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祀,你最想對哪位逝去的親人說些什麼?他們哪裡值得緬懷?

2021-01-11 五塊石頭傳媒馮俊龍

《朱子治家格言》說:「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意思是祖宗雖然離我們很久遠了,但我們對他們的祭祀卻要虔誠。

又是一年清明到,你最想對哪位逝去的親人說些什麼?他們有哪些值得你緬懷的地方?

勾起你對逝去親人的懷念的那些往事,讓你從中有什麼收穫和啟迪?

年年清明年年淚,清明將到我心驚。

每年春節過完,元宵節一過,心中就開始戚戚然。因為,清明節不僅承載著我飢餓的記憶,還有親人逝去的傷悲。

自始讀書,我一直誦念北宋時黃庭堅的《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彼時雖然少不更事,還沒有作者那麼多的人生際遇,但「野田荒冢只生愁」、「人乞祭餘驕妾婦」的悲涼,卻讓我每每念及涕淚橫流。

我的家庭是貧困而且窘弱、父母是辛勞並膽小的。母親在生了我們五兄弟之後,身體的孱弱和思想的純樸,讓她人格也變得愈加卑微。

要養活一家人,只是靠土地裡長出的糧食,遠遠不夠。

青黃不接的二三月間,是家裡度日如年的時候。

平時尚可借野地裡能食的菜果充飢,但清明前後的時節,荒草才枯,新綠剛起,除了大地散發出生命的張狂,一家人能夠填滿肚子的,就只有源源不斷的井水。

鄉下人掃墓,難得有用能吃的東西祭祀的,即使有,也不會把東西留下。傳說中的「齊人乞祭」,於我們也是南柯一夢。

我曾在成長的日子,讀到臺灣作家賴遠新的《乞丐囡子》。六十年代只有幾歲的賴遠新,伴隨著瞎父傻母,還有一大串弟弟妹妹,住破廟、穿爛衣,以乞維生。

「我們常常幾天才能吃到一點帶油星子的殘湯剩羹,平時端回來的都是別人吃剩的菜和從嘴裡吐出來的骨頭雜亂混在一起的飯食,一大家人抱著破碗爛瓢狼吞虎咽……」

讀著這些如今還能背誦的句子,我覺得瞎子爹弱智媽的賴遠新,比我幸福。至少,他們還有食物可以飽腹。而我們,除了喝井水、吃粗糠咽老菜,整個春天,都只能飽受飢餓的折磨。

我清楚地記得,最小的老五,七個月大時,剛好是農曆二月。

在這個令我們一家人恐懼的日子,母親終於含淚把五弟送養給別人。

「也好,放他一條生路」、「也好,他不再在家裡和你們一起受苦。」母親像傻了一樣喃喃自語。

五歲的我偷偷看到母親在沒人的時候,躲在破爛的蚊帳裡號啕大哭。

我恨父親,更恨這不長糧食的季節。

人窮就沒有自尊。

沒有自尊的人,更加自卑。

在極端的自卑之下,又生發出極端的自尊。於是,骨子的善良被換算成求生的勇氣。

母親每頓飯時,都是躲在低矮的灶房裡忙碌,從不和我們一起吃飯。

我們問母親,她總是說「吃過了」。但我們吃完飯,母親卻把鍋裡的鍋巴、我們碗裡的剩湯摻和在一起,燒成熱湯吃下。

還記得一件事。

母親把頭髮蓄長,然後剪掉,去街上賣了,給我們買了點肉回來打牙祭。看母親沒有樣式的髮型,人們嘲笑,甚至說我母親「太嬌慣娃兒了,他們要天上的星星,你也去給他們摘?」

這哪是嬌慣啊?母親也是極愛面子的女人,她是看到她生養的兒子們,實在是很長時間沒有嘗過肉味了!

母親警告我們:「我可以不要面子,你們卻不能做讓我丟臉的事。」

在艱難的歲月裡,我們慢慢長大,然後像狼一樣奔向外面的世界。

終於,我們在外面站穩腳跟,然後可以吃飽穿暖。

以為好日子終於來了的我們,卻第一次面臨親人和我們永別。

我們家族裡有一位么叔,用他走村躥鄉收購廢品積攢起來的數千元錢,為我們修建了三間大瓦房,我和二哥才得以結婚成家。但一生未曾婚娶的么叔,卻身染重疾。

已經無錢可醫的么叔,知道當時的我們都才建立自己的家庭,根本沒有能力還錢讓自己治病,只有哀哀地囑咐:「你們要爭氣啊,如今政策好,再混不出個名堂,自己也無臉去見地下的祖宗啊。」

