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是一種態度,不問年齡,不問性別,歲數可長,心態永不老

2020-12-26 花棲讀書會

去年林心如和舒淇相繼結婚,四十歲的她們從曾經的黃金剩女變成了戀愛中的少女,於是有網友問「女人四十豆腐渣」這句話是不是要改改了?結果金星說:「該是豆腐渣,還是豆腐渣。年齡從來不是評價女人的標準,該是豆腐渣的還是豆腐渣,該是花的還是花。」

選擇做豆腐渣還是選擇做花,這完全是一個女人選擇對生活的態度,人的狀態是由內向外散發的,如果整天喊著『哎呀,我是老女人了,哎呀我嫁不出去了,沒人要了』,怨天尤人的話,自暴自棄的話,哪怕只有三十歲,別人看你也已經是豆腐渣,而如果你相信自己,特別自信,對生活也特別熱情,哪怕你已經五十了,別人看你也依然是女神。

當年我看《步步驚心》的時候,迅速被劉詩詩和吳奇隆圈粉,後來二人在現實中修成正果甜蜜戀愛,結婚那天我在朋友圈發了二人的婚紗照,配文:「愛情應該就是這樣,遇見彼此就是最美的時光。」結果有個姑娘來了句:「劉詩詩的中年,正好是吳奇隆的晚年,那時候劉詩詩還容顏依舊,吳奇隆已經成了老頭子,這樣的晚年你覺得幸福嗎?」

其實我挺想問問這個姑娘的,「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看她對待別人愛情的態度,嫉妒嫉妒的直戳痛處,就知道,她還是個單身的姑娘。其實世間還有好多美好,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風景,你又何必去煞別人的風景呢?無論是容貌,學識,年齡,修養,出身都會組成一個女人獨有的性格與魅力,你又何必揪著別人的一點挑開了戳破了的說呢。

難道你說了別人的遺憾,自己就能圓滿了嗎?要知道,姑娘除了臉,更重要的是有趣的靈魂。從古至今,所有的容顏終究都會老去,但有趣的靈魂卻從來不會改變。要知道世間好看的面孔千千萬萬,但有趣的靈魂就是萬中無一了。所以,與其刻薄別人,不如讚美別人,好好經營自己。

之前看過一期劉曉慶的專訪,在有粉絲質疑她一把年紀仍然出演青春少女時,她笑顏如花對著鏡頭說:「我覺得65歲才算中年,但無論是人生的哪個階段,我都慶幸還年輕,還有無限的可能。」在我居住的小區裡有一位周奶奶,已經60多歲了。她年輕的時候是我們當地一所重點高中的優秀教師,退休後,她開始週遊世界。當時小區裡和她同齡的人都勸她,已經一大把年紀了,就不要到處折騰,萬一在哪丟了性命就更不好了。

結果周奶奶說走就走,旅遊前一個月,她買了手機,讓孫子教給自己怎麼用微信視頻聊天,怎麼用手機拍照拍視頻,怎麼上傳網絡,怎麼蹭網。一個月後她準時出發,那段時間,整個小區裡最熱門的話題就是關於周奶奶,甚至為了看她拍的旅行視頻,不少老年人還換掉了自己的「老年機」,專門買了智能機。於是周奶奶在不知情的時候,又引領了一波小區時尚風。

週遊世界以後,本地一家培訓機構發出招聘教師的啟事,她果斷應徵,並順利入職,成為年輕的老師的部下。一切似乎又重新開始,她又開始了忙碌的教學生活,每天備課,判試卷,生活倒是有滋有味。不過也有一些人不理解她,既然已經退休,也不缺錢,何必讓自己的晚年還那麼累呢?她的回答是:「我的靈魂還年輕,它拒絕蒼老。」之前有一個很熱門的詞語「中年危機」,那麼什麼是中年危機呢?就是無論是工作,還是身體與思維,都開始老化,暮氣沉沉,卻又墨守成規。

更可怕的是,中年人因為年齡限制,會更難適應現代社會的極速變革。於是在變革中,他們可能面對的是失去。而對於女性而言,中年危機不僅體現在職場,也體現在家庭。曾經的妙齡少女一下子踏進了中年婦女的行列,每天擔心的是孩子學習是否優秀,自己的家庭會不會受到年輕姑娘的襲擊。曾經很榮耀,但今天不再被需要。

