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園裡會有很多經過整理的花草與樹木,沿著公園一圈的健身步道,有水域的地方還會有小橋,稍大一點公園甚至會有噴泉,只是這個噴泉很多時候要到節假日才會開啟,而這些都不是孩子嚮往的地方,一片在斜坡邊的石灘才是目的地。
從一個圓形網狀拱門的大門進入公園,正前方的噴泉靜靜地在那裡一聲不響,默默無語,印象中也沒見過幾次開起來,自己還調侃「不經常活動,身子骨會不會退化喲,」哎!不管它,又不是來看你,開與不開都不影響。不知不覺走到岔路口,沒做停留轉彎徑直過橋來到心心念念都是它的這片石灘,一片石灘上的石頭不能搬回家,要是可以還真想搬些回去。
像括弧半圓形的地方,面積不大,靠近水面的地方放著些稍大的石頭,有多大,孩子可以直接爬上去。不過孩子們還是習慣在大石頭的後面,撿起鋪在地上的很多小石頭,拋向空中,看著石頭落下,在水面激起水花,一個不夠刺激,抓起一把,稀裡譁啦與水面發出響聲,孩子興奮不已,就這樣不斷重複,樂此不疲。
玩的有點累了,在一堆稍大石頭的旁邊有一個特大號的石頭,大約有兩三米的身高,兩三米的寬度,石頭上面的頂端有略小的小平臺,平臺下面一點點位置有個小小凹槽,孩子們可以藉助這個凹槽從地面,把凹槽當臺階爬到石頭上,在石頭上,大聲吆喝,要把地面的小石頭搬到特大號石頭上,再從上面拋起石頭,重複著地面的動作,拋完一堆再來一堆。
想想,就是這麼簡單的遊戲,孩子可以玩上好一會兒,在安全的情況下,可以毫無顧忌,所以自己會經常帶著孩子走出門,到戶外多多活動,與大自然來個親密接觸,吹著微風,聽著被石頭激起水花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和孩子們的笑聲交織在一起,周圍一下變得有生氣起來,家長們有時也會受到孩子們的感染,也放下身段,開心的像個孩子玩起來。
溫嶺錦屏公園這一塊面積的大石灘,不管石頭有多大,我會努力爬上去,這些石頭,也因為孩子們的到來,石頭上像被包了漿一般,散發出光澤。大石頭們慶幸重量重,孩子們抱不起來,沒法拋到水裡,而相對於小石頭,它們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一片上的石頭,在這群「免費搬運工的努力下,」已經慢慢變得越來越少,甚至有的地方已經露出了本該藏在石頭下的土地層。看著這些,自己感慨,別看一群不起眼的「小傢伙,」每一天去扔幾個,每個小朋友去拋幾下,慢慢在無形中,不知不覺中完成了一個大工程。
公園有很大,還有很多地方可以玩,只是需要帶上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朋友們,帶上孩子和家人都行動起來吧!
歡迎關注我並給我點讚,大家的手指一戳對我就是莫大的鼓勵,我也會慢慢用文字的形式給大家分享見過的美景,剛開始用圖文,存在諸多不足,敬請諒解,如果有這方面經驗的老鐵請給我提提意見和指正,還有其他觀點可以給我留言與評論,期待您的來電,一位專職帶娃的男同胞再次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