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打通數據孤島 推動「智慧醫療」建設

2020-12-23 金臺資訊

11月13日,無錫市婦幼保健院開出全市首張新版醫療收費電子票據,患者打開手機,就能隨時一目了然查看票據。不僅如此,在該院就診,一部手機讓整個流程盡在掌握,極大減少了患者窗口往返次數和排隊時間。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智慧醫療」逐漸成為現實,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緩解了候診久、排隊多、看病擠等問題。

在無錫打造「智慧城市」的藍圖上,智慧醫療是重要篇章。去年6月,無錫市全民健康信息平臺通過國家互聯互通標準化成熟度五級乙等測評,為全國第二家達到這一最高等級的地級市;疫情期間,5家網際網路醫院在線開展門診服務累計2萬餘人/次;我市率先在省內啟用預防接種「分布式數據管理中心」部署,連接166個預防接種單位。

互聯互通破解「信息孤島」問題

傳統的醫療資源分配是以醫院為中心,患者在看病時往往需要找不同醫生、找不同醫院,甚至同一位患者在一家醫院做了檢查,再到其他醫院就醫時還要重新做同樣的檢查。信息不連通,成為看病難的一個原因。

打破信息壁壘,無錫醫療一直在努力。「通過信息的連接,讓實現醫療同質化成為可能。」在無錫市人民醫院影像科,醫生們每天對新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醫聯體單位的影像學報告進行審核,該科主任方向明告訴記者,在社區就醫的患者無需拿著報告跑大醫院,就能獲得大醫院高水平的讀片服務。該院影像科醫生通過遠程PACS系統,就能隨時調閱醫聯體單位的影像學報告,並進行審核把關,免去當地患者再來大醫院排隊、掛號。除了「向下」連通,該科還「向上」連通,與上海華山醫院影像科建立影像會診平臺,解決疑難病例的診斷難題。

今年,我市53家醫療機構實現了檢驗檢查結果互認,進一步簡化患者就醫環節。不僅如此,信息化正逐步實現區域化健康數據連通。目前,無錫市級全民健康平臺已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區域信息化平臺,該平臺上聯省平臺,下聯江陰、宜興、錫山、惠山4個區級實體平臺,覆蓋15個三級醫療機構、12個二級醫療機構、9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疾控、衛生監督、急救等各類公共衛生機構,以及部分非公立醫療衛生機構;外聯公安、民政、食藥監、殘聯、社保等跨行業機構信息,打通數據煙囪,實現數據共享與業務協同。目前平臺已註冊居民727餘萬,健康檔案650餘萬份,動態儲存全市住院電子病歷300餘萬份,門診電子病歷3000餘萬份。

「網際網路 醫療健康」服務形式多樣

以往去醫院看病,患者穿梭於不同窗口,排隊等待時間常遠超就診時間,費時費力,造成看病難、看病擠,就醫過程常常成為一種負擔。2020年,一場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人們的就醫習慣,從過去現場掛號到提前線上預約,從面對面問診到網際網路醫院諮詢,線上各種服務不僅有效緩解了醫院線下面臨的壓力,更改善了患者的就醫體驗。

最近,帶孩子在市兒童醫院就診的楊女士發現,預約掛號不僅可以通過該院的微信公眾號,還可以選擇醫院的小程序進行系列操作,「當天掛號可以看到剩餘號源,還能直接在手機上繳費,很方便」。近期,市兒童醫院微信公眾號和小程序開通了「今日掛號」、「門診繳費」功能,患者直接憑「微信就診二維碼」至診室自助報到機籤到候診,支持藥品、檢查等項目在線自費支付,有效縮短在院等候時間,受到不少家長歡迎。今年以來,我市57家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全面開展全預約實名制就診,為疫情防控減少人員接觸提供了有力保障。

