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解體後,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和北約,塞爾維亞為何沒有?

2020-12-10 騰訊網

塞爾維亞是真的想進歐盟,但是歐盟是真的不願給它機會,除非塞爾維亞進行取捨,才能有可能進入歐盟的行列,為什麼這麼說呢?那就要看看歐盟給塞爾維亞設置的條件吧?至於北約,塞爾維亞也有著不願加入的理由?

上世紀的南斯拉夫,在狄托的帶領下,也變得強大起來,可是狄托去世之後,隱藏民族矛盾最終爆發,甚至為此都大打出手,最終南斯拉夫解體為6個國家,在解體之後,除塞爾維亞之外的國家,都積極加入到歐盟和北約當中,以尋求快速發展。

前南斯拉夫的成員國除塞爾維亞都加入到歐盟,有4個國家加入到北約當中,其實塞爾維亞也想與歐盟、北約一起玩,可是卻始終卻玩不到一起去,因為這其中有很多原因限制著塞爾維亞。

加入歐盟的限制條件:

1、與俄羅斯斷絕關係

說起塞爾維亞與俄羅斯的關係,其實要說到他們的前身蘇聯和南斯拉夫,這兩家之間的關係有好有壞,但是幾十年下來以後,雙方的關係也上升到「盟友」級別,並且雙方一直保持高度的經濟和軍事上來往,塞爾維亞也是俄羅斯在東歐最後一個重要的「盟友」。

可在歐盟眼中,要想加入其中,就必須與俄羅斯保持距離,這個條件雖然塞爾維亞很容易實現,但塞爾維亞並不想因此與俄羅斯之間鬧得僵硬。

2、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性

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一個自治省,可是在1999年6月結束科索沃戰爭之後,科索沃就被聯合國託管了,2008年的時候,科索沃更是單方面宣布獨立,作為塞爾維亞自然不承認其獨立性,但以美國和歐盟為首等國相繼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性,給塞爾維亞留下了一個難題。

而歐盟對塞爾維亞加入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其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性,這一點塞爾維亞並沒有妥協,而是堅持科索沃是本國領土的一部分,這使得塞爾維亞加入歐盟的希望變得渺茫。

還有一點就是塞爾維亞本身經濟就不好,2019年人均GDP不足6000美元,這在南斯拉夫解體6國中是最低的一個,再加上本身的高失業率(14%)和巨額貿易赤字(超1億美元),讓歐盟對其有些顧慮,要知道歐盟是一個整體,面對經濟不好的國家,歐盟會對其進行經濟救援,可眼下歐盟經濟疲軟也是疲軟的狀態,在幫助塞爾維亞,顯然對於那些歐盟富裕國家來說不現實。

現在歐盟對塞爾維亞的加入已經持開放性態度,可能在未來會讓塞爾維亞加入其中。

塞爾維亞不願加入北約:

塞爾維亞在2006年加入北約和平夥伴關係PFP和歐洲-大西洋夥伴關係委員會EAPC;2015年加入個人夥伴關係行動計劃,隨著雙方關係的不斷深化,北約對於塞爾維亞的態度開始變得友好,甚至提出尊重塞爾維亞的軍事中立政策和推動塞爾維亞加入歐盟。

從這些事都可以看出,塞爾維亞與北約之間關係比較好,可為什麼說塞爾維亞不願意加入北約呢?

1、俄羅斯

塞爾維亞與俄羅斯同屬於斯拉夫人,在歷史上屬於同族,上面也說到兩國之間的關係比較友好,軍事上的溝通也比較多,而塞爾維亞很多武器都是從俄羅斯進口的,並且塞爾維亞是俄羅斯在東歐最後的「盟友」,自然不願意讓塞爾維亞加入北約。

2、科索沃戰爭

在1999年的時候,我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北約飛彈襲擊,此事件在我國掀起很大的抗議,而這件事的起因就是科索沃戰爭。

科索沃事件本是南斯拉夫聯盟自己的「家事」,可是北約卻發表聲明採取軍事手段,對南斯拉夫聯盟進行了長達78天的轟炸,最終導致南聯盟不得不撤軍,而科索沃也最終交由聯合國託管,科索沃在2008年單方面宣布獨立,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和其它西方國家相繼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性,這件事是塞爾維亞加入北約的最大障礙,也是塞爾維亞人心中永遠的痛,若不是北約的插手,科索沃也不會是現在的情況。

加入北約與加入歐盟有著相同的門檻,都是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性,為保持國家統一性,塞爾維亞寧願不加入北約也不會承認科索沃的獨立,所以塞爾維亞暫時不會加入北約。

塞爾維亞其實與我國關係相當的好,今年疫情在歐洲肆虐的時候,國力有限的塞爾維亞在得到中國幫助後,其總統武契奇甚至發出「歐洲的團結是不存在的,是個童話」的感慨,可見西方國家眼中只有利益。