餘生就躺在往事上,在自怨自艾中感嘆時光老去。正如我們常說的一句話「人早已死了,等著埋而已。」做個有趣的人,生活的精彩從來都與年齡無關!如果我們仍然保有好奇,就會看到時代風起雲湧,一切可能都在發生。我們會敬畏,也會謙卑。對變化和未來敬畏。對經驗和年齡謙卑。

我的印象裡周奶奶就是一本正經的人民教師,她是我父親的老師,也是我們院裡不少孩子的老師。她在講臺上總是以嚴謹不苟言笑的形象出現。但退休之後,她再次參加工作之後,徹底的放飛了自己。玩王者榮耀,鬥地主,甚至會在B站直播。她的畫風變得更加清奇靈動起來,聊天中更是頻現網絡用語,終於在她65歲的時候,成了網紅,圈粉無數。周奶奶也成了我們小區最受歡迎的老太太,因為她太有趣了。

這樣一個又時尚又前衛,還和無數小孩兒打成一片的建國前出生的「老妖精」。誰不喜歡?輔導機構的老師曾說:「像周老師這樣有趣的人,成為網紅是妥妥的事兒。」我很好奇的問她,周奶奶現在上課的畫風也這樣嗎?她笑嘻嘻的給我展示了一張圖,是周奶奶的朋友圈,我看了一眼,笑瘋了。大部分是她扭腰擺臀上課的。

令人驚奇的是,一個學期結束,周奶奶帶的幾位學生,是成績上漲幅度最大的。同時她也是學生評選出的最受歡迎的老師。我感慨著已經不是我印象中的65歲老人的畫風。朋友笑著說:「現在整個輔導機構裡的學生都喜歡和周老師玩兒,喜歡聽她講課,沒別的,就覺得特別有意思,完全沒有距離感。」 事實也的確如此,在有趣面前,年齡差距,距離感統統都不是問題。

身邊不少年輕人反而總是在抱怨,抱怨生活給我們壓力很大,買房、結婚、生孩子、升職加薪、養家餬口……每件事似乎都容不得我麼逃避,我們被生活的皮鞭驅趕著前進,已經忘了有趣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生活仿佛被一個看不見的模板限制起來,18歲該上學,25歲該工作,30歲該養家,40歲該嚴謹,50歲該平淡,60歲之後就要放下所有的欲望,耐心過著日復一日的老年生活。

我們遇人處事也越來越套路化,模板化。所以,當我們遇見一個原本在該平淡的年齡反而有趣的人時,才會覺得如此稀有。但我們應該明白,生活本來不是這樣,每個人都有有趣的基因,每個人都有有趣的能力。 因為有趣,真的跟年齡無關,而跟心態有關。我曾有過無數次的設想,當我老了,我應該是什麼樣子。

生病的時候,我想當我老了,我希望自己健康;工作累的時候,我希望自己能坐在陽光下安靜享受午後陽光;當我工作受委屈時,我希望自己擁有一顆博大的心,不會胡攪蠻纏,不會動不動就發脾氣。我還想過,若那時候我回憶現在的生活,我應該微笑,還是要嘆息。

後來,希望我能多讀幾本有趣的書,看幾場有趣的電影,來幾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拋掉眼前的苟且,去看看遠方的風景。成為一個有趣的人,並且永遠保持下去。好看的容貌不能終生,但是靈魂可以,做一個有趣的靈魂,才不會淹沒在眾人裡。我希望我老了,依然是一個有趣的大娘。

