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我晉級為母親,我的母親晉級為姥姥。兩年多了,漸漸習慣了別人用「**媽媽」來稱呼我,我想,我的母親變成「**姥姥」也會 有一個習慣的過程的。而我內心那種青春不再之感,放在母親的心便成了步入暮年之嘆,那種時光荏苒的感覺應該會更加強烈吧。
我這樣看待事物,就是同理心,一種換位思考,一種舍小我顧他人的心態。而這種心態在我學習中醫之前,是匱乏的,尤其是對母親。
母親是個勤勞、熱情、善良的人,她為家庭付出了一切,用她的話說,自從有了我,一場電影都沒有看過。而我卻一度以為,母親對那些不感興趣。有多少事,是我曾認為理所當然的,全部成了母親的遺憾日積月累。生活的磨礪,家人的漠視,讓母親內心的油罐幾近枯竭。
當我長大成人後,開始有了自己的小主見時,母親便一再地壓制,蔑視、諷刺、挖苦,讓我覺得一回到家,世界就灰暗下來。為什麼別的同學都可以跟媽媽耳鬢廝磨,挽著手逛街,我跟媽媽確是劍拔弩張,不死不休!
2015年3月8日,我第一次參加中醫課程,是老師講授中醫基礎理論的第一課——大醫精誠。老師試圖用古人自勉的文字來敲打我們這些中醫愛好者的心門,讓我們初步認識到何為仁慈,何為悲憫,何為醫者。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句「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因此我斷然拒絕了父親關於讓我吃海參增強免疫力的建議。接下來,便開始一堂又一堂生動的中醫基礎課,陰陽五行,藏象,中醫育兒。
隨後,我報名了中醫基礎班第二期課程,這讓才上過幾節中醫課的我既心懷期待,又滿心踟躕。擔心自己愚鈍,又沒有時間將勤補拙,愧對老師的一片赤誠。然而,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讓我對中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致於讓我頂著這種愧疚,又報名了針灸課程。從中醫基礎理論到經絡循行穴位分布,老師的授課可說是精彩非凡,引人入勝。不在於老師講了多少典故,開了幾次玩笑,而在於老師志在普度眾生的拳拳真心,所以,才有了我的一番了悟。
首先,我認識到了萬事皆有因果。因而面對生活的不如意,便能坦然接受,不再怨天尤人。而後,我知道了自私並不特指謀取私利,還包括自私的想法。這種心理上的自私並不只有自己知道,它直接反應在我的言行舉止上,烙印在我走過的一步一步腳印裡,鐫刻進歲月沉積下的氣質中,久而久之,我就成了一個自私的人。所思所見皆是自己,世界那麼大,卻與我無關,這無異於自我囚禁!這樣是不對的。每個人都有不為人知的難處,試著去想,也許就能看到。當我能同理他人的悲喜,便生出了悲憫之心,而後能接納,承受,以我之力解他人之難,我覺得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所以,我試著去感受媽媽的疲憊,媽媽的遺憾,還有媽媽那顆時刻撲在我身上的慈母之心。
於是,我懂了…我哭了…
現在,媽媽雖然依舊專制,仍然喋喋不休,口不擇言,而我已接納媽媽的全部。當我接納了她,就如同她的刀子嘴全部掇在了棉花上,她面若寒霜,我笑臉以對,哪有什麼解不開的結呢?媽媽常常被我迎刃而展的笑顏逗笑了,然後她也能轉身向陽,不再專注於身影下的灰暗,並且欣然接受自己的轉變。其實,誰願意整天對親人橫眉冷對呢?況且是對自己的孩子,這個讓自己甘願犧牲一切,以生命相護佑的人呢!
能夠為父母盡孝,是我認為最有福氣的事情。而這份孝心的啟蒙,卻來自於我有幸接觸到的中醫。
感恩!中醫!
本文作者系369中醫學社中基班2期、針灸班1期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