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上億車主的車險綜合改革拉開大幕,車主們購買商業車險將獲得新福利。按照銀保監會關於車險綜合改革有關部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發布《商業車險綜合示範條款(2020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車險綜合改革後保險費用會不會下降?保險服務會不會更好?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可能有少數人出現車險價格上漲的情況,但短期內對於所有車主可做到「三個基本」: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盜搶險納入車損險保障
根據《徵求意見稿》,商業車險調整為3個主險與11個附加險:主險包括機動車損失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機動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分別提供車輛損失、第三者傷亡、車上人員傷亡保險責任;11個附加險分別為附加絕對免賠率特約條款、附加車輪單獨損失險、附加新增加設備損失險、附加車身劃痕損失險等。
而根據現行的《商業車險綜合示範條款(2014版)》,主險共有四大險種,還包括機動車全車盜搶保險,車主們在投保時可以選擇部分或全部投保。
「聽說這個險種有些『雞肋』,在北京市區的朋友基本都不買,我一咬牙還是買了。」車主劉迪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保單,他單獨購買了500元的全車盜搶險。新條例實施後,意味著沿用多年的「四主險」變成了「三主險」,車主們將不用再單獨為盜搶險買單。
地震災害不再免賠
和車主關係最密切的是,修訂版條款的機動車損失保險範圍大幅增加,如新增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
針對日常使用車輛場景,修訂款條款制定了增值服務附加險條款,例如開發了車輪單獨損失險、醫保外用藥責任險、附加法定節假日限額翻倍險等附加險產品。
「節假日限額翻倍險很適合我們常帶娃出遊的場景。」車主劉洋說,面對節假日事故率上升的情況,車主們有著提升保額的實際需求。根據此險種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所適用的責任限額在保險單載明的基礎上將增加一倍。
擴大保障的同時,修訂版條款對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進行了刪除,如將「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等」剔除免責條款。也就是說,我國車險產品基本覆蓋了地震、颱風、洪水等主要巨災風險。
「處於我國地震帶的車輛更易發生地震風險,而對於處於非地震帶的車輛,單獨投保需求不足。」愛問保險CEO龐博對此解讀稱,巨災風險投保一直是我國保險業涉及比較淺的領域,此次修訂版條款將巨災風險納入到車險條款中,是我國巨災風險保障的一次嘗試與突破。
多數車主保費或下降20%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車主來說,在保險責任擴大和保障金額提升的情況下,保費支出將明顯減少。人保財險副總裁邵利鐸預測:「從對行業影響來看,車均保費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大概會下降超20%。」
以一輛五座普通家用小轎車為例,第一年交強險保費為950元,在未發生賠付的情況下,次年保費最多可以優惠到665元。此次改革後,最多可以優惠到475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有少數消費者會出現籤單保費價格上漲的情況。原因在於,此次改革根據行業實際風險狀況重新測算了基準純風險保費,財險公司會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業務風險特點來確定保費漲跌。
改革後,車險費率的「獎優罰劣」作用將得到更好發揮。對一些具有不良駕駛習慣的高風險車主來說,想要享受到車險改革紅利,就要規範駕駛行為,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
(據北京日報、新華社客戶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