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龍90年代票房最高的港片,打敗周星馳周潤發登頂,讓他笑到最後

2020-12-26 八卦多精彩

90年代的香港影壇,是屬於雙周一成的時代,這三人都登頂過年度票房冠軍,當然競爭基本上都是在成龍和周星馳之間展開。因為周潤發在拍完《賭神2》後,工作重心不在香港了,而是準備跑去好萊塢發展了,所以他基本上不接港片拍了,專心磨練演技,為去好萊塢做準備。

成龍和周星馳在90年代互有勝負,在94年之前,年度港片票房冠軍都是周星馳的,到了95年之後,就開始到成龍坐莊了。成龍靠《紅番區》《警察故事4》等多部動作大片,打出了一個又一個的票房紀錄,不僅在香港很受歡迎,更是直接火到國外去了,吸粉無數,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功夫巨星。

成龍在1996年主演的《警察故事4》,算是港片上世紀最後的票房巔峰,一共拿下了5751萬港幣的票房,這個記錄在當年是非常了得了。因為那時候港片其實已經開始沒落了,市場相比以前縮小了很多。但是成龍依然能在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突出重圍,可見他的市場號召力有多恐怖了。

《警察故事4》是《警察故事》系列電影的收尾之作,所以成龍在這部電影裡也是火力全開,把自己的特點發揮到了極致,相當的玩命,最後的出品也確實讓觀眾們很滿意。成龍也靠這部電影,在90年代雙周一成的大戰裡笑到了最後,用實力證明了自己才是香港影壇真正的大哥,讓人不服氣都不行。

