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衍聖公孔令貽行為操守世所罕見,足讓孔子蒙羞

2021-01-19 清水阿嬌

七十二代家奴,二十五朝貳臣這是現在網上對孔子一脈後裔的點評。應該說,孔子一脈能夠歷經兩千多年而不倒和漢武帝定下的「廢除百家,獨尊儒術」有一點的關係,儒家成為中國封建主流思想和意識形態。從此以後,孔子的的地位不斷提高,到最後是衍聖公和萬世師表,但遺憾的是,從漢武帝開始,孔子一脈沒有出現一個名相賢臣,忠烈捐軀之人,每當王朝末世第一個投降的就是他們,為的就是保住那塊衍聖公牌子,在這一點上,孔家人很有政治頭腦。

「衍聖公」是孔子嫡派後裔的世襲封號,開始於西漢元始元年,雖然職位不大,但很多特權,被稱為「朝廷文官之首」,在宋朝相當於八品官,在元朝相當於三品,到了明朝更是相當於一品官。實際是就是朝廷養的一個思想像徵,而實際上,無論是皇帝還是讀書人對儒家觀感都一般,四書五經不過是當官的敲門磚,一旦考上了,這些書他們的絕對不會再看一眼。而唐宋明清四朝的歷代名臣也沒有一個是真正儒家教育出來的。而歷朝開國皇帝更是沒有。

「衍聖公」為了自身的富貴不會忠於任何一個王朝。在明朝,被崇禎供奉了十幾年的衍聖公在清軍剛打進來就投降,剃髮令剛下來就上書《上剃頭奏稿》來表示臣服。歷代「衍生公」膝蓋和骨頭都比較軟。孔令貽是孔子七十六代嫡孫。公元1877年,也就是光緒三年,只有五歲的孔令貽當上了衍聖公,由於年齡太小,孔府實權掌握在母親手裡。(也學慈禧垂簾聽政)既然承襲了爵位,就必須去朝廷報備和任命,在孔府孔令貽其歲的時候,其母向朝廷奏請,想讓衍聖公去京城拜見皇帝。慈禧太后當即駁回沒有同意,說是孩子太小。實在是沒有必要。但孔府不放心啊,畢竟朝廷沒蓋章承認。直到孔令貽16歲的時候,其母第二次奏請,朝廷方才同意。母親彭氏與孔令貽一起進京,得到了慈禧太后的接見,送給他親筆題寫的"福"字、"壽"字,蟒袍、筆、墨等等,孔令貽倍感皇恩浩蕩,連連上折謝恩。

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后六十歲生日,就在甲午海戰剛剛結束是時候,孔令貽送給慈禧白銀兩千兩,為老太后的壽辰貢獻綿薄之力。慈禧下旨意:孔令貽賞戴雙眼花翎。衍聖公孔令貽趕緊上摺子謝恩:我就是一個庸才!何德何能?獲得皇太后如此賞賚,孔令貽說的真對,你就是一個庸才。衍聖公孔令貽給慈禧拍馬屁,結果就是割讓臺灣,賠償日本白銀兩億兩。但這和衍聖公何幹?那是朝廷的事情,儒家沒有學好。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從天津大沽口進犯北京,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一路西逃,孔令貽趕緊給老佛爺上摺子,希望慈禧老太后保重身體,不要操勞過度,歌舞昇平的好日子會來的。衍聖公孔令貽這邊給老佛爺上摺子,那邊就敲鑼打鼓地把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的畫像迎進孔府供奉起來,當然裡面還有大英帝國愛德華七世國王的寶像。衍聖公一點都不排外,緊跟時代步伐,知道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是英吉利和德意志。氣得國學大師,孔門子弟章太炎發文號召「山東士民為義和團,無為衍聖公」!

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了,宣統皇帝遜位,君主專制也壽終正寢,衍聖公徹底地失去了根基和「血脈」。面對千年未有之變局,衍聖公孔令貽頓時方寸,感覺有點懵,他的政治經驗和水平顯然不知所措。歷朝歷代的祖宗都沒有這樣的經驗。過去的換個王朝,一個新王朝的皇帝登基,衍聖公府「上勸進表」就行,但現在的問題是,連皇帝都沒有了,怎麼辦。但孔令貽知道,誰說的算就依附誰,他立即給大總統袁世凱上賀電:"共和政成、國是大定,中華轉運,民國開基;世界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給慈禧太后上壽的是他,把德國和英國國王讓進衍聖公也是他,現在給袁世凱祝賀還是他,原因無非就是讓民國政府繼續承認衍聖公的地位,袁世凱為了收攬人心,規定衍聖公每年由政府發放兩千元銀元俸祿,還額外撥給祭祀費一萬兩千元。孔令貽十分不滿,錢給少了,袁世凱對此厭惡之極。