作者:歐陽茜茜

摘自《有趣的女人會好命》

排版:金水

相關焦點

  • 不問過程,只問結果?
    在很多事情上只問結果,不問過程。這似乎成了工作的主要方式,而且被認為是一種好的方式。結果當然重要,但過程也一樣重要。因為正是在過程中,人們遭遇到了更各種各樣的問題、困難、幹擾,而正是因為解決了這些,才產生了結果。從失敗的結果最終到成功的結果。而且正是在這樣過程中,參與其中的人,才得到真正的和全面的成長。
  • 張小敬「不退」,一得他爹「不問」|譚校長一千零一夜NO.82
    席間講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對於孩子,問還是不問。如果說一得他爹跟兒子的溝通有一個秘訣的話,我會用這兩個字——不問。這種不問是如此堅決,以至於讓我想起了《長安十二時辰》中張小敬的不退。不問的意思,當然不是不理睬和不關心。事實上,內心是非常關心的,但是做家長就是要hold住,不該問的堅決不問。講個小故事。
  •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
    王陽明:「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王陽明有言:「內外雙得,是求有益於得也」。這句話的意思是:做人做事不僅要注意初心內在還應注意方式方法。很多人都認為,感情要用嘴巴表達出來,聰明都是問出來的,其實恰恰相反,有一種感情,叫閉口不言;有一種智慧,叫明知不問。尤其是在這3種情況下,絕對不能問。
  • 社交學習:該問的明知也故問,不該問的堅決不問
    與人交往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的核心就說給別人表現的機會,讓他們說出自己洋洋得意之事,同時避免不當的提問使之陷入尷尬。大家好,我是帶你成長的小路,今天要為大家分享的是一種社交方法。就是:該問的明知也故問,不該問的堅決不問。問話同樣需要口才。
  • 真正的修養,是明知不問
    人生,要學會沉澱,沉默,是一種成熟。」 明知不問,是一種說話之道,更是一種處世之道。 一個人恰到好處的分寸感,莫過於看破不說破,即使知道原因,也懂得閉口不說。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經常問東問西,而是點燃自己的光芒,投給別人一份善意的溫暖;真正有修養的人,不會隨意亂說話,而是懂得把握好說話的分寸,管好自己的嘴,做到守口如瓶。
  •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
    6.成熟的人不問過去;聰明的人不問現在;豁達的人不問未來。在人之上,要把人當人;在人之下,要把自己當人。知道看人背後的是君子;知道背後看人的是小人。
  • 再喜歡一個人,也要堅持「三不問」,感情才容易長久
    所以安迪一直擔心害怕自己最終也會變成口齒不清的模樣,這是她內心深處一直不願意讓別人去觸碰的一道傷疤,也是她的逆鱗,可偏偏魏渭卻明知故犯,覺得自己是安迪的男朋友,就有權利去窺探她過去的生活。
  • 王陽明:「三不問,四不爭」,越是「低調不言」,越能「積德積福」
    老祖宗曾說:「只有不問,方能無疑;只有不爭,方能無憂」,心學大師王陽明必然也明白這一個道理,他告誡後人"三不問,四不爭"。王陽明:"三不問,四不爭",越是"低調不言",越能"積德積福"三不問,一不問人心王陽明:「人心,則雜於人而危矣,偽之端矣。」常言道:人心隔肚皮。猜人心就好似隔皮猜瓜,難知好壞。
  • 聰明人,一輩子三不問!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懂得為自己的心靈減負,能做到一輩子三不問。1成熟的人,不問過去《了凡四訓》提到:「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以後種種,譬如今日生。」大意是往事皆成過眼雲煙,無需記掛,未來種種,不必擔憂,今日便是全新的開始。有這樣一則故事:寒冬來臨,院子中的花草樹木全部凋零,小徒弟看見滿地落葉,心生哀愁。
  • 俗語:「三不問,四不吃」,有何含義?三和四說的是什麼意思?
    大家都知道,俗語作為我國的傳統文化瑰寶,能夠流傳至今不是沒有道理的,民間老百姓最喜歡的就是俗語,這是老祖宗用自己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智慧結晶,而且很多俗語都是數字,就像今天說的:三不問,四不吃,在以前農村人的文化並不高,所以很多俗語都特別的接地氣,這樣才好傳播,比較通俗易懂。
