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商業車險條款出爐預計車均保費降低20%

2020-12-23 濟南時報
  

  影響上億車主的車險綜合改革拉開大幕,車主們購買商業車險將獲得新福利。按照銀保監會關於車險綜合改革有關部署,中國保險行業協會近日發布《商業車險綜合示範條款(2020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車險綜合改革後保險費用會不會下降?保險服務會不會更好?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可能有少數人出現車險價格上漲的情況,但短期內對於所有車主可做到「三個基本」: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盜搶險納入車損險保障
  根據《徵求意見稿》,商業車險調整為3個主險與11個附加險:主險包括機動車損失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機動車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分別提供車輛損失、第三者傷亡、車上人員傷亡保險責任;11個附加險分別為附加絕對免賠率特約條款、附加車輪單獨損失險、附加新增加設備損失險、附加車身劃痕損失險等。
  而根據現行的《商業車險綜合示範條款(2014版)》,主險共有四大險種,還包括機動車全車盜搶保險,車主們在投保時可以選擇部分或全部投保。
  「聽說這個險種有些『雞肋』,在北京市區的朋友基本都不買,我一咬牙還是買了。」車主劉迪向記者出示了一份保單,他單獨購買了500元的全車盜搶險。新條例實施後,意味著沿用多年的「四主險」變成了「三主險」,車主們將不用再單獨為盜搶險買單。
地震災害不再免賠
  和車主關係最密切的是,修訂版條款的機動車損失保險範圍大幅增加,如新增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
  針對日常使用車輛場景,修訂款條款制定了增值服務附加險條款,例如開發了車輪單獨損失險、醫保外用藥責任險、附加法定節假日限額翻倍險等附加險產品。
  「節假日限額翻倍險很適合我們常帶娃出遊的場景。」車主劉洋說,面對節假日事故率上升的情況,車主們有著提升保額的實際需求。根據此險種規定,被保險機動車第三者責任保險所適用的責任限額在保險單載明的基礎上將增加一倍。
  擴大保障的同時,修訂版條款對實踐中容易引發理賠爭議的免責條款進行了刪除,如將「地震及其次生災害等」剔除免責條款。也就是說,我國車險產品基本覆蓋了地震、颱風、洪水等主要巨災風險。
  「處於我國地震帶的車輛更易發生地震風險,而對於處於非地震帶的車輛,單獨投保需求不足。」愛問保險CEO龐博對此解讀稱,巨災風險投保一直是我國保險業涉及比較淺的領域,此次修訂版條款將巨災風險納入到車險條款中,是我國巨災風險保障的一次嘗試與突破。
多數車主保費或下降20%
  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介紹,對於車主來說,在保險責任擴大和保障金額提升的情況下,保費支出將明顯減少。人保財險副總裁邵利鐸預測:「從對行業影響來看,車均保費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下降,大概會下降超20%。」
  以一輛五座普通家用小轎車為例,第一年交強險保費為950元,在未發生賠付的情況下,次年保費最多可以優惠到665元。此次改革後,最多可以優惠到475元。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可能有少數消費者會出現籤單保費價格上漲的情況。原因在於,此次改革根據行業實際風險狀況重新測算了基準純風險保費,財險公司會在此基礎上結合自身業務風險特點來確定保費漲跌。
  改革後,車險費率的「獎優罰劣」作用將得到更好發揮。對一些具有不良駕駛習慣的高風險車主來說,想要享受到車險改革紅利,就要規範駕駛行為,養成遵規守紀的好習慣。
  (據北京日報、新華社客戶端等)

