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中國足球崛起之道!足校小妖連續閃光,恆大青訓模式走對了

2020-09-05 菱鏡頭


剛剛過去的中超第7輪,恆大和大連人的較量中,由恆大足校培養的小將譚凱元迎來賽季的第2次登場,相比於賽季首輪的刷數據,這一次卡納瓦羅給了這名19歲小將13分鐘時間,並且策動了球隊的扳平1球。一天之後,恆大集團主辦的U18冠軍聯賽的揭幕戰,與富力一役,吳俊傑上演了帽子戲法。和譚凱元登陸中超相比,吳俊傑也是恆大足校培養出來的希望之星,如果不是當下的特殊情況,他已經開始了旅歐生涯。

2012年恆大足校建成開始,便一直秉承「為中國足球崛起而奮鬥」的宗旨,2018年實行「全精英、全免費」教育模式以來,恆大足校人才便呈井噴狀。恆大足校已經為恆大各級梯隊輸送了數百名球員,而各級國字號球隊,來自恆大足校的球員也是比比皆是。


8年時間、近30億的投入,讓恆大足校終於找到了接近成功的模式,除了向恆大各級梯隊、國字號球隊輸送人才,5年恆大足校本部、5年西班牙分校深造的培養模式,還讓恆大足校小將獲得了歐洲球隊的青睞。恆大足校西班牙分校的精英球員中,就有7人收到了歐洲俱樂部的邀請,如果不是今年的特殊情況,恆大將西班牙分校的球員全部召回國內,這些未來的新星原本已經開始了自己繼續攀升的道路。

不過既然是金子,就一定會閃光。為了彌補國內沒有U18年齡段高水平比賽的空白,恆大集團創辦了恆大杯U18冠軍聯賽,作為東道主,恆大足校U18年齡段就有一名原本應該前往歐洲球隊繼續深造的球員吳俊傑。


與富力的恆大杯U18冠軍聯賽揭幕戰,吳俊傑就成為全場最為閃耀的球員,一度連入2球幫助恆大取得2-0的領先,被富力連追2球後,吳俊傑又為恆大拿到3-2的領先,戴帽演出驚豔全場。

不過U18冠軍聯賽的目的,就是挖掘年輕球員,讓這個賽事成為年輕球員展示自己的舞臺,暫時無法前往歐洲俱樂部只能留在國內訓練,吳俊傑還是表現出高出同齡球員一頭的水平。與吳俊傑在U18冠軍聯賽閃光相比,特殊賽季的中超,則成為3名恆大足校培養出的年輕球員譚凱元、帕爾曼江等人展示自己的舞臺。


卡納瓦羅善於培養年輕球員,但更重要的是敢用年輕球員,賽季首輪,卡納瓦羅就讓譚凱元完成了中超首秀。第2輪恆大和富力的比賽,帕爾曼江也迎來中超首秀,並且有一腳極為精彩的射門,第4輪和魯能的較量,帕爾曼江賽季第2次替補登場。

與首輪中超只獲得寥寥數分鐘的登場時間相比,譚凱元在球隊第7輪和大連人的較量中,卡納瓦羅給了13分鐘。保利尼奧為恆大追回1球後,譚凱元登場策動了球隊的扳平球,讓費南多迎來加盟恆大的處子球。


中超賽場,恆大足校培養的小將「揚威」,國內首創的U18冠軍聯賽,又成為恆大足校小將的表演舞臺。在「全精英、全免費」的教育模式,以及近期和全國15個省區市的30所名校籤署戰略合作協議,依託強大的高水平教練培養團隊,以及充足的人才資源,恆大足校未來必將培養出更多優秀的新星,兌現「為中國足球崛起而奮鬥」的諾言。