公元1916年,袁世凱復闢稱帝,聘請孔令貽為理事長,孔令貽立即強烈要求袁大總統登基,表示袁總統的君主立憲才是人心所向。袁世凱即將登基,他"不勝鼓舞歡呼",認為此舉"慰四海元元之望"、"宏百年丕丕之基"。袁世凱為了爭取支持。決定加封衍聖公為郡王。消息傳來,孔府上下都沸騰了,接連唱了兩天大戲,孔子後代已經當了八百多年的衍聖公,如今晉升為王爵,真是可喜可賀。然而,僅僅八十多天,孔令貽又當回了衍聖公。公元1918年,張勳進京復闢,大清朝又回來了。孔令貽又是上表"日月同光,普天同慶",但表章還沒上呢,大清就又亡了。此後徐世昌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孔令貽又是表達慶賀,繼續討好北洋政府。

公元1920年,孔令貽因背疽在首都去世,享年四十八歲。大總統徐世昌派人致祭,撥給治喪費三千元,他是孔林裡埋葬的最後一位衍聖公。也是封建時代最後一位衍聖公。此後孔令貽的兒子孔德成繼任所謂「衍聖公」。民國政府始終按月給予工資2000銀元(蔣介石月薪才800),這筆錢隨著孔德成到臺灣繼續發放,直到2008年孔德成去世。臺灣方面才下令,「衍聖公」後裔不再有「工資」不再有納稅人撫養,這2000多年的無償飯票才算結束。堪稱世界之最。