  • 英雄,不問出處!《英雄聯盟》2020德瑪西亞杯賽程
    《英雄聯盟》2020德瑪西亞杯即將於明日開打,今日《英雄聯盟》賽事官博發布了2020德瑪西亞杯宣傳片:英雄,不問出處,同時公開了小組賽和淘汰賽賽程。  @英雄聯盟賽事:  這段追逐的故事又要啟程了  德杯初立,刻上永不屈服的印記  古早的騎士五奪冠軍,甲冑之幟即是賽場王權  新派的武者異軍突起,舊時殿堂下起金色的雨  冬日裡戰場上迎來新的面孔
  • 強推不問三九的神仙文!中年男人的愛情真的太甜了!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笑笑的地盤,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的是強推不問三九的神仙文!中年男人的愛情真的太甜了!《刺青》作者:不問三九簡介:蕭刻三十歲生日那晚拼桌喝酒,拼著個戳了他所有審美神經的酷man,看著非常合眼緣。三十了,歲數到了,不是二十郎當歲扭扭捏捏的年紀。
  • 2020《英雄聯盟》德瑪西亞杯宣傳片發布:英雄不問出處
    德杯宣傳片:2020德瑪西亞杯宣傳片:英雄,不問出處這段追逐的故事又要啟程了德杯初立,刻上永不屈服的印記古早的騎士五奪冠軍,甲冑之幟即是賽場王權新派的武者異軍突起,舊時殿堂下起金色的雨冬日裡戰場上迎來新的面孔
  • 我等你,且不問歸期
    我在日出裡等你,若你逆光而來,我為你掃盡滿身的露水,且問一問你,來時的風景與路途;我在黃昏裡盼你,你帶著滿天的晚霞,緩緩歸來,你走來,我走去,我問問你,驕陽似火的時候你可有歇息。漫天金色,只為你來若你歸來,無謂日出,無謂日落,無謂今天,無謂明晚,我都在這裡等你,等你,不問你的歸期,我只等你。
  • 不問花開幾許,自會芬芳四溢
    所有,老去的年華,因曾經的付出與收穫,生出那麼多曼妙的記憶。 盈盈,握一把隨心走過的印記,寫一份無塵,落一筆淡雅。 來年,我們不問花開幾許,只邀約春風十裡,折柳成韻。 聲明,閱讀是一種生活方式,給你心靈文字,陪你閱讀時光不老!
  • 最恐怖的婚姻:一個不問,一個不說;一個胡思亂想,一個自命清高
    婚姻無外乎兩種形式,一種是想過好但又缺少條件的,另一種是能過好但又無事生非的。相比較而言,第一種婚姻形式雖然日子過得略微粗糙,但往往夫妻間的幸福度還算滿意,因為他們沒有多餘的精力「惹」出多餘的麻煩;而第二種婚姻形式儘管物質條件優越許多,可鑑定幸福度的標準往往更偏重於精神方面,顯然無事生非摧殘的就是精神。
  • 聰明的人,一輩子三不問!
    成熟的人不問過去 人生是一趟艱難的旅程 你我都是匆匆過客 努力的人不問現在 也許你現在的狀態並不如意 但是千萬不要因此就懷疑自己
  • 不問西東只問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萍語文,ID:dypyuwe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問西東只問心我心安處是我家我們聽風,聽雨,聽命運擺布,卻從來不敢聽心。如果看過電影《無問西東》,你的人生還要東張西望,那麼你所損失的就是——一種活法外加一張電影票。不問西東只問心,我心安處是我家!今夜,與君一起聽心問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 想說的話 」少年以後,我們開始把心藏起來,對著真偽難辨的人說著言不由衷的話。心有所愛,心有所怨,心有所念,不說,終成心病。等到有一天我們想開口說,又找不到願意聽的人。
  • 稻盛和夫: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我們知道得太晚
    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曾說:「把工作是當成一種修行,你就贏了。」「修行」二字,蘊含著很深的內涵,稻盛和夫踐行著這兩個字,最終做出2家世界五百強企業,由此悟出了人生圓滿的真諦。」這個德高望重的老人,在晚年時期對人生做出了總結: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3不問,遺憾很多人知道得太晚。
  • 過了五十歲,做到「三不問」,福報自來
    雖然在現今這個老齡化社會裡,五十幾歲還不算老,但是身體和心理其實已經不如年輕時那般強壯,伴隨著身體狀態的下滑,這個年齡段的人在思想上也逐漸有了一些改變。年輕時,五十多歲的人,能夠做到專心自己,不管他人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