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7:12 |濱江發布
如今
患者就醫面對的
不再是耗時繁瑣的流程
取而代之的是各種「黑科技」
掛號、診療、付費、取藥
到醫後的隨訪
所有操作都可通過
智慧醫療手段解決
我國的醫療服務正處在「信息化」向「智慧化」過渡的關鍵階段。
聯眾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一流的智慧醫療建設的供應商與服務商,專注智慧醫療健康行業20餘年,一直領航智慧醫療建設,在提升醫療質量和效率、優化區域間醫療資源配置、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不斷創新,探索新型醫療模式
「智慧醫院」概念的提出,使得網際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服務領域得到了更深入的應用。
聯眾智慧將「智慧醫院」作為企業的核心業務,2019年,聯眾智慧新一代一體化HIS+EMR系統發布,再一次走在了智慧醫療的前端。
聯眾智慧的電子病歷系統研發始終走在全國前列,聯眾智慧總裁蕭雲武告訴記者:「老一代電子病歷裡,門診、急診、住院、護理以及管理各套系統相對比較分割,我們現在打造的新系統基於網際網路開發的理念模式,精衛中臺+新一代微服務架構設計,是一個大的群體式一體化,在業內我們應該算提得早的,今年我在南京展會上看到其他廠商也在陸續提這個概念,但是我們整個系統在很多家醫院已經跑通了。」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早在2012年,杭州市就採用了聯眾智慧的 「智慧醫療新模式」,系統一經投入便帶來立竿見影的效果,經測算,患者的就診等待時間人均降低了27分鐘。
2017年,聯眾智慧公司全體員工總數是475人,總部研發也才只有50人。到如今,全體員工已增至一千餘人,其中專職研發的有320人。
新一代信息集成平臺,就是在強有力的研發投入下開發出來的產品。2018年,該產品的銷售額達到了一個億。蕭雲武自豪地說:「政策好!濱江區政府有很多的優惠政策,尤其在我們研發投入、產品投入上,給了很大幫助,我們將更加勇於創新,研發前沿產品,回報社會。」
在萬物互聯時代,醫療物聯網將是至關重要的一環。聯眾智慧亦不甘落後,推出了智能醫療物聯平臺解決方案,旨在優化病患住院照護體驗,簡化醫護工作流程。
醫療物聯網將病房、護理站、移動裝置與遠程管理相串連,輸液監控、體溫監測、智能體溫貼、嬰兒反倒、智能床墊……各種設備數據輸入到網際網路交互平臺,系統再對臨床數據進行採集、篩選、整合,形成醫療大數據,從而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
醫養一體化,是聯眾智慧探索新型醫療模式下的另一大實踐。天津南開的老年病醫院實施了聯眾智慧研發的智能醫療物聯平臺解決方案,已全面實現了臨床和養老體系的結合。
明智的決策契合了行業的快速發展期,成果很快顯現在聯眾智慧的業績上。2017年開始加大研發投入,之後每年公司的營收增長至少30%,2019年增長高達60%。蕭雲武介紹,2019年企業拿到了5個億的合同,預估2020年可以達成近8億。
打破信息孤島,助力醫共體信息化建設
高新區(濱江)正在大力推進生命健康產業創新發展,全力建設生命健康世界科創高地。助推高新區(濱江)數字經濟和生命健康相融合,蕭雲武認為聯眾智慧具有先發優勢。
目前,聯眾智慧在浙江的市場佔有率近60%,「杭州市的三甲市屬醫院,聯眾智慧佔了12家,幾乎所有的醫院都是聯眾智慧的基礎用戶。」
衛生系統特別是醫院端的信息化建設,聯眾智慧有著大量積累積澱。因此,聯眾智慧在「以評促建」方面頗有建樹,通過充分整合利用醫院大數據,就電子病歷、智慧服務、智慧管理、公立醫院等級等,協助醫療機構進行權威的信息化評審。
數據能夠在聯眾智慧的系統上跑,得益於數據的應用和規劃,政府方面配套政策的支持也至關重要。
生命健康既是市場所需,更是濱江所能。
蕭雲武認為,高新區(濱江)匯聚了4家具有強競爭力的大型智慧醫療企業,具備打造醫療數據或者信息化高地的基本條件。「我覺得濱江完全有條件,也有能力成為這個行業裡面的制高點。」
同樣作為一家濱江的智慧醫療企業,聯眾智慧也在向前看齊,不斷擴大市場規模,紮根浙江,一路向西,到目前為止,已經在16個省份開設了分支機構。
區域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是聯眾智慧另一大核心業務。區域信息平臺按照國家標準制定,已經具備非常成熟和固定的模式,不需要太多的創新,但對信息整合要求極高。
「它的創新來自於客戶端,是一個很大的系統,涉及到方方面面。」聯眾智慧提供的產品,扮演的就是打通信息壁壘的角色。
其中,雲醫共體通過統一運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信息共建共享、互聯互通,全面推進醫共體資源調配、業務經營、質量評價、財務分析、效率監測等數位化管理。
作為醫共體信息化建設的先行者,聯眾智慧還在助力浙江省衛健委完成浙江省醫共體信息化建設指南編寫,並正在積極參與四川省等其他區域的標準制定。
未來
聯眾智慧將繼續探索
人工智慧、5G
在智慧醫療場景更廣泛和豐富的運用
使患者就醫
真正實現革命性的變化
文字/李慧
攝影/周樂蒙
編輯/黎晗
16023211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