相關焦點

  • 恆大足校開花結果,超28億投入獨創青訓模式
    這是恆大足校非常重要的一步:在2012年9月,恆大皇馬足球學校開學;2014年成立了恆大西班牙分校,建立足球青訓「一條龍」模式,讓有潛力的小球員們去留洋學習。恆大對於青訓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從2012年斥資19億元建世界規模最大、硬體設施一流的恆大足校,在最近9年裡,恆大在青訓方面斥資超過28億元,高投入說明恆大重視青訓,而想要成功,還需要走成功的道路,當然聯想到中國足球的青訓一直以來都沒有取得突破,所以恆大打造了屬於自己獨特的青訓模式。
  • 恆大足校四傑閃光!譚凱元足協杯首秀破門,成為恆大青訓第一人
    「足校四傑」閃光,譚凱元門前推射助恆大足協杯晉級。2020年中國足協杯正式開幕,廣州恆大將要迎接河南建業的挑戰。賽前,卡納瓦羅公開表示會在足協杯進行輪換,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首發名單出現了大量的替補球員。值得一提的就是,本賽季從恆大足校提拔上來的譚凱元完成「首發破門」。
  • 人民日報:中國足球的青訓短板是體系搭建,恆大的體教模式可借鑑
    不過作為亞洲乃至世界最大的專業足球學校,恆大足校正在用專業的精準化精細化培養,以及文化的高效課程和高效課堂的體教結合,給中國足球的青訓提供可以借鑑的模式。中國足球長期被外界詬病,對於成年隊來說已經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
  • 魯媒:恆大足校在青訓方面與魯能成南北領頭對峙之勢
    相關文章寫道,科學可持續的足球發展,一定是一個金字塔形狀。足球青訓就是這個金字塔最底層的地基,源源不斷地像頂層的頂級聯賽與塔身的各級聯賽輸送著人才與資源。只有青訓牢固了,足球才能可持續發展。作為中超新王朝的開闢著,恆大在大力投入一線隊建設的同時,不斷深耕青訓。恆大足校辦學8年獲得77項冠軍,在青訓方面與魯能成績成南北領頭對峙之勢。
  • 譚凱元進球檢驗恆大青訓模式!「一條龍」體系助推中國足球發展
    足協杯恆大與建業的比賽,19歲足校新星譚凱元收穫了自己在中國頂級賽事的首粒進球。他在一線隊的出色表現,也再次驗證了恆大青訓「一條龍」模式的成功。可以說,正是譚凱元的進球為恆大打開了勝利大門。而且,相比進球,譚凱元在此前的連續2次一腳觸球更精彩。這2次一腳傳球展現了他的實力,其視野和踢球節奏可以說比國內同年齡段球員要高至少一個檔次。除了譚凱元,恆大還有3名足校小將也在這場比賽中出場,他們分別是帕爾曼江、王世龍和布拉格汗。其中,帕爾曼江在出場後表現積極,差點和譚凱元一樣打進自己在中國頂級賽場的首球。
  • 點燃青訓之「火」!恆大與30名校共建青訓中心,加速培養足球精英
    最近,足球青訓又又又火了!這次燃起青訓奮鬥之火的,又是中國足球的先鋒軍——恆大。曾幾何時,談起恆大人們腦海裡會浮現出「中超八冠王」、「中國足球先鋒軍」這樣的良好印象。但事實上,進入足球領域之初,恆大一直從俱樂部和足校兩端發力。
  • 恆大足校緣何成國字號最大戶?皇馬青訓大咖一語道出玄機
    近期,U16、U19國家隊展開集訓,恆大足校共輸送9人,成為入選球員最多的青訓機構,而且恆大小將表現極為搶眼成了國字號頂梁柱:16歲的國少鋒霸曾耀樟獨中7元,目前跟隨恆大一線隊訓練的19歲前鋒帕爾曼江為國青取得熱身賽唯一勝利打入制勝球,王世龍則踢進1球助球隊戰平。
  • 中國足球青訓之惑
    本賽季中超聯賽第八輪,申花與恆大之戰賽後,恆大「六外援」成了熱搜詞彙。使用歸化球員能提升俱樂部即戰力,在爭冠道路上有事半功倍之效;但俱樂部過多使用歸化球員,尤其是非血緣歸化球員,肯定會壓制本土球員的出場時間,尤其是本土年輕球員無法得到實戰鍛鍊。
  • 恆大足校精英生「養成計劃」:選拔千裡挑一,競爭從始至終
    全精英、全免費」舉措,現已儲備了1100多名9-18歲的足球精英少年,通過摸索出的一整套青訓人才選拔培養體系為中國足球培養人才。,足校已形成一套科學嚴密的球員選拔體系」。學校招生考評團隊負責人介紹,足校選拔精英球員主要測試身體素質、足球技術和比賽技戰術表現共3大項、15小項,身體素質的評分標準以足校歷年精英生測試資料庫為基礎,結合世界足球強國、亞洲一流隊伍、中國歷屆優秀球員青少年階段大數據樣本制定;足球技術、比賽技戰術表現由專家評委從六方面觀察評估,經專家組集體評議後確定錄取球員。
  • 「中國青訓四大足校」向不良經紀人宣戰
    、恆大、綠城以及富力四大足校的聯合倡議書,向違規籤約和挖人的不良代理人(即經紀人)宣戰,倡議書表示:「部分無良代理人為一己之私罔顧職業道德,引誘不明真相的青少年球員監護人與之籤約,指使青少年球員私自離開原青訓機構,嚴重損害培訓單位、青少年球員及家長利益,
  • 青訓加速!中超爭冠增「鮮味」,3位恆大足校小將破格提拔一線隊