母親是怕么叔死的。

因為么叔的錢替我們修建了房子,他真死了,我們這一生一世都會負疚。

鄉下人信神信鬼。

母親疑心么叔是去鄉間收購廢品,早出晚歸時碰到了不乾淨的東西。

於是,母親和三嬸去找專門替人消災的端公。

拿了錢的端公說,我家祖墳上被壓了一塊石頭,「祖宗生氣了,就要找你們家的人索命。」

母親和三嬸嚇得連滾帶爬,在夜半三更直接從端公家裡去到墳地,真在祖父的墳上找著了那塊石頭,齊心協力掀到一邊。

以為么叔終於「得救」,母親和三嬸還沒有高興幾天,么叔卻在乙亥豬年的清明過後,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享年46歲。

母親從此開始生病。

冠心病、腦血栓,整整折磨了母親11年。

母親的病是積勞成疾,也有對么叔去世的愧疚。身體的疾患加上心理的不安,讓母親的身體每況愈下。

我們拼命地寄錢回家,讓父親不遺餘力地照顧母親,希望母親能活下來,接受我們對她的回報。

特別是大哥和四弟,在錢款上毫不吝嗇。無論是買藥回家,還是母親住院治療,他們都是搶著付錢。

但母親的病癒來愈重。

後來,母親不能吃合乎她口味的食物,還嚴重痴呆。

困臥在床的母親,身體臃腫肥胖,但精神卻更加不好。

丙戌狗年的春天,已經生活不能自理的母親,躺臥在醫院的病床上,時而清醒,時而迷糊。

我安排好自己的事情,急忙趕到母親住院的城市。

母親淚眼朦朧,居然一下子就認出我來。母親伸出無力的手,叫著我的名字,斷斷續續對我說:「你、你把我送回家去吧,我不、不能再用你們的錢了……你們有娃……還有你們自己的家……」

我打斷母親:「媽,你還沒有享福,你要活下去!」

母親點點頭,又搖搖頭,過了好久才說:「勞……勞慰你們,要不是你們兄弟給我看病,我、我早死了……」

在我們家鄉,「勞慰」是比「感謝」還要情深義重的一個詞。一位母親,對自己的兒子說這樣的話,是發自內心的滿足,以及發自肺腑的感謝。

我苦難深重的母親,即使是對自己付出了一切的兒子,都不曾忘記感恩。在這個讓人倍感傷悲的塵世,我敬愛的母親,哪怕到了最後的生死關頭,也在為自己的兒子、為自己的後輩子孫著想。

母親困囿病床日久,疏於運動,我怕母親長了褥瘡,日日給母親擦身按摩。後來,母親大便難解,我又用手去掏。

看著一點點從母親身體裡扣出來鬱結得硬實的物體,我淚流滿面;那難聞的惡臭,於我卻是異香撲鼻。

母親稍微輕鬆的表情,讓我感受到莫大的幸福。

但是,多災多難的母親,還是離我們而去了。

丙戌年的農曆二月二十,離清明還有半月,母親撒手人寰,終年64歲。

等到從天南地北趕回來的我們兄弟,把母親安葬在我們都熟悉的那塊給了我們生存下去的希望的土地,我們才知道,我們這一世,是再沒有母親的娃了!

這塊曾經生長出讓我們活下去的糧食的土地,從今往後開始繁衍親情、滋生牽掛、變成永恆;我們在清明時節,回到這個地方,匍匐在母親的「家」門口,一聲聲地呼喊:「媽,我們回來了!」

但是,母親永遠不會再應答我們。

么叔的墓幾乎是和母親的墓同時修建的。

這座么叔去世22年才修的墳墓,卻是么叔在這個世間住得最好的「房子」,也是他給這個世界留下的最好紀念。

么叔的墓碑上刻著我們兄弟寫的一副墓聯:「與世無爭安淨土,為人厚道顯方圓。」這是對么叔一生的最好總結,也是我們對繼承和發揚么叔優秀品質的一種鞭策。

在這個世間,正是像么叔、母親這樣平凡而偉大的普通人,為我們生存下來奉獻出了一生。他們用他們的苦難,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我們更有責任,利用我們的能力,讓更多的人活下去、活得比我們更好。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只留在他人的歌吟中,「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正在眼前。「佳節清明桃李笑」時,我們再一次回到親人的墳前,默默致哀。「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之境也不復,「野田荒冢只生愁」卻是我們在祭奠親人時,應該重新從悲傷中提取出來的信心和勇氣。

▃▄▅▆▇█

作者簡介:

馮俊龍,男,70年代生人。筆名看盡人間荒唐、大眼看世界、堅挺的鼻子。一個既喜歡歷史又注重現實的專職寫作者,著有小說、散文、詩歌三百餘萬字。目前擔任五塊石頭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看盡人間荒唐】【五塊石頭】公眾號總編。