相關焦點

  • 前南斯拉夫成員國紛紛加入歐盟,為何僅塞爾維亞拒絕加入?
    從這句話可看出塞爾維亞在歐洲的處境。塞爾維亞是原南斯拉夫的核心組成部分,南斯拉夫解體後形成了南聯盟,在南聯盟也解體之後,僅剩下塞爾維亞。塞爾維亞位於歐洲東南巴爾幹半島中部。塞爾維亞面積不足9萬平方公裡,人口僅有710萬,是一個典型的歐洲小國。歷史上的塞爾維亞王國是由南斯拉夫人建立的,一戰之後塞成為南斯拉夫主體。
  • 南斯拉夫被美國和歐洲一分為七,為什麼塞爾維亞還想加入歐盟
    不過這都是過去的輝煌了,東歐劇變後,南斯拉夫再三解體,在經歷10年內戰後,整個聯邦一分為七,而作為昔日南斯拉夫主體的塞爾維亞,隨著黑山的離去,也硬生生被擠成了一個純內陸國家,總面積只剩下區區8萬平方公裡,人口600來萬,淪為一個毫無存在感的歐洲小國。
  • 塞爾維亞:從南斯拉夫解體後,身背3層「包袱」,解脫之路在哪?
    南斯拉夫解體後,最難受的國家為何是塞爾維亞?3層包袱壓在身上東歐劇變後,歐洲曾經強大國家南斯拉夫開始解體,南斯拉夫解體時間很長,最初克羅埃西亞等國家最先解體出來,過上幸福生活。但塞爾維亞卻經歷過三輪解體後,最終才於2006年與黑山分開。
  • 20年已過,塞爾維亞仍拒絕加入北約:民眾不會遺忘
    很多人覺得,歐盟和北約是一樣的。 其實,歐盟和北約,雖然都是以西方國家為主導的組織,而且很多成員國都重疊,但是它們是不一樣的。 南斯拉夫經過很多次解體,在南斯拉夫解體後分裂出的國家中,有很多國家都加入了北約,但是只有一個國家沒有加入,它就是塞爾維亞。
  • 歐洲人拆解了南斯拉夫,可為何塞爾維亞卻要加入歐盟?放棄仇恨?
    塞爾維亞這是個很複雜的國家,幫助北約引渡米洛舍維奇的金吉奇(時任塞總理,在美帝幫助下實際已經架空了當時的總統科什圖尼察),後來被塞軍兩指揮官策劃刺殺,所以塞的民族組成思想很複雜,但多數民眾對中國還是很有感情的。
  • 塞爾維亞堅持不加入北約,永遠和中國友好相處
    但是有一個國家是個例外,那就是塞爾維亞,這是一個歐洲的小國家,堅持不加入北約,並且堅持和中國友好往來。很多人說,這是塞爾維亞為了報答咱們中國的恩情。塞爾維亞堅持不入北約我們都知道,塞爾維亞這個國家是南斯拉夫解體之後獨立出來的。
  • 塞爾維亞爆發騷亂,武契奇總統強力平亂,歐盟為何沒有公開反對?
    塞爾維亞國防部長亞歷山大·武林聲稱,天塞爾維亞爆發的這場近十年來最大規模的暴力騷亂,企圖發動內戰和奪取政權。因此,塞爾維亞當局面對愈演愈烈的暴力騷亂沒有示弱、後退,而是態度強硬,鐵腕平亂。對類似事件一貫持雙重標準的歐盟罕見地保持沉默,並沒有向武契奇政府發難,這不是歐盟的一貫作風,這是為什麼?
  • 懸在塞爾維亞頭上的一把利劍,也是塞爾維亞難以加入歐盟的原因
    近期,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帶領自己領導的塞爾維亞進步黨取得國內大選的巨大勝利。隨後武契奇表示將尋求解決科索沃問題,之後和科索沃代表在美國白宮見面,並會見歐盟特使。科索沃問題,一直都是塞爾維亞頭上的一把「利劍」,也是歐盟反對塞爾維亞加入的最大原因,那麼這個問題是怎麼形成的?為何難以解決?「先天不足」引發的內亂科索沃問題的形成,首先要講到南斯拉夫內戰。
  • 84%塞爾維亞人拒絕加入北約,成為巴爾幹唯一,與美國讎恨難解
    塞爾維亞地處巴爾幹半島,是普京的盟友。最近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做了一次塞爾維亞公民對於加入北約的看法。這項調查結果令西方很震驚,因為有高達84%的公民認為不應該加入北約。只有6%的認為加入北約有好處。剩餘為不確定。
  • 土耳其至今未能加入歐盟,為何能成為北約成員國?
    不過土耳其卻早已是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員國。這個是西方軍事組織聯盟主要由歐洲國家組成,土耳其如何加入,為何加入呢?地緣因素土耳其之所以能加入北約,主要還是得益於其獨特而優越的地理因素。土耳其雖然處於中東地區,但卻是跨三洲五海兩大洋,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無人能比。
  • 北馬其頓:南斯拉夫解體後,為何獨立建國曆程中充滿無奈和尷尬?
    南斯拉夫解體後,唯一個國名更改的國家,至今為何未加入歐盟?世界上帶有方位標識的國家大都消失了,比如南北朝鮮,現在分別叫韓國、朝鮮,南北越南已經統一。爭議當奧斯曼帝國崛起後,馬其頓被佔領,奧斯曼帝國衰弱後,一些國家趁機獨立,此時希臘就在這時獨立並成為一個統一的國家,還有塞爾維亞、保加利亞。一戰時,巴爾幹半島被稱為「世界火藥桶」,並發生兩次大的戰爭。第二次巴爾幹戰爭後,馬其頓被希臘、塞爾維亞和保加利亞分割。