你對這件事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他是被人遺忘的巨星,成龍、周潤發在巔峰時期,也比不過他
    從上世紀70年代到今天,出現在香港電影裡的明星成百上千,但真正對香港電影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明星並不多,只有李小龍、成龍、許冠文、周星馳、周潤發、許冠傑、洪金寶等少數人。大家對上世紀80、90年代的「雙周一成」現象都耳熟能詳,從80年代末到整個90年代,每年香港電影的票房榜單,基本都被成龍、周星馳、周潤發三人作品統治著。然而,當我們整理20世紀最後30年香港年度票房榜單時,我們發現獲得過年度票房冠軍最多的電影明星,既不是周潤發也不是成龍,甚至不是周星馳,而是另一位巨星許冠傑。
  • 港片20年前靠劉德華扛票房,20年後還是劉德華扛票房
    一、世紀之交的港片,成龍周潤發出走好萊塢,港片全靠劉德華撐票房 其實香港電影大多數能扛票房的巨星,早期都經歷過一段低迷期。 以最著名的「雙周一成」來說,成龍70年代出道,最開始給李小龍做配角,後來李小龍過世,他被捧成李小龍接班人之一,好不容易演上了主角,但連續7、8年票房都不行。
  • 香港票房排行榜,周星馳八次奪冠,但票房最高是劉德華
    雙周一成,是香港電影票房保證,成龍,周星馳,周潤發,三人,包攬了香港票房冠軍前幾名。根據統計獲得香港票房冠軍最多是周星馳,他八次奪冠。成龍也非常優秀7次獲得票房冠軍,在國外票房上成龍當仁不讓排行第一位,是華語明星當中海外票房最高演員,在國外成龍的知名度非常高,成龍,李連杰,李小龍是全球著名三大功夫巨星。周潤發4次獲得香港票房冠軍,他的票房號召力出現了變化,之前周潤發票房號召力非常強大,和周星馳,成龍,在票房上都很賣座。
  • 盤點香港港片票房前十!
    但是自19世紀80年代開始,香港黃金一代電影人給我們帶來了諸多佳作,很多電影更是成為了世界影壇的經典。下面我們就來盤點香港港產片票房排行前十,看看哪些港片在香港地區最賣座。《賭神2》在當年打破了香港地區的票房紀錄,也是周潤發去好萊塢的最後一年拍的電影。第八位:《無間道》上映時間:2002年導演:劉偉強 主演:梁朝偉,劉德華 票房:5506萬港幣
  • 香港票房榜:「百年周星馳」擊敗成龍、周潤發,卻和「歌神」打平
    很多人都知道周星馳有過一段鬱郁不得志的跑龍套經歷,周星馳的這段經歷之所以經常被人提起,很重要的原因在於他和他獨具風格的「無釐頭喜劇電影」在上世紀90代的香港影壇異軍突起。一夜之間,昨天還被人稱為「星仔」的周星馳和成龍、周潤發等香港老牌巨星並稱為「雙周一成」。
  • 2004年,成龍、周星馳對決內地市場,票房相差1億,影帝雙雙失利
    90年代初的港片銀幕之中,成龍、周星馳與周潤發並稱「雙周一成」,在票房市場之上交鋒激烈。 然而90年代末,香港電影走向衰落。成龍、周潤發走入好萊塢,尋求新的發展機遇。而周星馳也開始嘗試與內地電影人合作,開拓新的電影市場。「雙周一成」的票房大戰,也就此成為了過去。 2000年之後,內地電影市場的快速崛起,吸引了不少華語電影人的眼球。2004年,周星馳、成龍都將目光集中在了內地電影市場。
  • 2004年成龍、周星馳對決內地市場,拍了兩部經典,票房卻相差1億
    在華語喜劇的電影長河之中,成龍、周星馳憑藉鮮明的個人風格,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洶湧巨浪。因為詼諧、滑稽的動作喜劇風格,成龍一度從港片大銀幕走入好萊塢大銀幕。而依託「無釐頭喜劇」的風潮,周星馳也在華語影壇乘風破浪,塑造了不少經典作品。
  • 整整10年,成龍和周星馳的票房大戰,勝負難分,最後一次成就經典
    但在影壇,特別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雙周一成的影響力空前絕後。三人憑藉著精湛的演技,開創了各自的電影時代。成龍的動作片,周潤發的警匪片,周星馳的喜劇片。被許氏兄弟壓制多年的成龍,終於迎來了演藝生涯的大爆發,港片年度票房榜前4的位置,都被他的作品所霸佔。隔年,一部名叫《英雄本色》的電影橫空出世。周潤發憑藉著小馬哥這一角色,不僅拿下了金像獎影帝,還坐上了年度票房冠軍的寶座。
  • 美國票房最高的十部華語片,成龍佔了四部,最後一部是周潤發主演
    同樣的,華語電影也有很多影片在北美上映,但大部分票房都折戟沉沙、極其慘澹。本文就盤點了在美國票房最高的十部華語片,這其中成龍就佔了四部哦!九.1996年《警察故事4之簡單任務》--1531萬美元主演:成龍、吳辰君、樓學賢等《警察故事》一共四部,是成龍最具代表性的一套系列電影,每一部都極為好看。到了這一部,無論是故事模式,還是動作打鬥,都全面升級,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國際化大製作,片名雖為《簡單任務》,但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本片不僅是當年香港票房排行榜冠軍,在北美也是成績不俗。
  • 周潤發:曾經的票房毒藥,《英雄本色》翻身後只有成龍能抗衡
    這樣的周潤發你知道嗎?在港片的黃金年代,也就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最賣座港片前三,周潤發佔了前2,分別是《八星報喜》和《賭神》。十大賣座電影,他一個人佔了四部。這十年間共有12部電影,票房超過三千萬,他一個人佔了五部,整個影壇能與他抗衡的只有成龍。到了九十年代有了周星馳,形勢才變成三足鼎立。發哥在投考無線演員訓練班之前,是一個車房的擦車小弟。當年的他看到客人的勞斯萊斯喜歡不已,就伸手摸了下方向盤,被客人看到後扇了發哥一個巴掌,說碰壞了他這輩子都賠不起。後來發哥成名,陸續買了六輛勞斯萊斯,但出門還是最喜歡坐地鐵。