    恆大青訓蓬勃發展,恆大足校也按下了「加速鍵」。在10月12日當天,卡納瓦羅觀摩了恆大足校4—18歲五個年齡段球員在恆大俱樂部訓練基地進行了選拔比賽。最終,兩名16歲和1名15歲球員被破格晉升到一線隊,他們將會跟隨一線隊出徵中超第二階段的比賽。
  • 恆大足校已不能滿足廣州恆大,染指校園足球為中國足球造血
    廣州恆大作為中國足壇的一個「怪咖」,總是做一些出其不意、打破常規的事情。早些年因為重金引進當打之年的超級外援和國際大牌教練,以及壟斷式的引進中國國腳稱霸中超,遭到一些俱樂部以及球迷媒體的抵制和質疑。外界一致認為廣州恆大搞足球只不過是為了當前的某種利益而已並不會長久。
  • 恆大每年投入5000萬元馬德裡辦賽 不計投入助力中國足球青訓
    這一計劃龐大、投入不菲的賽事,彰顯了恆大在中國足球青訓領域的專注、創新以及持續投入,也真正擊中中國足球青訓缺乏高水平賽事的痛點。而恆大U13(即05梯隊)是足校成立之初招收的年齡最小的一批孩子,集中體現了恆大足校青訓理念和六年培養成果。本月底,這支恆大U13隊的25名球員將被選拔到恆大西班牙分校開始5年深造學習。這批孩子以及其他四個年齡段的足校優秀學生,通過馬德裡足球冠軍賽的錘鍊,有望打通培養足球明星的「最後一公裡」,捅破中國足球青訓成功模式的「最後一層窗戶紙」。
  • 恆大青訓冒起:二隊復仇越南奪取東協杯,青年隊連續拿下國內錦標
    1,恆大2隊復仇越南奪冠,擊敗泰國讓東協杯終歸「東道主」近日,「第四屆」東協城市足球邀請賽落下帷幕,廣州恆大派出U19隊出戰本屆賽事,最終復仇越南南定和擊敗泰國巴蜀基利奪取冠軍,讓「東協杯」榮歸「東道主」。眾所周知,2016年廣西南寧相關部門為了加強東協地區的足球交流,搭建互動性良好的足球平臺,創立了「龍桂達杯」中國—東協城市足球邀請賽。
  • 恆大青春風暴進入新階段!足校再送三小妖進一線隊,希望滿滿
    可以說這也是造成中國足球出現人才斷檔的主要原因之一。為的就是多給本土球員和年輕球員機會,讓他們能夠儘快成長,扛起中國足球的責任。而在這樣的引導之下,俱樂部們也開始調整了自己的方向,逐步走向年輕化。不過目前來看恆大還是賭對了,上個賽季正式年輕球員在獲得更多機會後的爆發,讓恆大實現了13連勝,並且重新奪回了聯賽冠軍。所以本賽季也有不少球員也想走青春風暴的模式,比如大連人等,雖然成績沒有恆大出色,但是他們的活力已經明顯比其他球隊好很多,這就代表著希望。
  • 恆大足校的青訓生態,恰恰是中國足球最缺乏的
    但做這兩件事的主角,卻是恆大足校。 作為發起者,恆大足校無疑也是受益者。恆大可以通過學校合作吸納更多的優秀球員,也可以通過U18賽事鍛鍊自己的隊伍。而對於小球員們、各大學校和其他球隊而言,同樣也是受益的。 能夠形成這種多贏的局面,恆大足球的青訓生態很值得借鑑。這些,同樣也是中國足球最缺乏的。
  • 恆大再提拔15歲足校小將,是噱頭還是青訓開始收穫?
    10月12日,恆大主帥卡納瓦羅在恆大訓練基地觀看了恆大足校14-18歲五個年齡段球員的隊內訓練賽。在賽後,卡納瓦羅破格晉升了2名16歲、1名15歲的球員至恆大一線隊。關於恆大足校,得說兩句。時間是不短了,8年過去了,人才輸送上卻依舊大多以噱頭為主。要趕上魯能青訓的那種水平,估計還得再來個8年。但其實吧,我們說了這麼多年的「體教融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原先的人才培養模式裡,只注重競技體育,而如今「育人」成為了核心。也就是說,恆大足校的一大目標不僅是培養運動員,更是培養人。這也是為何恆大足校會重視文化課的開設。
  • 恆大攜30所名校共謀中國足球青訓發展 足協執委:家國情懷
    這是恆大足校建校8年來,繼「全精英、全免費」的教學模式之後,又一個具備裡程碑意義的發展規劃,集全國的青訓資源,以及恆大足校的高水平教練團隊,來為中國足球輸送人才。恆大足校自2012年建成以來,已經累積投入接近30億人民幣,設有恆大足校本部,以及西班牙分校。2018年開始,恆大足校實施「全精英、全免費」的培訓模式,加速了人才的輸出和湧現。
  • 青訓體系與足球發達國家接軌,恆大足校會是中國足球的範本嗎?
    誰都清楚,中國足球青訓難做:需要十年如一日的狠抓不鬆懈,需要長遠的規劃,需要穩定的體系維持運轉……不過在恆大足校身上,球迷卻看到了勃勃生機和努力奮進。8年28億砸下去,恆大足校打造頂級的設施;每年投入2億,全免費招攬英才,堅持精英化之路——這些與皇馬青訓的做法,並無二致。
  • 足校已不能滿足廣州恆大,染指校園足球為中國足球造血
    廣州恆大作為中國足壇的一個「怪咖」,總是做一些出其不意、打破常規的事情。早些年因為重金引進當打之年的超級外援和國際大牌教練,以及壟斷式的引進中國國腳稱霸中超,遭到一些俱樂部以及球迷媒體的抵制和質疑。外界一致認為廣州恆大搞足球只不過是為了當前的某種利益而已並不會長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