疫情極大程度上改變了健康醫療服務模式,網際網路成為很多醫院、醫生抗擊疫情的第二戰場。早在疫情初期,江大附院等5家網際網路醫院開展網際網路診療服務,為線下就診不便的患者暢通諮詢渠道,這得益於無錫對網際網路醫院建設的積極布局。作為首批網際網路醫院建設單位,市二院、江大附院、市婦幼保健院、市中醫醫院、宜興市人民醫院於2019年底完成與省網際網路醫療服務監管平臺對接,於2020年初取得網際網路醫院執業資格許可,為常見病多發病複診病人提供在線診療及藥物配送服務。

此外,各地各級醫療機構積極開展基於網際網路的醫療健康服務。診間支付和脫卡支付在市二院、市中醫醫院成功試點,市中醫醫院完成診間及移動脫卡結算12.6萬人次,患者人均減少排隊2.8次,人均節省時間32分鐘。江陰市「銀醫通」籤約用戶行動支付佔比64%,部分醫療機構平均等待時間降低50%。

場景化智慧應用提升患者就醫感受

智慧健康的應用場景不斷豐富,無論多麼高大上的信息技術,真正讓患者感覺到便捷、智能,才算達到技術應用的目的。近年來,智慧醫院建設在我市持續推進,不斷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今年10月,全新的江大附院南院區正式啟用,成為智慧醫院的一個代表。科技感爆棚的一體化複合手術室,利用更先進的智能控制系統,將手術室設備集中整合,使醫務人員可操縱的空間更大;採用最先進的雷射制導技術,可以更精準地定位需要手術的部位,大大提高患者手術安全性。大到手術,小到物品傳輸,智慧應用在新附院無處不在。病房生命體徵監測系統,實現了醫療數據在臨床系統和智能設備之間的交互,減少了護士手工記錄病人體徵數據的工作量,打通醫院信息化建設的「最後1米」;ICU設立探視系統,家屬、朋友來探望室通過可視對講的形式與病人之間實現對講、探視,有效防止病人遭受細菌感染……

提升智慧醫院建設,市二院加快醫院電子病歷與語音醫療服務在多個醫療場景的推廣,實現智能管理與臨床醫務相融合。例如該院的電子病歷語音輸入系統,減輕了醫護人員繁重的文書錄入壓力,提升了工作效率。二院信息科科長鬱非佳介紹,電子病歷應用系統還加入了臨床決策支持系統,通過龐大的醫學知識庫,便於醫生實時查找相關案例、檢索可用信息,如常見症、疑難症的處置方式,合理用藥選擇等,為醫生提供智慧診斷與決策支持,更全面、快速地為患者制定相應的臨床治療方案。(逯恆貞)

