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曾是中國屬地,首都以「漢」為名,為擺脫中國影響力不惜改名

2021-01-09 盤點研究室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五千年的中化文明讓華夏民族長期處於世界之巔,從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國之後,中華大地就成為了亞洲各國都羨慕的聖地,周圍無數番邦小國前來朝拜上貢,學習漢族先進文化。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王朝治國之本,對其他國家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韓國曾經就是中國屬國,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接受中原王朝的管轄,因此,可以說它是中國的一條分支,深受中華文化的薰陶,在之前,韓國的首都名叫漢城,「漢」代表的就是漢族,為了擺脫中國的影響,韓國政府不惜將自己的首都改名,如今叫首爾。

「漢城」這個城市名字在歷史上一直沿用了500多年,令人吃驚的是,「漢城」這個名字並不是來源於韓國人,而是被中國古代皇帝御賜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由於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之間爆發冷戰,朝鮮被一分為二,韓國就是在那是獨立出來的,因此韓國人在之前屬於朝鮮,而「朝鮮」這個國家的名字也是中國皇帝賜予的。

公元1392年,朝鮮李成桂統一朝鮮半島,在漢陽建國定都,當時它還是中國的屬國,受明朝政權的管轄,於是李成桂上書朱元璋,請求為國家賜名,朱元璋大筆一揮,金口玉言之下,「朝鮮」這個名字從此誕生,一直延續至今。

朝鮮建國之後,李成桂對中華文化十分仰慕,並且以中國的儒家和道家理念治國,甚至取代了佛教,儒家文化成為了朝鮮國的文化核心,就連國家制度都與中國一般無二,效仿中國的官員制度,從高到底一次為正一品到從九品。

明朝末年,東瀛島國屢次挑釁中國邊境,朝鮮作為明朝的屬國,也曾經遭受到日本的入侵,明朝政府派遣大軍前往協助作戰,將日本軍隊趕出朝鮮,

清朝末年,清政府腐朽無能,對外作戰屢次失敗,割地賠款屢屢發生,根本無暇顧及朝鮮這樣的小弟,終於,日本人抓住機會,大舉入侵朝鮮半島,在十九世紀初期,基本佔領朝鮮,實行了殖民統治。

二戰結束之後,朝鮮取得了獨立,但是因為世界形勢的變化,韓國從朝鮮獨立出去,「漢城」這個名字也沒有恢復使用,反而改為了「首爾」,畢竟當時的美國政府十分敵視新中國,「漢城」這個明顯帶有中國色彩的名字,在美國政府看來不適合作為韓國首都名字,而作為美國的小弟,韓國政府自然無條件服從。