相關焦點

  •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2019年的清明節到了,對於已故的親人總有一些話想要表達,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些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清明節緬懷思念親人的寄語 微信懷念已故親人祭祀句子  1、又是一年清明至,在這特別的節日裡,腦海裡盤旋的字眼,儘是些傷感,別離和後會無期,說也悽涼,讀也孤單,細雨砸傷了眼,思念觸疼了心,任冷風悽雨將自己澆透,從上到下透著寒涼,由內而外訴著感傷。
  • 清明寄語緬懷親人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簡短句子
    清明寄語緬懷親人詩句 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簡短句子  過去的一年裡,有一些人離開了我們,他們或以命相搏,換人間皆安;或鞠躬盡瘁,無怨無悔;或曾陪我們走過歲月漫長,如今卻永遠離去...在這個有些特殊的清明,一起看看可以發些什麼?
  •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句子 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  慎終追遠,民歸德厚。清明祭奠先人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但祭祀的方式不同時代具有不同的特徵。那麼,清明節緬懷抗疫英雄親人的句子有哪些,全國哀悼日緬懷英烈說說心情怎麼發呢?小編整理了下相關語句,供大家參考!
  • 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 清明哀思對死去親人寄語
    清明節對逝去親人的思念傷感說說、哀思寄語(三)  17.清明時節雨紛紛,寒冬已過花香聞。春風送暖到人間,蜂圍蝶舞處處新。健健康康心歡暢,扶老攜幼去踏青。祝你清明合家歡,無憂無慮好心情!  18.能衝刷一切的除了眼淚,就是時間,以時間來推移感情,時間越長,衝突越澹,彷佛不斷稀釋的茶。
  • 樂平「雲祭祀」成清明新風尚,別樣清明一樣情
    ▲網絡祭祀平臺據殯改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網絡祭祀是大家進入頁面後,通過上香、點燭、獻花、敬酒、留言等虛擬祭掃互動體驗,來表達哀思,讓市民足不出戶就能為逝去的親人祭掃。截至記者發稿,已有211462位逝者家屬通過「網絡祭祀」祭祀親友,870387位市民通過「網絡祭祀」追憶先烈。
  • 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 清明節適合發朋友圈說說的句子
    又是一年清明時,到了寄託哀思的重要時節,但今年有些不同,由於疫情,我們去陵園公募祭祀掃墓,只能在家寄託哀思,祭奠仙去的先人。整理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一起來看看吧!》》》推薦閱讀:4月4日舉行全國性哀悼活動 2020年清明節網絡文明祭祀的方式2020清明節哀思親人的寄語大全1、陣陣春風帶來了默默地問候,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無限思念。細細的春雨帶著深深地敬意,寄託了我們對親人的無限緬懷。
  • 祭祀在心,點香思故人,清明習俗擺香爐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曆書》有云:「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節,又稱踏青節、祭祖節。有人清明無牽掛,有人清明只願點一盞香爐,讓香菸刻畫曾經的美好畫面。清明祭酒,斟成相思淚;清明插柳,藏翠思故人。風景一如舊時,可你卻不在身旁,逝去的親人,百湖之水,流淌著我們不盡的思念。倒下的英雄,軀體雖涼,祭祀在心,不在形式,一盞燈、一束花、一杯酒、一句話,都可撫今追昔,緬懷先人。清明的習俗有很多,各地也有所差異。
  •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清明:環保文明寄哀思 鮮花祭奠已故親人的越來越多    又近清明。在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怎樣掃墓祭祖、緬懷先人更有意義?該怎樣為清明節注入時代內涵?「我們今年早早訂了2000盆瓜葉菊、3000枝黃菊花,希望入園祭奠者用鮮花祭祀等方式替代燒紙,還專門訂製了一批紙鶴、心語訴說卡等,祭奠者可以把想說的話寫在卡片上,寄託對親人的哀思。」李寧說。    據了解,為過一個文明、安全、有序的清明節,我省不少地方制定了相關措施。
  • 八首清明經典古詩詞,緬懷追思逝去的親人,珍惜身邊愛你的人!
