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7日,是中國首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艦入列一周年的日子,此事也引起了印度媒體的高度關注。或許是為了搏個面子,印媒高調宣稱:印海軍已宣布有意採購第三艘航母。
山東艦入役一周年紀念日之前,恰逢每年12月4日的印度海軍節。在今年的海軍節上,印度海軍上將卡拉姆比爾·辛格表示,海軍將向政府正式提出購買第三艘航母的請求。預計該艦排水量將超過6.5萬噸,並配備電磁彈射器。不過由於成本較高,印政府取消了核動力推進計劃。
印度軍方認為,第三艘航母的到來,將滿足印度海軍"全面監視印度洋"的要求。按照計劃,印度海軍希望無論何時都有兩個隨時可用的航母戰鬥群,分別部署在印度洋東部和西部沿海。當其中一艘航母盡心維護保養時,其他兩個戰鬥群仍可執行任務,並實現輪換使用。
從軍事層面上看,印軍職業軍官們提出上述設想,確實很正常。我們知道,航空母艦的維護保養工作量,遠比普通軍艦多得多,時間成本自然也更大,只有讓航母規模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實現可出動數量與效率。
美國海軍裝備的航空母艦數量冠絕全球,維護工作自然也遠超其他國家,其對航母的使用有著相當嚴格且成熟的輪換機制,通常要求航母以1/3維護保養、1/3進行訓練、1/3執行戰備任務作為標準配置。因此,美軍很少同時在各大洋出動多艘航母,單航母和雙航母戰鬥群已足夠滿足相當烈度的戰事需要。同理,對正在加速發展航母的中國來說,我們一樣需要建立航母輪換使用的機制,來保證可用量。
而對於印度海軍,其雖然崇尚美軍的航母使用機制,但實現起來恐怕遠沒有那麼順利。按理來說,南亞諸國的海上力量對比懸殊,印度手握絕對優勢,並不需要過分擔憂航母不夠用。不過,其似乎太高估了本國船廠對艦艇的保養水平。畢竟和其他國家相比,印度海軍艦艇的維護作業水平,堪比該國空軍,一樣以"不靠譜"而聞名天下。別的不說,印軍潛艇在港口內自行爆炸,以及護衛艦在船塢裡莫名側翻,就足夠他國當成"百年笑料"了……
更何況,印度現在連一艘常規動力的4萬噸級滑躍航母都還沒造明白,第二艘國產航母也只停留在PPT上,如今海軍上將就敢"眼高手低"地宣布,"要在第三艘航母上實現更大的噸位和電磁彈射",這種自信著實讓人不敢苟同。
要知道,印度此前高調宣傳的國產驅逐艦"德裡"號,可是在海試期間曝出過船體鋼板漏水,緊急返廠維修的事故。至於體型龐大的印度國產航母究竟會出什麼事,誰也不敢保證。總之,"夢裡啥都有",希望印度人能獲得快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