而且每次都手忙腳亂,一下打擊了我對做飯的熱情,想來想去肯定不會是我的問題。後來找了很久原因,才知道是鍋的問題,於是我馬上進行各種對比,換了一款愛仕達的炒菜鍋。
  • 哪種鍋炒菜最安全
    最近小編想要買個炒鍋,想諮詢一下家裡人的意見,沒成想掀起了軒然大波…到底用啥材質的鍋比較好呢?
  • 炒菜的危害你了解嗎?用炊之源陶瓷鍋烹飪更健康
    中國人做飯習慣大火高溫炒制,而且很多家庭的炒菜鍋常年不換,而傳統的鐵鍋保溫性差,有的還含有重金屬,燃燒效能也很低,油煙大,不好清洗,這些缺點都大大影響人體的健康,炒出來的菜營養也會流失很多。而且這種鐵鍋炒出來的菜,甚至會產生一些致癌物質。有人會問了,那不用鐵鍋的話,用什麼鍋呢?答案就是用炊之源陶瓷鍋,用它炒菜的話,會大大降低這種對健康的風險。
  • 炒菜到底是用哪種鍋好?新鍋如何「開鍋」,你做對了嗎?
    鍋是我麼炒菜必須用到的工具,俗話說」好鍋出好菜「,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一款適合我們的鐵鍋呢?新買回來的鐵鍋應該怎麼」開鍋「呢?跟著小編一起來學習吧通常我們用來草菜的鐵鍋有兩種,分為熟鐵鍋和生鐵鍋,但是無論功能,厚度,還是導熱程度都有天壤之別。生鐵鍋是鑄造出來的,就是用燒溶的鐵水倒進磨具裡,冷卻後就成了鍋的形狀。而熟鐵鍋則是用鐵板千錘百鍊敲出來的。
  • 炒菜千萬別用這種鍋,會致癌!不粘鍋、不鏽鋼鍋、鐵鍋...告訴你所有鍋的真相!
    如果鍋的材質沒選好可能會有致癌的風險!鍋具按材質,可分為:不鏽鋼鍋、鐵鍋、鋁鍋、砂鍋、陶瓷鍋、不粘鍋、複合材質鍋等。我們挑幾個常用的來說一下~國人烹飪食物最為普遍又傳統的廚具。大多用生鐵製成,化學性質穩定,不易引起化學反應,加熱均勻又耐用,無汙染,保溫性能也較好。
  • 用不粘鍋炒菜,會中毒嗎?
    用過不粘鍋的人,都知道它的好:用油少,糊鍋少,清潔起來更便利,食物營養更得以保存完整。但是每每見到鍋底被刮花,露出斑駁的紋路,甚至大塊大塊脫落掉渣,你可能會擔心,這個塗層會不會有毒?市面上大部分不粘鍋的塗層材質主要是特氟龍,包括麥飯石、鈦鋼鍋,本質上也是特氟龍。特氟龍安全嗎?特氟龍,化學名聚四氟乙烯(PTFE),是一種優秀的惰性材料,價格還便宜。
  • 經常用這3種鍋炒菜做飯,堪比「慢性毒藥」?通過檢測結果告訴你
    不過,要想烹飪出美味,廚房各大用具都得派上用場,比如名副其實的一口好鍋。因為烹飪不同的美食以及各種鍋的用途不一樣,大家可以選擇鍋的種類也有很多,鐵鍋、不粘鍋、不鏽鋼鍋、鋁鍋等等。但同時人們也在懷疑這些鍋到底安不安全。
  • 選炒菜工具,不粘鍋好還是鐵鍋好?看看30年大廚怎麼說
    日常生活中經常要做菜的話,那就離不開鍋。現在鍋的種類也非常的多,挑選的話能讓人眼花繚亂,那麼大家在炒菜時,都是用什麼鍋呢?現在最受歡迎的炒菜鍋主要有兩種,那就是不粘鍋和鐵鍋,在農村,大部分使用的都是鐵鍋,因為用的是土灶臺,所以鐵鍋都非常的大,呈半圓弧形,而在城市中,一般用液化氣或者煤氣,所以鍋比較的小,除了鐵鍋之外,還有就是不粘鍋了。現在不粘鍋和鐵鍋都是很好的炒菜工具,大家會選哪一種鍋呢?
