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7日,也就是昨天,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山東號"正式入列一周年,同剛入列時一樣,入列一周年這個時間點也引起了世界媒體的廣泛關注。一直將中國視為競爭對手,覺得"中國能行我也能行"的印度也對此事做了報導。印媒表示,就在中國自主研發製造的山東艦入列一周年之際,印度的首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也於近日完成了系泊試驗,預計將在明年年初進行海試。
實際上,在"維克蘭特"號之前,印度海軍已經有一艘航母了,該航母名叫"維克拉瑪蒂亞"號,前身是蘇聯的"基輔"級航母,經過幾番改造後成了印度的新航母,現在也正在印度海軍中服役。
報導還透露,印度即將迎來第三艘航母,而這艘航母即將延續印度"造不如買"的傳統,印度海軍已經向政府正式提出了購買第三艘航母的請求,東部海軍司令官表示,購買第三艘航母是海軍的迫切需要,而且,印度還需要配套的航空作戰力量,戰鬥機能夠讓航母力量最大化,所以印度政府最好再多下發一點軍費,讓他們能多買一些戰鬥機。
雖然第三艘航母的雛形還尚未顯現,甚至購買第三艘航母這件事都還是一個設想,但是印度已經迫不及待地給這艘航母起好了名字,還給該艘航母設定了超過6.5萬噸的排水量,聲稱將配備電磁彈射系統,本來該艘航母打算用核動力做推進系統,然而由於成本較高,印度海軍最終取消了這個計劃。
按理來說,既然印度能夠造出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應該也就具備造第二艘的能力,為什麼還要大費周章,花大價錢從國外購買呢?其實,回顧印度第一艘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的建造過程或許就能得出答案。
這艘航母可以稱得上是"多災多難",這艘中型航空母已經花費了數十年,中途被迫下水了好幾次,最後還有小偷跑到了航空母艦裡去偷設施。總之這艘航空母艦到現在還沒有完工。印度嘴上說著明年將會服役,但到底何時才能服役,始終是一個謎團。
或許,印度缺少的正是一步一個腳印的精神,急於求成並不能推動印度海軍的發展,與中國盲目較勁也不能改變印度海軍力量孱弱的事實。要想讓海軍從淺藍走向深藍,讓海軍事業真正行穩致遠,印度或許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