相關焦點

  • 打通數據孤島 推動資源共享 無錫「智慧醫療」建設加速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物聯網、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智慧醫療」逐漸成為現實,提升了患者的就醫體驗,緩解了候診久、排隊多、看病擠等問題。在無錫打造「智慧城市」的藍圖上,智慧醫療是重要篇章。互聯互通破解「信息孤島」問題傳統的醫療資源分配是以醫院為中心,患者在看病時往往需要找不同醫生、找不同醫院,甚至同一位患者在一家醫院做了檢查,再到其他醫院就醫時還要重新做同樣的檢查。信息不連通,成為看病難的一個原因。打破信息壁壘,無錫醫療一直在努力。
  • 聯眾智慧:領航智慧醫療建設
    聯眾智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國內一流的智慧醫療建設的供應商與服務商,專注智慧醫療健康行業20餘年,一直領航智慧醫療建設,在提升醫療質量和效率、優化區域間醫療資源配置、改善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感受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   不斷創新,探索新型醫療模式   「智慧醫院」概念的提出,使得網際網路技術和人工智慧技術在醫療服務領域得到了更深入的應用。
  • 無錫打造全新「智慧」醫院,服務600萬無錫市民
    江南大學附屬醫院南院區將成為無錫市規模首屈一指的公立醫院實體,集醫療、教育、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等功能為一體,按照三級甲等綜合性醫院建設標準建設,設有床位1500張。醫院共設有50個專科,其中在南院區開設專科43個。
  • 「數據+醫療」,聯仁健康讓醫療更智慧
    構建「技術+資本+資質+運營」四位一體發展模式,打造「惠政、惠醫、惠企、惠民」四大板塊,探索建設數據匯聚、數據治理、數據應用、數據增值四大能力……自去年組建以來,在短短一年時間內,聯仁健康以數據驅動為核心,打通全產業鏈數據合作,對醫療數據進行價值再造,打造多層次數據應用能力,實現數據價值提升。
  • 「數據+醫療」,聯仁健康讓醫療更智慧_參考經濟網
    一年來,聯仁健康把握時代脈動,踐行初心使命,賦能健康醫養,推動智慧醫療,把大數據、「網際網路+」、人工智慧等新科技、新技術應用到一個個服務政企、惠及民生的場景中,走出了一條打破常規、突破創新之路!聯仁健康:政策紅利催生「國家隊」從2016年6月國務院發布第一個行業正式文件——《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到同年10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體系建設,及至「十四五」規劃明確部署要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保障人民健康——中國近年來在健康醫療大數據領域的政策演變歷程,可以清晰看出:國家高度重視全民健康
  • 新冠倒逼城市智慧化,SAS助力政府行業智勝「後疫情」時代
    如何讓智慧城市建設成果下沉,推動新技術新應用與治理現代化的融合,是這場「突擊大考」留下的最後一道思考題。後疫情時代的智慧城市,數據作用無法忽視儘管2003年我國受到SARS疫情的侵擾,造成巨大損失,但智慧城市建設並未把公共衛生健康作為智慧城市的主要建設目標。事實上我國智慧城市建設的重點主要是圍繞著平安城市、智慧交通等方面進行建設。
  • 天元區:「智慧醫療」連結醫院「信息孤島」
    惠民便民疏通排隊、預約堵點,提升就醫體驗目前,市民前往株洲市中心醫院、傷科醫院等醫療機構,所使用的預約、繳費、查看檢測報告等功能均出自米多科技之手。但這僅僅只是「智慧醫療」的一個用戶端。未來暢想數據共享提升服務水平「智慧醫療」下,醫療系統的信息化之路如何走,是劉善瓊和團隊成員在湖南多個地市周推廣平臺時愛談論的話題,「網際網路+」將給市民帶來哪些新場景?
  • 科曼醫療| 聚焦物聯網新技術,推動醫院建設與規劃創新發展
    現場掌聲雷動,座無虛席,業內大咖針對後疫情時代背景,聚焦醫院建設從業者們關注的熱點話題,共同探索、碰撞智慧,助力醫院建設管理者打通知識體系,推動行業創新發展。從肌力平衡技術解決馬蹄內翻足,到十指離斷再植手術,再到子宮移植術和全新肥厚性心肌病治療技術,種種臨床技術的創新不僅在業內取得了矚目的成績,也在推動我國醫療技術的迭代與革新。
  • 市三院完善信息化系統推動智慧醫院建設
    市第三人民醫院電子病歷信息化系統應用水平評價結果為4級,是我市唯一一家獲得4級以上評價結果的醫療機構。這一成績的取得,見證了近年來市三院不斷完善以電子病歷為核心的醫院信息化系統建設的成果。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對醫院科學化、系統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數據賦能推動智慧城市高質量發展
    疫情期間推出「電子通行證」助力防疫;「城市大腦」一期已積累48億條數據,二期建設正式啟動;成為省基層填表報數系統建設試點;智慧城市案例編入ISO首份智慧城市相關報告;在國內首推撤銷區級服務大廳收件窗口;圓滿舉辦「數治南海 智融城鄉」廣東省城鄉融合改革發展創新實驗區數位化治理工作推進會……2020年,是南海智慧城市獲得長足發展的一年
  • 智慧城市領域再獲殊榮 華雲數據以雲計算推動智慧城市創造新價值