  • 炒菜鍋到底該買什麼材質的?
    在買炒鍋時,很多人往往會陷入選擇困難中,因為炒鍋的材質實在是太多了:鋁合金、鑄鐵鍋、熟鐵鍋、精鐵鍋、鋁鍋、不鏽鋼鍋……那麼各類炒鍋都有什麼特點?我們該如何選擇呢?鐵鍋是最普通不過的鍋了,它價格實惠,導熱快,也就是更省「柴火」。但鐵鍋比較容易生鏽,需要把鐵鏽刷洗乾淨了才能用。不過,就算有一點殘留,也不會對人體有害。
  • 不能明火炒菜,電磁爐適合用什麼材質的鍋?
    那問題來了,不能用明火那怎麼炒菜啊?房東說,你可以用電磁爐啊!電磁爐炒出來的菜,能好吃嗎……別擔心,說到吃的小編就是行家~本文就介紹你3個租房必備又好用的小家電,保證解決你的日常吃飯問題。真是健康又營養~2、電磁爐說到電磁爐,優點也是很多的,油煙少、安全,年輕人更愛用。不過有人會疑問:①電磁爐炒出來的菜,口感能跟煤氣灶做的比嗎?②電磁爐用什麼鍋?是不是很多要求啊?
  • 一個小妙招,解決多年炒菜粘鍋問題,簡單實用的用鍋養鍋小竅門
    上次發了一篇鐵鍋翻新的視頻,很多人說,自己的鐵鍋不管怎麼用都非常粘鍋,關於鐵鍋怎麼用才不粘鍋,有人說熱鍋熱油,有人說熱鍋冷油,還有人說,不管熱鍋冷鍋都粘鍋,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招,徹底解決粘鍋難題。為什麼炒菜老粘鍋呢?因為我們的鍋燒的不夠熱,我們先來做一個實驗,這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用了幾十年的生鐵鍋,應該是粘鍋係數最高的鍋啦,我們先大火燒熱,這時候表面的溫度還不是特別高,我們倒油開小火煎蛋,看像不像你平時某一次煎的雞蛋呢,動不動就煎成稀巴爛。說明鍋不夠熱,煎蛋失敗。
  • 別再用這種鍋炒菜了!時間長了對娃和大人都不好,有的趕快扔
    因為流傳的「不粘塗層有毒」,其實是以前生產特氟龍的水平有限,需要用到加工助劑全氟辛酸銨(PFOA)及其鹽類物質,這是一種致癌物。但 2013 年以後,生產特氟龍的工藝就升級了,現在的特氟龍裡面是不含 PFOA 的。
  • 買的新鍋不要著急炒菜,先用這種方式處理一下,以後再也不粘鍋
    大家好,這裡是每天一道家常菜,讓你天天吃不膩的每天美一餐,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不是一道菜,還是開鍋的妙招,用著種方式開新的鐵鍋,用多久都不會生鏽,方法非常的實用。今天給大家講一下,新鍋買回來之後需要怎麼樣開鍋。
  • 炒菜用什麼鍋好?選不粘鍋還是鐵鍋?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清楚了
    不粘鍋的不粘是靠表面的塗層,塗層具體就是聚四氟乙烯、聚全氟乙丙烯及各種共聚物。國家規定不粘鍋的使用溫度要在250℃以下,因為高溫可能會使塗層產生有害物質,而爆炒往往溫度都在200℃以上,所以不粘鍋也不適合爆炒。不鏽鋼鍋加熱慢,炒菜易出水,光是這兩個點就不適合爆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