相關焦點

  • 韓國用了600多年的首都,為啥突然改名,還唯獨要求中國改稱呼
    而韓國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將中國文化認為是本國文化的情景,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的文化不自信,他們不想要承認受到中國的影響,所以只能選擇將對他們影響深刻的文化據為己有,而從韓國改了600多年首都的名字,廢除漢字,都能看出,韓國想要擺脫漢文化的影響。
  • 從「漢城」到「首爾」,韓國首都為什麼改名
    朝鮮半島三國鼎立時代,即公元前18年百濟王朝在此建都,始稱慰禮城,意為「我們的城」。公元392年和475年,來自北方的高句麗佔領此城,475年改稱南平壤,因位於平壤以南而得名。高句麗王朝在行政管理上於474年曾在此設置北漢山郡。而後統一的新羅時代,即相當於我國唐朝年間,新羅真興王16年,稱為漢山州;景德王時即公元757年改稱漢州。公元904年又改稱楊山。
  • 韓國首都「漢城」為什麼要改名為「首爾」呢?
    (來自百度) 在中國,除了「孔子」和「端午節」之外,另外一個我被經常問到的問題就是:「為什麼韓國首都漢城要改名為首爾?」 中國很多網上的專家和學者「分析」:韓國是為了擺脫漢文化(中國文化)的影響,改名是韓國政府「去漢化」的一個舉措。而且韓國政府只要求中國一個國家改變這一稱謂。 那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的呢?以下是我們的首都歷朝歷代叫過的所有名字: -.
  • 韓國「去漢字」化,連首都都改名了,為啥大部分人還是中國名?
    中國是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是一個影響力非常大的國家,不管是經濟,政治制度,文化都非常先進,而中國先進的文化,也影響了中國周邊的國家。漢字文化圈,是世界五大文化圈之一,說的就是曾用漢字書寫歷史並在文字上受漢字影響的國家,在古代由於中國非常強大,中國周邊很多國家,如越南、
  • 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
    韓國作為中國的鄰國,已經成為中國人假期的旅遊勝地,尤其是韓國的首都首爾。但是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吧,韓國首都之前不叫首爾,叫做漢城。那麼韓國首都改名,漢城改叫首爾後,為何韓國人只呼籲中國人改稱呼?這裡面還和中華文明有著很大的淵源呢!
  • 為了撇清與中國的關係,這國棄漢字,改首都名字,現在又想改國名
    朝鮮在近代從朝鮮分裂出去,但朝鮮半島在1910年之前一直是我國的屬地。由於統治者的仁慈,他們並沒有過多地幹涉他們的國家主權,而是給了他們足夠的自主權。而我國對於朝鮮半島這種政權,要追根溯源的話,要到漢武帝時代。在那個時候,漢武帝為了擴大疆域,滅掉朝鮮,設置四郡取而代之。
  • 歷史今日|韓國首都漢城改名為首爾
    編輯:一顆銅豌豆2005年1月19日,李明博(時任漢城市長)宣布將首都Seoul的中文名稱改為「首爾」,「漢城」一詞不再使用。韓方希望,中國也使用這一新譯名。1394年,朝鮮王朝開國君主李成桂將都城從開京遷至漢陽,並正式命名為漢城(Hanseong)。從此,「漢城」一名廣泛在漢文化圈傳播。算算時間,「漢城」已被叫了600多年。
  • 此國曾是中國屬地,亡國之前,驕傲的宣布我們是中國人
    有這麼一個小國家,在亡國之際,仍高呼我們是中國人,我們是中國的一部分。據記載,錫金自明清以來就一直是中國的屬國,它有自己獨立的政權,是一個主權國家,而且,錫金始終承認自己也屬於中國。上世紀後期,印度趁機攻佔了錫金,錫金末代國王帶領家人出走美國,但是,一直不承認印度在錫金的統治,認為印度屬於非法入侵,直到2003年,中國作為最後一個承認錫金政府的國家,由於某些原因,不得不放棄,此後,錫金王國再也不被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所認可。
  • 郭劍/中國青年報 - 中青報:為進世界盃,中國足球又到了「不惜一切...
    中青報:為進世界盃,中國足球又到了「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刻 郭劍/中國青年報 2020-12-22 07:52
  • 此國曾是中國屬國,後被英國,印度相繼佔領,國王如今流亡美國
    在中國數千年的歷史中,中華文化可謂是給整個東亞帶來了深遠影響。而也正是因為中國國力的強盛,以及文化的強大,讓中國周圍有很多的小國家,成為了中國的屬國。而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同樣也有著不少的屬國。但是隨著清朝的沒落和腐朽,不少的中國屬國,都成為了過往雲煙。
  • 韓國首都改名14年:600年漢城變首爾,扯不斷的中國文化
    在中國,一座城市改名無論是歷史原因還是人為因素,都是一個新的開始。在韓國也有座這樣的城市,14年前,它名為漢城,2005年後改名首爾,這座朝鮮半島最大城市於許多中國人來說,這兩個名稱有人熟悉有人陌生。
  • 中青報:為進世界盃,中國足球又到了「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刻
    中青報:為進世界盃,中國足球又到了「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刻 郭劍/中國青年報 2020-12-22 07:52
  • 韓國的首都原本叫做漢城,後來改為首爾,是否跟中國有關?
    在2005年1月19日之前,韓國的首都一直都被稱之為漢城,但是自從那天開始,漢城就被改名為首爾。其實漢城這個名字已經使用了600多年,是朝鮮開國之君李成桂當時命名的。李成桂在剛剛建立國土的時候,正好是朱元璋統治明朝時期,李成桂為了向朱元璋表達自己的忠心,請朱元璋為自己的國家賜名,隨後朱元璋賜名為朝鮮。
  • 亞洲此國廢漢字、改首都名字,還想要改國名,只為撇清和中華關係
    《左傳》曰:「中國有禮之大,故稱夏;服之美,謂之華。」這是華夏與中國最早出現的一個術語。幾千年來,我國一直是東亞地區綜合實力最強、影響最大的中心國家。我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文明程度較高,對周邊鄰國影響深遠,在歷史進程的演變中,東亞也形成了比較固定的漢文化圈,圈內許多國家長期引以為榮,學習漢文化甚至還用自己的漢字書寫。漢文對他們的影響深入到文化、生產、科技、政治等各個方面。
  • 此國曾是中國的領土 獨立後仍接受儒家思想 文字保留古漢語發音
    此國曾是中國的領土 獨立後仍接受儒家思想 文字保留古漢語發音 目前去世界一共有5個社會主義國家,中國當然是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其餘四個分別是朝鮮、越南、古巴和寮國,這當中受中國文化影響最深的國家當屬越南。
  • 漢城改稱首爾,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但是隨著歷史的推移,現在這些都在韓國境內。
  • 首爾並非本名,全世界範圍韓國人為何唯獨只要求中國修改了稱呼?
    韓國的首都首爾,是能在全世界排到前十名的繁華都市。但大家知道嗎?在很久很久以前,這個城市本名並不叫首爾,而是叫作漢城。就因為這個「漢」字,韓國人極力想要擺脫漢城這個名字。為了改名,他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因為在歷史上,漢城就是漢人的城市,漢江就是漢人的大江。
  • 中青報:為進世界盃,中國足球又到了「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刻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往年2月底3月初開始的足球賽季直到今年7月才確定可以開賽,一度可能遭遇中斷危險的足協杯賽更是9月才完成抽籤,而中國足球內在的原始壓力還在於中國足協2017年印發的《2020行動計劃》的任務指標幾乎全部落空:國足亞洲杯未進四強,國際排名未進前70,國奧未能進軍東京奧運會,國青和國少均未獲得世界大賽決賽階段資格,只有女足還保留著奧運希望(中國女足與
  • 不為人知的歷史,清朝末年,印度曾經兩次攻佔中國的首都
    比如在印度的一些社交平臺中,大家常常能夠見到「中國的上海市再發展趨勢三十年,才可以並列印度孟買;印度的國防是亞洲地區最優秀的,有著著強力的反導工作能力……」,此外,印度人還曾妄自尊大的說古代歷史曾2次攻佔過中國的首都,而且還燒死了頤和園這些。那麼古代歷史中國與印度到底是如何的關聯存有,為什麼印度人要說曾2次攻佔過中國的首都呢?
  • 日本也有一個「中國」,堅稱比中國叫得早,絕不改名,如今怎樣了
    中國現在發展得越來越強大,在世界上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尤其在最近的疫情中,中國表現出的大國風範,讓世界上許多國家都無比敬佩。「中國」二字已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稱號,而是每個中國人心中不可侵犯的榮譽和尊嚴。中國這個名號,我國已經叫了幾千年了,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世界上居然有兩個「中國」,除了我國之外,日本有一個地方也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