    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十首寒食清明古詩詞,祭奠逝去的故人,感恩身邊的親人。【唐】杜牧《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唐】白居易《寒食野望吟》:棠梨花映白楊樹,儘是死生別離處。冥冥重泉哭不聞,蕭蕭暮雨人歸去。
  • 寒衣節,一曲薩克斯《天邊》,懷念逝去的親人...
    今天11月15日農曆十月初一  星期天寒衣節一曲薩克斯《天邊》,懷念逝去的親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 清明不讓紙灰飛,河北這座城動真格了,在街口安了數百「鐵傢伙」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於2020年這個特殊春天,清明節於每人心中又有種特別對逝去親人的緬懷與思念。4月4日清明節,這裡是冀東北部一座水城,早上開車出門時,意外發現在市區主要街口大路口多了許多「鐵傢伙」,有人告訴說,這是清明祭祀用的香爐,供人們燒紙送鮮花緬懷親人用的。
  • 「謝謝你幫我看了親人」——墓園工作者楊凌雲的清明時刻
    新華社蘭州4月4日電(記者張文靜、文靜)又是一年清明時。楊凌雲身著正裝,戴上白手套,將一束鮮花緩緩地放在墓碑前,用輕柔的語調,向逝者表達哀思。48歲的楊凌雲是甘肅省蘭州市臥龍崗園林公墓的工作人員。最近幾天,她平均每天上山、下山6趟,受委託人之託,為逝去的親人掃墓。2011年,楊凌雲開始到這裡工作。當初,家人反對,熟人躲閃,她自己心裡也有疙瘩。但是,生離死別看得多了,她逐漸懂得工作的價值所在:讓逝去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讓他們的親人得到安慰。
  • 庚子年清明,我們該如何祭奠?
    又是一年清明時節,又到了祭奠親人的日子。百善孝為先,祭奠祖先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庚子年清明,我們拿什麼祭奠?如何祭奠?林業局發來信息告知大眾說天氣晴朗,嚴禁野外用火;衛健委和疾控中心發信息說預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取消清明祭拜活動!
  • 2020清明節思念親人的寄語有哪些?清明祭奠抗疫英雄祭祀語大全(4)
    2020清明祭奠抗疫英雄祭祀語大全31. 我們無法忘記那些先烈的事跡,在清明節這天,我們要祭奠那擁有浩然正氣的靈魂,我們由衷的向他們致敬。32. 風涼雨綿綿,清明哀連連。青煙到天邊,涕淚泣墓前。焚香寄思念,一片情漫漫。悲傷不能言,心中車輪轉。只願永平安,生者福無限。
  • 清明節說說思念親人朋友的句子 適合清明節的句子發的朋友圈心情
    8、清明節到了,祝你上班遇到餓鬼,下班撞上醉鬼,身邊全是色鬼,反正都是死鬼;小鬼,清明節快樂!還祝你長得更象大魔鬼!9、清明時節雨紛紛,思念親人慾斷魂,燒香祭祀不可很少,遠方思念也重要。親愛的朋友,清明節到了,希望你在回鄉祭祀的同時注意身體,健康快樂。10、如果我的祝願,能驅除你的煩惱,那麼,就讓它隨這溫馨的春風,吹進你的心谷吧!
  • 海外華僑華人的別樣清明
    而不能親自返鄉的華僑華人也準備用自己的方式寄託對逝去親人的哀思。近日,記者採訪了澳大利亞、法國、韓國和美國的五位華人,聽聽身處異國他鄉的他們如何過清明。澳大利亞華人:回杭州祖墳掃墓上香「今年清明節,我正好會在上海,所以打算到杭州的祖墳去上炷香,看看老家人。對我們這些身居海外的華人來說,這樣的機會很難得。
  • 清明節說說思念親人的句子 適合清明節的句子發的朋友圈心情
    8、清明節到了,祝你上班遇到餓鬼,下班撞上醉鬼,身邊全是色鬼,反正都是死鬼;小鬼,清明節快樂!還祝你長得更象大魔鬼!9、清明時節雨紛紛,思念親人慾斷魂,燒香祭祀不可很少,遠方思念也重要。親愛的朋友,清明節到了,希望你在回鄉祭祀的同時注意身體,健康快樂。10、如果我的祝願,能驅除你的煩惱,那麼,就讓它隨這溫馨的春風,吹進你的心谷吧!
  • 清明全國哀悼:共同緬懷逝去的英雄同胞
    武漢的櫻花盛開了,春天也轉眼間就來到了我們的身邊溫暖的陽光、和煦的春風,無不讓我們再次體會著生活的美好可惜有這麼一群人他們無法再去感受四月的明媚陽光,沁人心脾的鳥語花香>他們的時間止於春天來臨之際截止於3月23日:全國因抗疫殉職人數354人截止於4月4日零時,全國因感染新冠肺炎死亡人數3331人他們是用用生命守護你我家園的英雄和烈士。
  • 合肥清明網上祭祀攻略來啦!
    清明將至
  • 寄託相思,你可以有這些選擇 | 未知死,焉知生
    緬懷先人,我們都能做些什麼?未知死,焉知生?清明之際我們來聊聊關於「死亡」的這些事時值清明,掃墓祭祀、緬懷先人、寄託哀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從三月底開始,全國各大墓園已經迎來了掃墓高峰。「爺爺,我們很想念你,希望你在那個世界過得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