相關焦點

  • 八成私家車保費下降,車損險賠償範圍擴大
    在此基礎上,寧波此次把擴責、降價作為主要任務之一,交強險擴保額不增保費,商業險擴展責任,整體保費略有下降。其中車險預估賠付率提高到80%,比全國75%的承期賠付率高5個百分點。保險公司大幅降低費用成本,寧波總體的車險費用率將壓降到20%,比現有水平再降低6個百分點。
  • 車險綜改再進一步:商車示範條款(2020版)徵求意見!
    預計費改之後,對於消費者有三大利好: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更多內容參見《重磅!車險綜合改革出臺:下調附加費用率,三者限額提至千萬,降低保費等考核權重!》作為車險綜改的重要一環,商業車險示範條款(2020版),在監管部門全程指導下,工作組集中討論20餘次,歷時2年後完成修訂。昨日,由保險行業協會下發,並公開向社會徵求意見。當車險綜改方案和示範條款,陸續完成社會徵求意見階段後,即將進入最後修訂,之後就會適時正式公布並施行了。
  • 2020版新車險規定,交強險和車損險有大變化,保費能省多少錢?
    改革後交強險,有責總責任限額從12.2萬元提高到20萬元。交強險責任限額的提高,無疑對於司機和行人而言,都多了份保障,公告規定了切換時間和過渡安排,明確了2020年9月19日零時後發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新、老交強險保單均按照新的責任限額執行。
  • 新華保險中國人壽保費增速領跑
    截至15日,A股五大上市險企2020年上半年保費全部出爐,新華保險以30.93%的保費增速領跑。平安人壽、人保壽險、太保壽險保費均呈現負增長,分別為-6.1%、 -5.08%、 -0.06%。 群益證券認為,新華保險保費端表現較好,主要源於該公司從去年年底開始,保費策略有所改變,即重啟銀保躉交,對保費增長有較好的推動作用。
  • 車險綜合改革啟動 交強險總保額從12.2萬元提高至20萬元
    本文轉自【北京青年報】;昨日,由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的《關於實施車險綜合改革的指導意見》正式施行,平安財險、人保財險、太平洋財險等保險公司的車險新系統也正式上線,首單相繼出爐。值得關注的是,車主新保單可享受保障提升保費卻省了的實惠外,對於之前已經購買車險的車主來說,新舊交強險保單9月19日後均按新責任額執行,也就是交強險總保額從12.2萬元提高至20萬元。
  • 2020車險綜合改革已實施 你的車險保費降價了嗎
    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拿我們大家都知道的交強險來講,價格沒有提高,但賠償限額從12.2萬元提升到了20萬元。」  我國車險行業經過十餘年改革,正持續向消費者期待的方向改進。  據平安產險河南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19日車險綜合改革啟動後,新老條款完成切換,切換後原交強險保單保額自動擴展,即在切換後出險,按新保額標準進行賠償。也就是說,9月19日0時之前出險,按照舊條款保額標準進行賠付。9月19日0時之後出險,按照新保額標準進行賠付。
  • 車險改革後保費便宜多少?車主們算了筆帳
    這幾天,隨著各家財險公司陸續籤發新車險首單,眾多車主感慨保費支出有所降低的同時,保障範圍大幅提升。全新車險有哪些特點?保費能便宜幾成?保障範圍有哪些改變?銀保監會相關負責人解讀車險新政時稱,車險綜合改革在短期內對於所有車主可做到「三個基本」: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
  • 商業車險新條款亮相:盜搶、發動機進水等納入車損險,保費還要更優惠
    紅星新聞記者留意到,與現行的2014版條款相比,新條款在機動車損失保險的保險責任上進行了較多增加,如取消了單獨的機動車全車盜搶、玻璃單獨破碎、自燃、發動機涉水、不計免賠率、無法找到第三方特約等,將其納入車損險保障範疇。
  • 車險綜合改革正式施行後:保費下降賠付率上升,保險公司將偏愛修理廠?
    8月底,保險行業協會發布《商業車險綜合示範條款(2020版徵求意見稿)》。時間過去僅兩個月,《指導意見》便正式制定並施行。 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車險承保機動車達2.6億輛,保費收入8189億元,佔財險保費的63%,車險無疑是財險領域第一大業務。但是車險行業一直存在高定價、高手續費、經營粗放、競爭失序、數據失真等問題,這也是車險綜合改革的重要背景。
  • 男子醉酒駕車 車子發生側翻死亡 保險公司拒賠:屬於免責條款!
    周某的家屬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以「醉酒駕駛屬於免責條款的免責情形」拒絕了周某家人的理賠。周某家人不服,將保險公司告上了法庭,經過一審、二審,周某的家人均敗訴,保險公司駁回了周某家人的上訴,認為保險公司拒賠合理。
  • 怎麼投保車險,撞到豪車才賠得起?
    勞斯萊斯對長安,200萬元車損對50萬元保額,一場嚴重失衡的較量。雖然事故定責仍在進行中,具體車損金額還不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維修費用將遠超保額。 面對路上越來越多的豪車,該如何購買車險?普通消費者投保三者險多少比較合適?為此,記者採訪人保財險長沙市分公司和平安產險湖南分公司相關專家予以權威解答。
  • 2020車險保費改革詳情
    車險改革將於2020年9月19日正式實施,預計改革實施後,短期內對於消費者可以做到「三個基本」,即「價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減,服務基本上只優不差」。屆時,消費者將真真切切感受到以下改革紅利。
  • 車險綜改9月19日實施,示範條款已正式出爐;工信部擬嚴禁商業電話...
    整體來看,新版示範條款將主險從4個縮減至3個,全車盜搶險併入車損,11個附加險數量未變化,但內容多有調整,與此前發布的徵求意見稿相比,此次的正式版本進一步明確了保險責任,且不限定賠償形式,減少爭議內容。具體變化內容如下圖。此前,為配合車險綜改的推進,中國銀保信已於9月1日正式開放車險費改聯調測試。
  • 二季度保費收入不足20億 國華人壽增資遲遲不到位
    其中,前6月原保險保費收入290億元,同比減少15%,而6月單月保費收入不足8億元,整個二季度保費收入只有19.20億元。有消息人士稱,該公司的退保和其他開支甚至高於其保費收入。  保費、償付能力均下滑  根據天茂集團(行情000627,診股)近期發布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國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上半年累計原保險保費收入290.79億元,同比減少15.11%。國華人壽也成為滬港兩地上市險企中唯一保費負增長公司。
  • 12.16丨前11月人身險保費同比增長7.4%;英傑華出售香港和越南業務
    (中國銀行保險網)   交銀國際:保險行業估值或恢復,明年首推平安   交銀國際發布報告稱:11月上市公司壽險保費同比繼續下降,平安、國壽和太保單月壽險保費同比均下降3%左右,新華同比下降37%。該行預計21年1季度經濟呈復甦態勢,壽險業務有望在低基數上恢復較快增長,車險綜改使得車險保費顯著放緩,財險業務增長乏力。