  • 為何總是不"待見"塞爾維亞?
    今天的塞爾維亞可是曾經大名鼎鼎的南斯拉夫的主體國家,在蘇聯解體的衝擊下,南斯拉夫也隨之解體。但南斯拉夫解體跟蘇聯解體不一樣,俄羅斯作為蘇聯解體後的主體國家,儘管在解體之初經歷了一陣劇痛,但在世界格局中尚且保留一席之地。
  • 南斯拉夫解體成六國,都過得好嗎?
    1991年,世界最大的事件是蘇聯解體成15國,其影響波及另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南斯拉夫,當時解體成5個國家:南聯盟(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波赫、馬其頓。2003年南聯盟更名為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簡稱塞蒙。到2006年,黑山也獨立出去,南斯拉夫解體成6個國家。
  • 南斯拉夫解體28周年,曾經輝煌的國家為何瞬間土崩?
    前南聯邦的解體和國際社會長達10年的制裁,加上1999年北約對原南聯盟73天的轟炸,使其經濟急劇倒退,工業生產基本停滯,進出口總量減至最小,黑市經濟猖獗,通貨膨脹嚇人,1999年人均GDP僅在1100美元左右。據官方統計,塞爾維亞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生活費起碼也要200歐元,加上孩子的教育及其他費用,一對夫妻的工資基本可維持家用,但前提是不能有人失業。
  • 南斯拉夫解體後被分成了哪幾個國家?那現在這幾個國家怎麼樣了?
    也就是說,他雖然有著紅色政權,但是他從不站隊,屬於一個中立位置,比如在美蘇冷戰期間,他既不加入蘇聯主導的華約,也不加入美國為首的北約。上世紀70年代,在東歐地區,他已經算得上是富裕憑藉著軍事和經濟實力稱霸整個東歐,一度被稱為巴爾幹之虎。
  • 北約東擴又獲成果,北馬其頓邁出危險一步,再次給普京敲響了警鐘
    在蘇聯解體和華約解散之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並沒有放鬆對於俄羅斯的遏制,北約組織的東擴就是其中重要的動作,原來華約組織多個成員,甚至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也有加入了北約和歐盟,這是波羅的海三國,其餘的波蘭和羅馬尼亞等都已經成為了反俄的急先鋒。
  • 圖說南斯拉夫的解體
    上世紀70和80年代的南斯拉夫在經濟上曾獲得很大成就,其國民生活水平在東歐一度居於領先水平,是一個區域性的經濟強國,然而在經歷了西方經濟體對南斯拉夫十年的援助和五年的解體、戰爭、抵制和禁運後,南斯拉夫經濟崩潰了。
  • 黑山和塞爾維亞很長一段時間都在一起,為何黑山要獨立出去
    一直到19世紀末期,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才正式獨立了出來。然而,黑山還沒有獨立多久,奧匈帝國又來挑起戰事。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聯合起來迎敵。不過,他們根本不是德國、保加利亞、奧匈帝國的對手。後來,由英法領銜的協約國在一戰中取得了勝利,黑山和塞爾維亞,才又重新獲得了獨立的地位。經過這次戰爭,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合併到了一起。原本被奧匈帝國控制的克羅埃西亞和斯洛維尼亞,也宣告獨立。
  • 歷史舊債:保加利亞為何不同意馬其頓加入歐盟?
    然而,當改完國名的北馬其頓自以為「入盟」指日可待時,今年11月6日,保加利亞副總理卻突然表示,反對有關北馬其頓加入歐盟的談判框架和宣言草案,這就讓必須全體成員國同意才能進行的「北馬其頓入盟」進程再次擱置。為什麼保加利亞會在希臘之後繼續向馬其頓下絆子呢?
  • 北馬其頓:為加入歐盟連國名都改了,為何又遭保加利亞強烈反對?
    根據歐盟的規定,只有所有成員國都一致同意,另一個候選國才能成為歐盟新的成員國。而保加利亞早在2007年便已是歐盟成員國。這已經不是北馬其頓被第一次反對,早在2018年的時候,希臘反對該國加入申請加入歐盟。為此「馬其頓共和國」才把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哪知,這一次跳出來反對的,是同為斯拉夫民族的鄰國保加利亞,兩國關係原本一直非常親近,這到底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