    華雲數據作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的實踐者受邀出席本次大會。華雲數據董事長、總裁許廣彬憑藉帶領華雲數據以智能化、智慧化推動城市發展等方面的突出貢獻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年度先鋒人物」;國產通用型雲作業系統安超OS憑藉創新的技術水平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科技產品(雲計算)」,安超雲一體機榮獲「2020中國智慧城市十大行業應用(智慧醫療)」。
  • 大數據作用於醫療領域
    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加持下,信息化、智能化的智慧醫療加速崛起,醫療大數據價值也日益凸顯。 大數據作用於醫療領域 眾所周知,大數據是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發展的重要燃料,也是傳統行業智慧轉型的關鍵資源。在信息化、智能化的時代,如果能正確收集、分析和利用好海量數據,無疑能夠有效推動行業的轉型升級。 而對於傳統醫療行業來說,大數據的應用價值便十分突出。由於我國醫療資源較為短缺、配置不夠均衡,同時患者數量比較龐大,醫療費用非常高昂,發展面臨嚴重阻礙。
  • 河北省衡水市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步伐
    「三創四建」活動開展以來,河北省衡水市發改委以實施十大工程為抓手,以積極爭列河北省第一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為目標,加快推動數位技術與衡水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和產業發展的全面深度融合,助推智慧城市建設「加速跑」。強力推動數據開放共享。
  • 東華醫為發布三大智慧互聯解決方案,致力於醫療數據的全局治理
    東華醫為董事長兼CEO韓士斌在開場演講表示:「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加速了醫療創新的步伐,同時也暴露出當前醫療IT系統應用中的一些短板,缺乏頂層設計、業務不協同、信息孤島、要的數據看不到等等。實質是由於業務線沒有在同一個系統、IT系統之間缺乏邏輯設計,以及在IT系統中缺失對各類生產資料、數據的全局治理這一系列問題造成。」
  • 手術機器人、醫療物聯網、遠程醫療……5G+智慧醫療推動變革
    長江網11月20日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明暢)11月19日至21日,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5G+醫療健康」專題論壇在武漢召開。在以「5G+工業網際網路構築數字健康新基建」為主題的專題討論中,專家們展開探討,5G環境下,聰明的機器崛起,但能完全取代人類嗎?起碼在醫治環節,答案是否定的。
  • 衡水市智慧醫療項目(一期)上線啟動儀式舉行
    衡水市智慧醫療體系培育工程是以國家衛生信息化「46312」發展規劃為整體框架,立足現有資源條件,著眼未來醫療衛生服務全面提升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是踐行市委、市政府「健康衡水」部署和落實「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的具體抓手。
  • 「智慧能源」與「智慧運維」的有力握手 ——無錫電力採用北塔BTSO...
    在國家推出「網際網路+」智慧能源計劃之後,我國各地能源企業掀起了新一輪的信息化建設熱潮,移動網際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與傳統業務實現了加速融合。其中,國家電網集團下屬企業的優秀案例也不斷湧現,國網無錫供電公司便是一顆耀眼的創新明星。
  • 無錫智慧體育產業園助力健康城市建設 讓市民健身科學又便捷
    「用傳感器取代傳統人工採樣,能讓市民更直觀及時了解泳池水質情況,以便更加放心遊泳,這樣的物聯網泳池水質監測系統就屬於智慧體育的運用,為市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方便。」近日,無錫智慧體育產業園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墨在接受採訪時介紹。物聯網泳池水質監測系統是由來自智體園的海韻體育開發出來的,而像海韻體育這樣的企業在智體園還有不少。
  • 攜手推動中國醫療建設產業數位化轉型 盈嘉互聯與天宇集團達成戰略...
    中國科技新聞網6月19日訊  2020年6月18日,盈嘉互聯與天宇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在北京舉行戰略合作備忘錄籤約儀式。雙方就推動醫療建設產業數位化轉型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未來將在優勢互補的基礎上,共同為醫療建設領域提供數位化轉型解決方案,推動中國醫療建設產業升級。
  • 智能製造應姓「制」,「數據孤島」待衝破
    「數據孤島」妨礙數據運用  在業界看來,「數據孤島」是智能製造領域面臨的另一大問題,亟待被衝破。  「大數據不是『數據大』,1000個醫院的數據放在一起只能是『數據大』,能用於科學研究的才是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