我是清水阿嬌,歷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關注和點評。

相關焦點

  • 末代衍聖公,拒見胞姐,家鄉帶孔府家酒去,說這不是我們孔家的酒
    衍聖公這個稱謂,是從宋朝開始,對孔子嫡長子孫的世襲封號,這個封號一直延續到民國時期,1935年正式廢除。現在大家說的末代衍聖公是指孔德成,是孔子第77代孫,算起來是襲封第31代衍聖公。孔德成的父親孔令貽,五歲時襲封"衍聖公,經歷了清末和民國初年,可謂享盡了榮華。
  • 孔子後人為什麼被封為衍聖公?孔府最後一代衍聖公是誰?
    於是,孔宗願就成為第一代衍聖公。前墓碑文:「宋故四十六代衍聖公尚書比部員外郎通判濰州事子莊先生墓「,下款「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襲封衍聖公孔昭煥,二十四代孫繼汾立石」。後碑篆書「比部員外郎襲封衍聖公之墓」,立於金代大定年間,為五十代孫、衍聖公孔摁樹,楊元刻石。孔宗願,字子莊,孔延澤之子,孔子四十六代孫。
  • 最後一位衍聖公:父親去世後他才出生,嚇得政府派軍隊保護產房
    關注本平臺後,每天為您挖掘8篇罕見史事
  • 衍聖公是什麼東西?
    啥意思呢,金人來,衍聖公跪金;蒙古來,衍聖公跪元。在歷次改朝換代大潮中,老孔家在這種「大是大非」問題上從來不含糊。比如公元1252年,第五十代衍聖公孔元措(北宗)去世,此時正是蒙古貴族統治中原時期。在民族危亡的時刻,孔子的後人們並沒有帶領人們「精忠報國」,而是爭著向他們的新主子忽必烈諂媚。
  • 衍聖公世襲了900年?孔子後人為何能受封2000多年?不管王朝變遷
    孔家有如此待遇,這都要歸功於孔子本人,他所創立的儒家思想,幾乎成為了封建專制統治的核心思想。除了皇帝可以不遵守外,普天之下的所有人都要學習這一思想。衍聖公出現的時間則相對來說短了一些,1055年,宋仁宗時期將孔子的嫡長子孫冊封為衍聖公,一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將最後一代衍聖公孔德成,改成了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 孔子的嫡系子孫,被封為衍聖公,待遇有多高?
    漢朝時將孔子的第八世孫孔騰,任命為奉祀官;唐朝時孔子被封為文宣王,他的嫡系後人被稱為文宣公;▲北京孔廟等到宋仁宗的至和二年,被定為衍聖公,不過最初的品級不高,為正八品;但後來到了元朝,蒙古人為了收服漢人,將衍聖公的品級大幅提高,提到正三品
  • 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優待曲阜孔家,現在孔子後人還有特殊待遇嗎?
    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的思想不僅影響著中國甚至傳播到整個世界,人們更是尊稱他為孔聖人,在古代歷史中,無論朝代如何變更,但統治者對於孔家後人都是禮遇有加。
  • 孔子家族往事
    此前三個月(1919年11月),作為孔子第76代嫡孫、同時也是第30代衍聖公的孔令貽(1872-1919)突然在北京病逝,享年47歲。作為從北宋就開始世襲封承的貴族,「衍聖公」是一個只有孔子的嫡系男系子孫才能繼承的爵位,但孔令貽生前只有兩個女兒,唯一令人欣慰的,是孔令貽的小妾王氏此時已懷有身孕。
  • 他是孔子第77代傳人,出生時軍隊保護,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
    他是孔子第77代傳人,出生時軍隊保護,國家鳴13響禮炮為他慶生孔德成是孔子的第77代傳人,第32代衍聖公,他一出生就被給予了厚望,所以在他出生的時候,山東省當時的省長親自到場監督,派軍隊保護,而出生之後,國家也是為之放了
  • 清末罕見照:叼著煙「砍價」的老宮女,圖5孔子的嫡孫與外賓同飲啤酒
    清末罕見照:叼著煙「砍價」的老宮女,圖5孔子的嫡孫與外賓同飲啤酒 圖5【清末老照片:曲阜衍聖公迎來送往很忙,與外賓同飲啤酒】這是一組難得一見的清末老照片,記錄的內容是衍聖公孔令貽在曲阜孔府兩次接待英國客人的場景。
  • 孔子後人現在還享受衍聖公待遇嗎?
    但,有這麼一個家族,始於宋至和二年(1055年),歷經宋、元、明、清、民國,長盛不衰,它便是孔子嫡系子孫的「衍聖公」家族,歷經八百餘年,直至1935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止。一個家族之所以能夠輝煌,首要的條件便是要具備其它家族所沒有的優勢,方能壓制其它家族,創造輝煌,這個優勢可以是財富、權力等等,當然了還有「思想、學術」,但是,當這個家族所具備的壓制其它家族的優勢消失時,自然也就衰落了。
  • 歷朝歷代都優待曲阜孔家,現在孔子後人還有特殊待遇嗎?
    衍聖公是古代孔子後人的爵位,這個爵位起始於北宋宋仁宗時期。(在國家寶藏節目中,鹿晗身著明代漢服飾演衍聖公)在宋仁宗之前,每朝每代都對孔家進行冊封,到唐朝唐玄宗時期冊封孔家為文宣公,級別為公爵,由孔家嫡長子襲爵。
  • 真正的「富N代」:孔子的第77代後裔,出生時由政府出兵保護
    富N代,孔子的後人小孩的名字叫孔德成,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孔德成是誰,但他的祖先,卻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的。1920年2月23日出生於山東曲阜的孔德成是「聖人」孔子的後人。為什麼孔子的後人就能得到如此大禮相待,這就要從孔子說起了。
  • 衍聖公府:衰敗的孔府宅第 為孔子後人追憶鄉思
    「衍聖公」是宋仁宗賜予孔子後裔的封號,一直到1920年孔子77代嫡孫孔德成繼承「衍聖公」的封號,總共延續九百年。因孔子在中國古代被尊為「聖人」,因此亦有稱衍聖公府為「聖人府」者。隨著時光更替,這裡已遺蹟全無了。孔子死後200多年,漢武帝劉徹採納了董仲舒「廢黜百家,獨尊儒術」的建議,確定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孔子的學說受到重視,孔子的頭上也就有了各種封號。
  • 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憑什麼他後人也被尊稱為衍聖公?答案沒那麼簡單
    1000多年裡,孔子後人的爵位世襲罔替,從未間轉,雖然歷經戰亂,但歷朝歷代的統治者對於孔子後人都非常尊敬,公元1055年,孔子後人被尊稱為衍聖公,這個封號就一直延續至今。其實這和統治者的治國方針有很大關係,歷朝歷代的皇帝都以仁孝治天下,孔子後人就是一個金字招牌,而朝廷對衍聖公禮遇有加,就能安撫天下讀書人,為他們樹立一個榜樣,但歷史上衍聖公也曾經遭到非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