  • 香港狂收4017萬,臺北大賣5000萬,周星馳的扛票房能力太穩了
    因為他們只能在國內收票房,在海外市場還從未證明過自己的實力,這就是新老巨星之間的高度差距。縱觀華語片史最輝煌的是港片年代,從李小龍到洪金寶成龍李連杰,後來周潤發周星馳又崛起,那時候香港影壇真是人才輩出。「雙周一成一李」是港片的門面,每位巨星都各自壟斷了所屬領域類型電影,而且他們都是自成體系打造出了自己的風格引領風騷。
  • 港影:兩大票房俱樂部,與香港電影最後的光芒
    國內電影市場票房最高的一部影片,是2580萬的好萊塢電影《亡命天涯》。有記錄的最高票房華語電影是《重慶談判》,757萬。而此時,香港地區年度十大票房榜最後一名,也超過兩千萬港幣。在香港百年影史上,有諸多票房奇蹟。
  • 1996年,周星馳創業作票房大賣4086萬,他和李力持果然是賣座保證
    說到娛樂圈性價比最高的演員,那一定非周星馳莫屬,他主演的電影成本不高,但收到回報率卻是華人巨星最高之一。星爺在八十年代就開始嶄露頭角了,九十年代他迎來了自己的事業最巔峰。不過前期階段他片酬不高,所以即便票房很賣座,但他每部戲的收入都很低,因為他是被人轉賣給向華強的。
  • 1993年金像獎,周星馳入圍並取得票房大賣,但最後卻輸給了梁家輝
    說到港片就不得不提「雙周一成一李」,這四位巨星當年壟斷各自的領域。不過讓人很意外的是除了周潤發其他三位幾乎都是與獎項無緣,就演技來說周星馳李連杰成龍真的不好嗎?如果他們沒好演技又怎麼能塑造那麼多經典的角色呢?
  • 那一年,成龍周潤發周星馳遭「團滅」,只因一部「神片」橫空出世
    在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隨著大量的港片流傳到內地,收穫了大批的忠實觀眾,也造就了一批影視明星。如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和李連杰等,他們憑藉自己獨特的風格和精湛的演技,被大眾所喜愛。這幾位香港明星儼然是當時票房的保證,只要有他們參演的影片票房都很誇張,一直佔據著票房排行榜前幾名的位置。直到1988年,這個票房魔咒居然被一批黑馬橫空打破。
  • 假如周星馳,吳孟達再聯手一部電影,大家猜票房如何讓?
    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香港電影一度達到頂峰,也是港片最輝煌的時刻。自然的,時勢也必定造「英雄」,所以香港出現了一大批優秀的演員。 周潤發、成龍、李連杰、劉德華等等。而這幾位基本都是以個人形象在熒幕上,沒有固定的搭檔。而要論到組合,那麼首當周星馳,吳孟達這一對。
  • 周星馳的電影票房號召力有多強大?看看1992年香港電影票房排行榜
    但是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審死官》《家有喜事》《鹿鼎記》這些作品常看常新,一點都不覺得過時,這就是經典的魅力。香港電影從1980年代初~1990年代後期,是一個近20年的黃金時期,今天大家熟悉影星周潤發、李連杰、成龍、劉德華等等眾多巨星,都是在那段時期走向輝煌,當然也包括周星馳。
  • 五位影壇大佬港片時代的「謝幕之作」:元彪作品最可惜
    香港電影大約從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漸漸步入低谷。面對這樣的局面,很多頂級電影人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人選擇堅守,如周星馳、王晶等人,但拍片頻率已經大幅降低;有的人選擇前往好萊塢發展,如吳宇森、成龍、李連杰、周潤發等。不過這兩撥人最後都殊途同歸,集體奔向內地電影圈。
  • 港片票房歷史前五:李連杰未上榜,周星馳僅第三,第一至今無人破
    說到香港電影最鼎盛的時期,那必然是上個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個時候,香港電影正迎來黃金期,演藝圈內出現了不少的人才,比如成龍,比如李連杰。他們也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優秀作品,放在現在看,仍然是經典。李連杰和成龍兩個人還發展到了好萊塢,這在華語男星裡面可是不多得的成就,他們也因此在國際上知名。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來講講香港電影票房史上前五的作品,一起來看看吧。第一個是《葉問》。《葉問》的主演是甄子丹,甄子丹和成龍一樣,都是我國著名武打明星,他可是有真才實學的,他飾演的葉問角色至今還沒有人能夠超越。
  • 1995年,雙周一成激戰,周潤發排第7,但他更大成就是打進好萊塢
    那毫無疑問絕對是要數「雙周一成」,港片最輝煌的八九十年代他們幾乎壟斷了票房榜單。成龍,周潤發,周星馳,到底誰的號召力更強?這個話題多年來一直是爭論不休,其實這些不好對比,因為這三人的風格和領域各不相同,所以小編覺得誰是「第一」就見仁見智了。發哥在電影圈經常受到質疑,比如有很長一段時間他就被人送外號「毒藥發」,意思就是說他扛票房的能力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