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俄羅斯的緊急調停,持續了四十多天的亞阿納卡衝突終於暫時落下了帷幕。實際上,在這次停火協議籤署之前雙方也有過好幾次停火,但最後都是短時間內被撕毀,戰火重燃。因為這次有俄羅斯維和部隊的介入,所以才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停火。據媒體報導,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向外界表示,俄維和部隊已經基本部署完成。
短短兩三天時間,俄空天軍共執行了73次飛行,共向納卡地區運送了1103名維和人員和1100多件裝備。據悉,全部維和人員將被部署在雙方接觸線「拉欽走廊」沿線,維和人員進入的時間是亞美尼亞軍隊撤出之時。為了最大程度確保納卡地區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實現真正和平,俄高層已經將維和時間暫定為5年。也就是說,至少未來5年內,俄羅斯軍隊將控制納卡地區。
可能有人會認為,為了亞美尼亞俄羅斯沒必要花費這麼大的力氣。雖然亞美尼亞是小的不能再小的國家,但位置重要,如果俄羅斯不幫助亞美尼亞,最終將會讓土耳其勢力延伸過來。對於俄羅斯來說,與土耳其的地區博弈才是重要的。因此,無論如何俄羅斯都要出手相助亞美尼亞。
然而就在納卡快要停火之前,亞美尼亞卻做了一件危險的事情。據悉,亞美尼亞向亞塞拜然軍隊發射了俄羅斯造的「伊斯坦堡」飛彈。事情就發生在停火協議生效之前的幾個小時,亞美尼亞此舉可能是有意教訓此前一直強勢的亞塞拜然。如果沒有俄羅斯及時介入的話,亞塞拜然很可能會用同等飛彈進行回擊。到時候,納卡地區必然又會再次燃起戰火。不過亞美尼亞此舉也會被亞塞拜然落下口實,日後也隨時可以因此找亞美尼亞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